跨媒介视阈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析
——以统编版必修教材为例

2022-03-17 15:00厦门一中集美分校
天津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媒介诗歌教材

■厦门一中集美分校 林 芳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提出的新名词,该任务群贯穿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渗透在其他任务群的学习过程中,这一重大改变体现了我国对媒介教育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媒介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见,跨媒介是语文课堂的学习内容,也是贯穿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理念,尤其对语文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的写作困境,从写作的素材、训练、评价及成果四个方面探析跨媒介的作用,推动跨媒介全面渗透高中语文写作课堂的步伐,有效地解决高中生闻“写”色变的局面。

一、扩展写作素材,练就一双排沙简金的“慧眼”

新课标必修课程学习要求中提出,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多媒介获取信息,提高文化品位,提高阅读和表达的能力。因此,扩展写作素材时,不能仅仅重视知识文本的阅读,而是要着眼于“跨媒介”的应用,致力于纪实性的视频。相比较文本,视频将图片、声音、文字结合在一起,在有限的时间传达丰富的信息,加深学生对素材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依据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笔者提出两点建议,具体如下。

(一)架起“教材文本”与“写作任务”的连心桥

以读促写,是现今一线语文教师较为常用的教学方式,其应用的效果通常不甚理想,“教材选文”与“写作任务”之间存在鸿沟。为此,“跨媒介”渗透于写作素养的关键就在于利用“跨媒介”的关联性,架一座联通“教材文本”与“写作任务”的连心桥,让学生从“读”经验与收获看向“写”的任务,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思考、探讨的有效性。高一语文必修上册(2019 版)第一单元以“青春激扬”为人文主题,编排了《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百合花》《峨日朵雪峰之测》及《致云雀》五篇诗歌,写作任务为“写诗歌”,对照教材所选的五篇诗歌发现,每一篇诗歌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使诗歌拥有生命与感染力。教材所选诗歌的时代与学生的生活时代相隔深远,仅仅凭借言简意赅的文字叙述诗歌的时代背景,学生难于穿越时间与空间的禁锢,将诗歌置于时代背景下进行全方位的理解,难以深刻地体会诗歌的艺术性,对写诗歌也倍觉困难。面对“诗歌”与“写诗歌”之间的鸿沟,教师并未寄希望于抽象与枯燥的文字,而是将目光投向于“跨媒介”,利用新媒介——多媒体,播放教师依据学情与任务需求二次创作而来的《建伟业》,引领学生以“视频”为媒介穿越历史,使学生化身成为选文时代的“人”,有感而发地创作诗歌,范例如下。

盛世,硝烟

他们在硝烟中奋战

我们在盛世里耕读

他们的青春

我们的芳华

……

鉴于此,每周的周记中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纪录片等视频,与课内教学内容相辅相成,指导学生形成“读—看—写”的周记练笔形式,拓展学生的写作素材。

(二)念好“文字材料”与“视频资料”的联字经

对比来讲,文字对于“心”的冲击力较弱于视频,所以日常的写作命题要适当地运用相关的媒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地利用各种新媒介,将集图片、声音、音乐于一身的视频融入教学,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浸润学生,促使学生找到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写作素材。在考试中受条件所限,作文的题目是文本形式,但是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写作命题有更宽广的空间。高中生比较畏惧写作,难以动笔,或者下笔空泛,部分原因是一些学生未能充分解读文字材料中的写作信息,尤其是写作具有特定背景的时候。虽然写作能力和思考的意识是需要长期锻炼的,也应该是写作教学要攻克的要点,但是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充分利用媒介资源,补充写作的背景材料,势必会减少学生写作的畏难心理,也能聚焦写作主题。例如,2020 年八省联考的作文是围绕“抗美援朝”的“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主题征文活动,一些学生对抗美援朝的认识局限于历史书,但是对其鲜活感人的精神缺少共情。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将命题改为“文字+视频”的形式,双管齐下,补充适当的视频音像,如补充2020年感动中国中抗美援朝一等功臣王海上将的视频资料。写作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些宝贵的音像资料的使用有助于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也有助于学生深入地思考。

二、推动写作训练,构建一个条理清晰的“宝库”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对“教学建议”提出了具体化的要求: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促进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依据高中阶段的学生认知特征组织开展写作训练时,教师无须着眼于复杂华丽,而是要致力于真实性与针对性,营造出具有较强感染力的写作氛围,让学生从“杂乱无章”转向为“条理清晰”。通过研析教材发现,新教材在写作编排中出现跨媒介写作任务,体现了信息时代语文的与时俱进,对写作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在跨媒介写作的影响下,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的双线模式为引导,充分利用信息社会中丰富的媒介形式,实现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学生应尝试将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相结合进行写作”目标。

高一语文必修上次(2019 版)第七单元以“自然情怀”为人文主题,编排了《故都得秋》《我与地坛》《赤壁赋》《荷塘月色》及《登泰山记》五篇文章,该单元的写作任务则为“如何做到情景交融”,对照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发现,景与情在写作中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是读者产生心灵触动与情感共鸣的“催化剂”。通过调查得知,面对“如何做到情景交融”这一写作任务时,大多数高中师能找到具有特性的自然景物,但却难以精准地把握内心的情感,甚至偏激地认为“情与精根本无法融合”。为此,教师并未单刀直入,而是言简意赅地提出“情景交融”的两种情况:1.触景生情,情因景生;2.因情写景,借景抒情,立足于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情感氛围,使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对比而言,“景”较为直观,对高中生来讲难度较低,因而教师提出由具象到抽象的进阶式“问题串”如下。

问题1:日常生活中,你身边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问题2:看到让你驻足的景,你有拍摄照片或者视频吗?

问题3:以心灵触动为线,将日常拍摄的照片或者视频制作成为小视频,并配上字幕。

上述三个问题,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从“传统媒介”走向“新媒介”再到“跨媒介”,很大程度上避免“跨媒介”渗透于写作教学训练环节沦为一个“口号”,更重要的是,“问题1”抛出“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橄榄枝——看向身边生活之中的“景”,使学生认知到“素材原就在那里,缺少的则是一双慧眼”,点拨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问题2”带领学生再次回到初见“景”的情境,让学生拿出手机或者相机拍下景色,促使学生的心灵产生触动,孕育出“提笔”的欲望,同时悄然地推动“跨媒介”走进来,并提供走向深处的“契机”;“问题3”指出内心触动从“无形”到“现身”的途径——字幕,让学生意识到“情景交融”并非仅能依据文字,而是可以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介达成的。至此,绝大部分学生找到“景”与“情”交融的媒介——人心,更重要的是,“跨媒介”与“写作训练”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跨媒介”对写作的推动作用。

三、创新写作评价,筑就一条各抒己见的“通道”

在写作教学中,传统的写作评价是以教师为主的单向评价,而如今各种便捷的应用软件为多元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当下社会中,手机等电子产品在青少年中高度普及,而如今的网课教学也见证了青少年电子产品的普遍性。写作评价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应用一些软件或者平台,实现写作评价的多元化。借助一些数据处理软件,以线上投票或平台打分、留言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破单向评价的束缚,增加写作的交流互动,促进“以评促写”,提高学生写作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笼统来讲,“跨媒介”渗透于写作教学的评价环节,教师要始终贯彻“过程”与“结果”,“自评”与“他评”的有机结合,筑就一条各抒己见的“通道”,规避评价“上不达‘师’听,下不达‘同伴’听的”的尴尬。

高一语文下册(2019 版)的第五单元以“抱负与使命”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谏逐客书》及《与妻书》三篇文本,该单元的写作任务是写演讲稿,对照教材的“写演讲稿”发现,听众的期待与接受能力就是确定演讲稿话题的重要依据。为此,教师着眼于“跨媒介”的联动性,设计了“线上投稿”“线下比赛”两个环节,具体如下。

(一)线上投稿

“互联网+”时代,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不再受制于时间与空间的影响,因而立足于演讲稿话题的确定依据:听众的期待与接受能力,教师不再局限于“面对面”沟通,而是利用信息技术,采用“共享文档”的形式,组织学生线上投稿,且借助数据统计软件对学生匿名投票的结果进行客观地分析,精准地捕获“听众”的期待,了解“听众”的接受能力。这里值得关注的就是,学生投票的过程便是评价的过程,且该评价是自觉主动进行的,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根据客观、真实的数据看清每个学生的能力与素养,为后续写作教学提供清晰、个性化的方向。

(二)线下比赛

通过线上投票选出的优秀作品,也并不是完美的,因而教师结合选出的优秀作品,组织班级学生开展线下演讲比赛,让学生从“表”及“内”的评价作品,使学生从“作品”中延伸出“见解”,并主动地张口“说”、动脑“思”,历经意见从“各异”到“归一”的过程,引领学生认识到:评价并非一味地接受,而是思辨中生新,达成以“评”促“思”、以“评”促“写”。上述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一方面能够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看到他人的“优”,反思自身的“缺”,确定个性化的努力方向,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联合“过程”与“结果”给予学生客观又真实的评价,即保护学生“写”的自信心,又指出学生“写”的努力方向。

四、展示写作成果,注入一份化差为优的“信念”

在写作教学中,传统的写作教学偏重学生的写和教师的改,而不重视写作成果的物化与展示。如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储存都非常方便。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很多种方式展示写作成果,而写作成果的展示也是写作交流的延续,将扩大写作的影响,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写作成果的物化为师生贮存了写作资源库,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具有纪念意义。在写作任务中,教师可以将一些专题的作品用共享文档的形式收集起来,编辑成册,作为一个学期或学年的写作资源库,用写作资源库中鲜活、翔实的案例丰富自己的写作教学,提高写作教学的针对性。而学生也可以自己一学期或一年的写作练习以电子文档储存起来,或者做成电子书,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也是一份成长的纪念。

高一语文上册(2019 版)的第三单元以“生命的诗意”为人文主题,编排了《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归园田居(其一)》《琵琶行并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八篇文本,该单元的写作任务就是写文学短评,对照教材发现,“读”作品、聚焦“微”依次是写文学短评的两环节。面对高中生“读不懂”“难聚焦”的问题,教师并未机械地贯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就教材选文写短评,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读懂”的唐诗宋词,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作品教师未能采用半封闭式的“师评”,而是利用校刊、班级群、APP 等,让学生的成果展示于“众”,使每个学生身兼“创作者”与“评价者”两种身份,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注入从“写不好”转向为“妙笔生花”的信念。

综上所述,将“跨媒介”教学理念渗透到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必要的,但具体的设计与实施中,教师要结合写作教学各环节的现有问题,找到“跨媒介”走进课堂各环节的入口,推动“跨媒介”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素材方面,强调在写作任务设计与写作命题中充分利用媒介资源;跨媒介写作方面,注重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多种媒介形式;评价方面,借助应用软件,注重评价的多元性;成果展示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化写作成果,重视成果的多样化展示。在写作教学的各个阶段充分发挥多媒介的优势,增强学生写作的热情、信心与成就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跨媒介的优势,将“跨媒介”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扩展写作素材、跨媒介写作、创新写作评价与展示写作成果的过程中,改善写作教学的面貌,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和针对性,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与成就感,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媒介诗歌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书,最优雅的媒介
诗歌岛·八面来风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