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升策略之我见

2022-03-17 15:00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王彦峰
天津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交友课本法治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王彦峰

德育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的发展、“三观”的塑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在德育中占有着重中之重的地位。翻开道德与法治的课本,学生可以领略到青春的美丽、生命的意义、同学间的友谊、父母的关心爱护、法治天地的严谨肃穆……如此种种,包罗万象地涵盖了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给学生以生活的启迪,为学生的人生之路指引方向。因此,提升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兴趣,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使道德与法治的书本知识真正深入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本文将基于课堂生活化、教学互动化、同学互助化这三大策略,阐述如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

一、促进课堂生活化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上,不少教师都存在着照本宣科的问题,认为讲好一堂课就是把所有课本上的知识都“填鸭式”地塞给学生,全然忽略了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佳。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初步发展的阶段,认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课本上的“死”知识已经无法提起他们的兴趣,对他们毫无吸引力。这时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顺应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让“死”知识“活”起来,让课本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课堂参与率。

教师可以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使教科书上的情境生活化、真实化。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中学时代》这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刚刚步入初中校园时的心情与想法:对于初中生活有什么期待?觉得初中生活应该如何度过?初中与小学有什么不同?初中生活与你想象中的有何不同?教师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入课题,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回答引发思考,调动课堂气氛。这样,在学习这一课程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就会将知识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从而可以更快地消化吸收。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进行情境化教学。很多学生虽然学到了知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依然不会应用,这就是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所产生的结果。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共鸣。例如:在教学《友谊与成长》这节课时,亮亮(化名)同学进入初中之后的交友难题值得所有学生重视与讨论,不少学生也在交友方面存在着类似问题,因此,教师不妨让学生集思广益,帮助亮亮解决交友的难题,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在这之后,学生如果遇到了此类问题,可以从所学的知识中找到解决的方案。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创新型作业,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存在着墨守成规的问题,一味地要求学生抄写知识点,很多学生抄了一遍又一遍却根本没有入脑、入心,造成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创新型作业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为所学的知识编排情景短剧,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喜好分组,从课本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单元,运用所选单元里的知识重点,演出一部生动的短剧。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自行创作、编排,不仅切实感受到书本知识在生活中的映照与应用,而且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课程,所有知识都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课本中的真善美不能只落在纸上,更应当印在学生的心中。

二、推进教学互动化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问题上,不少教师都认为初中生“不好管不听话”,因此不允许学生积极发言,造成课堂形式刻板单一的情况: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讲台下听,心中倍觉枯燥无味。这种做法不仅会造成课堂效率低下,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奇思妙想”创新思维被抑制或束缚,学习自主性被大大打压,他们无法发现课程的乐趣,自然也不愿意用心去学。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堂效率,教师应把高高在上的自己“降”下来,打破“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应善于运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推动教学互动化,让学生有参与感。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组织辩论赛。例如:在学习《网上交友新时空》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网络交友的利与弊”。把学生分为正反双方,让他们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展开辩论。学生们此时会集思广益,有的说:“网络交友更方便快捷,即使朋友远在千里之外,也可以通过网络联系,不用再写信或飞鸽传书。”有的说:“网络交友有危险性,你根本不知道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学生通力合作、博采众长,一节课下来,每一个学生都乐在其中,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也将网络交友的利与弊铭记在心中。

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们在课前搜索与课程知识相关的名人故事,甚至自己或者身边人的故事。在学习《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课时,学生纷纷分享了自己找到的小故事,并交流体会:“生命很宝贵,只有一次,有些人却因为一时的失意就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一个个小故事传递着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与看法。他们意识到了应该对生命心存敬畏,不仅容易理解课本的内容,而且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增加了课堂的参与率。

在推动教学互动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张弛有度”。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容易思维发散,越说越天马行空,甚至讲到了与课堂内容无关的故事却依然滔滔不绝,这时,作为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回归主题”,不能放任学生“跑题”下去。推动课堂互动化虽然好,但是课堂纪律也不能因此变得混乱,教师要在学生讨论或发言的时候管理好课堂纪律,同时要求学生做到张弛有度,能放能收。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推动互动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学生与教师的一问一答和你来我往中,升华了师生间的情感。

三、增进学生互助化

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少了谁也不行,没有一个学生在班集体之中是一个孤岛。然而,一节课堂上往往有几十个学生,但只有一个老师,很多时候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比如,在道德与法治这种需要学生积极互动、回答问题的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会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可是少部分学生因为性格内向或其他原因不善于发言,老师往往会忽略这类学生,使其成为了课堂上的“边缘人物”。基于此,增进学生互助化,实施小组制有利于增加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做到“一个也不落”。

教师可以将班级里的同学分为几组,一般是4到6人为一个小组,由小组成员选出一个组长,管理整个小组。原本分散在班级各个角落之中“各自为战”的学生,这下子划分在多个组内统一管理,不仅老师的管理任务会轻松很多,而且避免了课堂教学中顾此失彼的情况。在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作业,由小组组长分工,决定谁来搜集资料,谁来制作PPT,这样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所有学生都有参与感。

青青(化名)曾经是班上一个内向的学生,经常被其他学生所“遗忘”,自从划分了学习小组后,同学们在与青青的合作交流之中发现她不仅善解人意,而且心思细腻、做事认真,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由于每次划分小组时,大家都愿意和青青一组,青青收获了更多的友谊,人也变得开朗大方起来,上课举手回答的问题越来越多,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小组合作、同学互助,不仅方便了教师管理,而且方便在课堂上增加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感,打开内向学生的心门。此外,教师应多开展一些小组互动性强的活动,增进学生间的情谊。

立德树人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恪守和践行的初心。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给学生的心中埋下了善良的种子,作为这门课的授课教师肩上的责任重大。因此,改革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效果提升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学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向善向美的美好品德。

猜你喜欢
交友课本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闲谈“交友”
交友如择居
交友之道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