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情智交融 和谐共生”的小学数学新课堂

2022-03-17 14:23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天鹅湾小学黄雪珍
天津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情智情感数学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天鹅湾小学 黄雪珍

在传统的智力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着力在实践中达成的一项重要目标,要求教师切实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推动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本文主要在概述“情智交融 和谐共生”的小学数学新课堂,阐明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教师有效打造这一课堂的实践策略,旨在提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参考。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在教学实践中同步开展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所面临的最新实践要求,基于此,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更新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打造“情智交融 和谐共生”的小学数学新课堂,力求培养学生形成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促使其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一、“情智交融和谐共生”的小学数学新课堂概述

情智教育是区别于传统智力教育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的智力实现发展,而且还应重视渗透情感教育、力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收获良好的情感体验。当前,开展情智教育已经成为教师必须达成的重要实践任务,为有效达成情感教育渗透的重要目标,教师应重视构建“情智交融 和谐共生”的小学数学新课堂。所谓“情智交融,和谐共生”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时渗透情感教育和智力教育的思想,让学生充分调动情感体验、提升智力能力,进而加强数学教学的效果。展开来说,在“情智交融 和谐共生”的小学数学新课堂中,学生真正被还原为课堂主体,教师则由课堂的绝对主导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中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从而培养其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需要围绕情智交融等多个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才能充分提升小学生的多感官体验和学习兴趣,并能将比较经典的智力教育培养层次进行创新转换,呈现更加和谐有趣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吸引到不同年级小学生投入其中。

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教学模式偏离情智教育的要求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现阶段,大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应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展开授课,没有重视从情智教育理念出发展开教学模式设计,而是以单向线性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既不考虑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实际学习能力,又不重视与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互动,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通常只能以听讲和记录笔记的方式参与数学学习,自然很难形成数学学习兴趣,同时也不符合“情智教育”的实践要求。教学模式偏离情智教育的实践要求,主要在于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没有认识到构建情智教育的重要性。而在缺乏创新意识的背景下,教师所选用的数学教学内容、创建的教学模式也无法满足新时代小学生的真实需求,所以情智教育也未能达到预期中的目标。对小学生而言,其智力和情感的认知和理解层次是存在明显差异的,还会受到较多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及时摒弃一些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也进行改观,而不是与教材中的固定教学内容进行固定搭配。很多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普遍偏离了情智教育的多样化要求,还会影响到师生互动和交流过程的精准度和和谐性。

(二)缺少情智教育要求的交流互动

有效的情智教育要求师生之间展开密切的互动,进而构建以多元互动为主要特征的高效课堂。然而,当前大部分教师都缺少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意识,与此同时也没有高效组织课堂互动的能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没有找准自身角色定位、没有充分认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了追赶教学进度而忽略课堂互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他们的主体性以及中心地位未能得到体现,在这样的模式中,学生也会逐渐减弱参与数学课堂的热情,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被削弱。此外,教师也缺少为学生创造充足讨论空间的意识,未能有效推动学生彼此之间展开积极的交流和讨论,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所以说,现阶段的情智教育未能达成预期的目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积极情绪也难以得到增强。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与不同年级小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及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和陷阱,并对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诉求并不了解,很容易让学生形成被动学习的不良习惯。缺少情智教育要求的交流互动形式,从本质上来讲是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层次的,并且还会影响到小学生对健全人格的正确认知和理解能力。

(三)未根据情智教育要求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大部分教师仍然将教学内容局限于既定的教材,没有重视根据“情智教育”的实践要求适当丰富延伸教学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情智教育”的开展效果。实际上,由于教材容量有限且以知识性内容为主,因此将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很难有效满足情感渗透的要求,同时也不利于兴趣培养,因而不符合情智教育的实践要求。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少适应教学信息化趋势、应用信息化手段拓展和丰富教学资源的意识。与此同时,许多教师也没有充分认识从“情智教育”的实践要求出发丰富课堂内容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完成教材重难点的讲解即可,显然不符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要求。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创新教学设计能力比较弱,在公开备课阶段,很容易被其他教师所误导,对情智教育的多种要求以及评估标准并不了解,将其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偏差和误解等情况,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和学习兴趣都会造成影响。

三、有效打造“情智交融 和谐共生”小学数学新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高效开展情智教育的重要保障,教师应重视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为情智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得知,学生被动性强是当前课堂的主要特征,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从绝对主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将学生摆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增强其数学学习热情。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在课堂上认真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注意给予其针对性帮助,通过积极的沟通交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与呵护。此外,教师还应优化授课方案设计,重视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充足的独立思考与实践空间,进一步增强其积极性与主动性,达到良好的情智教育效果。例如,在进行“因数与倍数”这一节中“2和5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节的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师可以转变过去直接将这两个特殊数字的倍数的特征传授给学生的做法,在课堂上先推动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尝试分别写出几个2 和5 的倍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当“裁判员”的身份,检验和评判其他同学书写的倍数是否正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情绪得到了充分调动,他们能在与同学和教师互动的过程中,掌握“因数和倍数”的基本概念,此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其倍数特征,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为其创造充足的独立思考空间,从而取得良好的情智教育效果。

(二)应用问题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经常会有茫无头绪的时刻,在情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应重视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积极情绪、产生学习欲望,通过应用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明确具体的思考方向,有效推动其展开积极的思考和探究并提出个性化的问题解决方案,促使其数学实践应用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提高。在此基础上,学生得到了针对性的指导,他们能在问题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也能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树立起坚定的学习信念。为此,教师需要在正式开展授课前,对目标授课内容进行系统的研读与分析,科学提炼重点与难点,据此设计教学问题、注重使用情感引导的教学方法,从而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节的教学时,在完成三角形的定义、特征等知识点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请同学们展开思考,是否任意三条线段都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了这一问题的引导,学生将基于自身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做出猜想和假设,之后,教师应用激励性语言引导的方式,以“你做得真棒”“你的想法足够新颖”等语言形式,鼓励学生展开进一步探究,让学生应用小木棍等材料探索数学知识,促使其得到个性化的结论并鼓励其展开分享,接着再在其分享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总结归纳,从而深化其关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此同时,推动其在探究过程中形成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取得良好的情智教育效果。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情智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在开展智力教育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为此,教师应重视落实好以下几项措施:其一,开展趣味化教学活动,综合应用竞赛、游戏等多种形式,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参与趣味化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增强了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例如,在进行“组合图形”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七巧板”这一中国传统民间玩具,先引导学生自主应用硬纸板制作七巧板,接着推动其尝试使用七巧板拼接组合图形,引导学生以拼接图形的趣味游戏方式,感悟到数学知识中蕴涵的乐趣和奥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抵触心理被消解,他们能通过互动与交流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共同破解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而加强对“组合图形”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与此同时,为了切实增强其学习自信,提升其数学应用热情,教师还可以激励教育的方式鼓励学生。部分中高年级小学生在参与趣味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在其他同学的协助下,逐步构建和完善对应的数学知识体系结构,并能形成主动学习意识和观念。

其二,构建合作化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中展开合作学习,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成了数学课堂中的主体,他们能在与同学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他们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强化,在此过程中,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与同学展开探究和交流,进而在破解学习难题时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例如,在进行“扇形统计图”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推动学生在小组中对“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得到个性化的结论,从而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中,学生也能受到同学和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兴趣。

(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情智教育强调加强情感教育渗透,因此,教师应重视在把握好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拓展,尤其应重视引入与数学发展历史密切相关的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受数学学科的人文性,从而达到增强其学习兴趣的目的。进入信息网路时代,在具有实时互联、资源共享功能的互联网支持下,教师可以快速获取海量教学素材与资源,教师应重视在正式授课前,结合教学目标认真对各类素材进行甄别和筛选,选出最具教学针对性的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情智教育效果。例如,在进行“圆周率”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介绍祖冲之使用“割圆术”求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过程的视频,引导其感受数学家在数学探索中坚持不懈的精神,取得良好的情感教育渗透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可以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推动“情感交融 和谐共生”的小学数学新课堂向学生的生活实现延伸:在线上教学平台上上传拓展阅读材料,推动学生自主应用课余时间完成阅读学习,后续再在课堂上组织相应的交流分享活动,从而将“线上”和“线下”两个环节有效串联起来,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五)重视培养学习习惯

数学教学的效果与学生是否具备良好习惯具有紧密的关系,如果学生拥有优良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们就能在课堂上保持专注力,进而提升学习有效性,而在小学时期的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和智力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成了培养小学生思维和行为习惯的有效载体。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以语言引导、肢体暗示等情感教育手段,规范学生的不良习惯,让他们逐渐养成规范化和有序化的学习习惯。通过上述情感教育手段,学生能以极强的专注力,在课堂上抓住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而增强学习效果。而在学习效率逐渐提升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信心也能有所增强。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要加强语言引导,使其能在听课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思考,并能加强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进而使学生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养成规范化思考的学习习惯。具体来说,在加强语言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应以提出问题的方式,逐步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形成“由表及里”的思维习惯,如长方体和长方形的不同之处在哪?在学习长方形时,我们研究了它的边和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通过对长方体物体的观察,你能发现长方体有什么特征?你是怎么发现的?借助上述问题,学生能利用旧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他们能形成迁移知识和深度思考的习惯,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掌握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说,通过语言引导的方式,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发挥出了德育价值,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他们也能养成主动探索未知事物的习惯。

(六)重视引导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增强学生积极情绪、启发其智慧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融入一定的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更加直观地了解相应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利用直观化的学习方式,全面了解数学概念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在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满足感和自信心也能不断增强。例如,在“角的度量”的教学中,为了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其学习满足感和自信心,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准确理解和深度解读数学概念。首先,教师可以亲自带领学生画角,并教授使用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教师任意的选两个角进行比较,并提出问题:角1 和角2 比,哪个大?大多少?有谁知道?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本课重点:角是有大有小的,但无法用眼睛看出,需要我们展开实际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接着带领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以30°角为例,让学生在读角时看角的两条边:一条边要和0°刻度线重合,从0°开始读起,另一条边对着的刻度选哪圈刻度要看0°,读出与0°重合的边以外的边对应的度数。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角的概念以及度量角的基本方法,他们也能在教师的循循引导下,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满足感。

(七)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分层递进教学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主观需求,它也是情智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师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对应性的指导,在这一模式中,即使数学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能增强学习信心,由此,情智教育就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要让分层递进教学更好地实施,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将学习效率高、学习态度较为积极的同学划分到A 组,将学习稳定性一般,但学习勤奋的同学划分到B 组,将学习困难大,学习态度消极的同学划分到C组。这个分层方法能将整个班级的同学以高、中、低的梯度划分为三层。还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层次划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不同学习目标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并将每章的教学目标都划分成一定的层次,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做到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并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要达到课程的最低标准的要求,让B 层学生能提高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让A层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更多问题,并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此外,还要在施教方面进行有效分层,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有足够的熟悉,并能将彼此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整理,从而分层教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适应教学改革的实践要求、提高情智教育的开展水平,教师应重视在实践中打造“情智交融 和谐共生”的小学数学新课堂,重视落实好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应用问题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及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四项实践策略,力求真正将学生还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切实增强其数学学习积极性,并使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收获良好的情感体验。

猜你喜欢
情智情感数学
情智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校域样本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激趣写作,构建情智并融的作文课堂
失落的情感
情感
“情智英语”教学主张及实现路径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读写相结合 情智共飞扬——以人教版第十册为例浅谈读写结合的策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