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实验小学 范丽华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近年来阅读教学逐渐向整本书转移。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建议提出提高阅读品位,提倡读整本书。当前整本书阅读引起学校的重视,但实践中未形成完整有效的方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处于探索阶段,很多师生反映教学时间不足,仅靠教材中单篇短章散点式阅读,不能帮助学生解决所有阅读问题。整本书阅读是学生构建丰富信息链条、提高鉴赏水平的重要方式。语文教材中单篇短章对学生形成完整的阅读习惯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需要达到一定阅读量才能获得阅读效果。提升整本书阅读能力需要学生循序渐进地练习,需要借助整本书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世界,培养学生终生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举措,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整本书阅读是通过阅读整本书获取知识、提升自我的过程。整本书阅读形式是与现行课本单篇短章阅读相对的阅读方式,内容不同于单篇短章节奏变化小,是使学生得到深层次道理的完整读物,由单篇短章组成语文教材为传统意义的整本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字数规定为不少于145万字。要达成目标,就要指导学生读整本书。整本书阅读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等特点,需要读者根据内容借助不同阅读方法调整阅读速度。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教科书间的对话过程,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解、欣赏、评价能力,小学语文课标提倡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教学使学生阅读能力不断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根据学情教授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情况进行恰当评价。学生阅读中思考有利于智力发展。比如,在《昆虫记》阅读中,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昆虫;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让学生了解殖民时代历史,丰富学生的学识。教师应将整本书阅读的理念渗透到阅读指导中,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提高整本书的阅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整本书阅读受到专家师生与家长的重视,一线工作者积极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目前许多学校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当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问题包括认识与实施方面,认识方面体现在对相关概念认识模糊,实施中存在教学指导形式化、教学评价片面等。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课内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从指导内容上看,学生阅读的多为语文教材、“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等书籍。这些都是单篇阅读材料,学生阅读面较窄,读书兴趣不浓厚。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缺乏有效的指导,仅仅是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就放手让其自由阅读,实效性不强。现阶段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各种问题,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互联网发展使学生难以静心品味书中故事内涵;整本书内容含量较大,导致学生降低阅读兴趣。教师推荐书目未考虑学生发展规律,使学生阅读困难,影响学生阅读热情。教师在引导学生整本书阅读中,要推荐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书目,使学生保持对阅读的积极性。然而,部分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功利性较强,希望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素材,因此教学中不重视学生体验,导致学生难以感受阅读乐趣,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自然状态的整本书阅读多停留于个体感受层面,整本书阅读写入课标是改变非理性自然状态的最佳选择。整本书阅读能打破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精读方式,帮助学生学习阅读方法,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目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学校缺少课程开发理论指导,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中存在偏差。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有效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根据学生学情合理选择书目。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指导,小学生阅读经验具有局限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可以指导学生合理选书。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指导学生选择阅读书目,要考虑学生的性格、年龄、性别等特点。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书目,开展选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低、中、高年级要依据课标及单元课文内容推荐阅读书目。比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是中外神话课文,为了扣紧本单元语文要素,让学生感觉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本单元的学习园地中设置“快乐读书吧”中就推荐学生读中外神话传说。通过阅读《女娲造人》《普罗米修斯》等中外神话故事,学生了解了中外神话传说,明白了中外文化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书目,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方法。比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中有《芦花鞋》一文,节选曹文轩《青铜葵花》一书,教学本文时推荐学生阅读《青铜葵花》一书,思考青铜是个怎样的孩子,从书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如何抓住青铜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进行描写?书中还有哪些人物或哪些情节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摘抄《青铜葵花》一书中精彩片段或画思维导图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学生带着任务,有方法地阅读本书后,纷纷汇报、交流读后收获,对书中主要人物和情节留下深刻印象,训练了思维能力,深化了课文主题,真正走进了整本书中。
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研究总结有效的方法,要兼顾小学语文整本书教学的整体性,注意各学段阅读方法的过渡,帮助学生有计划地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根据不同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注意由浅入深地选择阅读书目,切实把握阅读方法的转化,阅读评价中要求过程与结果并重。对低段学生,以《伊索寓言》等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它的故事情节往往较简单,篇幅较短,引导学生通过把握故事内容明白道理;对中段学生,以《稻草人》等作品增强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对高段学生,以《朝花夕拾》等作品提升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做批注、写感想等方式提高阅读能力。也就是阅读评价中对低段学生重在培养兴趣,对中段学生的评价注重理解内容,对高段学生的评价要求加强体验和感悟。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要求运用辅助手段,丰富阅读形式,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要丰富阅读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书中的思想内容。比如,《让太阳长上翅膀》是儿童诗歌集,要让学生细细品味,感受文字中的优美。阅读《中国成语故事》时让学生用略读方式阅读,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使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略读方式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信息,精读方式可以使学生感受文本内涵。教师引导学生整本书阅读要选择合适的形式,可以结合不同形式减轻学生阅读压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当前现代化、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交流媒介更加丰富,这也使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生活面临巨大的变化。整本书阅读的推出,强调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从具体的媒介出发,引导学生选择跨媒介的普及性著作进行研读,借助纸质文本、电子文本,以及实地的参观展览等方式,进一步掌握和了解跨媒介的特点,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不同影响。通过将不同阅读媒介整合进整本书阅读中,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阅读媒介的多样性,使学生进一步全面认识到媒介对阅读的价值。例如,在《海底两万里》的阅读中,除了对书本进行阅读以外,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海洋纪录片或视频短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美丽的大海,这也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感知。
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要关注具体作品的文本特征。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开展整本书阅读可以以更加丰富的题材进行引导,除富有童趣的小说、童话以外,还可以涉及散文、儿童诗、科技作品等。在阅读指导环节,教师加强对文体特征的介绍,能帮助学生更快速、全面地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法,也能帮助学生将原有的阅读经验与新的阅读经验相衔接,对学生接下来整本书阅读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童话故事时,可以从具体的童话情境出发,站在童话人物的角度上思考设计问题,最后教师要将童话中的情节故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进一步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
在阅读指导环节,教师还要关注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关注与培养,使学生在原有的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并产生良好的阅读体验。阅读能力本身涉及复述、解释、重整、延伸、评鉴、创意六大组成部分。其中,复述、解释、重整是对原有篇章进行的客观性理解,是对作者思想过程的再次还原。而延伸、评鉴、创意,则是强调读者的主观性理解,读者通过自身的推理、想象以及自身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活动,对具体的篇章内容进行延伸或拓展,主要用于评鉴内容和表达,是对篇章的再次加工。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两大层面、六大方面的能力发展,并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学生能有效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就个人的思想观点进行碰撞、展示的过程。通过有效的阅读交流,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例如,在阅读时,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以小组为单位,相互竞争,相互分享,这样做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在分组时可以由4~6人组成,每组分配组长,由组长监督小组组内成员完成阅读任务,组内成员通过分工合作,共同交流,进而展示阅读成果。对出色表现出色的小组,教师要做好鼓励和表扬,使其在班级内形成带头效应,对表现较差、进展较缓的小组,教师也要加大指导。
对小学生来说,本身思维能力较弱,在阅读中往往更重视情境,对人物的了解比较粗略,加之整本书阅读往往篇幅较大,时间跨度长。这一特点使学生在对部分情节进行记忆、感悟时,往往情感模糊,对人物形象容易产生片面化的阅读。因此,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尤其是对小学高年级学段学生进行指导时,教师要坚持情景再现与人物解读相协调的方式,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某些重要情节,并整体概括这些重点章节对人物表现的影响和价值,使人物解读与具体情节相衔接,加深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真正在头脑中建构属于自己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采用阅读报告单的形式,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梳理。例如,在《小王子》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阅读报告单,引导学生对小王子遇到的人,以及各自的特征、小王子的评价、自己的看法等进行记录。这样当学生每看完一章节,就能对阅读内容进行有效归类和梳理,进而当整本书阅读完成后,也能更全面、具体地认识本书的整体结构和人物特点。
整本书阅读本身耗时较长,学生阅读环境也不同,既有在校内进行的阅读,也有在校外进行的阅读,并且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阅读同伴较多。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时,要坚持多元主体的评价方式,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同时,促进家长、同学等不同评价主体的参与。从教师角度来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更加细致、可操作,要为学生提供具有应用性、操作性的建议,指导学生调整阅读进程,掌握阅读方式。整本书阅读中,需要学生在家庭内部进行阅读,这时家长的评价,就能更好地反映学生平时阅读的情况。多元主体的评价,有利于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监督,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自我监控、自我诊断、自我调节,使阅读更加完善全面。小学生本身年龄小,阅读经验缺乏,并且自我认知尚浅,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常常认识不到、调控不足。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目标体系,可以通过制作评价表格,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地认识到自己在阅读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思。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掌握读书的方法,整本书阅读不同于短篇的阅读,更强调学生的阅读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阅读经历,也会获得相应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关注学生阅读前后的变化与进步,并及时就学生的阅读情况、阅读收获,给予学生知识与鼓励,使其从阅读中获得乐趣,获得享受。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点评上,除了基础的阅读方法、阅读态度、阅读能力,还要关注学生自身的阅读基础,要在纵向、横向等多方面进行点评。在评价中,要以学生原有的阅读水平为前提,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