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杰,雷丽
(1.白城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2.白城师范学院 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白城 137000;3.白城市洮北区第六幼儿园,吉林 白城 137000)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1994)是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分为涵盖一生且相互衔接的8个阶段,这些阶段依次出现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基于人格发展的积极性质和消极性质的矛盾,他提出了每一阶段人格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潜在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个体将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相反,如果危机解决得不合理或没有得到解决,个体将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个体能否成功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形成良好人格品质则是由环境决定的,其中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对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埃里克森十分重视早期经验和早期教育对人格发展的作用,但是他认为,“我们对人的心灵的最早而又最深的层次了解得太少”。[1]因此,他从个体出生开始研究人格发展,并认为早期人格发展状况构成一生的人格基架,家庭对个体的早期人格教育和影响对后续人格再教育和健全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与0~3岁儿童人格发展相关联的是前两个阶段。在我国,0~3岁儿童基本生活在家庭中,家长以何种方式帮助儿童克服人格发展危机,使其顺利度过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是儿童一生健康人格发展的基础。父母教育失误,会对个体一生的人格发展造成障碍。下面结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分析0~3岁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如何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第一阶段是婴儿前期(0~1岁),该阶段个体面临的心理冲突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形成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2]个体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而最初的信任感就表现在孩子的情绪反应上。
情绪是有机体受到环境刺激时,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较剧烈的态度及其体验。[3]一般说来,需要得到满足会引起人爱、满意、愉快、欢乐等内心体验;反之,会引起不满意、痛苦、恐惧、羞耻、愤怒等内心体验。婴儿主要是通过自身需要的满足与否对环境做出反应,并决定周围环境是否可以信任。而母亲几乎构成了儿童生命早期的全部环境,婴儿的基本信任感的产生主要依赖于母亲对其需要满足的程度。婴儿把对母亲产生的信任经验慢慢地扩大到以后的经验中,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母亲之外的人和物,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形成希望品质。可见,培养快乐而稳定的情绪是0~3岁儿童健康人格教育的重点之一,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策略仅供参考。
母乳喂养除了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外,还有助于培养婴儿快乐而稳定的情绪。乳汁分泌刺激了激素分泌,诱导母亲的感情发生变化,母爱和母性意识在哺乳过程中萌生和加强。人工喂养的母亲也会对婴儿有责任感和爱,但那种责任和爱更多的是来自社会意识。母乳喂养增加母婴身体接触,亲密的身体接触,使婴儿心情愉快,同时有利于安全依恋的建立。母亲在给婴儿喂奶时,要坚持把婴儿贴向乳房,表情要平和,眼神温柔地看着孩子,可以轻拍孩子或轻声地和孩子交流。如果母亲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在人工喂养时,也要把孩子抱在怀里,像孩子吃母乳时一样,让孩子感受到来自母亲身体的温暖。
1岁半以前的婴儿,语言表达不完善,更多是通过情绪与成人交流。母亲对婴儿信号的敏感性及其反应,直接决定婴儿对其发出信号效果的信任程度和对母亲的信赖程度。如果母亲能始终不渝地听取婴儿的信号,正确地理解这些信号,并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婴儿发出的信号就产生了效果,逐渐发展出对母亲的信任和预见。母亲要思考、识别婴儿的皱眉、扭脸、大哭、双足蹬踏等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含义,真心接纳并给予其积极的、正面的反馈,婴儿感觉到母亲发出的正面“信息”,感觉到自己被接纳,感觉到安全,积极情绪会表现得越来越多。
解读母亲的表情和动作,如母亲的眼神、表情、说话时语气,甚至抚摸力度等是儿童出生后学会的一大本领。研究表明,4~5个月的婴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已会预期成人行为,并预期自身行为对成人的影响,在知道他的信号呼唤成人有效时,才会重复地去作。[4]有的母亲自己心情好时,对孩子又抱又亲;而自己心情不好时,无视孩子的喜怒哀乐。母亲性情多变,孩子就会惶恐不安。“亲近对象的快乐也能引起孩子的快乐,发展心理学家马拉泰斯塔提到,稳定的关系能力——也包括足够稳定的自我价值感——主要取决于在1岁之内是否交换快乐的感受。”[5]因此,母亲要学会调整自己情绪,以乐观、稳定的情绪对待孩子。
母亲一定要多给予孩子拥抱和抚摸,消除其不安全感,这一点对0~1岁婴儿十分重要。子宫的环境与外界环境相差极大,刚出生的孩子会产生巨大的恐惧和不安,因而,初生婴儿基本都是伴随着哭声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能爬、行走以后,母亲不能因为孩子可以一个人玩了就把他放在一个房间,自己跑到另一个房间去看电视或打游戏,而要在孩子的视力和听力所及的范围内陪伴孩子。8~10个月以后的婴儿,在遇到不能确认的情境时,会从成人(经常是依恋对象,如母亲)面孔和声音中寻求信息,以确定新异事物的意义,这种现象称作情绪的社会参照作用。[6]母亲的陪伴会带给孩子安全感,婴儿以母亲为安全基地,通过母亲情绪的社会参照作用,享受探索周围事物的乐趣。母亲带孩子去陌生环境接触到陌生人时,孩子表现出恐惧,母亲要理解他,不要强迫孩子与陌生人问好或让陌生人抱,要给孩子适应的过程。同时,母亲可以对陌生环境或陌生人表现出友好,孩子通过母亲的表情知道安全后,慢慢会喜欢与其接触的。
生活有规律会给孩子带来稳定感与安全感。孩子每日的生活作息时间应相对固定,如定期给婴儿换尿布、喂奶、换衣服等,这样有利于孩子建立“动力定型”,节省神经能量;同时,也能满足孩子的秩序感,“秩序感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真正的快乐。”[7]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婴儿后期(1~3岁),该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独立自主性是指在思考、想象和活动中,较显著地不依赖和不追随他人,而相对独立地进行活动。[8]独立自主性的培养一般可以从1岁左右开始。1岁以后的孩子身体运动能力增强,独立做事意愿加强,心理上渴望自主发展,开始认识到自己有自我照顾的能力,但对成人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培养以安全感为基础,因为当遇到问题时,孩子能预期到父母的支持才愿意独立行动。2~3岁孩子,对父母依赖性有所减弱,但其自主性仍以安全感为基础,此时,父母的陪伴、赞美、鼓励会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其自主性。
儿童通过“工作”得以成长并增长力量,他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他所做的“工作”。[9]对于儿童来说,他的活动和玩耍就是他的“工作”,他通过“工作”创造自己。自由自在的活动诱发快乐,活动是婴儿生长的必要条件。在实践中,有些父母为了防止孩子跌倒、受伤、弄乱房间、弄脏衣服,限制孩子活动就会引起孩子的愤怒和反抗。从深层次上说,这是孩子对父母剥夺其成长机会的愤怒和反抗。1~3岁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但却不懂得环境的潜在危险,父母可以先教他学习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为,使其知道环境对其行为的限制,最终适应环境。这样,孩子知道了信任是对于特定的人和环境,对陌生环境和人必须要有适度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是确保其安全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在儿童的活动和玩耍没有危险的情况下,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可以自主活动,不要过度保护、干预、代劳,让孩子尽情玩耍。“当儿童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物体,不停地重复摆弄这件物体时,他的心理处于一种安全、放松的状态。”“儿童通过集中注意力与外界隔离,然后形成一种坚毅而又平和的性格,对他周围的人充满了爱。”“他注定要成长,而我①要退到幕后。”[10]
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脱衣服、进餐、收拾玩具和图书以及接待来访的小伙伴等。家长也可以分配孩子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如帮助妈妈取个小东西,把果皮扔进垃圾桶等,让其体验独立完成任何一件小事所带来的由衷快乐,培养其自主感和责任感。
儿童独立性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过程,既需要生理成熟,更需要后天经验的积累,家长不能心急。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有的父母看孩子吃饭慢,弄得满桌子都是饭粒,就喂孩子吃饭;看见孩子拼图拼不上时,就替孩子拼上。这样的做法都不利于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形成。大自然万事万物都有其成长规律,人类的童年期长于其他任何一种生物,说明儿童成长需要更多时间缓慢进行,如六月麦田里的麦穗需要慢慢地“养”,否则麦子熟得快但颗粒却不饱满。当孩子对某事有疑问试图探索时,家长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探索。去寻找答案。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自信心可以使个体不断超越自己,是个体行动的强大动力。自信心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健康人格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信心是个体成功经验的结晶。孩子独立或者在成人的帮助下完成一件事,获得成人的肯定和赞美时,自信心便得到发展。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关键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所以,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为其创设动手探索的环境和条件,任务难度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的任务目标适合孩子的能力,会让他体验到成功。比如,学步儿蹒跚地从两米远处终于走到母亲面前,母亲要给予爱抚,分享他挑战自我后的喜悦。
父母往往比较关注孩子各个发展阶段的水平,如孩子说话水平怎么样,孩子动作发展水平怎么样等等。父母过度关注结果就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与孩子互动时就容易把担心和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而孩子感受到负性情绪就很难积极主动投入所做事情享受过程,会产生不敢做、不愿做等为难情绪。父母过多关注结果,就很难关注过程,任何事情若没有积极主动的过程投入,想要的结果就难以达成,自然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养成。所以,要关注孩子在做事过程中的感受,孩子做事时只有情绪积极,才会愿意做,也会越做越好,孩子就会对做事有勇气、有信心。
很多父母知道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责任,所以总是倾向于“火眼金睛”般挑孩子的毛病,希望孩子的所有不当行为都能因为自己的及时批评而消失,同时又担心表扬让孩子骄傲自满,因而造成很多父母的一个共性:“快快的”批评,“慢慢的”表扬。孩子做事时经常被阻止或指责,就会形成“我不行,我做不好”的消极自我认知,就会给自己贴负性标签。因而,培养孩子做事自信的基本方法不是阻止孩子做不好的事,而是努力捕捉孩子做得好的事情,及时肯定,真诚赞美。父母要善于看到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并且要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及时对孩子的努力给予由衷的表扬,这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非常有益处的。
面对个体生命成熟和人格发展不可抗拒的过程,作为0~3岁儿童早期人格教育主角的父母,要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帮助儿童克服人格发展中的危机,顺利完成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自主性,为其以后健康人格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