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地区契丹春捺钵文化产业开发实施路径探究

2022-03-17 13:46马会宇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契丹文化产业资源

马会宇

(白城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契丹春捺钵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关于契丹春捺钵文化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契丹春捺钵文化,但关于契丹春捺钵文化产业研发及其相关创意产品开发研究成果却寥寥无几。吉林西部白城地区曾为辽代皇帝春捺钵之地,契丹春捺钵文化资源丰富,但目前产业开发不够深入。鉴于此,把白城地区富有特色的契丹春捺钵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产业开发实施路径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传播,同时还可以促进白城地区经济发展,对于传承和创新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白城地区契丹春捺钵文化资源特点

白城地区目前已发现辽代遗址330余处,经过调查确认与春捺钵活动有关的遗址70余处。《辽史》中记载的春捺钵遗址有11处,分别为:纳水、鱼儿泺、长春州、鸭子河、春州、长春河、春水、山榆淀、安流殿、双山、鸭子河泺。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白城地区春捺钵文化资源开发具有空间相对分散、资源地生态环境优越、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等特点。

(一)春捺钵文化资源空间布局相对分散

白城地区是历史上中国北方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也是历史上游牧民族和草原文化的重要发生地,春捺钵文化资源在空间布局上具有相对分散的特点,究其历史也和辽代捺钵的特点有关。

纵观《辽史》中春捺钵的记载,从辽初到中后期,捺钵地点逐渐向东北延伸,在月亮泡湖畔乃至洮儿河以及老坎子等地附近均发现相当数量的辽代春捺钵遗址。1979年红岗子乡永合屯考古出土的契丹铜镜上面刻写的文字以及铜镜的质地、品相都证明其属于皇帝的物品,远远超出普通王公物件的品质,显然是春捺钵活动的遗物。从辽圣宗统和元年(983年)起,经辽兴宗、辽道宗到天祚帝保大二年(1122年)间,多次记有春捺钵,其中去鸭子河、混同江49次,去达鲁河、长春河、春河、纳河21次,去长春州、春州11次,去鱼儿泺24次,去大鱼泺、春州水淀、长泺10次。[1]从嫩江至霍林河、洮儿河、月亮泡、塔虎城一带,即从今天白城至大安再至松原有150余处古城遗址。对照《辽史·百官志(四)》载:“不能州者谓之军、不能县者谓之城、不能城者谓之堡。”[2]可以推知,上述遗址所在地方,既是辽朝皇帝春捺钵活动的交通要道,也是保卫辽朝皇帝春捺钵活动安全的军事防御系统,由此形成的地理遗迹亦相对分散。

(二)春捺钵文化资源地生态环境优越

白城地区生态环境优越,有向海国家AAAA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月亮泡天然水系。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为春捺钵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向海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榆县西北部67公里处。面积10.55万公顷,1986年7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在评定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时,将其评为“A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在1993年将向海纳入了“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家旅游局在2005年12月又将其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莫莫格自然保护区),位于白城市镇赉县境内,保护区面积14.4万公顷,其中湿地面积占总面积80%。有湿地类型4种:江河水域湿地、苔草小叶章湿地、芦苇沼泽湿地、碱蓬草甸湿地,为吉林省最大湿地保留地,湿地综合评价指标居吉林省9个市州首位,被誉为“吉林西部之肾”,被载入世界湿地名录。保护区内植物近600种,其中经济植物361种,分属77科。它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东方白鹤唯一秋季集群地,数量近1 000只。[3]1981年,被省政府批准为自然保护区。1994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湿地名录。1997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月亮泡位于吉林省北部,洮儿河下游,嫩江西北侧。蒙古语称“撒兰纳池”,即日月池之意,是因地壳运动形成的天然湖泊。东北岸为湖滩沼泽地,西临新荒泡、牛心套堡泡,湖长19.5公里。平水期水面面积181平方公里,历年最大水面面积205.7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水深3~4米,历年最深5米。湖底平坦,湖周水草茂盛,水鸟成群,湖底为游泥及细沙,为天然淡水湖泊。对洮儿河、嫩江有调洪作用,是吉林省重要渔业基地。1976年修筑围堤、排水节制闸等湖区水利配套工程,建成平原大型水库,最大库容量11.4亿立方米,为白城内流区最大调蓄水利枢纽。[4]

(三)春捺钵文化资源开发情况

截至目前,吉林省春捺钵文化资源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捺钵遗风——冬捕

冬捕顾名思义就是冬天进行捕鱼作业,主要为大安市月亮泡冬捕。但其冬捕方式同《辽史》所记载的钩鱼过程相差甚远,春捺钵渔猎文化内涵还没有得到深入挖掘,文化包装还未达到精髓。

2.复原千年前烧酒工艺

2006年大安市酿酒总厂进行老厂房改造,在地基下挖出了两口铁锅、一件铁承接器和一口大缸等出土文物。这些物件后经鉴定,确定全部源自辽金时期,是当时用来烧制白酒的器具。大安酿酒总厂董事长孔令海先生带领团队成功复原辽代古法酿酒技艺,将中国蒸馏白酒起源时间至少提前了200年。

3.大型吉剧《春捺钵》登上舞台

大型吉剧《春捺钵》由白城市吉剧团排演,讲述了辽宋大战后,辽圣宗在北宋女子韩云萝的帮助下,在美丽洮儿河流域兴建长春州,并助辽圣宗平定八王之乱,促进民族融合的唯美故事。经5年多打磨,于2019年登上舞台,是一部精品力作。

二、白城地区契丹春捺钵文化资源开发基本原则

由于历史文化资源不可再生的特殊性,加之白城地区春捺钵文化资源自身所具有的分布分散、开发混乱、管理滞后等特点,在开发过程中就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一)坚持在传承保护基础上科学开发原则

春捺钵文化资源首先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其次才是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学术界并未注意开发所引起的环境问题,而只关注开发的经济效益。当时普遍认为,各种旅游业对环境并不会造成破坏,由于认识不清、缺乏科学论证,几乎听不见保护者的声音。进入六十年代,旅游开发对环境的现实影响使得部分学者不得不将视线转向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文化资源的研究由此也进入了开发与保护两派观点对峙并存的局面:一派从群众对旅游日益增加的现实需求出发,认为旅游业不会破坏文化资源,应大力推动政府和市场开发;另一派则认为,没有严谨、合理的规划和管制,一味扩张的旅游业肯定会带来负面影响,破坏各种自然和文化资源。至七八十年代,学术界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开始走向理性,详细评估了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冲突,并倡导文化资源开发与历史文物遗址、遗存保护平行并进,互利双赢,和谐共生,指明了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方向。[5]

春捺钵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问题实际是文化产业中文物遗址、遗存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将其放在重要的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对于吉林省来说,开发春捺钵资源已是大势所趋。春捺钵遗址丰富的白城地区,各县域情况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只能探索并在理论上选择一种开发与保护的平衡。

在进行春捺钵文化资源开发前,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亲临现场,借鉴其他省市地区的开发经验,进行详细的调研,从而掌握春捺钵相关资料以及各地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模式和特点。将春捺钵文化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及周边环境写成报告,存储到电脑基础数据库中。由于春捺钵资源类型不同、各有特点,在决定开发前,必须对开发的区域特征认真记录,研究项目的必要性,制定设计方案,写出可行性报告,编制初步预算,提出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并找出针对各种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

(二)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原则

为促进春捺钵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白城市政府以及春捺钵遗址所在地区市县政府需要持续投入大量基础建设资金,用于传承保护和开发春捺钵文化资源,还需出台政策,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多方参与。对春捺钵旅游、文化产业投资给予建设用地、税收等优惠。春捺钵文化产业包括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各项发展都有赖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如果基础设施所需资金过大,地方政府和群众难以协调,政府就需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以政府名义立项投资,并招商引资。各级政府按一定比例分担配套部分资金,相关地方群众参与工程建设,获得必要报酬。对于春捺钵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开发项目应采用吉林省政府贴息贷款方式,鼓励具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这样就可以多渠道筹募资金。坚持投资与收益直接挂钩的方针,培育多元化、多层次投资主体,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各方面作用。

白城地区拥有丰富独特的春捺钵文化产业资源,但春捺钵文化遗址、遗存的丰富,并不意味相关文化产业的发达。如果春捺钵文化资源不能转化为文化资本,不进行市场运作,也不可能实现地方经济的增值。开发春捺钵文化产品固然需要政府引导,但也需要与市场运作结合,才能挖掘出最大潜力。

仅仅通过行政手段将春捺钵文化资源简单地转化为文化产业产品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春捺钵文化产品的市场定位、定价策略、媒体营销宣传等一系列现代化企业的市场操作手段,来实现春捺钵文化产品的商品化,让春捺钵产品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利用消费者的欲望产生商业动机,刺激其购买、消费春捺钵产品。例如,白城洮北区城四家子古城,政府虽有意建设仿古街区,但困于资金问题,一直没有实施,这完全可以对外招商,由开发商出全资,将其打造成文化和商业功能兼具的街区,根据业态情况,按行业进行管理。

(三)坚持县域经济前提下资源共享与协调发展原则

春捺钵文化资源虽然大都在白城地区,但分散在不同县域。要科学开发必须协调相关县域经济,使其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任何一个县域在发展自身文化产业过程中,与周边县市往往是互为市场的,在一定程度上各自都需要对方产品,同时,也会开发同类具有竞争性的产品。因此,双方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各县市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过程中,必然面临来自周边具有同类资源地区竞争的威胁。有时是相互争夺客源,有时是争夺技术、劳动力和市场。各县域经济或明或暗的竞争使得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有时左右为难。[6]但是,如果利益各方具有理智的头脑和合理的布局,妥善处理各方关系,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也同样能够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带来县域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通过区域间密切磋商、取长补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探索、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合并、重组,打造文化产业群,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扩大地方文化产业规模,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让潜在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最大限度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增强地方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竞争力。

(四)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兼顾原则

任何一种文化产业的运营,都必然会涉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的问题,春捺钵文化产业也不例外。正常来说,春捺钵文化企业通过合理组织生产、兢兢业业销售文化产品,给社会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一定会获得相应的利润回报。而社会必然对春捺钵文化产业作出反应,产生社会效果。因此,在春捺钵资源开发中,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兼顾的原则。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导向,一直强调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也兼顾经济效益。因为物质类的商品和服务满足的是消费者对于物质层次的需求,而文化产品和服务兼具商品、经济、精神、意识形态的多种属性,满足的是人们精神、心理的需求,难免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心理和行为。[7]白城地区要在充分认识发展春捺钵文化产业的现实和战略意义的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春捺钵文化产业的两面性,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无论是春捺钵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需要市场来实现。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实现了春捺钵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它的社会效益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具体体现。当然,不能以市场份额的大小、利润的多少作为衡量春捺钵产品的标准。春捺钵产品的研发者、生产者必须既遵循历史文化产品的生产规律,又遵循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充分考虑到消费者潜在的、合理的、多层次、有一定品位的精神文化需求,防止出现盲目迎合文化产业形势,忽视消费,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出现形式主义的不正常生产、经营现象。如果春捺钵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不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冷清,那么自身的生存都是疑问,社会效益也只是空谈。所以,坚持社会效益要区别不同对象、分清不同情况、根据不同要求,划分不同层次。兼顾社会效益意味着原创者设计春捺钵相关产品要有社会责任感,政府管理部门管理春捺钵文化产业要有担当和大局意识,文化事业单位参与时要有勤勉、刻苦、严谨的态度和工作作风。如果不区分层次、不区分消费对象强调社会效益,就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三、白城地区契丹春捺钵文化资源开发途径

通过对契丹春捺钵文化资源现状分析和对开发原则的探讨,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开发模式,以此梳理出适合春捺钵文化产业开发的具体实施途径,真正实现游客来得了、留得住、玩得好。

(一)复建春捺钵行宫

关于契丹春捺钵中所住的行宫毡帐形式,从以下记载可见一斑。辽大安七年(1091年),北宋吏部侍郎彭汝砺曾经出使契丹,在其所作的《广平淀诗·序》中描述了契丹皇帝冬捺钵行宫:“广平甸(淀),谓虏地险,至此广大而平易云。初至单于行在,其门以芦箔为藩垣,上不去其花以为饰,其上谓之羊箔。门作山棚,以木为牌,左曰紫府洞,右曰桃源洞,总谓之蓬莱宫,殿曰省方殿。……山棚之前作花槛,有桃、杏、杨柳之类。前谓丹墀。自丹墀十步谓之龙墀殿,皆设青花毡,其阶高二三尺,阔三寻,纵杀其半。由阶而登,谓之御作。”[8]尽管是冬捺钵所居住的毡帐,但可以想见春捺钵毡帐大致相同。我们可以根据文献记载,复建春捺钵行宫,再现辽代春捺钵时的盛况。

(二)开发特色饮食

根据契丹春捺钵的钩鱼、捕鹅习俗,打造餐饮鱼、鹅文化。月亮泡鱼类蕴藏量极为丰富,关于鱼的吃法,比较有特色的是有着契丹饮食遗风的生拌鱼,当时是辽代宫廷佳肴。生拌鱼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把鱼肉片下来,切成丝,用醋浸上,拌以葱、蒜、辣椒、盐面,脆生爽口,是下酒的好菜;另一种是把冻鱼的皮剥下来,用刨子刨鱼肉,把刨出的薄薄的冻鱼片装在器皿里,拌上盐面、陈醋、辣椒油,香爽可口,色香味俱佳。红炯鱼头也是比较有特色的传统菜。[9]据史料载:“松花江产鱼颇富……金代头鱼宴,凿冰取鱼,饮宴为乐。此制久废,而其遗传至今尚有存者。乡人每于春初时,捕得生鱼,鲜美无比。”可见,辽金皇帝都非常重视头鱼宴,不仅是皇帝,在民间食鱼头之风也颇为盛行。红炯鱼头这款菜肴嫩滑肥润,脍炙人口。以开江鱼为最鲜,以花鲍鱼头为最佳。

(三)建立民俗体验

射柳是契丹民族的传统习俗。建设射柳场,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和技术水平的游客,设置难度各异的射箭活动,开展射柳表演、射箭展示、射箭比赛等活动。

角抵即为摔跤。依托契丹族是角抵发源地的优势,建设角抵场,设置如摔跤教学等游客参与性强的活动项目,开展摔跤演示、摔跤比赛、摔跤教学等活动。

跑马。依托契丹是马背上的民族和白马是契丹可汗化身的传说,建设跑马场,开展马术表演、比赛等活动。同时对游客开放,游客可购买门票进入马场,近距离与马接触,体验契丹族游牧风情和骑马的乐趣。

(四)开发创意产品

在开发春捺钵资源时,为避免出现旅游商品同质化开发、旅游景点毫无特色等问题,可以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意产品,如,在农副产品中融入捺钵元素、设计包含捺钵元素的旅游宣传册、在景区树立契丹语讲解牌、开发春捺钵文化动漫作品等,使创意在春捺钵资源开发中发挥核心作用。

(五)创作动漫作品

充分挖掘契丹春捺钵的人文精华和历史宝库,将史料中的春捺钵盛景和传说搬上荧屏,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在契丹春捺钵原有史料故事的基础之上发展创新,给人们创造一个新、奇、特的契丹童话故事,其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和丰富多彩的契丹少数民族人物造型,无疑将开创契丹少数民族动漫之先河,成为新一代动画潮流。

总之,文化产业被誉为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契丹春捺钵资源在白城地区进行深度文化产业开发。针对春捺钵文化资源丰富、空间布局分散、生态环境优越、开发处于起步阶段的特点,坚持在传承基础上科学开发、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县域经济前提下资源共享与协调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兼顾的原则,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开发模式,以此来梳理出适合白城地区春捺钵文化产业的开发思路,有效整合春捺钵文化资源,打破地区限制、行业限制,实现资源所在地区和管理部门的有效合作。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意产品,使创意在春捺钵资源开发中发挥核心作用,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猜你喜欢
契丹文化产业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一国两制”由契丹人首创?
若干契丹大字的解读及其它
女真文“契丹”考
凤翥契丹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