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韬
(贵州医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贵州贵阳 550025)
2021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对贵州的脱贫攻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四新”的发展嘱托,即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其中,“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作为“四新”的重要依托之一,对“十四五”期间推动贵州乡村振兴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省统一部署、围绕脱贫攻坚中心任务,贵州高校迅速行动起来,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高校“大地论文工程”工作方案》为指引,聚焦高校助推农村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突出问题,深入师生、乡村、企业广泛开展调研活动,通过深入调研,找准问题症结,找准思路、创新举措,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引导广大师生和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把科研做在大地上、把论文写在车间里,以挖掘学科优势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方法,全面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
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依托之一即农村产业发展。为积极引导各高等院校服务好贵州省12大农业产业,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地服务农村产业革命取得实效,2019年贵州省教育厅成立了12个农业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认真制定各产业专班年度工作任务,设立工作台账,确保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各高校严格按照《全省高校助推农村产业革命工作方案》和《高校“大地论文工程”工作方案》要求,紧紧围绕茶、食用菌、蔬菜、生猪、水果、特色林业、中药材、刺梨、生态渔业、牛羊、生态家禽、辣椒等12 个特色农业产业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设立全省高校服务农村产业革命项目139 项,项目依托全省19 所普通本科高校,累计培训农户188 500余人次,培养和培训农业科技骨干和农技人才5 100余人次,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增加收益约95 亿元,新增就业人数19 000 余人,带动农户57 000 多户人口致富脱贫,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实证调研数据显示:近三年来贵州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共立项建设11 个一流学科,建设经费1.86 亿元,占总经费的46.9%;立项建设科研项目、平台315 项,建设经费1.45 亿元,占总经费的44.9%。着力打造以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学科群为牵引的涉农学科专业群,形成一批优势明显具有地方特色的涉农学科专业方向,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涵盖10 个与农业发展相关的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区域一流学科群和44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建设10种与12 个特色农业产业直接相关本科专业共21 个布点,35 所职业院校牵头负责参与了12 个产业链的相关人才培养工作。从农业、医药、金融、食品等领域积极开展首批贵州高校“产业导师”选聘工作,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行业领先、专业扎实的导师队伍,促进教育链与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同时,省教育厅积极支持高校围绕12个农业重点产业立项建设的科研平台和项目共计175 项,获批涉农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 项,经费合计7 910.50 万元。获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发展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工程研究中心5 个、省部共建2011 协同创新中心1 个、省级2011 协同创新中心7 个,为助力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农业专家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才保证。为引导农业专家深入基层并发挥有效作用,贵州省教育厅动员组织全省涉农高校专家学者和一线师生,长期扎根贵州省各县、各乡镇,特别是“9+3”深度贫困县,通过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科研实践基地、示范种植大棚、标准化种植基地、养殖示范基地等若干平台开展技术服务和推广,实现全省技术服务全覆盖,探索出了具有贵州特色的产业扶贫模式。在此期间,贵州大学以“组团式帮扶”为抓手,通过“点、线、面”服务,坚持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和校农结合“三套组合拳”协同帮扶。赫章县核桃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14万亩增加至2019 年的163 万亩;威宁县建成蔬菜绿色优质高效技术核心示范基地3000 亩,辐射带动贵州省6 万亩蔬菜种植基地;贵州医科大学坚持“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技术服务与人员培训为主导”的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服务全省各地40 余万亩种植基地、农业示范园区;贵州财经大学建立“政府+高校+企业+农户”的电商模式,每个服务站点在淘宝、微店及微信朋友圈等网络销售平台上的银饰、刺绣、农特产品等25 种特色月销售额均突破1 万元;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打造“校农结合”升级版,形成“高校集团+流通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校农结合”产业联动效应过程中诞生“N”农模式;贵阳学院、凯里学院、铜仁学院、茅台学院、遵义师范学院等院校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农村产业革命一线。这些深入基层的举措,使得扎根农村、把文章写在贵州大地上的农学领军人物、农业科技骨干和农技人才不断涌现,其中蔬菜女神张万萍、核桃大王潘学军、人民小酒黄永光、猕猴桃专家龙友华等已深入人心,论文写在农村大地上的成效显著。
校企合作是推动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贵州省教育厅积极引导全省高校在食用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与剑河县深度合作。2019年“全省高校食用菌产学研用结合助力剑河县脱贫攻坚工作会”在剑河县召开,31所高校与剑河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助力剑河县脱贫攻坚。目前,各高校已探索出“高校+科研机构+农村合作社”“高校+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产学研用发展模式。贵州大学茶学专业与省内47 个县市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贵州医科大学通过在产品深加工、企业标准制定、电商销售平台、合作伙伴推荐等方面予以支持,帮助普白珍稀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在普安县龙吟镇实现天麻示范种植近5 000 亩,带动周边12 个村民组352 户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同时,依托贵州省涉农高校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产业孵化基地、中试基地、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许可、转让和投资制度以及收益分配模式,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成果收益分配、知识产权股权激励办法,加大对科技成果完成人的激励力度,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激发更多创新创造活力,有效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效。
智库建设是推动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各高校从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出发,强化决策咨询的问题意识、目标意识和结果意识,贵州省教育厅面向全省高校共遴选立项包括贵州大学承担的博士村长计划项目、凯里学院承担的从江县致贫与扶贫调查研究等7 个软科学课题。截至目前,立项的7 个课题均落地实施,项目累计带动农户人数达2 万余户,培训人数8万余人次。出台高质量研究报告5 篇,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其中贵州大学“博士村长”项目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贵州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多次报道,荣获2019年“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工作案例”,得到贵州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鼓励,时任省委书记孙志刚同志给博士村长回信指出:“希望广大师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个人的奋斗融入时代大潮,积极投身火热的脱贫攻坚战场增长才干、建功立业。”贵州财经大学“电商扶贫”项目推出的研究报告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网,为贵州高校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世界性的典型案例和可推广经验;贵州医科大学科技团队积极配合省中药材专班,做好王世杰副省长领题的“贵州山地中药材产业现代化实践路径探析”课题调研,为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铜仁学院“油茶”项目形成的对策、建议和报告获领导肯定和批示,等等。智库作用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调研数据可以看出,贵州高校助力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已然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助力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贵州高校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对脱贫攻坚的中心任务认识不足,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与贵州省农业重点产业、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有效结合还存在不足等,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调研发现:贵州高校在助力乡村发展的进程中,依然存在有部分“人”的因素,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制约和影响着乡村振兴的进程。集中表现在:有部分师生对当前贵州省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依然缺乏清晰的认识,对贵州省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贵州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认识不深,对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工作中心任务的意义、难题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对于高校师生如何投身于脱贫攻坚、投身于“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缺乏深入思考、缺乏有效行动。高校须进一步完善鼓励教师和科技人员通过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挖掘学校学科优势,积极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体制机制。思政课、贵州省情等任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学习还有待加强。要通过思政课、省情课的教学培养学生俯身大地的情怀,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在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贵州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贵州各高校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与贵州省农业重点产业、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有效结合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需要进一步树立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高校所开设专业与贵州省12 个农业重点产业、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等27 个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产业有较高的契合度,多年来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贡献了不少的成果,但贵州省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修订出台后,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尚未及时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进行补充调整。如农学、植物保护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生物技术学、食品科学等专业需要增加与12个农业重点产业的相关课程,须聚焦优质品种选育、高效栽培、循环生态养殖、饲料加工、重大病虫害防控和绿色防控、高附加值农产品精深加工、土壤污染治理等产业发展的难题;市场营销专业应该围绕农特产品营销、农村电商等开设相关课程、建立实训基地等,以课程体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要积极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提高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通过调研发现,不少科研团队仍然还在按照自己的思路和原有的方向进行科学研究,只有部分科技团队和科技人员将科研方向与我省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结合在了一起。对于贵州省属高校来讲,要根据省委强调的高校“要多出科研成果,紧紧围绕当前全省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选课题、做文章、搞科研,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题”的要求[1],贯彻实施好省教育工委、教育厅《高校“大地论文工程”工作方案》的要求,切实改变以单纯的科研项目为规划到以产业发展为规划,树立全产业链的思维模式,发挥好“研”和“学”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教师科技人员走出校门、走进企业、走入田间,写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科研成果,激活学校人才和智力资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新硕果。
近年来,虽然贵州省内高校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地区高校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是省内高校许多科技成果虽然在技术上得到了飞跃性的突破,但是在中试环节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导致后续研究无法开展、科技成果无法完善和成熟;二是由于科技人员与省外企业接触较少,成果转移以省内企业为主,加之科技人员议价能力有限,导致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获益较低,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三是科技人员在进行科研项目选择时,大多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和已有的文献来确定科研选题,导致大量的科技成果虽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是在市场推广层面相对较弱,忽视了市场需求与科技成果的有效结合[2],显得成果转化困难;四是目前省内高校在职称评定、岗位管理、研究生导师遴选、绩效考核和工资奖励等指标体系中的科技评价依然以学术评价、论文评价和获奖评价等为主导,成果转移转化评价、产业贡献评价、经济推动评价和社会服务评价依然没有被纳入评价体系,导致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热情不高。因此,科技成果转化还面临着政策未完全落地,具体实施尚有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亟待得到有效的解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指示精神,贵州高校要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践行“大地论文工程”为动力,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3]。
在奋进“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伟大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脱贫攻坚总揽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推进三大战略行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国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向世界各国人民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和“十四五”开局之际,我们要落实好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上确定的“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在推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4]。各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融入学校思政教育、贵州省情教育,引导学校师生和科研力量走出校园、走进田间地头和基层一线,积极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大力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深入研究问题、着力破解难题,在实践中学会做群众工作,在乡村振兴中增长才干、建功立业,奋力实现新时代新作为[5]。
立足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中心任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是以脱贫攻坚胜利为契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贵州各高校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本科专业、课程为目标,建设紧密契合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流专业和课程,立足区域一流、贵州特色的要求,着眼地方产业发展,聚焦医疗大数据、大健康医药、现代农业、生态特色食品等领域打造学科“高地”。深入挖掘院系、科研平台及学科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进一步优化学科体系设置和科研方向,突出乡村振兴、农业供给侧改革、户外运动与山地旅游、健康管理、特色食品深加工等重大需求,不断拓展新兴学科领域,用创新体系引领和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贵州各高校要根据学科特点与人才优势,整合农学、植物保护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经济管理、市场营销、食品科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技术力量,联合校外企业和行业研究院共同组建“乡村振兴研究院”,逐步建设既有行业研究、又有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研究型智库,为乡村经济振兴与产业规划撰写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政论文。在此过程中,要通过加强与企业、行业研究院的深入合作,搭建科技成果阳光交易平台,针对我省各类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面向高校科研平台和机构发布订单式科研任务书,为高校科技工作者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明确研究方向。同时,要面向高校教师和科技人员设立“乡村振兴研究与农业重大产业攻关项目”研究课题,引导科技人员与教师围绕贵州省农业重点产业、千亿级工业产业、乡村经济振兴,开展市场调研、技术攻关,建立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导向的科研规划,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人才和技术支撑。
各高校要在已有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机构的基础上,通过贵州省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科技创新政策试点改革,完善并出台相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落实在岗创业、兼职创业和离岗创业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教师和科技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完善和细化教师和科技人员在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中的利益分配与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将教师创新创业取得的成果、社会效益作为其职称评审、岗位聘用、收入分配的主要条件。同时,要全力构建培养一支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人才和技术转移经纪人队伍,以保障成果转化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真正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此外,要通过各类论坛、讲座、创新创业比赛、投融资机构座谈会等积极营造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的良好氛围;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突出“成果转移转化评价、产业贡献评价、经济推动评价和社会服务评价”,推动高校科技评价从单一的“学术评价、论文评价和获奖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6],将具有创新性和现实度的学术成果作为评价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据。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各高校要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产业服务等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关键科技攻关。同时,依托现有的27 个农业产业攻关项目,加大项目结题的力度,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发挥重点和特色学科群优势,打破传统壁垒,组建跨学科科研模式,催生一批涉农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为助力“三农”和构建贵州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作出积极贡献。
贵州高等教育承载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使命。贵州高校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扎根贵州,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在服务全局、自主发动上进一步探索,扎根贵州办大学、助脱贫,把科研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车间里。要紧紧围绕贵州所需、人才发展所需来发展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紧紧扣住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针对性地围绕乡村振兴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要始终坚持立足服务贵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民生需求,认真对标高校“双一流”建设、内涵式特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助力乡村振兴,找准差距、精准施策、补齐短板,以高校事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检验和体现高校“大地论文工程”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