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秋叶
(延边第二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自2017 年版新课标的实施,学习任务群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首选。在教学中可结合高三备考,在古诗文鉴赏专题上整合学习资源,设计“哲理诗鉴赏”的学习任务群。目的是从文本走向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逻辑思维,从文学走向文化,滋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传承传统文化。
专题设计上结合课程标准和新高考改革,做到纲目并举,改变过去高三备考中只重答案和分数的弊病,解决问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更应让学生通过积极有效的语文实践提升核心素养。高中学科教育经常纠结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改变碎片化和单篇的传统观念,不唯答案,要重点关注学生综合运用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能力,运用结构化的知识、技能及价值理念,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问题的能力。为此,在高三的备考中,要实现古诗文从文学资源到精神财富的转化,做好学习资源的整合和延展。为此笔者重新组合试题,进行古代哲理诗的专题教学。当理性遇到感性,思考遇到表达,二者完美结合,细语微言中蕴藏着警策的力量,这就是哲理诗的魅力所在。以此教学实践,不仅提升学生鉴赏哲理诗的能力,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理性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古代哲理诗的备考,一方面要夯实古诗文阅读能力,梳理构建知识体系,深化知识层面,另一方面注重构建有效思维,深味哲理诗理趣,进而从时代、文化、个性三个维度分析探讨宋代哲理诗鼎盛的原因,探寻哲理诗背后隐藏的时代内涵和文化密码,感受哲理诗的魅力。
近年高考命题呈现这样的变化,首先,问题的设计上开始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的考察,试题灵活多变,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征,允许学生的个性表达,拓展了思考的空间维度,可以从不同层面角度阐释,在思辨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纵观近三年的高考真题,在试题文本的选择上,从重抒情、描写的写景抒情诗开始转向记叙、说理的记事说理诗,开始注重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2021 年高考全国试卷,在诗歌选材分别为:甲卷陈师道的《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乙卷辛弃疾《鹊桥仙·赠鹭鸶》,新高考一卷杨巨源的《寄江州白司马》,高考新高考二卷陆游的《示儿子》。在选材方面和鉴赏角度上趋向于平淡冲和的叙事议论,探究事理哲思,即使是全国乙卷辛弃疾的作品,少了辛弃疾的激情热烈,选择了其中平易平淡的一面。2020 年全国卷二王安石的《读史》在提问方式上更加直接,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全国三卷陆游的《苦笋》以客观理性的笔触揭示出笋这一物像中具有的哲理内涵。通过高考真题的分析,让专题“细”化,教学目标设计上有明确的指向性。
群文专题设计要指向语文核心素养,渗透专题教学的理念,群文阅读并不是随意的大拼盘,生搬乱拽,缺乏逻辑,要注意找到文本的契合点,设计好专题的聚焦点,议题要明确清晰。强调联系、组织和整合的目的是防止知识和能力的碎片化,改变从单个知识点的识记到理解再到应用的认知路径,改变知识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群文教学的本质上是一种比较阅读,建立在多种思维而建构文本内在联系。分析一种事物特点的一个好方法就是进行比较归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照思辨总结归纳出特点。为此,笔者为了让学生明确哲理诗的特点,梳理整合教学资源,从寓物议论、写景、记事、咏史、咏物等角度选择典型的哲理诗和一般的写景抒情诗进行比较阅读,从而发现总结哲理诗的特点。对哲理诗审美特征的认识离不开对诗歌基本元素的认识与理解,所以还是要从诗歌的基本要素入手,否则就只能停留在形象上,不能上升到规律、原理的层面。
在选材上,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从简单的入手,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苏轼的《题西林壁》;杜甫的《绝句》和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孟浩然《过故人庄》和陆游《游山西村》;同咏史写王昭君的,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和王安石《明妃曲》其一;同写小鸟的,杨巨源的《衔鱼翠鸟》和欧阳修的《咏画眉鸟》。学生在比较阅读李白和苏轼眼中不同的庐山时,总结概括出,苏轼是借庐山有感而发,融情入理,是心灵的敏锐让苏轼以一种冷静的视角言简意赅地点出了生活的事理,虽没有李白的豪放飘逸,奇特想象,贵在一份睿智。朱熹说:“学问以明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用语清新平淡,感情真挚,陆游的《游山西村》不仅描写了农家生活之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语双关,从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从个别形象上升到普遍本质。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总结归纳出哲理诗区别于其他诗歌类型的特征,哲理诗在表达上更重记叙和议论,淡化了写景和抒情的笔调,具有散文化的特征,思维上重视逻辑的力量,深入挖掘,用心雕琢,有一种自我反省的意识。选材多从日常生活中取材,重视细节,平中见智。钱钟书说好的哲理诗要做到“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尤为,理趣之于诗,道理融贯迹象,色相流露义理。”教育不应只局限于知识的传达,应该立足于知识和思维的建构,通过认知结构的变化促成人文精神的生长;教育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从粗略感知到深耕细作,是一个独立思考,涵养精神的发展体系。
根据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理念,教师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做好问题的设计,提供阅读策略指导。以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资源和学习评价。根据哲理诗专题阅读分析特点,指导学生掌握鉴赏哲理诗的方法,由整合走向深度阅读,培养高阶思维。为此选择了复习备考材料中的典型试题,通过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落实方法的指导。
文本选择上,形成哲理诗的专题试题文本,选择不同题材和手法的文本,从不同角度进行指导,以宋代李浩《东西船行》、宋代赵蕃《雨后赠斯远》、宋代袁枚的《箴作诗者》、宋代朱熹《水口行舟》作为专题文本,落实任务驱动。问题设计要考虑到情境化,依托文本,在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搭建有效的联系,这样,才会有真实的对话。例如,《雨后赠斯远》设计问题,有人评价“春其渐起但无痕”一句为警策之语,你是否同意,在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生命体验。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解释春天正逐步临近,只是春天的迹象还没有明显的样子,但春天的脚步是挡不住的,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永葆信心。袁枚在《箴作诗者》中作者直抒胸臆“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从对作诗者的劝告中可以联系到“物以稀为贵”的生活事理,在《续诗品.矜严》中,袁枚也曾讲过他的创作主张,认真雕琢,以少为贵,他说“我饮仙露,何必千钟;寸铁杀人,宁非英雄。”这种哲思是来源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会和观察。进而总结归纳出哲理诗的鉴赏方法,一要将文本表层意思和深层的心理语境结合在一起分析品鉴。文字语境诗、情、景交融,思想和具体物象构成的完美生动地艺术画面,深层意境诗以生动有趣的艺术画面为基础,为触发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辨能力进行开拓,体验联想,想象而产生出来的另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不着一字,但却“尽得风流”,是诗旨的所在。二是学会抓住哲理诗中直接议论的句子,往往是诗歌的主旨内涵或是“诗眼”;三是着重关注常见朴素的生活图景,结合形象(景、物、事)特点悟出自然物理道理。通过敏锐的体察,对事理的体察,由此及彼,艺术家表现的,绝不仅仅诗人个体的真实情感,而是人类的共情、共鸣、普遍共性,人类共同的母题。平淡中富有哲理,平中见趣,有生趣,有情趣,有理趣。设计明确的任务驱动性问题,在情境化的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建构知识,掌握方法。
群文阅读的教学,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阅读的文本数量很多,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意发展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进而形成高阶思维。高阶思维能够在任务群的教学实践中,既产生于高质量的个体的独立思考中,也需要在课堂情境化问题的设计中共同促进形成思维品质。结合教学实践活动,能够聆听学生不同的声音,在知识获取过程后剩下的思辨能力是受用一生的能力,阅读的核心问题是深度思考。不能满足于固有的标签印象,也能陷入凌空虚高的权威论,人云亦云。在哲理诗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鲁迅先生曾说,好诗几乎在唐代已写尽了,这个观点你是否认同,并阐释理由。在经过分析和论证之后,对各种观点进行评估界定,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判断。理性精神的培养,需要思维的深度介入,知识、逻辑的多维度参与,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逻辑思辨过程。超越感性,警惕理性,这是批判性思维的精髓;而惯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就是立场、视角、情感倾向、思维框架、认知结构、话语体系等的固化。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上,突破了固化的思维模式,打破认为只要是名人大家说的评价就是有道理的论断,联系文本,举出实例,阐释宋代哲理诗的理性睿智是唐诗的浪漫情辞替代不了的。唐诗宋诗各有千秋,不能单纯地以时代界定划分,应该以诗歌的风格来评价,这个观点是很宝贵的。《语文核心能力表现指标体系》在创新迁移能力中就提及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所积累的内容有自己的感受、领悟和评价。教育应该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创新地建构文本意义。
依循文化发展规律,回归文化原点,传承文化传统。教学活动唯有渗透着浓厚的学科精神内涵和文化,才能形成学科教学的特有个性,才能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阅读是一个自主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构建的过程,在阅读中完成学生自主的人格建构和文化建构。中国古代哲理诗中国诗歌花园中的一株冷静简洁的小花,特别是在宋代发展达到了顶峰。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印记,在传统的观念中,提及诗歌这种体裁,往往想到的是唐诗,宋诗仿佛是生长在唐诗和宋词夹缝中经常被人遗忘的,地位难与唐诗抗衡。实则宋诗自有其独特的魅力,特别是宋代的哲理诗。宋诗是句句深思追求向内思考的,宋代的文化高度是远远高于唐代的。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相比于唐朝是更进一步的,盛唐气象追求的是建功立业,征战沙场,追求的是自由洒脱,包括唐代诗人所选取的意象多是壮阔宏达的,宋诗追求的理性、思辨,是以仁者的胸怀、智者的精神、达者的心境去关照人生,叩问哲理,包括宋代诗人所选取的意象多是细微精准的。究其原因,一是宋代文化的门槛变高了,宋代在政治上是“崇文抑武”的方针,而且很多文学大家担当国之重任,涌现了王安石、欧阳修、苏轼等一批名臣重将,他们的理性精神和人文品格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宋代文坛推崇典型的文人之诗,冷静、理智、平和,诗人的写作转为政治讽喻、内查内省、明道见性的理性思考。如果说唐诗似酒的浓厚热烈,哲理诗就如茶,需要慢慢品味琢磨;唐诗好似青年小伙子一般的热情奔放,哲理诗就如同中年人的沉稳睿智,深受儒释道思想的浸润,但不可否认的是,优秀的哲理诗往往是由阅历丰富、敏锐深刻、胸怀高阔的诗人妙手而成。二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强大,王阳明心学的兴起,程朱理学精致、系统、富有哲理成为儒家学派的正统,宋代诗人习惯了以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无论是客观世界还是心灵世界,自格物而入,由悟道而出,自感性而入,由思辨而出,深深影响了宋代的诗歌创作。哲理诗自有风采神韵,不仅有着诗歌的隽永含蓄之美,更有着哲思的警策睿智,呈现出理趣之美,在领略智慧的光华之外,亦能解读到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