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人家”民俗文化课程实施的实践与探索①

2022-03-17 13:13费莉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昆山农耕读本

费莉

(昆山市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江苏 昆山 215300)

民俗,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民俗文化,对于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姿态拥抱现代生活,让学生深远认识到家乡的美景,并引发他们的乡愁意识,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笔者所在的昆山市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依托“昆山人家”课题,深挖本土文化资源,适时地组织开发了民俗文化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综合实践基地基于民俗文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昆山人家”民俗文化课程的实施准备

1.加强基地文化建设,营造民俗文化氛围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让学生真实接触感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和体验。昆山基地所建立的“昆山人家”民俗文化教育体验馆通过图片和文字的描述,在学生面前很好地展示了昆山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人文景观;通过一系列的馆内农耕器具陈列,呈现出了本土的农耕文化;通过建立基地传统的技艺作坊,建设民俗文化的活动载体,开拓学生原有的视野范围,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手工制作,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2.编写民俗文化读本,传承优秀民俗文化

通过收集一系列的昆山民俗文化资源,从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编成《鹿城农耕》 《鹿城乡俗》等图文结合、通俗易懂的通俗读本,作为教师学生的阅读材料,读本进入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也为学生增加了实践体验环节。通过读本,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昆山的悠久历史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3.融入民俗文化课程,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开展民俗文化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需要有一批熟悉昆山民俗文化并且能够适应课程教学需求的师资队伍。基地专门组织开展了课程指导教师培训,为课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并专门从校外聘请了民间手工艺人来馆内展示技艺和产品,还原最传统最真实的民俗工艺。

二、“昆山人家”民俗文化课程的具体实施

1.走近生活,开展乡俗文化重现活动

(1)寻找特色美食,品尝昆山家乡滋味整合周边乡土资源,设计“舌尖上的乡味”主题活动。在民俗文化教育体验馆的乡味铺里,以昆山的传统经典美食文化为内涵,设置美食文化背景。以“家乡的美食”为主题,通过手抄报、思维导图等方式来推荐并介绍家乡的美食,让学生在相互介绍相互分享中得到认知,从而去品味家乡的酸甜苦辣。

(2)开展丰富活动,弘扬民俗文化精神

充分利用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设计出传统文化的乡俗主题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不同节日特有的民间风俗,感受民俗文化精髓的浸润,激发起他们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将民俗文化深深地扎根于青少年的心中。基地在民俗文化教育体验馆“百草园”里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活动包含祈福、乡愁、感恩在内的极具意义的“走三桥”活动。在昆山地方的风俗里,古时候就有元宵夜走桥渡厄的习俗,这里的“厄”指的是病灾。清朝顾禄的《清嘉录》中写道:“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所谓的走桥,它的寓意是指来年没有关卡的羁绊,一切都顺顺利利。通过学生走三桥活动,阐明走三桥活动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及有关趣事,强调不同的人走三桥所蕴含的不同寓意,通过系列传统元宵民俗活动,更好地展示民间传统艺术,不断弘扬民族文化。

(3)“非遗”进课堂,体验“非遗”风采魅力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出口,设计富有艺术内涵的乡土文化主题活动。2001 年,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近年来,基地开展了以“水磨调昆曲”为主题的一系列进课堂的活动。授课教师根据昆曲人物脸谱独有的特点,带领、指导同学们制作了精美的面塑作品,同学们还尝试了用纸浆泥绘制脸谱。立体的表情,艳丽的色彩,搭配上一段段缠绵的昆曲,浸润着江南特有的水汽氤氲,入情入景。教学活动融入了设计、绘画、艺术欣赏等多学科知识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戴着脸谱重演戏中人,品味昆曲悠长的韵味,感受昆曲艺术特有的魅力、博大的内涵,在这种体验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身领略到昆曲之美,看到中国传统艺术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学生在提高审美的基础上,还增强了尊重文化、敬畏传统的意识,提升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家乡的一种自豪感。

2.走向田园,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是一种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它开辟了人类智慧的新源泉”。基地借鉴“昆山之路”的发展经验,打破固有的传统思路,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将学生领进田园去亲身体验农耕文化。

基地农耕文化馆对农耕文化的起源、发展历史做了全面地介绍,图文并茂,是特别好的素质教育元素。课程开始,借助相关读本的同时,还会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向同学们简明扼要的先讲解一下农耕历史以及农作物的发展种植情况。然后,组织同学走进农耕馆,由专门的讲解人员进行讲解,同时还会向同学们展示其中部分的农耕器具。接着授课教师带领学生们奔赴与基地毗邻的生态农业基地——大唐生态园,利用生态园里现有的农作物资源,让学生走到田间地头,去尝试耕地、除草、采摘这个过程,去熟悉一般农作物耕种的过程,通过使用劳动工具亲自动手挖山芋等劳作方式,促使学生不断思索,锻炼他们的劳动意志,切身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农耕文化孕育出了艰苦朴素、任劳任怨、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等优秀品质,这种优秀的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实践证明,利用大唐生态园去开展农耕文化教育,比传统单纯的以“书本知识”为教材而开展的农耕教育或者单纯的“劳动课”,意义更为广泛,效果也更好[1]。

由农耕操作文化产生的源于自然、用于自然的农耕产品——草编,是一种以稻草、布料为原料的传统手工艺制作,它是农耕生产、农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特有的风格、人无我有的理念,展示各类草制品,共享草根精神。课堂上我们从最简单的草绳开始,让学生用稻草试搓。当他们稚嫩的双手在触摸干枯毛糙的稻草的那一刹那,学生的内心是无比震惊的,更何况要让稻草在他们手中听话的编出各种样式。学生经过不断的尝试积累,在感慨古代劳动人民勤恳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他们所拥有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如何有效利用现成的草绳,学生们个个脑洞大开,奇思构想,耍出新花样,这也是草根精神的一种真正传承。

三、成效与反思

成效: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民俗文化课程借助文化读本、体验馆及周边有利的地理条件,给学生们还原了家乡风俗的真实情境,使得民俗文化传承不再遥不可及,而是身临其境;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思考探索;不再是被动灌输;而是主动感悟,实现了让学生从课堂走进家乡生活,体验乡土文化,进一步推动传承民俗文化目标的实现。

反思:当然,我们也必须要正视存在的一切问题,反思探索课程开发实施之路,以此提高民族文化课程的实效性。

1.民俗文化课程的设置还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关系到最后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了民俗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在民俗文化的课程设置中,要求我们体现出学生发展的层次性,但是在实践中往往过于简单化和狭义化。

2.任课教师专业素养普遍不高

民俗文化融入到课程中,教师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一般担任学校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师资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本校的文化课教师兼任,另外一种就是从校外聘请到的当地有名的民俗专家或者民间艺人。对于本校文化课老师来说,他对民俗文化的知识、对民俗技艺的了解不够透彻,这些老师给人以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自己都没有真正的掌握知识点和要领,自己都说不清楚,导致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往往说不到要点、重点及难点。而对于校外聘请的专家或艺人来说,他们不懂得教学,不知道怎么去教授学生,不会将肚里的知识点运用合理的语言表达出来,缺乏上课技巧。

四、推动“昆山人家”民俗文化课程的对策和建议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每个人的成长点滴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教化和熏陶。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阵地,更加要充分利用好中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民俗文化的魅力所在。

1.科学设置合理的民俗文化课程

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中,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设置相关民俗文化课程,希望广大的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能够很好地去体验、感知、理解,接受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进而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传承民俗文化任务中肩负的巨大责任。

2.合理编写相应的民俗文化读本

在编写读本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本着遵循系统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原则,要做到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编写出合适的民俗文化读本。

3.要积极努力地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定期开展相关教师培训工作,校内教师要与当地民间专家艺人多沟通多交流多切磋,以便于更好地掌握其课程要求,熟悉了解更多民俗文化知识,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猜你喜欢
昆山农耕读本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昆山三虑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迈晟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江南“鱼米之乡”——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