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南
(延边大学 朝汉文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古代汉语课程作为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在启发历史认识,培养历史思维,激发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古代汉语课程在大力倡导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如何实现守正创新方面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古代汉语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工具课,更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总目标固然应该从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出发,着力培养学生较强的研读古代文献的能力,但最终必将落到培养充满文化自信、主动传承民族文化、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上。总目标的实现,应该通过每堂课具体落实,故而在每堂课的分教学目标中,应该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当代价值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升华,感受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基因和深刻底蕴。古代汉语课程的中长期教学目标应该是将语言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个人能力、素养,学生能够通过古典文献这种载体实现与古人跨越时空的对话,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古代贤者和智者们为人处世、立德修身的方法,树立“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意识。古代汉语虽然是一门专业课,但应该和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也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古代汉语课程的各个环节,才能发挥古代汉语课程的育人功能,最终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
通论、文选和常用词是古代汉语课程固定的教学内容,但如果就通论讲通论,就词汇和文选只讲语言知识和语法现象,古代汉语课必然成为枯燥乏味的理论工具课,无法建立起古代汉语与当今社会的联系。事实上,古代汉语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思政元素,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善于在理论知识中挖掘思政元素,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们爱上古代汉语,认同通过古代汉语课程传递的中国古代文化,从而使古代汉语课程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例如“汉字的结构与发展”是古代汉语课程通论教学内容之一,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象形”,到在象形基础上加指事性符号的“指事”,再到将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的部分合在一起表示新意的“会意”,再到不仅关注表义同时关注标音的“形声”,乃至用字过程当中的“转注”和“假借”,这六种造字法本身就体现出了古人在汉字创制过程中对世界万物的认知以及思维的发展。从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大篆、小篆等象形性较强的古文字形体,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符号性较强的今文字形体的演变,更体现出古人在推动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传承与创新。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判断汉字的造字方法,更重视让学生在学习这一理论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从古至今汉字发展过程中人民的智慧以及传承、创新精神。
古代汉语教材中的文选更是我们古代汉语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资源。例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暴露出宗法制度下嫡长子继承制引发的矛盾冲突,并最终归并到母子之间“其乐融融”的儒家孝悌伦理道德观。《左传·鞌之战》则体现出上下同心,同仇敌忾,“病未及死,吾子忍之”的大局意识。《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通过古往今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共同话题,让我们领略到换位思考,逐层推进,打破对方心理防线的说话艺术。《论语·侍坐》不仅让我们认识和理解了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政治理想,更为我们呈现了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循循善诱的生动课堂。《庄子》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把我们带入充满奇妙想象的世界,他恳切地告诉我们在面对得失、生死时如何自救与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与清净,如何在乱世保持内心的自尊自爱。《诗经·七月》反映出周代早期豳地(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更是我们跟学生分享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好资源。今日再讲《七月》,不妨从2022 年北京冬奥会融合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入手,充满诗情画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正是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新鲜”导入话题。
一个个汉字向我们生动地传递着古人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展现古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古代汉语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表层的专业知识传授,让流转千年的语言文字活起来,从而唤起尘封在学生内心深处的民族情感、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互联网+”的大环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忽视学生学习感受、互动性差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遭遇严峻挑战。“智慧树”“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ewant”“华文慕课”“好大学在线”“网易云课堂”“超星读书”“国图公开课”等慕课平台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优质资源。线下的古代汉语课程如果一如既往地坚持传统教学模式,势必会被学生们抛弃,成为“鸡肋”和“水课”。因而,古代汉语课程必须搭上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快车,充分利用MOOC+SPOC 教学资源,搭建“线上+线下”学习平台,构建以“互联网+”为依托、线上线下互联、课前课后互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三三四”混合式教学模式(三种学习方式即“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引导探究”+三个步骤即“课前预习-课上研讨-课后强化”+四种教学方式即“先展示—再讲讲—再练练—跳一跳”)。整个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是“翻转”的。老师在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甚至学习习惯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先充当老中医给学生号脉,看学生属于哪一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不断转换自身角色。充当课前或者课堂学习时遇到障碍的依赖型学生的“教练”;充当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学生的推销员;充当参与型学生的协调员;充当自我导向型学生的授权者或顾问。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自主掌握学习节奏的权利,将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在传统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几乎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但是通过学习通、雨课堂、云班课等平台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教师发起话题讨论,学生匿名参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增加了互动联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辨热情。学生在讨论和互动的过程中不仅及时解决了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还会收获某种满足感:“我做得还不错”,“我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我取得的成绩归功于我课前、课上的努力”。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沟通能力。
高校的责任和使命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因而科学知识和技能不是评价一个合格大学生的唯一标准,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广博的人文情怀应该成为大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内涵。配合线上线下互联、课前课后互补、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三三四”古代汉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该设计相应的立体多元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打破一张试卷决定整门课程最终成绩的考核评价方式。所以务必要调整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所占比重不应低于50%。平时成绩主要看学生课前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课上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课后进阶作业的完成情况,每个阶段都应该设置可量化的评价标准,考虑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参与质量。比如可以将学生的努力程度分成A、B、C、D 等若干层级,每个层级设置评价指标,对应一个具体分数。评价主体也应该是多元的,比如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每一部分评价都设置相应比例。教师可以通过面授课上的问答、小组汇报的形式来检验小组成员贡献的大小,教师给每个小组打分,再借鉴工资绩效考核的做法,按照小组表现分蛋糕,小组成员再按照贡献大小具体分配。
既然在教学过程中“如盐化水”地融入了课程思政内容,那么教学评价也应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道德品质、人文情怀、学术素养作为重要参考项,使思政考核要素融汇到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中。比如,布置小论文除了检验学生的问题意识、论述的合理性严谨性之外,一定要通过各种软件检测学生是否有学术不端行为;检验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完成质量时,一定要考查学生是否有对历史、文化乃至人生的深层次思考;检验学生发帖话题质量时,要检验学生是否能建立古代汉语与特色地域文化的联系,同时考虑学生的文化认知感、文化理解力以及文化归属感如何。
在新时代,古代汉语课程只有从形式到内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才能实现守正创新,才能使学生爱上古代汉语课程,进而“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最终实现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