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融合 探幽悉情
——以《陋室铭》阅读教学为例

2022-03-17 13:10
语文天地 2022年7期
关键词:陋室铭陋室刘禹锡

李 梅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学瑰宝,意蕴丰厚。过去文言文教学受困于言,变得僵硬,死板,文与言很难自然畅达。学生学习文言文时硬套语法,表现出吃力、畏难情绪;这种索然无味、僵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基于此,教育界针对文言文教学开始寻找它的本真之美,提出文言文教学应该采用“读思融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反复诵读,教师引导学生在言与意,读与思上下功夫,挖掘核心问题探究文本的思维载体,打开学生由言悟文的钥匙,探幽悉情,推进学生文言文阅读思维的发展。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比较大,被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经典名篇,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思想和艺术兼备的佳作,文章以散文的形式,进行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极具美感又有浓烈的诗情。在整篇文章内,作者围绕“陋室”和“德馨”这两个主体灵魂,描述了陋室不陋,德者居之的故事。对于中学生来说,会被作者刘禹锡高洁傲岸的品质和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所触动。本文以刘禹锡《陋室铭》的阅读教学为例,提出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利用读思融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幽悉情的三条策略。

一、教师“浸入式”诵读示范,建阅读之境,增强感染力

前段时间国庆档电影《长津湖》热播,剧中“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这句话让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在诵读教学中迸发出强大的感染力,如同电影一样,用细腻的情感,感染受众,教师要真正地感染学生并入心,必须使自身浸入到阅读之境中,发挥教师诵读示范作用。

刘禹锡被贬后,他写下了《陋室铭》这部佳作,当时他因为不得志,居住环境简陋,身处逆境,这让他遇境生情,心生各种滋味。在读到作者写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时,教师可以挺起胸膛,将作者隐藏的情绪表达出来,利用教师诵读的表情、语调和举止,将作者刘禹锡当时的境况传达给学生,此时作者以德自励的高贵精神充盈学生心间,被作者的情绪所感染,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此文的灵魂,才能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因而在教学诵读中,教师运用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以及表情投入和肢体动作来渲染文本,教师的专注投入,瞬间把学生代入当时刘禹锡在“永贞革新”案被贬至和州的场景,让学生对刘禹锡的遭遇产生共情,学生从文章脉络触摸刘禹锡这一段人生经历,架起和作者交流的桥梁。在这种由教师示范的诵读教学中,教学相长成为常态,为师生构建双向交流平台,学生在读与思中进行思维碰撞。

二、三读三问,划分层次,直奔情感核心

在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诵读贯穿于整篇文言文中,但每个阶段的阅读形式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和渐次递升的层次,以及合理规划诵读的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诵读教学的“三读”层次。第一层初读。初读《陋室铭》的全篇,读准字音,熟悉词句,学会断句,揣摩语言风格,掌握内容大意。这一层主要培养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感受。第二层再读。读顺、读畅全文,把握文章节奏,挖掘文章重点,从审美视角赏析语句,剖析作者的情感。该层主要提升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的分析能力和鉴赏性思维。第三层悟读。读出美感,体验作者的情感变化,渗透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第四层主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其次,教师引领学生进入诵读教学的“三问”层次。第一问找出和概括中心句,从中读出了怎样的的情感?这一问,激发学生从全文进行整体感知,把握全文的情感基调。第二问你能用原文中的词语或者句子来回答你捕捉到的情感吗?该提问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细节入手,筛选出文章重点,并从局部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第三问抓住关键词,并结合关键词将自己置身真实情境中,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你是否读出了与作者相同的情感?最后这一问旨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诵读,提升学生的整合分析能力。

学生经历了“三读”“三问”的教学环节,教师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使诵读教学更有层次性和指向性,体现了读思融合的教学实效。诵读教学和不同阶段的思维活动结合,学生经历初读、再读、悟读这三个层次后,逐渐提升了学生在阅读中读对、读畅、读好的能力。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明确的学习指向,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思维,而且教师一直以问题作为学生挖掘情感的线索,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开始注重细节,师生互动也变得频繁,学生脑海中不断勾勒出陋室这一形象,想象作者在内心塑造的宁静和旷达,增进了学生对刘禹锡生平的了解,并代入学生的情感,对作者的高贵气节产生敬意。

三、充分挖掘认知冲突,开启阅读思维交锋

一篇文章能否发挥出最大的教学价值,离不开教师对学生认知冲突的深度挖掘。学生有了认知冲突,才会针对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思维交锋。学生如何才能产生认知冲突,需要教师立足学生本身,深入文本,引导学生找到认知突破口,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教师需给学生创造更多接触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从文本中汲取营养,深入反思,积极思考。

每一次阅读,都是在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而每次的对话内容和对话后的感触都存在差异,这期间,需要学生敢议,敢言,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在《陋室铭》中通过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学生了解了发生在刘禹锡身上的真实事件,教师借此引导学生谈一谈“安贫乐道”这一词义。刘禹锡在文末极力描绘陋室不陋,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可以从中悟出刘禹锡是一个思想固执,同时又是一个心态淡然、乐观的人物形象,由此引起学生的一阵推敲,认为这里赞扬刘禹锡安贫乐道有些不妥,因为人只有在贫困的境遇中仍以自己拥有的思想为快乐,才会称之为“安贫乐道”,用“安贫乐道”来评论刘禹锡不符合。但大部分教师都会将刘禹锡个人与“安贫乐道的”精神相靠拢。

也不乏持其他观点的学生,有学生认为刘禹锡自命清高,他的事没有人过问,他只是停留在自我安慰中。而有的学生认为刘禹锡气度非凡,一生都在执着追求理想,不论身处何种境地,他依然乐观豁达,骨子里带着刚强意气。还有的学生从文中读出刘禹锡桀骜不驯的本色,认为他并不是完全独善其身和自命清高。比起传统的教学,如今的教学更倾向于挖掘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看待人与事时能多个角度,现在的学生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让自己的认知真实发生。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解疑,鼓励学生思辨,以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创新点,致力于追求文言文自然畅达的情感表达。

猜你喜欢
陋室铭陋室刘禹锡
陋室铭(行书)
母 校
赏牡丹
大名鼎鼎的《陋室铭》,作者到底是谁
桂花
方寸天地
《刘禹锡 陋室铭》
陋室有鱼
刘禹锡与《陋室铭》
一篇《陋室铭》,仿写正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