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文本深度补白的实践运用策略浅谈

2022-03-17 13:10田贝贝
语文天地 2022年7期
关键词:桑娜西蒙内心

田贝贝

统编版教材中的叙事性文本,有着人们的真实生活和历程,由具体的事件和角色在实践中的言行组成,当其中的角色面对着矛盾冲突、处于两难状态的情感冲击时,作者常常有意识地设置留白,这就给阅读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支架。因此,紧扣留白,想角色之细节,补作者之未言,就成为了突破难点、达成目标的重要路径。

在统编版教材的叙事性文本中,无论事情和人物是真是假,总会在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中,遭遇情感的冲击、抉择的矛盾以及危急之时的判断等,而作者也基本都会将显性层面的内容进行细致而详实的交代,对于其内心的真实状态,却有意识地规避——这并不代表人物内心的真实状态不重要,事实恰恰相反,读者可以根据文本的其他信息资源进行揣摩和辨析,这就意味着作者故意设置的留白,就成为了教学的重要抓手。但很多教师往往将学生的思维浮游于文本表面,浅尝辄止。事实上,这是一个融入学生生活体验、思维认知,与文本故事情境、角色经历交融碰撞的过程,包含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角色情感的洞察以及主题价值的解构。笔者就以统编版六上第四单元《穷人》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一、角色置换浸润,在深入体验中补白

《穷人》中,桑娜提着马灯来到西蒙家后,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作者对此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描摹,包括西蒙家的环境、西蒙惨死的样子以及两个可爱的孩子熟睡的场景。而对于桑娜的言行和感受,却没有提及一个字,这就是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对写作节奏的精妙把握。如此细致而形象的描述,已经给读者呈现了丰富而细腻的信息。读者完全可以凭借这些逼真、可感的信息,形成自我的判断和感知,如果硬是给桑娜进行一次“霸王硬上弓”的描写,不仅重复,而且显得画蛇添足,影响了整篇小说的内在韵律感。

针对作者所设置的这一留白,教师不妨尝试邀请学生将自己看成是桑娜,以角色代入和置换的方式,将学生从一个纯粹的客观学习者,变身为文本的人物,以角色体验者的身份介入到文本内容中去。虽然着力处聚焦于这一点,但学生思维就不能局限于此,而需要将整篇文本的资源为己所用。

如小说开篇,以生动、详实的描写,展现了桑娜一家的生活贫困:家中物质匮乏,可谓家徒四壁;风雨交加之中,一直担心未曾归来的丈夫,而在提起马灯焦急等待丈夫时,在善良之心的驱使下,又惦念着邻居西蒙……这一系列自然而巧妙地铺陈,不仅展现了桑娜虽贫穷,但却拥有勤劳而善良的优秀品质,同时更为后面的情节推进奠定了基础。

对这一处的留白补充,学生不仅要从情节发展的纵向层面,把握情势所逼下的真实心理,同时也需要从具体的处境、人物品性等横向维度,丰盈其内心的真实状态,从而体会桑娜在目睹这一切时内心的真实所想。如果这一环节有所偏差,则会对这一留白的想象与补充形成制约,同时也会对后面情节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言行,带来认知上的错漏。

经过上述指导以及学生的重组与整合,学生对这一段人物内心的独白进行了这样的补充。

补充一:西蒙真可怜啊!那么疼爱自己的孩子,就这么撒手了。你说,她这么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走得多么地不安心啊!我也是母亲,做母亲的怎么舍得就这样撇下自己的孩子呢?

补充二:孩子们也是太可怜了。别看他们现在睡得很香,可醒来,知道自己的母亲就这么离开了,他们会是怎样的悲痛啊?假如我的孩子永远失去了我,他们会怎样面对将来的日子呢?

纵观“补充一”,侧重于桑娜恻隐的同情心表达,与邻居西蒙站立在相同的视角,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借助桑娜走进了西蒙弥留之际的不舍与无奈。而“补充二”,侧重于同理心的呈现,表达了对两个孩子将来生活的担忧,为后来桑娜做出收留决定埋下了伏笔。

看似简单的心理独白,却在删繁就简中,以高效的方式,将学生的意识和思维潜入到文本的故事之中,在学生充分调配和整合文本资源的过程中,为这一处留白聚力,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分组对抗品悟,在碰撞交融中补白

原本就已经非常贫困的桑娜,看到西蒙死后留下的两个孩子,矛盾之中决定,收留两个孩子。在行文过程中,作者将描写的重点设定在西蒙惨死的状态和孩子在西蒙身边的场景,而对于此时此刻桑娜的内心感受却没有过多的涉及,只是简单交代了“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以及“心跳得”厉害。桑娜为什么会“心跳得厉害”?很多学生的解读,只是将其归为桑娜动了恻隐之心,提炼出其善良的品质,但这些只是简单的标签,无法真正深入到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何利用留白形成突破呢?简单的描写,其实正是此时此刻桑娜心虚最鲜明的再现,但作者并没有言明桑娜为什么要抱走孩子,是否如作者所言“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此时的桑娜,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思路历程,才能在自己原本日子就过不下去的情况下,还要收留西蒙的两个孩子呢?教师不妨顺应角色两难选择的纠结心理,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两派:一派重点罗列应该收留的理由,另一派则重点关注不应该收留的根据,以形成正反两个维度的情感冲突。

学生要想真正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使命,就需要对故事中的桑娜形成多维度、立体化地感知。比如从不应该收留的角度来看,需要紧扣文本资源,罗列桑娜一家生活的贫困与悲惨:人数众多,开销巨大,已经入不敷出;养活全家的重担,全都压在丈夫肩头;尽管风雨交加,丈夫甚至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打渔……做出收留的决定,无异于雪上加霜;而从应该收留的角度来看:西蒙是自己的邻居,死得又是如此悲惨;扔下两个孩子着实可爱,他们于心不忍,良心上说服不了自己。

由此来看,两个派别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其实正是桑娜客观处境和道德品质之间的矛盾。教师将学生分成两派的目的,绝不是要让学生争个高下,而是让不同派别的学生,以最充分的文本依据,走向最深刻的人物内心,在交流碰撞之中,彼此悦纳,互通有无,用留白将人物内心的挣扎、纠结鲜明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思辨过程中,感受人物彰显出来的人性光辉。

三、角色模拟采访,在互动中补白

桑娜将孩子抱回来之后,放在床上,并且让两个孩子与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然后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在桑娜经历了内心的纠结与挣扎之后,最终收留了两个孩子。此时此刻,桑娜走出两难境地了吗?虽然最终做出了选择,但她的内心就坦荡了吗?她可能还会想到哪些问题呢?教师不妨设置“角色提问”的方式,对人物内心世界展开新一轮的开掘。

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将桑娜设定为采访提问的对象,且问题的范围应该紧扣做出收留孩子的决定展开。其次,提问、交流、删选之后,每组指派一名学生,承担课文中桑娜的角色,尝试以桑娜的视角来回答其他小组的采访提问。再次,每一位桑娜在完成回答之后,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根据回答的具体内容展开评价和追问,重点分析这样的回答是否契合小说中桑娜当时的处境、形象特点和内心情感。

这一板块设置的方式,在于解构人物如此选择背后的根源。不同的小组、不同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丰富多样,经过删选和甄别,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包括:1.你的家庭原本就已经很困难,你作为一个母亲和妻子,难道就不怕影响他们的生活吗?2.你的丈夫为了一家人的生存,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鱼,你这样做对得起西蒙和她的孩子,但对得起自己的丈夫吗?他如果不同意,回来责备你,你将如何面对。3.现在的生活已经是雪上加霜,你们一家的生活将何去何从,这些你考虑了吗?4.你觉得这样做,能不能给你们带来一点点的正面价值?

审视这些问题,就不难发现前两个问题,是基于文本内容和情境的正常思维,学生也能够从文本现有资源作答,教师可以据此来评判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信息资源掌握和处理的能力。而后两个问题,已经超越了文本现有的信息层面,不是完全依托于文本就能作答的,需要基于文本,而又要超越文本,其目的就是要从现象走向本质,让学生从桑娜善良和自我牺牲的层面上,发掘人物言行背后的意蕴和价值,从而历练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三观。

在这篇小说的教学中,教师以“桑娜收留西蒙孩子”这一情节为突破口——作者描写这一部分内容时,呈现的都是目之所及的人物之看、人物之做,即便其中有一段堪称经典的心理描写,但都基本涉及人物内心世界的表层,而对于人物内心真实的考量,却没有真正涉及,这就给利用留白拓展想象,留下了可操作的教学余地。从小说的整体内容来看,此时此刻桑娜内心的挣扎,其实正是人物内在价值思辨的过程,留白就不能停留在对人物内心表层化的揭示,而要感其所感、痛其所痛,经历她的挣扎、纠结她的纠结。这样的留白补充,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感知与洞察,同时还对学生内在思辨能力进行了有效地锻炼,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拔出萝卜带出泥”,将“人穷心善”的主题悄然之间镌刻在每个学生的意识深处,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对于这些物质贫穷、匮乏的人们来说,虽然家境的贫寒暂时难以改变,但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言行以及背后所指向的人性光辉,却给了人们无穷的希望和最大的温暖——这也应该是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创作这篇经典短篇小说的用意所在。

统编版教材中的选文包罗万象,很多经典文本,都与学生真实的生活有着一定的距离,补白过程由此及彼地拓展和想象,就能有效地弥补这种缺失和差异,超越了时空和地域的间隔,让学生以更加立体、多维的方式,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对生命的情意和道德等进行了锤炼,促进了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实现了全人教育的教学之境。

猜你喜欢
桑娜西蒙内心
穷人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穷人》梗概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论西蒙喜剧的现代变异与发展
充分检查
父女情真深似海——威尔第与《西蒙·波卡涅拉》
女儿的奇葩问题,老爸这样回答
续写《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