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全,黄慧学,唐松云,杨扬,段小群
桂林医学院药学院 (桂林 541199)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学校在校生总规模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1]。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历史阶段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引发世界格局的深刻调整,要破解科技“卡脖子”难题,我国必须走科技自主创新之路,这只能依靠我国高校培养大批各领域的杰出创新人才。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并没有培养大量走在科学尖端前沿的杰出人才,科技领域取得的原创性重大突破屈指可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更是凤毛麟角,面临的“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依然无解。药学领域也面临同样的困境,现阶段我国药学人才培养也出现了明显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杰出创新型药学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国家发展战略、医药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该文件要求高校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即所有课程均要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消除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分离[2]。该文件的出台为破解我国药学人才培养困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药学领域的职业活动关系大众的身心健康,所涉及的药品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药学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更要具有良好的人文情怀和高尚品德。
近代高等药学教育开始于1906年的天津陆军军医学堂,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3]。一百多年来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首先从办学规模来看,据2014年统计,我国开办药学类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共计710所,各层次药学类专业在校生超过十万,开办药学教育的高校数量和药学类专业在校生规模都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从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来看,我国并非药学教育强国[4]。
我国早期的药学教育沿袭了苏联学术化的“专业对口”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以药物为中心”,主要致力于制药工业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使得我国药学教育呈现出专业多、划分细、口径窄的特点,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面不宽、适应能力不强且缺乏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等问题[5]。这种早期教育模式虽为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形势变化,国际药学教育的重心正逐步由“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由重点培养制药工业应用型人才向重点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和创新型药学人才转移。
现代药学不断呈现出生命科学、化学、医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发展的趋势。那种学科划分过细,重知识轻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药学人才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广阔的视野、批判精神、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健康问题复杂化、知识应用综合化以及知识创新常态化等新态势[6]。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不足已成为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之一,而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的缺乏又成为药学服务型药学人才培养的最大瓶颈之一。今后,我国应从整体上控制药学类专业规模增长,逐步将发展重心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全球药学教育应更多地围绕“人”,即患者、而不是“物”,即药品开展教学工作。
人才培养的问题不仅仅是人才培养本身的问题,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所以要解决目前药学人才培养的困境,应跳出药学人才培养的固有思维来分析并解决这一问题。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和教育本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究竟提高什么?谢和平院士认为人才培养质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学生素养高不高、能力强不强、视野宽不宽。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素养,即素质与修养呢?其关键就在要加大对学生人文教育、人文关怀和人文境界的培养力度,培养他们具有成为大师、当“帅才”的潜质和能力[7]。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认为在专业学习目标上不能局限于特定学科的专业塑造,要注重通识教育,要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使通专融合、通跨融合成为主流。推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的深度融合。在跨专业、跨年级、跨年龄、跨兴趣的互学共进中,重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8]。过去我国药学人才培养的最大弊端恰恰就是过于重视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以及视野的拓展。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两张皮”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培养的药学专业人才偏实用主义,缺乏人文素养和跨专业视野,更多的是培养了“将才”,缺乏“帅才”,学术大师更是少之又少。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以及“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9]。对于人文知识相对匮乏的药学类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更是极为必要。其实,药学不能简单地被看成自然科学,而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药学不应仅是技术应用型学科,还应是“以人为中心”,为人服务的,具有浓郁人文精神的学科[6]。特别是现代世界药学教育发展趋势已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目的”,对药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吹响了由仿制药为主向原创新药为主转变的战略号角,对创新型药学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大。而创新型药学人才应具备自觉的创新意识和责任、国际化视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素质,这样的药学人才才能真正地满足生物医药产业不断提高的发展需求。为此,广东药科大学郭娇教授提出了整合药学的概念,其内涵包括药学与人文科学的整合,增加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相关的人文课程和学时,使其整体化、系统化,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整合药学教育体系[6]。总之,人文教育是以人为直接目的的教育,区别于以往教育,人文教育是要将人的思想解放,成为真正自由的人,只有人的思想解放了,人才能进行一系列有创造性的活动,而只有创造性的活动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文教育,大学的建设更离不开人文教育,优秀的大学必定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必定有一流的人文教育[10]。
目前,我国高等医科院校人文相关课程普遍偏少,南京医科大学曾对我国84所医学院校人文社科教育情况进行过3次调查,医学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的平均课时为62学时,仅占总课时的1.7%,课程“重专业、轻人文”的特点比较明显[9]。而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世界一流理工类大学,其人文课程在必修课程中的比例超过20%,清华大学等国内双一流理工类大学人文类课程也有相当比例,而且通过其他课程类型进行强化[11]。药学专业有其特殊性,学生将来工作要面对的是患者与药品,不具备一定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毕业生是不能够胜任的,甚至是有害的。近几年出现的“假疫苗”等药害事件,一直以来的药品回扣等社会问题就是明证。而且就校园氛围而言,医药高等院校整体的人文氛围远远逊色于综合性高校,学术气氛浓厚而人文气氛薄弱。这样的环境显然不利于药学专业学生的成长,特别是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高等医药院校更应该将人文社会类课程纳入整个药学教育学科体系,将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药学教育观念,纠正药学教育“重专业、轻人文”的倾向,使高等药学教育适应时代的要求。那么,人文教育应该怎样着手呢?医药院校可以通过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开设人文大讲堂,有条件还可以通过药用植物园、校史馆、药学博物馆等实体进行人文教育等等,当然最主要还是通过人文类课程的建设,特别是兼具专业和人文性质的药学文化类课程的建设。目前,医药院校开设的药学文化类课程主要包括:药学导论、药学史、中医药学概论、药学服务概论、医学概论、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等,这些课程各有自身的人文教育作用(表1)。
笔者曾从事过药学导论、药学史、中医药学概论三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认为这三门课程具有很好的人文教育作用。药学导论作为药学专业的概论性课程,涉及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等内容。教师在药学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易于融入人文教育的元素,教学过程中无需对专业知识讲授过深,主要是激发学生对药学专业的兴趣,使其了解药学专业的全貌,引导学生选择将来的发展方向。药学史课程开设可令学生了解国内外药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了解我国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的药学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药学专业的热爱之情。该课程最早是原南京药学院于1985年度第二学期起在部分年级中开设药学史讲座而来[12]。此前,原沈阳药学院李维桢教授、原福建中医学院余镇初等教授联名呼吁药学院系亟应开设药学史课程[13]。但三十多年来,还有不少药学院系并未开设药学史课程。原因有:课时的限制、师资的缺乏、教材的缺乏。目前,市场上可以购买的最新的有关药学史的参考书是2014年出版,谢惠民、丛骆骆主编的《中国药学史参考》,笔者以此为教材讲授中国药学史课程。药学史讲授过程中,教师不要拘泥于药学史的末枝细节,主要把古今中外药学史的发展脉络讲清楚,更应该让学生懂得药学的发展不易,能取得今天的药学成就离不开一代代药学前辈艰苦卓绝的努力,特别是离不开那些药学大师的无私奉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药学事业的自觉担任。有条件的还可以结合本校培养的一些药学大家来重点讲授他们的药学故事,或者开设专门的药学大家人物选讲之类的课程,通过榜样的力量使学生认识到药学专业的重要作用,激发他们对药学专业的热爱和立志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奋斗终身的人文情怀。中医药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和特点,可以说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就是一次中医药文化之旅,教师带领学生发掘祖国中医药之宝藏,寻求中医药文化的独特内涵,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学生说愈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就愈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身为中华儿女,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是自己的天职。当然也有些学生认为药学专业其实是西药学专业,中医药学概论这门课程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笔者通过屠呦呦和青蒿素的故事告诉他们,中、西药其实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同时,为了提高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适当放映一些经典的纪录片,比如《本草中国》等来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当然,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目前很多医药院校并不重视药学文化类课程的建设,特别是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不少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药学文化类课程是一些虚的、无用的课程,很少有教师愿意在这些课程上投入过多精力,去把它们建设成为一流精品课程,在学生眼中这些课程更是形同鸡肋。但其实“无用”和“有用”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所谓有用的课程很快过时变得无用,而当时那些看似无用的课程,比如一些人文、艺术、社会课程类的课程慢慢地变得非常有用,甚至影响人的一生。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发现:在药学院系开设药学导论、药学史、中医药学概论等药学文化类课程很有必要,对于改变目前药学教育“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大有帮助。笔者建议医药院校应提高这些课程的地位,比如由选修改成必修,同时增加这些课程的课时,并根据药学院系各自的条件增设类似的药学文化类课程,同时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这类课程来切实提高药学生的人文素养,为解决目前药学人才培养的困境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如同树木成材一样需要时间,不可一蹴而就。人才培养需要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就是药学人才培养亟需的土壤。可以说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两者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对于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德才兼备的药学人才,其中药学类文化类课程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我国药学教育应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结合专业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协调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药学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