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杰
(嘉应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33新时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意识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越是社会思潮纷繁复杂,越需要社会主义主旋律鲜明昂扬,在多元多样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进而巩固共同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并把“信仰意识”摆在第一位,强调了信仰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新时代我国高校如何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已成为亟需重视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意识形态工作是从思想上引导人、影响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32-33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说到底就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强化思想引导、推动文化传承等有目的的工作,凝聚人民高度一致的政治认同,建构起系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从形成开始,就把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2]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把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而巩固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培育中的指导地位。
新时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出现一些重大变化,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种政治力量竞相发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多元化多样化隐性化等特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放弃过和平演变战略,妄想对我国进行全方位渗透,并企图通过各种途径侵蚀我国青年大学生。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各种社会思潮,越需要高高举起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新时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还需要不断加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培育全体人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尤其需要注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青年大学生,并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引导青年大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为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服务,是由其灌输主导意识形态的本质决定的,并最终通过其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来实现。在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向社会成员传导和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做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个人行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
“信仰作为人对自身生活意义的深层次反思和终极价值目标的追求,是构建、把握理想信念的精神机制。”[3]1青年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不断加强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引下,大学生更容易拥有宽广的视野、开阔的胸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增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树立起共产主义远大的理想。此外,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大学生人生健康成长提供精神指引和方法论指导,使大学生更容易形成共有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行为规范,从而引导他们去积极构建和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局面,进而巩固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
新时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实迈进。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能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塑造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主干建设力量,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必须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以聚焦未来引领发展的时代视角来看待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大学期间是青年们开始由他人约束向自我约束、他教转向自我教育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往往思维极为活跃、开始接受甄别各种信息,也是价值形塑和观念养成的黄金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引领大学生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通过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激励青年大学生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力量。
新时代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占主流,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信仰支撑。据笔者的问卷调查,在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74.51%的同学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仍有24.18%的同学处于无信仰状态,个人的理想信念尚未坚定;此外,还有1.3%同学信仰宗教或有其他民间信仰。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信仰状况总体形势是比较乐观的,但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仍然需要加强,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通过对于没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学生进行访谈,发现问题主要还在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之甚少,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在中小学时期学校教育过多强调文化主干课考试成绩,中小学思想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或居于较次要的地位。此外,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在我国富起来的新世纪,更愿意主动学习专业性科学理论知识,提高未来美好生活需要的技术能力。通过问卷调查还发现,在没有经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班培养之前,60.13%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只是粗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13.7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太了解马克思主义,甚至不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通过访谈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普遍认为仅仅通过思政必修课学习到一些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日常生活中并没有主动去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校园环境也比较缺乏相关熏陶。
在回答“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哪些不利因素的影响?”的多项选择题中,选择“就业压力等造成大学生更加注重短期的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上的信仰追求”的比例位居榜首,高达60.78%。“就业难”是当今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困境,新冠疫情影响加上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高校毕业生就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在精神上的信仰追求。在选项比例前三甲中,选择“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新媒体时代‘井喷式’的网络信息”的比例分别高达60.13%、52.29%。可见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兴起,各种声音竞相发声,社会思潮泛滥,信息爆炸式增长,给大学生在思想上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问卷参与者普遍认为网络上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四史”知识虽然非常多,但严重碎片化,很多红色经典知识变成无深度的“信息快餐”,而且理论脱离实际,让青年大学生难以感悟到红色经典蕴含的更深层次的价值意义,不利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
此外,选择“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影响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比例占45.1%,位居影响因素第四位。随着中国的崛起与强大,有的国家通过和我国合作共赢实现共同进步,而有的国家妄想通过各种手段打压努力奋斗的中国,不断抛出“中国威胁论”,在国际舆论上通过捏造、污蔑、质疑等混淆视听,以此想达到阻碍中国崛起的目的。尤其在思想领域,西方国家从未放弃过对我国的和平演变战略,对于复杂的环境与国际局面,部分思想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容易被误导、被迷惑、被煽动、被带偏,使得他们陷入人生迷茫。
在调查访谈中发现,同学们认为之所以有些青年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主要在于没有真正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回答“您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必要吗?”的单项选择题中,56.21%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40.52%的同学认为“有必要”,仅有3.27%的受调查者认为“一般”,由此可见,大学生普遍渴望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新时代全国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不断加强“四史”教育,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使广大青年大学生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青年大学生们愈发希望全面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培育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通过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的抽样调查,学员们认为“青马班”的开设还是很有必要的。经过学习,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水平有了较大地提高,48.37%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已经知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有24.1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已经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有25.49%的同学认为自己已经比较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指导日常学习生活。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普遍认为通过红色文化研学来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极大的作用,认为红色文化研学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非常有作用的占56.21%,认为“有作用”的占41.83%;非常愿意进行红色文化研学来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比重占49.67%,愿意参加红色文化研学活动所占的比重为18.95%,有时间就愿意参加的占比31.37%。据此,新时代大学生正迫切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培育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理论灌输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基本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对于受教育者个体而言,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即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灌输即教育,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意识。”[2]221高校应通过不断地向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其一,发挥思政课主渠道教育作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4]275“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搞填鸭式的‘硬灌输’。”[4]29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身份角色要从“知识传授者”到“信仰引导者”转变。在阐述理论时注重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在不断启发中发现问题,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得出科学结论。同时,“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4]291讲故事要从灌输模式向共享模式转变,不仅老师在课堂内外主动讲,更要组织学生自己去挖掘一些“好故事”在课堂上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方式上应富于人性化,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以大学生的人生信仰为中介,实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正内化。
其二,发挥辅导员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打交道”最多的教师。相对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工作直接针对每个学生个体,更及时精准、灵活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辅导员的工作基本覆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就业的全过程,他们通过班主任、学生干部、科任教师等多面建立起与学生的沟通和信息反馈机制,更容易在开展学生工作中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有效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引导其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据调查,高校辅导员日益成为大学生成长的思想引路人,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力愈来愈大,越来越深远。
其三,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4]292“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4]292新时代越发重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高校应通过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大学各类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融入、嵌入、渗入各类专业课程,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通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立德树人协同效应。
榜样示范法,也称典型示范法。高校可以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的示范作用,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引导大学生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避免或消除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的社会消极因素的不利影响,进而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榜样是任何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社会生活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新时代,通过运用榜样示范法可以更大地激发大学生积极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运用榜样示范法,首先必须选择好榜样。“榜样示范法所运用的榜样,必须具有可学性、易辨识性、权威性、有吸引力等基本特征,这是榜样教育的心理基础,也是榜样教育的基本要求。”[2]224在选取榜样作为信仰引领时,各高校可以挖掘当地历史上或者当代最具有影响或代表性的人物故事。例如,原中央苏区高校可以选取朱德作为榜样示范,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承好革命精神。在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向潮汕地区转移,为掩护大部队摆脱国民党追兵,朱德仅率三千起义军扼守三河坝,朱德曾坚定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把‘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保留下来,有决心担起革命重担,有信心把这支革命队伍带出敌人包围圈,和同志们团结一起,一直把革命干到底。”[5]9正是受朱德坚定的共产主义必胜理想信念的感召,广大官兵最终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很多人后来成长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骨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朱德这段事迹上,同学们会深切感受到三河坝战役及之后起义部队的千里转战能够胜利,关键就在于朱德等共产党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支撑。崇高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和灵魂所系,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
其次,运用榜样示范法要让榜样人物尽可能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守纪律的人讲纪律,有牺牲精神的人讲牺牲精神,具有诚信品质的人讲诚信。”[2]225近年来,有些地方开展的“最美退役军人”走进校园巡回报告、“战疫英雄”巡回报告会、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等,就是让榜样人物现身说法,传递正能量,这样使榜样示范产生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也更能打动大学生,产生更强的情感共鸣,进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此外,运用榜样示范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还应注意根据大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变化,及时调整榜样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大程度地发挥好榜样人物的示范效应。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实践是人的思想形成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检验人的思想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本魅力就在于其突出重视实践。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用起来,才能永葆其理论的开放性和深刻性。”[6]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不能仅停留在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应注重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主动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
红色文化研学作为一种知行合一、实践育人的形式实现了理论灌输与实践感悟的统一,适应新时代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要。同时,红色文化研学不仅体现了当代更加重视实践教育的理念,也涵盖了为贯彻实施这种理念形成的各种教育方法和活动形式,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红色文化研学已日益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教育方式,使大学生在实践锻炼和学习中领悟并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从而树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开展红色文化研学,可以组织大学生到一些研学场所,如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苏区革命遗址等,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知感悟马克思主义信仰对英雄人物的影响。据笔者问卷调查,有37%的受调查大学生希望学校以及其他组织多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相关故居旧址;28%的同学认为要加大创新传承红色文化形式,引导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注入红色文化因素,利用现代歌曲舞蹈说唱等形式将红色文化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播;26%的同学期待多开办相关红色文化活动,如在校内举行红色经典话剧、歌剧等表演,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研学氛围;还有9%的同学建议加强校园红色文化理论知识学习,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人无信仰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履行好立德树人的根本职责,最重要的保障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思想。这不仅需要大力宣扬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要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会贯通到各项工作中去,不断创新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新路径,持之以恒地加强对大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其由自发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到成为行动自觉,努力将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马克思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