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晨
评估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式能有效促进教与学。形成性评估是口译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口译教学评估日益成为新的教学研究热点,受到学界的关注。正如蔡小红(2005)所言,口译评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扣环”式的承接作用和随时调节训练节奏、方向的“指挥棒”作用,同时对训练进度起监控作用。在各评估模式中,形成性评估模式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和认同。索耶(Sawyer 2004)、蔡小红和方凡泉(2003)、蔡小红(2005)、曹荣平和陈亚平(2013)、曹(2014)、王巍巍(2017)等学者探讨了形成性评估在口译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有利于师生共同监督、管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口译教学的形成性评估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我国口译教学起步较晚,大部分高校口译专业的发展不过十数年,口译评估模式的建立仍在探索中,缺乏统一的标准。部分起步较早的高校,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厦门大学,已经建立起相对成熟的评估模式,但评估的模块和标准不完全一致。2018年起实施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口译能力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改善了评价中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与统一的评价语系的状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这对于口译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模式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口译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估是了解学生口译能力发展状况、激发其发展潜力的一种方式。它不仅能为学生的口译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还能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第一手资料,以便改进口译教学。在设计形成性评估模式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在教学中不仅仅是被评估的对象,更是评估自我和他人的主体。口译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估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其自我评估能力和评估他人能力的提高,促使其在“评”与“被评”的互动中提高对自我口译能力的认知。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估是一项严肃且客观的活动。在学习口译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模式以提高评估能力。因此,在开展口译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估前,教师需要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量表和评估标准,使学生在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时有据可循,避免主观性与随意性。
3.激励性原则
口译是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强的挫败感。有效的评估需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提供较明确的指导和建议,创设激励性的学习氛围。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是由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面向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标准。该量表以语言运用为导向,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各项能力、各类等级都作出全面、明确、清晰且详实的描述。量表提供了较科学的能力指标和准确的能力标尺,为各阶段英语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有力参考,实现了英语能力评估“量同衡”“车同轨”(杨满珍、刘建达 2019)。
在口译能力方面,《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含有多个与之相关的量表。口译能力表现方面,包含1个口译能力表现总表和6个典型口译活动分量表。口译能力表现总表是对不同等级口译能力的综合性描述。6个典型口译活动分量表则是通过细节即具体口译子能力的表现进行描写。口译策略能力方面含一个能力表现总表和规划、执行、评估与补救四个分量表。口译知识方面含三个分量表。口译典型特征方面从内容、表达和交互三方面设计三个分量表。口译能力自评表则是整合口译能力、口译策略和口译知识三个方面内容后的评估表(王巍巍 2017)。这些量表通过设置具体的口译情景,采用“能做”式的描述方式,引导学习者进行自我诊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进一步制订和调整学习目标,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的相关口译量表对口译课程教学有指导意义,为口译教学的形成性评估方式提供了可靠、客观、有操作性的“工具包”。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还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口译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合理利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能够提高口译教学中形成性评估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口译能力,完善教学工作。《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使用贯穿整个学期,具体来看:
学期初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的自评;二是对互评表的讲解。学生自评主要使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口译能力自我评价量表”。该量表用简洁明了、情景式的语言对不同等级的口译能力和口译行为进行了描述。例如:“在政府首脑会晤、重大案件庭审等难度大、专业性强的交替传译中,我能准确、完整、流畅地译出源语信息,译语的语域和风格与讲话人一致。”(九级)、“口译前,我能了解相关行业的专业词汇、背景信息及发展动向。”(八级)、“我能借助笔记,译出信息密度适中、语速正常、语段较短的商务考察、科普讲座、旅游导览等活动中的讲话。”(七级)、“我能完成话题熟悉、语段较短的无笔记交替传译,如商务接待、陪同参观等。”(六级)、“我能就简单的交流场景,如机场接送、陪同购物等,完成口译任务,结合对主题和相关背景的了解,译出对话中的重要信息。”(五级)教师在学期初可以引导学生对“口译能力自我评价量表”中的具体口译行为和例子进行讨论,使其在充分理解描述语的基础上,确认自己当前的口译水平与等级。在此基础上,仔细研读口译能力和口译策略量表,分析当前等级和上一级之间的差距,制订本学期口译学习的总体目标和中期目标。
除了学生自评摸底以外,教师还需要介绍“口译典型特征量表”。在学期末的调查问卷中,所有参与调查问卷的学生表示,教师对该问题的讲解十分重要。教师可以使用具体的口译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对“内容、表达、交互”3个方面的6个参数进行讨论,对口译中相关问题的修正符号和方式进行统一,为学期中的口译质量互评奠定基础。
同伴互评和阶段性自评是学期中最主要的评估方式。口译课程是注重技能训练和实践的课程。任何阶段、任何形式的口译课都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大量的口译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没有对自身的口译译文进行有效的回顾和反思,常常导致“为练而练”,同样的问题“一错再错”。因此,在整个学期中,教师可以每周安排学生对同伴的口译练习录音进行一次转写和评估。以“内容”“表达”“交互”3个方面的6个参数为标准,对转写稿进行标注和修改。以下是一次同伴互评中学生的标注:
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见证了,我们在25年前无法想象的中美两国前所未有的<.>合作和<.>纽带。企业和<.>经济是我们<…>两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脊梁。我们两国之间的研究人员和商业人士前所未有地团结协作,共同<.>研发新科技。
转写中学生译员用<>标记停顿,其中<.>为短暂停顿,<…>为较长停顿。加粗表示信息与原文有出入,下画线表示译文语言表达存在问题,删除线表示译文冗余。同时,学生以批注的方式对译文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问题以更加直观、具体的方式呈现,使被评估人对自己的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经过最初的几次同伴互评发现,部分口译能力欠佳的学生在评估他人录音时,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常常发现不了问题,无话可说。此外,学生在评估时很难突破自身的“舒适区”,存在一定的评估盲区。鉴于此,教师将同伴互评变为同伴互评与教师反馈相结合的“双通道”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对他人口译录音进行评估的学生,可以从教师反馈中明确自己已经掌握的和忽视的要点;被评估人对口译评估的质量更有信心;教师能够通过每周反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许多学生在期末的访谈中表示,教师反馈是对同伴互评的有益补充,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在同伴互评之外,学生还每月比对学期初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对这一段时间的口译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估,发现自己的进步及不足之处。每月的阶段性自评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起到了监测作用,有利于帮助其克服学习中的惰性。
学期末的评估由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估组成。学生的期末自评仍然以“口译能力自我评价量表”为主要参考,对其口译能力和口译策略进行新一轮具体的评估。在学生完成期末自评后,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对照学期初和学期末的两次自评进行讨论,发现自我努力的成果。另外,还可以以小组评估方式对同伴的进步和闪光点进行肯定。
在学生的自评完成后,教师以口译练习为基础,对其一个学期的学习表现进行整体评估。期末的教师评估虽然是在口译练习基础上展开的,但应区别于贯穿整个学期的教师反馈。教师反馈更多的是聚焦文本和口译表现的“微观”评估,而教师的期末评估则是时间跨度更长、更加宏观的评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整个学期的所有进步,不论大小,都进行积极肯定。同时,指出学生现阶段仍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评估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划定起点。教师可以在学生自评完成后,将自己的评估意见发放给学生,让他们比较两份评估的异同,使其对自身能力的水平有了更好的了解。
经过一个学期的形成性评估实践,学生普遍认为《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能够为口译学习与评估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以该量表为基础的形成性评估效果令人比较满意,学生对口译知识和口译标准的认识均有所提高,其批判性思维、听众意识得到了培养。让人更加欣喜的是,不少学生表示,形成性评估让其在口译学习中的压力和挫败感有所缓解,增强了口译学习的信心;其中的同伴互评,让自己能够更加了解同龄人目前的口译水平和能力,对自身的口译能力有了更清晰的定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指导下的形成性评估模式在口译课程中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适应性,使学生和教师、学习与教学、评估与教学形成了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