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静
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以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的综合型专业,在职前培养体系中对师范生开展未来教师的职业教育,就是要注重进行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惠中 2003)。教学技能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备的基本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1994年,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起草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明确指出,师范生需要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的、规范化的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朱旭东、胡艳,等 2019)。此大纲的颁布开启了师范院校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道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构建了以“语言技能”培养为基础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框架,要求小学英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朗诵、唱歌、讲故事、演短剧等活动,激发和提升其学习英语的兴趣(教育部 2012)。2012年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提出能力为重的基本理念,指出应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指出从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方面突出教学技能的重要性和实效性(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2013)。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了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的具体指导意见(朱旭东、胡艳,等 2019)。以上文件和标准的提出,为各地方师范院校在培养职前小学英语教师的侧重点上指明了方向,即在进行未来教师的职前培养上,各地方师范院校要立足对职前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的培养,保障职前教师在入职后能顺利与职后工作接轨。
在小学课堂中,虽然“如何教”和“教什么”同等重要,但“如何教”远比“教什么”更能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基础性、技能性等特点。教学技能具有强烈的学科指向性特点,也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互换性的特性。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自2006年对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的师范生开展培养以来,一直致力于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和配备,以“如何教”为切入点,围绕教学技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课程设置为内容核心、以多种实施途径为纽带的教学技能培养模式。
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是教师在从事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中,为了适应具体教学环境,通过反复练习巩固以达到自动化和智慧化的行为活动方式。目前来看,对职前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内容上的划定有以下几类:(1)王蔷(2018)在《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中提出职前小学英语教师要具备听、说、读、写的语言类技能;故事应用、歌曲歌谣、游戏操作和板书等实用类技能。(2)由广东省教育厅组(2005)主编的《小学英语教学技能培训教程》把技能设定为歌曲、押韵诗及歌谣演唱,游戏教学,故事教学,英语短剧表演和读写。(3)由王丽春(2012)主编的《小学英语教学技能》把技能分为小学英语教学准备技能(教材分析、教案编写)、小学英语教学实施技能(导入、讲解、提问等)、小学英语练习与作业设计技能等几类。(4)陈冬花(2015)在主编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把常用的教学技能界定为歌曲(歌谣)、游戏和故事教学。
结合以上观点,从便于技能训练和技能考核的角度出发,按照课堂进程的阶段,把职前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培养的内容分为课前准备技能、课中实施技能和课后反思与课外活动开展技能三种。
课前准备技能处于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包括教材分析技能、学情分析技能和教学设计技能。教材分析是教师熟悉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前提。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准备的基本要素。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都是创造性的教学技能,其体现出的技能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结果和教学实施的成败。在对职前教师进行课前准备技能训练时,应首抓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从教材中的文本内容、活动方式、重难点和目标要求出发,训练职前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教材分析。在进行学情分析时,应紧紧围绕《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提出的: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要引导未来教师理解小学生成长的特点与差异,学会创设富有支持性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和求知欲;理解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场资源的重要意义等要求,训练职前教师以知识基础、兴趣点、认知状态、态度动机、生活背景、“最近发展区”等作为切入点,对学情进行具体、动态化的分析(钟启泉、崔允2013),避免职前教师在学情分析中出现泛化、形式化等问题。教学设计是课前准备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教学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决定能否为教师提供直观、可操作的指导性方案,其技能使用的成功与否关系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在训练教学设计技能过程中,着眼于训练职前教师对设计要素的认识上,从学习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媒体资源、教学评价等要素上展开细致而明确的设计。
课中实施技能是职前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对教师职业水平最直接的反映,影响着学生对此学科学习效益的增长和学习兴趣的持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按教学环节分为导入、呈现、操练、巩固技能;按学科特色分为歌曲歌谣、游戏、故事技能;按教师基本功分为板书、教师语言、教态、媒体应用、提问、纠错、调控、激励、评价等技能。教学环节技能是实施技能的核心,学科特色技能是实施技能的重要辅助,教师基本功技能是实施技能的基础,这三类技能相辅相成,是课中实施技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课后反思技能是职前教师技能培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对课前准备、课中实施效果的总结和反思,是教学与研究的有效结合。对课后反思展开深度挖掘,能检测出职前教师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的实作能力,也能反映出职前教师对教育理论的掌握情况。反思的内容包括对准备技能的反思和对实施技能的反思,说课和评课技能是反思技能特有的组织形式。在训练反思技能时,主抓说评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巧,使职前教师树立起“为什么这样做”“怎么做”“怎样做更好”的教学技能提升良性循环意识。受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课外活动的开展是对小学英语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它对巩固和拓展课堂学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进行课外活动开展技能训练时,重点训练课外活动的方案制订,从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入手培养职前教师掌握此项技能的实践能力。
职前教师教学技能的形成和提升主要是通过课程学习,尤其是通过参加各种实践类课程的学习实现的。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这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设置,将课程实训、教育实践、社团素质拓展、高校与基础一线互通合作等多种途径纳入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中,逐步构建了多种途径、共同发力的完整培养体系。
课程实训是职前教师课程教学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指依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师范生进行的有规律、有目标的技能培训,是师范院校培养职前教师的一种重要教学活动。它是一种介于课堂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之间的教学方式。课程实训也有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但更注重对职前教师进行教学技能方面的实际训练。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主要依据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能力为重的基本理念,强化实践意识,增加了实训类课程的门数和学时,加大了实训类课程在总课程设置上的比重。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职前教师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学分比为37.5∶23.44①数据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训课程有小学英语教师口语、小学英语课堂技能训练、英语书写、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等,这些课程的实训任务通常在微格教室中完成。通过这些实训课程的学习、练习和考核,本专业的职前教师具备了初步的教材分析、教师语言运用、板书设计、课堂授课、媒体操作、课堂调控等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
教育实践途径是增加职前教师教学实践经验和提升其教学技能水平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教育实践分为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三大类,计16学分,在总学时中占比为10%;②数据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见习研习实习场所有20余个。
1.见习、研习与实习
教育见习、研习与实习是师范院校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的综合实践课,是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它对职前教师了解小学教育、熟悉小学生、巩固专业思想、培养实际能力、初步熟悉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等具有特殊作用。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将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各1周;教育研习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各2周;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共12周。教育见习以职前教师观摩、感知教育场景为主,让职前教师初步熟悉未来的职业场所和职业规范。职前教师在见习结束后,需要完成5个听课记录。教育研习是在教育见习的基础上增加了尝试课堂授课的任务,使职前教师在“看课—上课—研课”有规律的实践安排中,体验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反思自己的技能水平差距。职前教师在教育研习中需要完成10个听课笔记、尝试上1节专业课、撰写1份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习是教学技能训练和提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12周的教育实习,使职前教师完整体验未来职业岗位的专业要求,培养独立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专业能力。在教育实习中,职前教师需要完成10个听课记录,8个教案,进行不少于8节的课堂教学,独立组织班级活动至少1次,撰写1份调查研究报告。这种安排实现了职前教师在教学技能训练时间上的分段递进,内容上的逐次深入,有利于其对小学英语教学场景的逐步熟悉,有利于其在“理论认知—实践参与—提升技能”的学习规程中增强技能训练的自我强化,也有利于其构建“为什么这样做”“怎么做”“怎样做更好”的教学技能提升意识,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重要的引领作用。
2.教师基本功考核和职前教师技能大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非常重视职前教师通过实践途径进行常规技能训练和获得提升的练习,为此制订了系统、完整的教师基本功考核体系,开展了年度学科技能比赛的活动进行相互支撑。在教师基本功常规训练方面,有关于英语教师口语、三笔字(偏重于英语书写)、板书设计、教态培养、课件制作、简笔画能力、英语歌曲歌谣展示、说课、评课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安排为:大一到大二共四个学期每周一到周四的19∶00—19∶40用于三笔字练习,19∶40—19∶55 开展“能力一刻”活动,即大一即兴演讲(偏重英语口语);大二说课、讲课训练。“能力一刻”在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已有约20年的历史,对职前教师的技能培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具体实施时,主要采取集中训练与个别强化的方式。教师在实训课程授课时对职前教师进行集中同步训练,对需要指导的学生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强化练习。经过常规训练,职前教师需参加各基本功内容的水平考核,考核结果以优秀、合格、不合格进行评定。对于不合格的职前教师,需再次进行强化练习,直至合格。达到优秀等级的学生,有资格参加学院和学校的年度职前教师技能大赛,在备赛过程中,能得到学科教学法教师和本专业资深教师的专业辅导(其他同学可观摩学习)。毋庸置疑,教师基本功考核和师范生技能大赛是成就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职前教师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社团组织共13个,其中“EZ英语”社团在技能常规训练方面设置了英语演讲、英语晚会、“英语角”的活动;“领路联盟”社团为职前教师安排了教师公招考试培训与教师招聘模拟大赛;博雅社团定期举行教师技能培训与比赛;学院每年暑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搭建起了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有助于职前教师在实践中训练和提高教学技能。职前教师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增强了技能自主训练的意识。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University)每年都会邀请基础教育一线(School)的优秀教师到学院为职前教师进行专业讲座和技能指导。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会就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技能的恰当使用、上课片段、说课技巧等与职前教师交流、沟通,把目前基础教育一线的前沿教育理念和教研热点信息传递给职前教师,尤其在教学技能的训练提升上,安排了一对一辅导,让优秀的一线教师用实践标准评判职前教师的技能水平,对需要改进和提升的技能进行强化。同时,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下派学科教学论教师到市内各小学进行交流互动,这类教师既可以对小学教师进行科研方面的指导,又能深入小学课堂,尝试上“下水课”。在目前本专业参与教育部师范认证的背景下,建立起了合作共赢的高校与基础教育一线(U—S)互通模式,有效地实现了高校与小学的贯穿性合作。
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职前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以课堂进程为阶段划分的前提下,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明确制订课前、课中、课后的训练内容;在具体实施中,不断优化实训课程,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发挥社团素质拓展的积极作用,构建了高校与基础教育一线(U—S)互通合作的多种途径,搭建起了科学、合理的职前教师技能培养模式,促进了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职前教师教学能力良性、持续、效果突出地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