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燕 王帅琪
语音作为语义的载体,是语言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音学习对其他语言项目的学习如词汇、听力、口语等有直接影响,因此英语学习者做到发音准确是非常重要的。国内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由于受语音基础知识不扎实、母语负迁移等的影响,在部分音标,尤其是与汉语(本文指普通话)近似又不完全一样的音标发音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音位学上,虽然汉英部分发音存在相同的地方,但不能因此就将这些音画等号。以擦音为例,虽然英语和汉语均包含擦音,但二者具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的擦音时完全按照汉语普通话中擦音的发音方法,导致发音错误。众多学者发现,将对比分析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能使学生在了解英语和汉语差异的基础上,更好、更快地理解和习得所教授的英语知识,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也能有效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本研究将对比分析理论应用于英语擦音教学,以期探索更有效的英语语音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改善发音,促进其英语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
弗赖斯(Charles Fries)最先提出将对比分析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并提倡教师将对比分析理论应用于教学过程。后拉多(Lado 1957)对该理论作出详细解释,他认为母语负迁移会对二语习得造成很大的阻碍,对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可以预测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遇到的困难,该观点被称为对比分析理论的强假设。沃德霍(Wardhaugh 1970)针对强假设的内容提出了一个弱假设,认为对比分析具备诊断错误的能力,即在错误出现后可以从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角度解释、说明错误的成因。弱假设的重点是解释、分析学习者在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异同方面的错误。因此,将对比分析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预测其学习外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或产生的错误,在错误出现后,也可以解释错误成因,减少其母语对外语学习可能造成的负迁移,从而促进外语教学。邵彤(2018)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收集、整理和总结英语与汉语的差异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并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方法和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教学。下面基于对比分析理论,对英语擦音和汉语擦音进行详细的比较,找出可能造成英语擦音学习障碍的异同点。
两个咬合架彼此靠近以形成狭窄的通道,当气流通过时会引起摩擦,由此产生的声音称为擦音。英语和汉语都包含擦音,许多英语学习者错误地将两者等同起来,从而导致发音错误。事实上,英语和汉语的擦音在发音上存在不同。
汉语普通话中的擦音包括f、s、sh、x和h。发f音时,上门牙轻触下唇边缘,气流在唇齿间摩擦而出;发sh音时,舌尖上扬,靠近硬腭前端,气流从狭窄的缝隙中摩擦而出;发x音时,舌尖下垂,舌前部向上隆起,接近硬腭前部,气流从缝隙中摩擦而出;发h音时,舌根贴近软腭,气流从中摩擦而出;发s音时,舌尖前伸,贴近上门牙后部,气流从缝隙中摩擦而出,但不用力送气。
英语中包含 9 个擦音/f,v,θ,ð,s,z,ʃ,ʒ,h/,其中 /f,θ,s,ʃ,h/为清辅音,其他为浊辅音。发音方法如下:/f/上牙轻轻接触下唇,用力从唇齿缝隙中呼出气流;/v/上牙轻触下唇,气流从唇齿间用力摩擦而出,声带振动;/θ/上下牙齿咬住舌尖,气流从舌头和牙齿之间摩擦而出;/ð/上下齿轻咬舌尖,送出气流,并使舌齿互相摩擦,须振动声带;/s/嘴唇微张,上下牙齿接近闭合状态,舌尖抵住下牙龈,牙齿间送出气流;/z/双唇微张,上下牙齿接近闭合状态,舌尖抵住下牙龈,气流从牙齿之间的缝隙送出,声带振动;/ʃ/嘴唇微张,向前突出,尖端舌尖靠近上牙龈,用力摩擦呼出气流;/ʒ/嘴唇微张,向前突出,舌尖向上靠近上牙龈,用力呼出气流,震动声带;/h/嘴巴半闭,气流从声门出来,声带不振动。
对比发现,除了f和/f/相似外,英汉擦音在发音位置和方法上也存在明显区别。
语音的讲解与操练贯穿各阶段英语教学,尤其是初、高中。将语音教学渗透于词汇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对其词汇习得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基于对比分析理论的强假设和弱假设,对比分析理论常使用的方法是预测和解释。因此,将对比分析理论应用于英语擦音教学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预测,即先验法,指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种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部分。罗红霞(2013)指出,比较分析理论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高一起始阶段,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音基础,对英语音标的发音有一定了解,但教师依然会对英语音标进行系统教学,此时语音教学重点在于纠正发音,而不是教授发音。根据对比分析理论,学习者易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汉语和英语中擦音的不同,教师可以预测学生在习得英语擦音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将预测到的学生学习擦音的问题和困难融入教学设计,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应坚持不懈地练习和纠正发音。标准的发音对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的榜样,具有示范作用。在训练学生英语发音的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认识到并非常了解英语和汉语擦音发音的不同。
其次,教师应重视语音教学,将英语语音基础知识纳入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在小学或者初中已经系统学习过英语音标,许多教师认为在高中开学初匆忙并简单带领学生复习即可,最终的结果是原本发音有问题的学生发音仍然存在问题,并带着问题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语音基础后,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语音基础知识上。使高中生具备详细的语音背景知识非常必要。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通过五官侧面图认识发音器官,将发音器官的介绍和认识纳入教学计划。然后,将预设的学生学习擦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融入教学设计。例如,学生常把/v/音错发成/w/,如将five读成/faɪw/,将 native 读成/neɪtɪw/,主要原因在于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摩擦浊音/v/,因此教师应特别指出/v/发音的特点,即需要上齿轻触下唇,用力将气息由唇齿之缝隙送出,以区分/v/与汉语中的/w/。类似的学生容易出现的发音错误有:将英语中的/s/等同于汉语中的s,将英语中的/h/与汉语中的h混淆,将英语中的/ʃ/等同于汉语中的sh,将英语中的/ʒ/发成汉语中的r等。另外,学生还存在英语擦音发音不到位的情况,/θ/和/ð/发音方式特殊,需牙齿轻咬舌尖,将气流摩擦而出,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汉语中s和z的发音;发英语中的/z/音时需双唇微张,上下牙齿接近闭合状态,舌尖抵住下牙龈,气流从牙齿之间的缝隙送出,声带振动,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发此音,受汉语中z音的影响,在发音时上下牙齿接近紧闭状态。教师要提前预测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在教学计划中重点突出,依据预设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准备大量典型例子,帮助其快速、高效地纠正发音。
最后,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教师应根据其语音基础因材施教。
解释多用于解释性分析,是一种后验方法,即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解释,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起领读作用,带领学生针对某一音标进行重复性朗读,而学生只是一味模仿教师的发音,又无法实际观测到发音器官在发音时放在什么位置,达到什么程度,则不能正确发音。有的英汉擦音区别明显,有的差别非常细微,仅靠模仿,学生可能很难听出自己与教师发音的区别,或者即使能听出区别,在不了解发音方法的情况下,也不知道如何改正。因此,解释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它能帮助学生快速、直接地掌握发音方法和规则;在学生出现发音错误后,对英汉擦音区别的解释能帮助其改正错误,正确发音。
首先,教师要通过五官侧面图帮助学生认识发音器官的名称和功能。参与发音的器官比较多,功能各异,教师在解释如何发音时应提及某个发音器官,如硬腭、声带等。在对发音器官非常了解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很快定位。
其次,教师可以对英汉发音进行对比分析。以汉语的sh和英语的/ʃ/为例,发sh音时,舌尖卷起并靠近硬腭前部,形成一条狭窄的缝隙,软腭上升并关闭鼻道,声带不振动,气流从狭缝中挤出,摩擦成声音;发/ʃ/音时,软腭上升,舌尖和舌端紧贴硬腭和牙龈后部,舌体向硬腭上提,形成狭长通道,嘴唇微前凸,略呈长方形,气流从中穿过摩擦成声音,可见两者在位置和发音方式上有明显区别。再如,学生通常会把/ʒ/发成汉语中的卷舌音r,如在读usually(/'ju:ʒuəli/)时往往把/ʒ/发成卷舌的不送气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向学生详细讲解这些细微的发音区别:什么时候送气、什么时候不送气,牙齿紧闭或者微张,舌尖的位置,声带震不震动,等等。只有通过讲解使学生区分开容易混淆的音,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音标的发音规律,避免错误。
最后,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旧语言(尤其是语音)习惯的形成对新语言习惯产生“迁移”的影响,如汉语的发音、词汇、语法、逻辑习惯与英语差别很大,会给英语学习者带来负面影响。学习一门新语言是培养一种新的学习习惯,这需要不断地模仿和加强新的语言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发音规则的解释要贯穿始终,不断强化,让学生养成新的语言习惯。同样重要的是,教师需要有耐心和宽容心,因为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是一项长期而反复的工作。此外,由于很多学生在发音方面缺乏自信,教师要密切关注,同时给予更多鼓励,体现因材施教和赏识教育的宗旨。
汉语和英语的擦音在发音部位和方法上存在很大不同,对比分析二者的差异,将对比分析理论中的预测和解释两种方法应用于英语语音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方法,以规避错误;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两种语言发音的差异,从根本上改善发音面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