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促进幼儿思维品质发展的实施策略
——基于幼儿园绘本精读的教学模式

2022-03-17 00:25刘佳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绘本游戏幼儿

刘佳锐

(深圳市南山区红树湾幼儿园 广东·深圳 518000)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当中必有的一环。作为幼儿园教师,面向3-6岁的幼儿我们有着独特的专业性和专业视角。学前教育是学生走向分科教学前打下领域融合基础经验的基础阶段,而分科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也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

所以,我们学前教师应当以“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为长期目标,在日常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寻找合适的,能够促进幼儿思维品质发展的载体和措施,使幼儿的思维品质的创造性、逻辑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得以激发,并且将培养与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最主要的目标,从而使幼儿的核心素养得到提高,以更好地适应在新世纪背景下对未来人才提出的相关需求。在幼儿园所开展的绘本阅读过程中,关于如何促进幼儿思维品质的发展,笔者提出基于“绘本精读”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幼儿思维品质发展提出三个有效措施,并作以下论述。

1 绘本精读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开放性语言对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积极作用,支持并引导幼儿对绘本细节特征的探究

语言作为思维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记录儿童思维活动过程的有效工具,老师应当充分发挥语言的效能,注重帮助幼儿具备自我表现的能力,由此能够调动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绘本精读活动中,教师对绘本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核心教育价值的思考应当多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况相结合,为幼儿提供运用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的机会,使幼儿乐于主动大胆地提问,表达出自己的所想与所思,教师也应当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采用引导和开放式提问的方式,支持幼儿自己探索真正的答案。利用该方法,也能使幼儿表达出自己对于客观世界的相关认识,同时也是自我认识的思考过程。

以经典绘本《小蓝和小黄》为例,围绕封面插画进行开放性提问,幼儿对同一幅画有一百种不同的解读。通过口语表达,让幼儿脑海中动态的抽象思维可视化。

节选小班年龄段部分幼儿表述纪实。

教师:你在封面中看到了什么?

幼儿A:小蓝和小黄合在一起了,就是金刚合体。

幼儿B:蓝色和黄色是飞机的灯,橙色的是云朵,黑色的是地。

幼儿C:蓝色和黄色是猫咪的眼睛,圆圆的。

幼儿D:蓝色的卡车拉着小黄的后备厢。

幼儿E:白色是幼儿园白色的楼梯,他们在下楼梯。

幼儿F:两个球是精光子,能发射出各种颜色的能量。

通过以上幼儿表述记录可以看出,有些表达是具有宏观视角风景画,有些表述聚焦细节,体现了幼儿细微的观察力,有些表述反映了幼儿对生活经验的理解和思考,有些也体现了幼儿情感共鸣的能力。

语言活动的最大优点就是幼儿在分享观点的过程能帮助他们注意倾听,在这样轻松自由的谈话过程中,每个小朋友的参与度都很高。幼儿的表达通常有着经验迁移的特点,他们会根据看过的、听过的、熟悉的和喜爱的内容,再创造属于自己独特的故事。所以,教师需要坚持使用开放性语言与幼儿有效互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当然,绘本精读模式也向教师过去的绘本教学的方式和思路提出了审视的要求。过去老师们在绘本教学上存在“复述式讲演”的误区,对绘本教育价值理解地呈现出表浅性的特点。教师设计每一个互动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和目标。教师的教学不是按图索骥的过程,而是创造性的劳动过程,这种创造的重要体现就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情境来合理建构、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3]。教师要克服成人中心的思维方式,比起幼儿回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对幼儿给出新奇的创意保持期待,并鼓励和支持儿童用自己的擅长的方式进行创意表达,从而促进幼儿创造性、条理性思维品质的发展。受益终身的思维品质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2 绘本精读中,教师要加强自身对多种形式阅读延展活动设计的灵活思考,并对幼儿的讨论和实践进行关联性分析

以《小蓝和小黄》在学校里跟同学玩躲猫猫这一页的精读设计为例。躲猫猫游戏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游戏之一。老师可以提出“你觉得躲猫猫游戏怎么玩?”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幼儿能够依据自己的游戏经验给出关于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间位置的相关表述,同时老师也可以对幼儿的安全意识进行判断。通过讨论可以激发幼儿对游戏的渴望,从而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实际游戏体验的支持,在游戏中加深幼儿对游戏规则和空间方位的理解,从情感上满足幼儿渴望快乐游戏的期待,也促进幼儿和绘本中的“同学们”产生相同经验下的共情对话。

从绘本里的“躲猫猫”到实际游戏中的“藏猫猫”,老师的支持原则在于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主动观察和能够探索的环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重点强调教师要注重幼儿亲身体验的过程,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4]。在体验“藏猫猫”实际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则凸显出非常重要的引申作用。老师要对幼儿的讨论和实践进行关联组合。例如:

(1)幼儿是否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在实践中找答案。

(2)是否具备迅速总结游戏经验的能力。

(3)能否主动设想经验的迁移使用。

(4)幼儿思维灵活性和条理性从哪些具体行为上可以判断是否得到发展。

老师需要自己从传统教学模式、固有备课思维中求变,这些在专业发展上的思考也是老师在教育教学上精进的过程。

3 绘本精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白和观察,寻找幼儿对绘本细节的兴趣,挖掘绘本多领域的教育价值

绘本内涵的多元化,解读绘本的开放性,正体现了绘本的独特魅力。教师不仅要尊重儿童的多元化解读,而且还应多角度深入挖掘绘本的价值,开拓儿童思维的发散性与灵活性,培养创造性、逻辑性思维[5]。绘本精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白和观察,寻找幼儿对绘本细节的兴趣,挖掘绘本多领域的教育价值。以《小蓝和小黄》为例,随着幼儿的讨论,老师们发现幼儿的话题聚焦在小蓝和小黄为什么总是在一起排队。对幼儿进行细致全面的观察是教师提供的课程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教师了解幼儿已经学会了什么,从课程中学到了什么。观察幼儿、倾听幼儿的谈话对理解幼儿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6]。基于老师的观察,进一步分析幼儿表述的背后所呈现的是对固定排序模式组合的感知。此时教师对应思考的应是如何对幼儿的兴趣和学习需求给予支持和回应,教师应立即对接下来一日活动的流程、教学活动的安排和教学目标迅速做出调整。抓住幼儿主动提出的教育契机,比如通过“排队”引入“排序”,设计有趣的数学领域的思维游戏。

数学这个词让成年人回忆起的是经过一番机械的运算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是我们所经历的校园岁月留下的记忆。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数学是对感知和意义、模式和关系、顺序和可预见性的一种探寻[7]。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尝试把思维游戏的起点建立在幼儿的已有经验基础上,同时又尽可能地满足幼儿思维发展的需要,依托幼儿已有的生活常识,让他们在与材料和游戏情境的互动中,自然地接受和掌握新的知识,也是应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结合绘本《小蓝和小黄》的颜色特征,在设计思维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利用语言创设绘本中的场景,借助幼儿园常见的操作材料七巧板设计思维游戏。例如:颜色学校午睡的时候小朋友怎么排床位,喝水的时候怎么排队,户外热身排队有什么不一样,然后根据小朋友选择的颜色,想象一下这些颜色宝宝会如何有规律地排序,如何成为很有秩序感的小朋友。

3-6岁是幼儿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6岁左右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概念、判断、推理等不同的思维形式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理解等不同思维活动过程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断地由低级到高级发展[8]。

以小班幼儿操作七巧板为例,思维游戏的初期基本依托于颜色分类,2-3种颜色的规律排序,排序活动由易到难,当孩子们想尝试4种颜色的排序时就会感觉到困难了。颜色分类之后,孩子们的思维开始加入其他维度的判断,哪个是高,哪个是矮,按照一高一矮、两高两矮的规律进行排序。影响排序的因素不断扩增到大小、形状、摆放结构等。在这样的思维游戏中,幼儿对七巧板材料的主动探索逐渐升级为复杂的思维游戏,透过对孩子们的眼睛、手指动作、操作行为的观察,老师可以看到幼儿脑中正在进行的合乎逻辑地推理、判断与解决,明显地促进了幼儿思维逻辑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思维品质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使得更多的绘本教育活动从原本的体系当中不断的脱解出来,以更加富有创意、更加贴合幼儿兴趣需求的方式来呈现,确保幼儿在绘本精读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明确的以促进幼儿思维品质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引导。

绘本阅读的核心价值是让幼儿能够在自己真实的生活中感知、理解、应用绘本中所学习到的各领域经验,而“创造”作为布鲁姆认知层次理论的最高级别,幼儿前期理解和运用的程度,则决定了幼儿在创造层面能够发展的高度。在当前绘本阅读教育中,教师应当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善用开放性语言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关注教学活动的纵深性和全面性,注重对幼儿的日常观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以新颖的方式激发幼儿绘本阅读的热情,培养深度阅读的好习惯;挖掘幼儿内在的思维发展潜力,使幼儿能够具备足够的创造力积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二十一世纪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基础。

猜你喜欢
绘本游戏幼儿
绘本
绘本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绘本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爆笑游戏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