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博 许晓坚
(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3)
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一直处于递增态势,到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突破100万人。自2009年起,我国开始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以下简称专硕),当年专硕招生人数在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中的占比为15.9%,此后专硕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到2017年首次实现招生人数超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学硕)。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通知指出,将对专硕大幅扩招,预计到2025年,其在整个硕士研究生招生中的占比将会达到三分之二左右。由此可见,专硕是近年来国家在研究生教育培养阶段的主要发展方向,也必将成为今后研究生中的绝对主力军。
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电子信息(原光学工程)专业自2011年开始招收专硕,从开始每年招生数量为个位数,到2015年增加到11人,2017年增加到17人,随后的2018年和2019年激增到34人,到2021年再一次激增到58人,短短6年时间招生人数翻了近6倍。而同期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其他所有学硕的招生人数基本保持稳中略有增长的态势,2021年所有学硕的招生人数略少于专硕招生人数。以前由于研究生招生数量少,可以实行精英教育,其教育培养质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保障的。现在,由于研究生的扩招,特别是专硕的大量增加,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对研究生的培养,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势必将使高校改变对其固有的培养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将以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为视角来分析和探索高校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以浙江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专业为例,阐述如何通过以产学研项目为抓手更好的协调和增进校企协同培养,从而更好的将专硕培养成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由于近年来专硕录取人数的逐年递增,并根据专硕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定位,高校就需要更多的具有技术或工程应用背景的研究生导师来进行指导,这使得在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双向选择中原本研究生供不应求的局面逐步转变为现在的饱和甚至略微供大于求的局面。产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除了研究生人数的激增之外,还在于:专硕的培养目标和方式不同于学硕,专硕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以产学研用相结合为培养途径[2]。因此需要指导专硕的导师具备工程技术或相关应用背景,而这通常需要专硕的导师和企业有产学研项目的合作,这对导师有了更高和更多的门槛要求。另外,专硕扩招的同时,其生源质量并不能同步提高,因而相较于学硕,专硕并不能更多地受到导师的青睐,这样会造成有些初、复试成绩处于末位的专硕没有导师愿意指导的局面。在专硕招生人数激增的背景下,如何能保证高质量的完成对专硕的培养,是摆在高校面前的现实问题。在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电子信息专业上,校内的专硕指导教师并不能提供足够的适合专硕培养属性的技术或工程应用课题,如何解决上述这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需要从专硕的培养上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在专硕的培养环节上,近年来,在国家层面相继推出多个文件,如,《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研〔2013〕1号)等[3],从顶层强调了专硕实习实践的重要性,并要求推进校企合作。这使得实习实践成为专硕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并且,规范、有序、高质量的实习实践是保证专硕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电子信息专硕的培养方案中也明确规定:专业实践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研究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参加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能获得相应学分,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专业实习、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从培养效果上考虑,专硕的专业实习、实践的最佳场所是行业内具备较大生产规模,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这就需要企业能参与到专硕的培养工作中。企业虽然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但其主要目的还是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能让企业积极的参与专硕的培养,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次,在专硕的具体培养上,专硕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其学位论文需要通过两位校外同行专家的评审,专家评审将从论文选题、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成果等多方面进行评判。随着每年专硕数量的递增,校内的专硕导师如果只是依靠自身固有的知识储备和研究方向,很难做到能为每一个专硕选取到适合的论文研究课题,这就迫使校内的专硕导师需要走出去和企业合作,及时发现企业的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从而提炼出相关的产学研课题项目,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对这些产学研项目进行研发。这样,才能保障每年都有新的研发课题可供选择。使得专硕的培养具备可持续性。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要想解决专硕扩招后的学位论文选题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对专硕的校企协同培养来解决专硕培养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正如前面所分析的,企业首要考虑的是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单纯的对专硕的校企协同培养并不是企业的兴趣所在。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只是愿意务虚的对专硕进行校企协同培养,而要企业进行务实的操作,往往推进下去都比较困难。
高校的科研项目主要分为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其中横向项目,即产学研项目,主要指由企事业单位委托进行研发的项目,鉴于企业的生产属性,因此该类项目往往具有技术或工程应用背景,这类项目理应成为目前专硕学位论文课题的主要来源。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科研经费到款中,横向项目到款占比47.3%,这个比例低于浙江工业大学近年来专硕在硕士研究生中的招生比例。由此可见,横向到款占科研总到款的比例小于专硕占硕士研究生总人数的比例,从而会造成有部分专硕实际是当成学硕来进行培养的局面。由于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的学科属性,理学院横向到款在科研总到款中的占比远低于全校的平均水平。这造成在理学院电子信息专硕的培养中,将专硕当学硕来培养的情况尤为严重。这不符合专硕的培养目标和其自身的特点,但这也的确是电子信息专业所面临的现实局面。从目前高校教师的结构和高校的评价体系来看,相较于横向项目,纵向项目在今后依旧会更受到高校教师的青睐。而横向项目的不足,在今后将会进一步凸显在电子信息专硕培养的困局上。
如何改变这一困局,就需要进一步增加电子信息专硕导师的产学研项目数量,因此,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专硕的培养和产学研项目相绑定。只有拥有一定数量的产学研项目,才能有利于在专硕培养过程中对学位论文的选题,而好的研究课题是高质量培养专硕的基础和保障。浙江工业大学在每年的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认定中,对专硕导师就要求有主持在研的横向项目至少1项,从而在制度上进行了保障。
产学研项目的来源离不开企业,因此对专硕的培养其落脚点又回到高校和企业的协同上。而高校和企业务实的协同,离不开高校和企业的双赢基础,只有双方都可以在该协同中获益,这种协同才具有可持续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只有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才能让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不得不对其产品进行周期性的技术升级和改造,这就为高校和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契机。高校教师应该多走出去,深入到自己专业所涉及的相关行业企业,多了解企业相关的技术需求和技术难题,通过高校的人才优势和科技知识储备展开和企业的深度合作,从而形成一系列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在这些产学研项目的基础上,自然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开展对专硕的校企协同培养。
专硕可被派往和高校有产学研项目的企业进行实习、实践,通过在实习、实践中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掌握行业一线的研发技能,同时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完成该产学研项目,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研发技能锻炼。因为有产学研项目作为基础,所以专硕在实习、实践期间还可以获得相应的实习补贴,从而提高其参与产学研项目的积极性。企业因为亟待解决的相关技术需求或难题变为产学研项目而得到解决,也会乐于参与对专硕的协同培养,因为对专硕的协同培养就是解决自身技术需求或难题的过程。厘清了以上关系后,我们可以发现产学研项目是专硕校企协同培养的基础。而好的产学研项目,需要专硕导师深入企业进行挖掘,这也为专硕导师更好的培养专硕指明了方向。
在企业有了参与专硕协同培养的动力后,在具体操作层面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专硕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践期间对其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上该如何落实。专硕的校内导师因为还兼具正常的校内教学任务、对校内学硕的指导工作和相关的科研任务,因此不可能常驻企业,而专硕在企业实习、实践期间需要进行日常管理,也更需要进行技术上的必要指导。因此就需要一个企业导师担负此职责。也正因为此,浙江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规定:专硕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本领域相关的企业专家。另外,浙江工业大学在对专硕实践环节管理规定中也明确了专业实践指导实行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制定个性化的专业实践计划。校内导师要关注研究生专业实践期间工作、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动态,关心支持研究生顺利完成实践环节。企业导师一般来自实践基地或合作单位,负责属地教育管理工作,指导研究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有了企业导师后,对专硕的培养才能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导师在专硕的培养过程中同样担负着相当的职责。如何保障企业导师的责任感,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落实。首先,在企业导师的选聘上必须遵循一定的高标准,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电子信息专业要求校外企业导师原则应该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且具有在电子信息等相关行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较强的解决本行业产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企业导师的业务水平。其次,学院与企业导师会签署专硕培养聘任协议,并为已签署聘任协议的企业导师颁发聘任证书,聘期一般为3年。聘任证书是一种荣誉,这让在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机会成为硕士生导师,增加其个人荣誉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企业导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有了上述举措,才能让企业导师并非形同虚设,而是能切切实实的参与到对专硕的培养上来。
通过对相关企业的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在基于产学研项目的专硕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中,企业还存在一个顾虑可能会影响其参与校企协同培养的积极性,那就是企业核心技术的保密问题。专硕校内导师和企业在产学研项目的签订过程中,往往会在项目合同中约定研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以及相关核心技术的保密问题。但如果基于该产学研项目实施对专硕的校企协同培养,那么专硕在培养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接触到相关核心技术,而专硕在毕业后具有一定的人员流动性,之前产学研项目合同的研究开发方是高校,具体责任人为专硕导师,在专硕毕业后,很难对其具有相关核心技术保密的约束力。因此,为了打消企业的顾虑,可以单独和专硕签订相关保密协议,从而堵上这个漏洞。
研究生培养教育是我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质量的培养研究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近年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扩招的大背景下,分析了专硕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其中着重指出了专硕学位论文的选题问题。为了能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完成对专硕的高质量培养,本文提出了依托产学研项目的专硕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并对该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双导师制”的落实、企业核心技术的保密等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希望通过本文在专硕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上的探索,能为专硕培养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