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巍
(青海民族大学,西宁 810000)
中晚唐时期,唐王朝与吐蕃之间因利益关系战乱频繁。战争带给人民灾难时,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文士们开始探讨战争的伤害。白居易《西凉伎》:“凉州陷来四十年,河陇侵将七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1]直接指出了在河湟地区沦陷以来,唐王朝边疆区域的边防一再变化,也从侧面指出了领地的沦陷。诗人通过写边界的改变来表达对河湟地区失守的不满之情,以及对国家统一稳定的期望,进而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之情。文人们在描写战争的惨状之时,更多的是表达对和平的向往。虽然有战时,但是唐蕃双方亦有和平友好往来的时期,在这一段时间也产生了表现双方友好交流互动的诗歌。虽然对战时与和平时期的状态都有所描述,但是在战争与和平的状态下,文化不可避免地实现了交流与融合。吐蕃在占领地实行“今著毡裘学胡语”的政策,而唐文化又具有包容性,在这样的状态下,双方的文化在频繁的战争和短暂的和平中实现了更多的交流与融合。
对河湟地区的定义在朝代和历史的沿革中并非一成不变。“‘河湟’,最初是指以今青海省西宁市为中心的黄河上游与湟水流域交汇地区。中唐以后,‘河湟’往往用以指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唐关辅以西,包括唐前期河西、陇右两节度使所辖之地,以及关内道西北部、剑南道北部的部分土地。”[2]安史之乱期间,产生大量与这一部分地区相关的诗歌。河湟地区落入吐蕃政权激起了文士对山河破碎的愤慨之情,他们纷纷通过写诗表达对山河破碎的不满和对战争的厌恶。如李白的《战城南》较具有代表性。诗人通过对战后悲惨景象的描写,从而引发了关于战争更为深入的思考。“……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野战格斗死,改马号呜向天悲。乌聋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3]自古以来的繁荣都看不到了,只有白骨和黄沙,以及荒野中的尸体,甚至还有鸟将死人的肠子高高地挂在那枯枝上。这是何等的荒凉,何等惨烈的战场。李白所描写的战争对双方参与者来说都是不可逃避的灾难,战争之后只余死亡和凄凉。李白在描写战争惨烈的同时使人深思战争的伤害,也借此诗来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此外,元稹《西凉伎》写到:“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尽空遗丘。开远门前万里堠,今来蹙到行原州。”[4]在诗中,元稹直指对唐王朝最直接的威胁是燕贼,正是燕贼发起的动乱使得河湟地区沦陷。诗人在指出边防位置变化的同时,也表达出了对河湟失守的悲愤之情以及对国家战乱的不满。在动乱且得不到安宁的日子里,诗人早已对战争产生了厌恶。
文士们对河湟地区的沦陷不满,他们不是坐观而无所作为,而是积极提出应对策略,以盼战争早日结束。权德舆在《贞元十九年礼部策问进士五道》中提出了对河湟地区局势的应对之策,“而蠢兹西戎,尚有遗类……思欲尽复河湟之地,永销烽燧之警,师息左次,人无外徭,酌古便今,当有长策。”[5]他认为,收复河湟地区应有长久且密切的规划,只有预先准备,才能更好地解决河湟地区的问题。可见诗人对西部能够安定,国家早日实现大一统有着强烈的愿望。河湟收复时,诗人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赞叹,这种兴奋亦是对和平到来的强烈期盼。储光羲《哥舒大夫颂德》写到:“河湟训兵甲,义勇方横行。韩魏多锐士,蹶张在幕庭。……嘉谋即天意,骤胜由师贞。”[6]储光羲在诗中不仅赞美了哥舒翰所带领士兵的英勇善战,而且指出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是天意,是不可违背的。诗中的盛赞之情足以体现诗人对统一的渴望,既歌颂了表达了自己对哥舒翰的英勇善战的敬意,也肯定了哥舒翰对河湟地区战事暂时平定的功绩。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收复河湟的兴奋之情,以及对国家的统一与和平的热切期盼。文人们对和平所表现出来的向往,无一不体现出对战争的厌恶。但从另一种角度上来讲,虽然诗人对战争不满,且对大一统国家有着强烈的期盼,但在大一统和河湟失守的现实碰撞中,唐蕃之间的战争和交往活动都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中宗神龙元年,金城公主和亲。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和亲诗。这些诗作从多方面赞美了送金城公主和亲,维护民族之间的团结稳定,为国家谋得和平与安宁的行为。如张说《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戎王子婿宠,汉国舅家慈。”承认了自文成公主和亲以来产生的所谓“舅甥关系”。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绝域遥怀怒,和亲愿结欢。”写的亦是和亲的场景,体现的是对和平与友好关系的向往。此类诗歌虽多是应和而作,但仍能看出此时唐王朝与吐蕃交好的诚意。此外,还有派遣使臣,通过使臣的相互交往以示友好的诗歌。如权德舆的《送张曹长工部大夫奉使西蕃》:“吊祠将渥命,导驿畅皇风。故地山河在,新恩玉帛通。”[7]体现了当时唐王朝对吐蕃关系的新政策和双方重新交好的现实情况。杜审言的“宁独锡和戎,更当封定远。”(杜审言《送和西蕃使》)亦体现出派遣使臣前往吐蕃与当时的政权表示友好的使臣政策。吐蕃迎接唐王朝使者时的礼仪是:“边酒排金盏,夷歌捧玉壶。”即捧着金盏和玉壶来欢迎远道而来的使者,以表示对唐王朝使臣的敬意。可见,双方都对派遣使臣以示友好十分重视。此外刘禹锡的《送工部张侍郎入蕃吊祭》亦写出了路途虽遥远,但是对和平与友好的向往使得使臣的志向异常坚韧。这都是在唐王朝与吐蕃关系和缓时两者之间互相的往来,在战争暂时停歇的时机,两者之间的文化交流并非停止,而且在各个方面仍然保持着相应的交流。
此外还有在局势稳定时期送友人入蕃的诗歌,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担忧。如杜甫送友,写到“送远秋风落,西征海气寒。”(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朱庆余亦曾写到“迥没沙中树,孤飞雪外雕。”(朱庆余《送于中丞入蕃册立》)其中,寒冷、冰雪等意象都是杜甫、朱庆余等人在对河湟地区地理知识了解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所进行的艺术化呈现。在诗中,虽写送友,但诗人所写的都是对友人前往地区气候的担忧,并没有对当时政治关系的忧虑,可见,当时唐与吐蕃的关系较为和谐。除去和亲与友好往来的诗歌,还有的是作为俘虏在敌军队伍中且生命无虞的情况下所作的诗歌。如马云奇和佚名氏都是以俘虏的身份亲身到达河湟地区的诗人。他们的诗中多写的是自身的感受和对亲历环境的描写,相比其他诗人的想象则更为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况。如佚名氏《夏日途中即事》有“万里山河异,千般物色殊。”描写的是他在被押解的途中所经历的环境差异之大。马云奇的《被蕃军中拘系之作》有“世穷途运荣,战苦不成功。”指的是鏖战的艰苦,亦指出战争的艰辛。这是他们在短暂的和平时期所作的诗歌。描写河湟的诗歌是多元的,无论是送别、和亲、互遣使臣或是陷蕃诗都从多方面对当时的河湟进行了描写,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河湟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翦伯赞先生曾提出:“过去的史学家在论述民族间的关系时,一般都把战争作为主题,甚至只有讲到战争的时候才提到民族关系,这是不对的。因为民族间的正常和主导关系应该是和平相处,只有在民族矛盾发展到和平相处的关系不能继续维持下去的时候才爆发战争。”[8]可见,唐与吐蕃的关系绝非只有简单的战争或短暂的和平关系。在长期交往与交流的过程中,经济、文化等观念的影响已经渗入到双方的意识形态中,这不仅在政策方面有所体现,甚至在当时百姓生活习俗中也有进一步的体现。吐蕃政权在占领地所施行的“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9](张籍《陇头行》)这种“同化”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此外还有(白居易《缚戎人》)中所写的“一落蕃中四十载,遣著皮裘系毛带”,这些从表面上看是强制性地让汉人穿毡裘、学习胡语、学习吐蕃文化的政策,从政治角度来说,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管理,以达到对占领地区进一步控制的目的。但是从文化角度上看,这一政策在客观上无形中促进了当时唐人对吐蕃文化的了解,并且在这种亲身经历中,对吐蕃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在这种深入到生活层面的文化渗透中,会进一步促进唐蕃双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唐与吐蕃的文化交流与影响是相互的,唐文化对吐蕃的影响有陈陶在《陇西行》中所写的:“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汉似家。”可见,自文成公主和亲后,对当时的吐蕃文化的影响之大,这种文化的影响与交融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元稹的《法曲》中亦曾提到吐蕃的文化对唐人的影响之大:“自从胡骑烟尘起……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10]虽是从当时妇人妆容改变的角度所写的诗歌,但亦能看出当时唐与吐蕃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影响是深入到方方面面的。在这种相互影响之下,当时的社会生活方面不仅有吐蕃人的“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还有中原地区唐人“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11]的景象。无论是蕃人还是唐人,他们的生活形态在对方文化的影响下都有所改变。旧日不懂耕犁的蕃人开始学种唐人早已熟悉的“禾黍”,而远在中原的洛阳人家也出现了“胡乐”。这是唐蕃双方对不同文化互相接受、融合的体现,是上升到意识层面的文化互认,可见当时的文化交流与影响的力量之强大。此外,李益(《塞下曲》其一):“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12]所描写的边地景象,不同于边塞诗中思乡的悲凉,亦不同于展现战争残酷诗歌的悲壮。这首诗用较为明丽与轻快的语调展现出了当时“蕃州部落”周边明媚的风光与和谐的生活景象,体现对和平与美好的向往。可见,当时的文化交流抛开政治层面,已经深入到双方的生活和意识形态层面,无论是在战争或是和平的社会状态下都有文化交融的体现,这亦为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在唐统治时期经历了多次变化,也正是在战争与交好的变化中,政治、生活等层面的文化都实现了交融。虽然双方的文化差异较大,但是在战争与和平不同状态下都实现了文化的交流,并出现了蕃人种禾黍,汉人喜胡乐这样的现实情况。在互相吸收、接受优秀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影响深入到双方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潜移默化,这样文化交融的现象才得以出现。这也为多元一体的民族观不断发展并牢牢巩固为坚定信念提供了历史文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