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硕
(国家大剧院,北京)
舞台美术自古有之,经过历史的洗礼,逐渐凝练成一门极具魅力的学科,并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现代舞台美术自20世纪中期,首次实现了“舞台美术”与“展览陈列”的融合;1967年,“国际舞台美术组织”成立,并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办“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展”。1982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舞台美术展览”是中国的舞台美术与展览陈列的首次结合。此后,展览展示成为舞台美术设计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媒介;为了更好地展示艺术成果、还原艺术氛围,舞台美术设计师们日趋注重设计作品与展示环境的融合,从而推动了舞台美术元素与陈列艺术设计交叉、应用。舞台美术因其特殊的属性,其艺术呈现语言丰富且极具感染力,吸纳借鉴舞美设计元素,将其融入展览之中,有助于改变传统、常规的展陈形式;此外,舞美领域的新理念、新媒介在不断发展演变中,也为传统文博机构的陈列语言拓展的新思路[1]。
舞台美术是环境艺术,通过营造立体的感官环境,渲染舞台氛围。展览同样离不开对环境艺术的研究与建模。在展览陈列语言中,是否能通过环境营造而讲好“故事”,实现信息传递,是陈列设计的重要内容。舞台美术设计中,注重对色彩、明暗、光线、视觉高度等因素的运用,而恰如其分地运用上述因素,则对展览陈列语言极有助益。
光环境是舞台美术环境语言的重要因素。通常的博物馆展览整体光环境比较均匀,较少出现炫丽、耀眼、五彩斑斓的光环境;而展品照明方面,也因展品安全、陈列内容等因素对色温、色度、明暗、阴影、炫光等谨慎处理,减少光对陈列内容的影响和对展品的损害。而舞台灯光千变万化,舞台效果只有在灯光的辅助下,才具有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在现代舞台表演中,光线的合理设计和运用使整个剧情层次分明、充满活力,富有灵气、富有生命力。而要达到这种视觉效果,灯光的强度、色彩、分布区域和运动变化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展览设计者打破了博物馆光环境的局限,在展览的某个环节中以绚丽多变的光环境营造艺术氛围,从而起到感染观者的作用。甚至某些展览,以光环境的塑造作为主要展陈内容,引发观者沉浸式的体验。舞台美术的光环境营造,已经越来越多地赢得了展览设计者的钟爱,成为展览环境氛围营造的主要手段之一[2]。
随着高新技术的出现和运用,展览策划、展陈设计的理念在逐步更新,新技术、新观念不断地被应用于展览之中。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遗存及相关信息与知识的保有者,通过举办各种展览来完成其展示收藏、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数字展示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使其挣脱了传统展示方法对展示空间、展览内容以及观众参观活动的束缚,增强了展示效果。在互动展示中,无论是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还是多方式的感知系统,展示内容都能够以具体的传播形式,让参观者亲身体验促进交流的真实性,使观众对信息有更深刻、更生动的认识。科技改变生活,无论是展览设计还是舞台美术,都因为科技的变革而日益发展,并逐步产生同一、交融之趋势。
步入新世纪,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舞台美术的必备元素之一。要完美呈现舞台效果,多媒体技术可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如果说一部演剧中失去了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演出将大为失色。同样,展览陈列也因运用多媒体技术而使其更具真实性与带入感,使展陈更为灵动、更具活力。所以,作为舞台美术与展览设计交融的舞台美术题材展览是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如何灵活、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原舞台效果,突出展览主题,营造艺术氛围,成为展览设计的重要一环。音频、视频、投影等工具经常是舞美展中的重要展品,承载展览内容[3]。同时又是陈列设计的重要工具,在烘托氛围方面最为直接、最易见效。如“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中,其中一名舞美设计仅以一块亚克力为载体,将所有的舞台效果变化以多媒体编程投影形式放映于其上。又如前文所述,多媒体技术已经为舞台设计中的常态性媒介。在舞美设计方案中,设计者常以此呈现时空变化,如河水流淌、春秋更替等。舞美模型为舞台的缩影,因而在舞台美术模型的制作中,部分设计师会将微型投影作为模型的一部分,用以呈现舞台效果。而这些多媒体应用被原汁原味地通过投影等工具移植于模型之上,成为展品的一部分。在陈列设计方面,投影、动画可以强化展览的美感,还原舞台氛围,使观众易于理解、乐于观赏。
众所皆知,在舞美布景的制作中,不追求“真材实料”,只追求“以假乱真”。制作舞台布景的很多材料(如苯板、行架等),同样适合在展览陈列,尤其是短期临时性展览的陈列设计。剧院展览设计者在展陈设计中运用苯板、亚克力等舞美常用材料,营造舞台美术氛围。苯板是舞台美术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因其价格低廉、轻便易于搬运、易于塑形上色等特点,常被用于舞台布景、道具的制作,以致成为了舞台美术的“符号”之一。国家大剧院舞台美术题材展览在探寻陈列语言之时,借鉴了舞台美术布景、道具制作的概念,将造价低廉、便于塑形及搬运的苯板制作成展览各层级部题版、头妆设计辅助展具等。一方面,突出了“舞台美术”这一主题,引发业内人士的共鸣,并使一般观众了解舞台美术的幕后生产环节,增强展览趣味性;另一方面,有效地节约了展览成本,缩短展览制作工期,大量节省了人力、物力。此外,展具设计不仅能够突出陈列效果,弱化对展品的视觉影响,也可以成为展览内容的载体[4-6]。“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中”,默默无闻的长条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既是摆放展品的展台,也是每位设计的空间领域。长3米,宽1.5米的长条桌成为设计师的工作区域与展示空间,根据每位设计师的不同理念,或为工作状态之场景还原,或为代表作品的集中展示,或为教学状态的现场呈现。
舞台美术是视觉艺术、应用艺术。追其根本,是用于剧目演出、演员活动的特殊设计,服从于表现的目的。舞台美术是为了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剧目内容而逐渐发展而来,强调设计的开放性,强调与观众的互动与交流,强调沉浸式体验。而博物馆的陈列艺术同样为观众服务,注重传播文化知识,滴灌并反哺大众。因而舞台美术的陈列语言与博物馆之陈列语言在特定的环境中有着共同的目标与诉求。审思舞台美术陈列语言,将其融入博物馆陈列设计,开拓博物馆展览策划与艺术设计新思路,满足大众需求,实现“以人为本”,以更加交融、更加沉浸的方式服务大众,传播文化传承文明。
舞台是在剧院中为演员表演提供的空间,它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演员的表演并获得理想的观赏效果。通常由一个或数个平台构成,或有升降、旋转等功能。现今常见的舞台有镜框式舞台、伸展式舞台、圆环型舞台和旋转型舞台等。从舞台的建筑类型与结构不难看出,其理念是吸引观众注意,使观者聚焦于此,本意为向观众开放展示,引发与观众的互动和交流。因于其开放性,“舞台”一词逐渐具备其他含义,如“平台”“空间”“领域”“社会活动场所”等词汇的代称。由此,舞台美术就于无形之中被赋予了开放性。无论是舞台效果设计、服装化妆、道具运用,还是灯光设计、多媒体设计,舞台美术在舞台艺术中,都以向观众全方位、开放式地展示剧目为理念,以强化与观众在思维中的互动、交流与共鸣,从而产生共情为宗旨。舞台美术涵盖演出各个方面,贯穿剧目始终,它的合理运用,有助于人物的塑造,有助于剧情的发展。立于舞台之上,触目可见,触手可及,我们能深切感受到舞台场景是开放的,服装、道具是开放的,舞台机械是开放的,演员是开放的,甚至舞台设计的理念都不为时间与空间束缚,可无限畅想。在博物馆展览策划与实施中,观众与陈列语言的关系已经不同于早期的隔窗观望、单纯观看,互动性、交流性已为博物馆人所重视及研究。舞台美术的开放性理念适宜在展览中作为陈列语言,承载一定的展览内容,为策展者们所借鉴、吸收、利用。舞台美术陈列语言就如同演员的表演,它不能呆板、冷硬,使观众望之却步,需要与观众沟通、互动,从而使观众产生亲切、愉悦之感。在博物馆展览的策划与实施方面,也应更加重视展览的互动环节,以期实现“人”与“物”的交流、“动”与“静”的互动,使展览更具人性化,更好地传递文化艺术知识,进行艺术教育。“观”即为观者,主要为展览的目标观众群;“展”既为策展人,又可理解为展览陈列语言。“观”与“展”两者的互动是展览策划与运作不可剥离的环节,互相影响,有机统一。做好“观”与“展”的沟通与对话,不仅需要新媒体、新技术等媒介的运用,更需要策展者的思维方式的突破与思考角度的创新,开放思维,将舞台美术的开放性变为展览陈列语言的应用手段,实现与观众的互动与交流,将凝固的展览哺育为更为开放、更为自由的陈列艺术[7-9]。
舞台美术是呈现剧目内容的重要依托。一个剧目往往仅有几幕简单的场景,舞台美术具有象征性性、指向性与典型性,它在极为狭小的空间与极为短暂的时间内,阐述一定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背景,从而为剧目演出打造视觉与感官的支持,让观众在观演之时获得剧本所蕴含的各类信息。舞台美术是时间与空间的浓缩,强调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典型环境。通常博物馆场景是作为辅助展品出现,一般情况下为再现式的呈现,相较于舞台美术设计而典型的表现力不足,仅是作为辅助陈列手段应用于陈列之中。而舞美设计是典型的,它不是辅助手段,而是表现语言。环境氛围营造,推动剧情发展,人物性格塑造都依托于舞台美术的典型性。博物馆人应该借鉴舞台美术的典型性来渲染展览主题,营造展览氛围。博物馆陈列展览是一个以形象传播为基础,以形式艺术为表现手段的科学,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是构想与推敲后的产物。陈列设计是思维活动,是思维过程。陈列设计可谓是一门艺术,用技术来创造空间、叙说故事、牵动情感、引发思考。而在这些创造与叙说中,典型概念的运用至关重要。我们所常见的展览是以史料、实物为主,结合辅助手段,向观众讲解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历史内涵,并以此吸引观众投入到她的陈列、展示之中。观者在此可以近距离、平心静气地研读、思考、认识、记忆或欣赏品味展品。它的主要传播方式和观众的接受方式是静态观赏,“声、光、电”及场景营造等方式为其辅助手段,不可反客为主。而舞台美术展览既相似于博物馆常见展览,又具有其自身特点,区别于观者们日常所见的器物陈列、复原陈列以及凝固、静止的文物展、美术展。它是一种以动态且富有韵律的“舞台艺术”为主题的展览。在展览陈列方面,不同于静态的文物展和美术展,它要求多元化、多角度地、直观立体地诠释展览主题,还原舞台场景,营造舞台氛围。舞台美术离不开现代技术与材料,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呈现,打破博物馆“以物为主、视觉传播、静态观赏”的常规,在借用更多虚拟式、数字式,甚至宏观概念来表现、演绎、渲染“表演艺术”这一概念。在形式语言的运用上也更多地强化了声、光、电、色彩,甚至温度等元素的运用。静态观赏可以给予观众沉思的空间,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则能调动观者的情绪,引发观众的参与感。除技术手段外,布景、人物及道具(舞台场景)的创作与塑造同样适宜运用于陈列设计之中,成为博物馆陈列语言,传达特定历史特定时期特定人物所处的特定氛围,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不同的领域间的相互借鉴、吸收,可以丰富、增强自我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因而在展览陈列设计之时,深挖展览资源,解析展览主题,适度增强陈列语言的典型性设计承载展览内容,推敲并运用符合展览特点的陈列设计形式将更为观众所喜闻乐见[10-12]。
在参观展览时,首先吸引观众视线的是展品的形态和色彩,而非展览的具体内容,只有到了真正对展品去注意的时候,才会领悟展品所要呈现的内涵。而舞台艺术则与之不同。从故事传唱到视觉赏析,舞台艺术的魅力为人们所公认。舞台艺术的魅力极大程度上源自舞台美术与舞台演出为观众带来的沉浸式体验。舞台美术是动态的艺术,是“活”的艺术,需要亲临现场,亲身参与,亲自体验方能感受到其艺术的魅力。如果说文物、文献等展品是通过静态展示,让观者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凝结;舞台美术就是通过声音、光线、色彩、形状、材质等元素的无限变化使观众享受时空的交叠与知觉的体验。“演”是舞台美术的灵魂,也是舞台美术展览不可缺少的点睛之笔。“演”既意之“表演”,又意为“变化”。舞台美术是表演与变化的艺术。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美术展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展览模式,在展览中融入演出元素,以“展”“演”相结合,将展览“从无声变有声,从平面变立体”,利用剧院优势,吸引各方观众,实现艺术普及,开展社会教育。“为表演而设计——欧洲当代舞台美术设计展”中,开设了“大师工作坊”,舞美设计师与观众共同探讨剧本、绘制设计图、制作模型、服装、道具,使观众对舞台美术有了直观体验,也使得整个展览更加立体化。“演”不仅是人的活动,声、光、电结合的“活”展品、多媒体的广泛应用等都是舞美设计陈列语言中“演”的基本元素[13-15]。如互动设计中,依据观者的知觉反应,将复杂的概念用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形态展现出来,当观众利用视觉器官获取光影、空间、材质、色彩等环境信息后,会产生自动搜索头脑中相似记忆的知觉行为,激发观众的联想,让参观者亲身体验促进交流的真实性,使观众对信息有更深刻、更生动的认识。沉浸性实际上是对展览内容的“激活”,通过展示手段的万千变化,引导观者融入展览主题,体会展览内容,架起“展览”与“观者”的桥梁。舞台美术与展览陈列同为视觉艺术、应用技术,在陈列艺术设计中融入舞台美术陈列语言,勤加思考、科学处理,可以提升展览的艺术性与感染力,满足观众对未知的探求心理,实现知识的传递与文化的传播。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跨界成为一种常态。国家大剧院为表演艺术中心,但同样兼具着艺术普及与社会教育的职能。展览陈列是剧院进行教育传播的途径之一,是艺术普及的一个重要窗口。因其自身职能与定位,剧院展览策划工作常与表演艺术息息相关,展览陈列方式也常汲取表演艺术领域中的元素与手法。舞台美术是演出的重要元素,无论是布景、灯光,还是服装、化妆,都是演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极具强烈感染力和传播力。探寻演剧、设计等不同艺术之间的切合点,将舞台美术的独特属性赋予陈列语言之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式,达成不同学科之间的通感,从而创新陈列设计理念,丰富信息传递方式,是在打破行业藩篱后的一种突破和实践。无论是舞台美术还是陈列艺术,其对话与交融为必然趋势。在“艺术+科技”的多元发展视角下,这对姊妹艺术终将在交融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