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芷,黄贵懿
(1.重庆文理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重庆;2.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日益增多的竞争与挑战,各种心理问题频现,这给学生个人发展、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带来严重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方面[1]。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2]。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健康需求与高校心理支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旧突出。高校如何科学、有效地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支持服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高校虽然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依旧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体系建设不足。校内心理服务缺乏统一架构,制度与组织建设并不健全。现有心理服务集中在校级层面,较少涉及二级单位和教师。二是心理教育较弱。平时注重心理咨询,经常性和系统性的心理教育或团体辅导不多。三是实效性不够。校内心理教育与宣传常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针对性和实效性普遍不够。四是互动性缺乏。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心理层面的沟通交流不多,许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愿主动求助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老师。五是师资不足。高校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师,其他学科教师又欠缺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学校对教师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较少。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普通人优势与美德的一门科学[3]。20 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等人倡导,尝试通过科学研究方法,来探索提升个体、群体和组织幸福的机制,从而达到一种丰盈(Flourishing)的状态[4-5]。积极心理品质通常指个体产生的各类具有积极意义的心理要素,包括个人的快乐感、乐观心态和自我幸福感等。针对积极心理品质,学者们提出六种美德(智慧与知识、爱与人性、勇气、节制、正义、灵性与超越)和与之对应的24 种力量。大学生心理健康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建构积极心理品质,进而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心理的健康。
心理健康支持体系的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其中有学者(朱仲敏,2012;何华敏,2015)将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分成内部支持体系和外部支持体系,从服务范围又分为宏观(社会)、中观(学校和家庭)和微观(个体)多个层级的支持子系统[6]。根据服务范围的分类方法,从宏观层面看,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包括社会层面围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投资、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等所组成的系统(黄希庭等,2007)[7]。从中观层面看,即本研究所指的高校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应当是高等学校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学生预防或者消除不良行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健康管理能力的系统性教育及服务活动。
根据文献分析,学界现有心理健康支持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心理健康支持各要素的系统性研究不足。心理健康支持涉及多要素间的联动与协同,然而当前研究针对系统性心理支持的策略与方法研究不多[8],特别是以高校为主体的统筹机制比较缺乏。二是重点关注外部力量的塑造。当前心理健康支持服务研究重在外部因素的构建,对于外部因素如何促进个体内部心理变化以及心理自助(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绪控制、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效能感、积极心理品质和人格物质)的形成研究相对不足。
从积极心理理论视角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校长期以来实行的“消极”心理支持模式。其具体表现为:一是问题导向思路。重心放在发现心理问题学生和心理危机干预上,心理教师充当“灭火员”和“修理工”的角色,实行以防为重的被动式心理支持。二是实行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辅导教师主导模式。没有充分认识教师、学生、家庭、社会多因素的作用,导致学校心理支持力量偏弱。三是重理论研究、缺乏实践操作。高校开办的心理学专业热衷于学术研究,对实践研究不够投入,心理学专业教师对心理咨询与辅导积极性不高,投入精力不多。消除和缓解心理问题固然重要,但心理问题学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学生需要培育和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从根源上预防各类心理问题的发生。因此,改变高校现有被动消极的心理服务模式,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并改进高校现有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注重培育学生内在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积极心理理论强调培育和保持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及时应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因此,新型高校大学生心理支持体系模型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块、积极心理危机干预模块、积极心理环境支持模块。三个模块的工作机制相互协同,行动人员相互融合交叉,工作内容互为补充,共同发挥心理健康支持作用。如图1 所示。
(1)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块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个体在与环境互动时,具有的一种相对恒定的心理状态,具体体现在与人互动中,能否保持平和心态,自身情绪、需要和认知始终较为稳定,并展现出一种真实自我且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9]。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包括四个部分内容:一是工作目标与原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以培育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目标。工作原则应当以促进学生积极发展为中心,注重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方位实施和全过程融入,开展心理育人活动。二是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科学设计,既要注重外部教育引导,又要增强学生的心理自助能力。三是教育方法与途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开办心理辅导讲座,或以周末思想教育课、心理选修课、团体心理辅导课、专题团会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到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鼓励各类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体现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培育。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交叉融合,创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培训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讲授、体验、参与、活动、合作等多样教学方式,教学中注重情景性、群体参与性、体验性、趣味性和师生交互性。四是评价与反馈系统建设。建立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标准与方法,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跟踪与测评,评估实施绩效以实现教育工作的持续改进。此外,通过开展对修课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前测与后测等,对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进行持续优化,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测评方法将在后面内容中介绍。
(2)积极心理问题干预模块
积极心理问题干预模块包括四个部分内容:一是工作目标与原则。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属于学生中的个别现象,心理问题干预工作以面向部分学生的调适性为目标。积极心理理论构建下的问题干预原则,需要坚持从积极的视角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潜能的调适性。二是组织结构与工作机制。建立以心理咨询中心为主导,各二级院系、学生团体共同参与的组织形态。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日常对心理问题学生实施线上与线下心理咨询与干预活动,各二级院系给予心理问题学生积极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三是工作方法与具体措施。对待学生心理问题,应该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首先,对于心理问题的判断要从积极方面着手,从缺乏积极心理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努力尝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早期心理问题发现中的应用,通过挖掘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数据,分析学生学习、生活、社交数据,了解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及时发现和干预处于萌芽期的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问题干预的时效性。其次,在具体咨询工作中,融入积极的心理干预方法化解问题,提升学生积极与正向的内在力量。鼓励专业心理咨询教师深入研究积极心理学,探索更多疏导学生不良情绪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四是评价与反馈方法。心理问题干预工作中,及时开展过程性评价,干预过程结束后注重总结经验,促进工作的持续改进。同时,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新技术在评价工作中的应用。
(3)积极心理环境支持模块
积极心理环境支持模块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设理念与建设目标。树立提升学生幸福感、塑造积极人格、挖掘人格优势、构建积极环境的建设工作理念。以提升大学生的积极体验,引导大学生在成长中发现、构筑和扩大生命中积极而正向的因素为建设目标。二是构建多主体协同支持。构建“学校-学院-专业-班级”“领导-教师-职员”“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维度的联络与协调机制,共同发挥心理育人的作用。学校层面建设大学生心理辅导网站、学生心理社团等心理辅导平台,发挥心理支持与帮助的枢纽作用。三是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发挥校园宣传阵地、标识文化、建筑文化、服务管理文化等多元素的积极正向引导作用,在校园规划中,充分考虑和融入心理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间的人际交流,让学生在相互支持的过程中,生成和感知内心幸福元素,进而实现自我成长。四是制度与组织保障。建构学校、二级学院组成的多层级心理支持组织架构,并建立心理育人制度体系。优化配置校内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资源,建立全校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并实现学生心理状态的动态更新。构建学校层面、二级单位组成的分级心理分析机制,减少组织机构间的信息阻碍。加强校级统一心理咨询机构建设,增加校级机构在心理育人方面的统筹指导的权力。五是人力资源建设。建设心理健康教学团队,科学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与发展计划,通过引进、送培和校本培训相结合,加强专兼职教师和辅导员、各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设一支积极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全面提升全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通过制度建设,将心理辅导、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内容纳入教师的评价体系,形成良好的校园积极心理育人环境。
(4)大学生积极心理状态的测评
支持体系中各模块的运行均离不开对学生开展积极心理状态的测评,测评既是心理支持工作开展的起点,也是评价心理支持工作效果的依据。因此,积极心理状态测评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支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开展好大学生积极心理状态的测评,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优化积极心理测评量表。现有积极心理测评量表主要借鉴国外,由于适用范围、文化传统、语言翻译等因素,并不适合高校照搬借用。因而,高校一方面需要组织科研力量,探索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社会心理学理论中埃里森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从发展角度分析大学生面临的共性成长问题,结合中国文化特点和大学生年龄段对现有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另一方面,通过深入对比研究VIA-IS 及其简化版、衍生版量表,结合中国道德、文化、思维方式的特点,从实证调查研究结果中,分析双重维度建构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测评模型,力求测评更简单和易用,并对测评工具科学性并加以实验验证。二是尝试测评方法的创新。探索在测评中加入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并对效度、信度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校正。
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支持系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心理育人的全面性,积极心理问题干预关注个性化的心理健康,积极心理环境支持注重多种力量的协同。三个模块的建设需要统筹推进,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积极心理理论应用的融合创新,在探索中构建相应的教学和管理制度。由于积极心理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其在高校中的实践应用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方面,高校还需深入探索积极心理品质的作用机制,分析积极心理品质对学生学校适应性、学生学业进步、学生就业创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作用。另一方面,将体系建设纳入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和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