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散步活动的创新管理实践研究

2022-03-17 02:54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散步蜗牛幼儿园

施 思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600)

0 引言

可以说散步就是幼儿园午餐后的一个活动环节,虽然看似毫不起眼,却不容忽视。幼儿园园本课程中没有对散步活动做出目标指向,具体活动多由教师组织安排。为了使散步活动更加有秩序,有必要结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对散步活动进行创新管理,引导幼儿提升观察力,通过不同的散步形式使活动更具趣味性。

1 幼儿散步活动开展现状

对当前幼儿园散步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总结,主要问题如下:(1)幼儿在散步期间身心没有得到放松。作为一日生活中最放松的活动环节,幼儿在散步活动中应自主调配时间和节奏,虽然有时候教师会组织幼儿展开散步活动,但教师会控制活动形式和内容,幼儿只能跟在教师的背后慢慢的走着,对周围的事物无法观察,这样的活动方式并不会让幼儿感到放松。(2)散步缺乏明确的目的性。散步期间,教师带着幼儿随便走,四处看,认为散步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散步,长此以往教师缺乏其中的教育融入意识,导致散步目的性不强,不利于对幼儿观察能力的提升。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认为幼儿园教育活动多为集体教学或区域活动,教师普遍忽略了散步类活动的重要价值,从而影响了幼儿对事物的探究与积累[1]。

2 幼儿散步活动的创新管理策略

2.1 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积极转变散步活动观念

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使散步活动更加灵活化。散步活动中,教师多是牵着孩子走,让孩子跟随自己的步伐。建议转变这样的思维,试着停下脚步观察孩子的表现,尊重幼儿的喜好。比如刚刚下过雨,不平整的路面会有很多小水坑,幼儿踩入水坑会出现“啪”的声音,听到声音后教师不宜阻止,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让幼儿自主参与其中,几个孩子瞬间热闹起来,与小水坑一起做游戏。

积极转变活动观念,使活动变得轻松化,以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比如“我们去散步吧!”教师提议,幼儿开心的跟着教师去散步,并在散步的途中探索与发现,“这是什么?”“这是飞机!”“这是飞机留下的烟!”整个过程中,教师不宜催促,也不能用指令性的语言让幼儿排好队伍行走,而是要以商量的语气引导幼儿注意队形,防止掉队,试着在愉快的气氛内参与散步活动[2]。

2.2 引领幼儿关注自然,在散步活动中获得美好体验

可以说大自然就是幼儿们天然的乐园,自然中的事物以独特一面吸引着幼儿,不仅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也培养了其探索意识,为幼儿展示了动静交替的世界。建议教师利用饭后散步的时间带着幼儿走入小树林、草丛或者种植园,一边散步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变化。散步期间幼儿停留在一片草地上,从树上摘下一片树叶,观察树叶的变化,感受季节的交替对树叶的影响。有的幼儿会在路边看到蚂蚁搬家、蜗牛再爬,从中观察蚂蚁搬家的迹象,了解蜗牛的爬行速度,或者研究树上的鸟窝是谁的家?幼儿在散步的过程中寻找自然界隐藏的事情,借此关注大自然,在散步期间不断学习,在愉悦的氛围感知自然。可以说饭后散步活动是幼儿园活动中的必要环节,教师应充分利用该活动引领幼儿与自然接触,不断开拓幼儿视野,使其增长见识,从而培育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潜移默化的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中教师也会密切关注幼儿的行为特征,重新认识每个孩子,及时对自身作出反思,更新教育理念,积极的转变角色身份,让自己从活动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传输者变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突出散步活动的“生活即教育”活动宗旨。

2.3 转变活动方式,关注幼儿行为表现

积极转变散步活动形式,从“顺走”转为“倒走”,再从“领走”转向“跟走”。在散步活动中会发现,男孩女孩会提前排好队形,老师一只手牵着排头的孩子向前走,孩子看到的往往是老师的背影,而教师也不能关注到后面幼儿的行为。建议转变散步活动形式,在散步时两只手拉着排头幼儿,面对着他们倒着走,从而更好的照顾所有幼儿,突出教师对幼儿的关注。不管是顺着走,还是倒着走,教师在其中都会起到引领的作用,活动的掌握权往往在教师手中。因此,有必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现状,为幼儿搭建良好的桥梁,将活动的主动权归还给幼儿,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散步的路线。教师走在队伍旁边,或者直接来到排末尾孩子的身边,跟着队伍走的同时与幼儿积极交流。

创新散步活动形式,发挥教师在其中的观察者、支持者的角色,追随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对此,以下建议可供参考:(1)互动式散步,幼儿园试着为幼儿创造宁静且和谐的活动氛围,采用“大带小”的混龄形式开展散步活动,强调幼儿的责任感。午饭后,大班幼儿两人为一组,从小班里选择一个孩子带着散步,一边走一边给他们讲身边发生的故事,这样互动式的散步活动可以让幼儿逐渐学会分享,关怀身边人,从而提升幼儿的社会交际能力。(2)专题式散步。对每天的散步活动赋予一个主题,比如今天午后散步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到可爱的蜗牛。幼儿在一块潮湿的土地旁找到小蜗牛,他会拉着身边的小伙伴一起看,此时孩子们心中就会产生很多疑问,蜗牛会在什么时候出来活动?蜗牛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蜗牛喜欢吃什么?一系列的活动引领着幼儿去观察和思考,而关于蜗牛的专题活动因此生成。(3)随机式散步。有的幼儿饭后在花园中散步,发现树丛里有一朵盛开的黄花,就会问身边的人:“这是菊花吗?”随后孩子们开始讨论,幼儿A说:“这是蒲公英的花。”幼儿B:“原来蒲公英的花是黄色的啊。”接着,幼儿发现周围还有很多小黄花,这时他们又找到了蒲公英的种子,发现它的绒毛种子可以被吹散开,“种子会飞”的秘密被幼儿发现,幼儿们开始兴奋的自己吹种子,一边吹一边跟着跑。一系列的活动产生都源于一个幼儿饭后散步,真正意义上突出了在玩和学的相互融合[3]。

2.4 开展与课程相关的散步活动,培养幼儿观察力

散步活动的开展应当与幼儿园课程活动相结合,引导幼儿带着目标去散步。比如在幼儿园内开展《瓜果乐》主题活动,教师带着幼儿前往周围的菜园或农乐园观察蔬菜,欣赏田园风光的同时带着小工具一起翻泥土、挖野菜。比如在开展《交通工具大集合》主题活动时,中午带着幼儿在马路两侧人行道散步,根据散步活动的主题内容,观察路上的小汽车、交通信号灯以及交通标识,了解如何过马路以及各项常识。开展《动物朋友》主题活动时,带着幼儿在周围农村散步,观察小鸡小鸭,为它们投喂食物,了解公鸡母鸡的区别,观察小鸡的爪子和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学一下公鸡打鸣、鸭子走路的样子。

在组织散步活动中培育幼儿的观察力,试着利用偶发事件激发幼儿观察性趣。散步期间幼儿会自然的排队跟着教师走,这时有一名幼儿发现了小蜜蜂停在花朵上,将该现象告诉老师,老师叫来其他幼儿一同观察,幼儿问道:“蜜蜂是用嘴巴采蜜的吗?”另一个幼儿回答:“不是,我妈妈说蜜蜂需要用腿采蜜”其他幼儿观察后,教师再更正说道:“蜜蜂的确是用嘴巴来采蜜,但是它们却是用腿采花粉,由于蜜蜂嘴巴小,你们难以观察到的。”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蜜蜂腿部是不是有毛茸茸的小花粉球,这里就是采集到的花粉,但是不要碰它,小心被蜜蜂蛰到。这类偶发事件能够转变幼儿的认知,使其对不同的发现产生兴趣,从而更积极的探索生活。

试着在散步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建议如下:(1)有计划的去观察。幼儿在散步期间对身边的某个事物进行观察,等他们回家后再观察与之相关的事物,比如观察到池塘里的鱼之后,回到家中观察家中鱼缸里的金鱼,或者观察菜市场的鱼,试着说出这些鱼的名字。(2)拓宽观察视角。不同的散步地点可以拓宽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视角,从周围环境布置观察地点的变化,通过道路两旁景色的转变调整散步速度,散步时保证自身安全,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的事物产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3 总结

总而言之,饭后散步是幼儿园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利用好散步活动的机会,带领幼儿与自然亲密接触,不断开拓其视野,使幼儿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活动中应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积极转变散步活动观念,引领幼儿关注自然,通过转变活动方式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猜你喜欢
散步蜗牛幼儿园
散步的收获
散步
爱“上”幼儿园
散步畅想
蜗牛说
一起去散步吧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