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永(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中提到: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完善高职院校“分类招考”制度,健全普职融通制度。可见,我国的职业教育正不断进行改革,而普职融合教育作为我国提出的新改制模式,也逐渐得到重视。
关于普通教育,赫尔巴特认为普通教育是置于哲学与心理学基础上,以管理、教育性教学和训育三种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道德为目的的教育。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普通教育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在教育对象上,普通教育针对的是一般发展中儿童、青少年;在教育内容上,它强调的是具有普适性的基础知识,并不强调专门学习某一项专业或者某一项技术;在承担教育的主体上,主要由普通学校实施学历教育。我国的普通教育体系已经有着较清晰的架构,是大众最为熟知且信赖的教育类型。
职业教育的概念在我国由来已久,但就建国后的内涵变化来看,职业教育这一概念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技术教育”更改为“职业教育”的转变,职业教育这一称谓直至1982年才被国家宪法予以确认。一般认为,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综合素质而实施的教育活动。
自20世纪初期工业化进程加速,各发达国家从目标、策略等方面对普职融合做了初步规定。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来看,普职融合即每一所高中学校既开设学术性课程又开设技职性课程,学生可以结合未来升学目标自主选择。它是中国教育提出的新改制也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模式,不等于中职普高化,也不等于普高中职化,强调的是同时发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两类教育的育人功能。
就目前看来,大众对普通教育的认可度明显高于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与认同度都不容乐观。2021年,《教育家》杂志对中职学生、高职学生、教师、家长四类主体对有关职业教育的多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16.08%的答题者对就读职业院校持勉强接受态度,有4.75%的答题者不能接受就读职业院校。就接受职业教育的最大困难这一问题,70.26%的中职学生认为社会认可度是他们接受职业教育的最大困难,而高职学生选择此选项的比例更是高达73.48%。
自古以来,我国就推崇学习文化知识,将接受普通教育当作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对于职业教育,大众则普遍认为这是无可奈何之选择。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接受职业教育就意味着失去获得高收入的机会,意味着在竞争就业机会时处于劣势。所以只要学生有机会接受普通教育,绝大部分家庭不会选择让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当前,我国尚未建立与普职教育融合相匹配的考核评价制度,难以对普职教育融合的实施效果进行精准有效评价。
我国现行考核评价制度都是基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两类教育单独实行,各自拥有相对独立的评价体系与升学制度。长期以来,普通高中走知识学术型评价体系,评判教学标准的最重要指标是学生成绩和升学率。虽然如今强调多角度考察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但其要点依然指向升学预备。而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某一专门技能为目的终结性教育,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为中心,从学生发展、学校工作、服务地方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属于就业技能型评价体系。普职教育融合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其实践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考试评价制度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
当前,由于在学校内部开展普职教育融合难度较低,所以目前普职教育融合实践仍然大多停留在学校内部层面。至于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双向互动,则是频率较低甚至是处于尚未开展阶段。再者,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课程依然是各自独立、互无联系的。现有的课程设置多是两类课程的简单拼凑,并没有走向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而且,关于课程的学分互认、学分设置等方面都尚无细致化的政策指导,在具体实施层面需要学校自行探索。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重塑职业教育形象、建立配套的考核评价制度、构建以学术基础教育为核心的高中普职融合政策体系、加强校际合作与课程融合四条路径发挥普职融合教育对于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作用。
首先,扭转社会各界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偏差是实施普职教育融合的首要任务。政府要从上层建筑层面,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策性引导,借助多种宣传途径对职业教育的就业前景、现实意义等方面引导公众形成更为客观的认识。
其次,建立配套的考核评价制度是普职教育融合的必要完善。如果依然以现行评价制度评价普职融合,对于学校、老师、学生三方都有相当难度。学校没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教师失去教学方向,学生也会缺少奋斗动力。
再者,构建以学术基础教育为核心的高中普职融合政策体系是开展普职教育融合的重要前提。学术基础课程对于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高尚品格有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学术基础课程做支撑,不但难以达成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而且难以真正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技术型人才。
最后,加强校际合作与课程融合是实施普职教育融合的必要措施。不管是普通学校与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课程打磨抑或是普通学校间携手进行普职教育融合探索,都比只在一所学校内部闭门造车来得高效务实。在课程融合上,不能流于表面,要加强学术知识与职业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对两类知识的认识更为系统、全面。
综上,在民众对职业教育认同度较低的今天,实施普职融合教育是国际教育的普遍做法也是大势所趋,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还有助于破除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但普职教育融合在社会认同度、考核评价制度、校际合作与课程融合等方面都存在着困境,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多种方式对症下药更能促进普职教育融合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