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庆海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广西 梧州 543002)
眼底病是眼科领域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包括脉络膜、视神经以及玻璃体等部位的炎性症状,其中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病变以及视网膜静脉阻塞等最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视神经功能[1]。眼底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现代化眼科治疗方式,该技术可利用激光的生物热凝效应,促进视网膜病变组织的纠正与愈合,从而达到治愈目的,对眼底病患者视力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200例眼底病变患者,旨在探究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8 月本院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的200例眼底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6例,女94例;年龄54~75 岁,平均(66.85±5.17)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3例,视网膜静脉阻塞66 例,老年性黄斑病变20 例,视网膜干性裂孔22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例19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病历资料完整;②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及智力障碍;②配合度差、不遵医嘱;③近期接受过其他眼部手术治疗。
1.2 方法 ①手术治疗:术前30 min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邯郸康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926)进行扩瞳,以便维持术中散瞳状态。手术开始后,于激光裂隙灯下,采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比利时S.A.AlconCouvrourN.V.,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60133)对患眼进行表面麻醉,随后通过全视网膜镜对眼底进行观察,将瞄准光点对准病变组织后,调整参数并发射激光,依据病变范围大小,每次击射12~500 点不等的激光,针对病变范围较大者,可分2~4 次完成治疗,期间需间隔1~2 周。②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依据患者的眼底血管造影结果,对其残余病变进行补充光凝治疗,并选用适当药品进行缩瞳与抗感染干预。针对手术时间超过15 min 的患者,给予0.9%NaCl 对其结膜囊进行冲洗,以此清除角膜接触镜介质及分泌物;针对球后麻醉患者,可在涂抹眼膏后,采用眼罩遮盖术眼,防止角膜暴露,此外,针对光凝过度导致的出血现象,需给予适当止血剂,针对术后眼压升高者,则可应用适当降眼压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于出现虹膜炎、光凝周边视网膜裂孔患者,可于术后应用激素眼药水进行治疗,以此减少光凝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视网膜出血及水肿等症状明显减少,且视网膜上存在清晰可见的光凝斑,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测可见新生血管网消退或萎缩,毛细血管无灌注新区为有效;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等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FFA检测可见新生毛细血管网增加、玻璃体积血加重、新生血管纤维膜增殖以及黄斑水肿加重等情况为无效。②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采用OCT扫描成像仪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时的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包括上方、下方、鼻侧与颞侧4个象限。③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采用OCT扫描成像仪对患者术前及术后2 周时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检测,包括最低处、A1、A2、A3等区域。④脉络膜厚度变化: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强深部成像技术(EDI—SDOCT),对患者术前及术后2 周的脉络膜厚度进行检测,包括黄斑中心凹处、M750(鼻侧、颞侧、上方、下方750 μm 处4 个位点测量值的平均值)、M1500(鼻侧、颞侧、上方、下方1 500 μm处4个位点测量值的平均值)、SFCT(水平和垂直扫描线上共4个测量值的平均值),每个位点测量2 次取平均值。⑤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患者术后6 个月内的并发症情况,包括中心视力下降、夜间的视力下降、视野缩小以及玻璃体混浊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分析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手术,其中有效183例,无效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5%。
2.2 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 经OCT 扫描成像检测,患者在术后2 周的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上方、下方、鼻侧、颞侧)明显大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μm)
组别术前术后t值P值颞侧79.46±15.97 91.32±16.84 7.227 0.001上方110.73±14.50 125.42±13.49 10.490 0.001下方122.93±15.98 130.57±14.66 4.982 0.001鼻侧62.08±13.54 68.95±11.49 5.471 0.001
2.3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 经OCT 扫描成像检测,患者在术后2 周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最低处、A1、A2、A3区域)明显大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μm)
A3 290.86±8.94 314.45±10.85 23.730 0.001组别术前术后t值P值最低处183.47±6.52 244.35±8.75 78.901 0.001 A1 208.32±7.23 268.15±7.96 78.685 0.001 A2 297.12±13.46 317.50±10.38 16.956 0.001
2.4 脉络膜厚度变化 经EDI—SDOCT检测,患者在术后2 周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FCT、M750、M1500 位点)明显小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的脉络膜厚度变化比较(,μm)
表3 治疗前后的脉络膜厚度变化比较(,μm)
组别术前术后t值P值M1500 263.49±69.25 240.18±31.94 4.323 0.001 SFCT 325.46±80.35 295.32±48.57 4.540 0.001 M750 292.58±75.06 266.82±41.85 4.239 0.001
2.5 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后6 个月,200 例患者中出现5例术后出血、4例眼压增高,经治疗后,恢复正常,且未见严重光凝并发症出现。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依据一定参数(光凝范围、光斑密度和光斑数)对黄斑区外视网膜实施的激光光凝固技术[4],可利用激光的光热效应,造成相应的脉络膜视网膜瘢痕,以及降低视网膜对氧的需求,进而减少新生血管的生长因子[5];同时,通过光凝技术促进视网膜变薄,将脉络膜血管的氧供给视网膜内层,以此改善视网膜缺氧状态,并维持正常氧张力[6]。此外,光凝可有效扩张小静脉、收缩毛细血管,减少渗漏,减轻视网膜的渗出与水肿症状,在各类眼底病变的临床治疗中均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7-9]。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5%,提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多种眼底病均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此外,经OCT 扫描成像检测,患者术后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最低处、A1、A2、A3 区域)均有明显增厚(P<0.05),而经 EDI—SDOCT 检测,患者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FCT、M750、M1500 位点)出现明显变薄(P<0.05)。分析原因为,光凝可封闭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改善视网膜缺血症状,减少新生血管形成,且对新生血管的消退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降低了高危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损失风险,对多种眼底病的遏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10-11]。此外,术后6 个月,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光凝并发症出现。可见,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应用虽可引起短暂不适,但配合持续术后护理,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眼底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可通过减少视网膜的代谢需求,缓解其缺氧症状,促进新生血管的消退,进而达到治愈目的,对眼底病患者视力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