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晓军 林 佳 梁雪杏 魏文著
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 广东 东莞 523710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类疾病,主要影响脊柱、骶髂关节,还可累及手指、膝关节以及眼、心、肺等器官[1]。本病呈慢性、炎症性、隐匿性、反复性发展,是以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晨起或久坐后局部关节僵硬、活动后症状可改善为中心症状的症候群[2]。在临床实践中,非甾体类抗炎药、柳氮磺砒啶、甲氨蝶呤等药物能一定程度上改善AS的临床症状[3]。笔者运用督脉毫火针联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尚可,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AS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36.54±7.70岁;平均病程6.62±0.84年。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7.40±7.42岁;平均病程6.40±0.9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拟定:①下腰背部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活动后疼痛可减轻,休息时疼痛不能减轻;②腰部前后、侧屈活动受限;③胸廓扩展范围降低;④双侧骶髂关节炎,评级在Ⅱ~Ⅳ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评级在Ⅲ~Ⅳ级。第④条加上①②③任一项即可确诊。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寒湿痹阻证拟定。主要包括腰骶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遇寒加重、遇热减轻,肢冷畏寒,夜间痛等症状。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相关标准者;②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哺乳或妊娠期;②精神疾病患者;③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④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⑤已出现严重关节畸形及股骨头骨折者。本研究经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通过。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规格:75mg/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97),用法:每次75mg,1~2次/d。柳氮磺胺吡啶(规格:0.25g/片,上海信宜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57),用法:第1周每日1g/d,第2周起2g/d,均为2次/d。如受试者既往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无效,允许服用既往有效的止痛药物,亦为连续服用14天后休息2天再连续服用14天。观察组运用督脉毫火针联合中药治疗,处方:制附子、干姜、麻黄、细辛、生白术、狗脊、杜仲、续断、茯苓、生姜、大枣、穿山龙各15g,桂枝、炒白芍、葛根各30g,炙甘草10g,蜈蚣2条。制附子及麻黄均先煎0.5h去沫,余药加水2000ml,浸泡0.5h后与制附子及麻黄一同煎煮,大火煮沸后改小火保持微沸,煎煮1.5h浓缩至450ml左右,分3次饭后温服。每日1剂,早中晚服用,连续服用14天后休息1天再连续服用14天。毫火针治疗: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针具为0.30mm×25~30mm刘氏毫火针[江苏省吴江市神龙医疗保健品有限公司,批号:苏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270183号]。取穴为督脉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等穴,常规消毒后,术者将毫火针烧红后快速刺入穴位,根据患者体质进针0.5~1寸不等,治疗期间应注意询问患者是否感觉有放射样热感扩散,以有热感扩散为佳,连续治疗10天后休息2天。两组均治疗60天。
1.5 观察指标:①中医症候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本病寒湿痹阻证型主要中医症状拟定:对腰骶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遇寒加重、遇热减轻,肢冷畏寒,夜间痛等症状分别进行量化评分[4]。舌脉不计入评分中,积分从0到6分逐渐递增,0分为无症状,6分为症状最严重。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积分变化。②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化评估疼痛,疼痛程度从0到10分逐渐递增。③疗效评估[4]:分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档次。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95%;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④炎症因子变化: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五个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当P<0.05时,认为其有统计学差异。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V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例数30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23.58±1.37 13.83±2.99*#23.36±1.82 17.30±2.05*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VAS评分7.76±0.90 4.18±0.46*#7.54±0.88 5.08±0.64*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例数30对照组CRP(mg/L)35.25±4.65 14.06±2.64*#34.84±5.75 21.34±3.42*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L-6(pg/ml)54.40±13.38 18.30±8.80*#53.69±11.41 22.86±7.55*IL-17(pg/ml)71.41±12.40 50.43±7.07*#72.25±14.45 61.79±8.31*TNF-α(pg/ml)57.33±9.33 23.32±4.12*#57.35±9.36 35.91±5.41*ESR(mm/h)30.04±8.42 25.41±3.61*#29.42±5.84 26.62±3.65*
AS在中医学上无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症状及发病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学“腰痹”“龟背风”“尪痹”“妊痹”范畴[3]。本病的病因病机暂不明确,目前西医治疗暂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关键在于缓解及消除软组织炎症,防止或减缓关节畸形。笔者认为AS属本虚标实之症,其病因病机内为督脉、肾经亏虚,外则为腰背部感受寒湿之邪,影响督脉阳气温煦全身,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故治疗以温阳通督、散寒除湿的中药汤剂贯穿治疗始末。
毫火针疗法是一种新型火针治疗方法,其性刚柔并济,兼有毫针调气及火针温通的双重功效,能避毫针与火针二者之短(毫针细则气弱,火针粗则痛甚),取其二者之长(毫针纤细痛微,火针挟火气盛),具有温通经络,祛寒散结等功效[5]。督脉毫火针能够宣通人体阳经之气,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利用经络传输,温通气血,联合温阳通督、散寒除湿方药,将针灸及药物作用于一体,直达病灶,达到温补督脉、祛风散寒、疏通经络之功。本研究处方为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及葛根汤合用,三方均出自《伤寒论》,三方合用,共奏温阳通督、驱寒除湿之效,其中细辛用量较大,古有“细辛不过钱”之说,但笔者在临床诊疗中发现,只要煎煮时间够长,无中毒的弊端。而麻黄先煎去上沫可较大限度地避免服用麻黄烦躁的情况。此外白术、茯苓有补中益气之功;狗脊、杜仲、续断能够益肝肾,强筋骨,穿山龙为朱良春老中医推崇的祛风湿、除痹痛之要药;大枣、生姜为使药,能调和诸药。上方与毫火针共用,能起到温补督脉、固本祛邪、散寒除湿、通经止痛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取督脉毫火针联合中药模式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轻身体疼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总有效率,有一定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