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新型心脏康复模式对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心功能、运动耐量和预后的影响

2022-03-17 12:31董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4期
关键词:步行心率心功能

董爽

在临床中冠心病多见于老年群体,是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后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和堵塞,病变类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旦发生冠状动脉急性阻塞的情况时,会有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发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PCI 不仅可准确的判断冠状动脉的具体狭窄程度,也可用于堵塞冠脉的有效疏通,进而恢复正常的血供,切实有效的提高术后运动耐力和改善心功能,实施优质且科学的康复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为此本文主要就早期新型心脏康复模式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和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 月~2020 年11 月在本院开展冠心病PCI 手术治疗的患者62 例,按照平行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 例。对照组中,男18 例、女13 例;年龄61~80 岁,平均年龄(70.50±3.66)岁;发病至PCI 治疗时间2~4 h,平均发病至PCI 治疗时间(3.21±2.17)h。观察组中,男19 例、女12 例;年龄62~80 岁,平均年龄(71.57±3.47)岁;发病至PCI 治疗时间1~4 h,平均发病至PCI 治疗时间(2.5±2.11)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满足临床关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和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符合临床PCI 治疗相关指征且术后治疗能够正常沟通的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合并严重心肝肺肾器官功能疾病的患者;认知功能损伤无法正常沟通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性药物治疗,即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选择调脂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 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性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新型心脏康复模式:①康复前评估:在每次康复活动之前由医务人员对患者展开评估,判断患者血压心率是否正常;是否有胸闷、头晕、胸痛、心悸、头痛及气促等不适感;心电图检查是否正常;是否服用较大计量的血管活性药物;是否存在影响运动的伤口和管道;是否有肢体运动障碍。符合上述6 种要求即可开展康复活动。告知患者在运动中相关的终止指标,即:心率较休息时升高>20 次/min;舒张压>110 mm Hg(1 mm Hg=0.133 kPa),与静息时比较收缩压下降>10 mm Hg,或者升高>40 mm Hg;出现心律失常;疲劳指数>14 级;气喘指数>2 分;出现胸闷、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症状。符合上述一种情况时必须终止活动[2]。②康复实施:按照七步法原则实施:第1 步:主动或者被动运动,指导患者在床上保持身体各部位的放松,采取半卧体位,每一个动作重复5~20 次,吸气时做运动动作,呼气时放松。训练内容包括肩部缩紧、手指放于肩部用肘部画圆圈、屈曲肘关节、踝关节及脚趾的上下摆动;第2 步:改为床边坐立位或者坐在椅子上,重复第1 步所有的动作;第3 步:改为站立体位重复第1 步所有活动并进行热身,内容为原地踏步、缓慢行走(30 m);第4 步:同第3 步热身活动一样进行热身,内容为原地踏步、站立状态下双手握住扶手保持双膝屈曲至半蹲状态,随后直立身体、步行行走(45 m);第5 步:热身运动同前,主要运动内容为步行行走(90 m)、练习上下楼梯(3~5 级),运动频率调整为2 次/d;第6 步:热身运动同前,主要运动内容为步行行走(150 m)、练习上下半层楼梯,运动频率2 次/d;第7 步:热身运动同前,主要运动方法为步行行走(150 m)、练习上下一层楼梯。以上七步法活动维持5~20 min/次[3]。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 包括LVEF、LVEDD、LVFS、E/A 指标。

1.3.2 对比两组运动耐量 分别测量两组患者运动终点抵达时间、6 min 步行距离、最大心率。应用心肺运动系统展开运动心肺试验,按照标准连续递增方案完成症状限制性运动心肺试验,测定患者运动终点抵达时间以及运动时最大心率。应用平板运动测定仪测定患者6 min 步行距离。

1.3.3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对患者情感、生活满意度、健康指数、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等方面展开评估,每项分值为100 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LVEF、E/A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FS 水平均于对照组,LVEDD 水平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运动耐量对比 干预后,对照组运动终点抵达时间为(5.48±1.03)min、最大心率为(150.43±8.78) 次/min、6 min 步行距离为(412.39±45.44)m;观察组运动终点抵达时间为(7.74±1.29)min、最大心率为(132.31±9.76)次/min、6 min 步行距离为(534.48±50.83)m。观察组运动终点抵达时间、最大心率、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226、7.6849、9.9702,P=0.0000、0.0000、0.0000<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后,对照组情感评分为(78.22±6.33)分、生活满意度评分为(74.91±6.44)分、健康指数评分为(72.23±6.24)分、躯体功能评分为(65.33±2.46)分、社会功能评分为(68.84±3.37)分;观察组情感得分评分为(86.35±6.74)分、生活满意度评分为(89.84±6.53)分、健康指数评分为(88.43±6.43)分、躯体功能评分为(81.56±2.59)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4.36±3.48)分。观察组情感、生活满意度、健康指数、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955、9.0637、10.0667、25.2976、17.8378,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

3 讨论

当前经过学者的研究发现,有效的康复活动对于放松血管、降低血管张力和神经反应水平、改善冠状动脉有着积极的影响。根据研究发现,康复运动后可增加患者的动脉血流量,进而有利于恢复供血射血功能,同时将动脉血管壁厚度增加,有利于手术的恢复。冠心病PCI 术后需要较长的观察和康复时间,尤其对维持患者的生化指标稳定,防止疾病再次发作有重要的意义[4]。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各方面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示早期心脏康复活动应用可获取显著的效果。心脏康复为对患者的运动训练实施医学监测评估、营养咨询和心理干预,并有效的控制了危险因素等,作为综合医疗方法,为患者实施运动训练监测是心脏康复的重要核心[5]。研究显示,PCI 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活动能够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合理化的运动训练,在循序渐进的科学锻炼下,有助于患者运动耐量的提升,减少了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防止甚至是逆转心肌重构发生方面有积极的效果,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心脏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丰富了周围组织的血供[6]。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PCI 术后患者治疗中实施早期新型心脏康复活动,能够改善心功能指标,提升运动耐量,有效的改善预后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步行心率心功能
魔方小区
心率多少才健康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步行回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离心率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求解圆锥曲线离心率“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