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少波,罗 干,陈佳龙,赵 洲
(中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部,山西 太原 030051)
易爆物品储存运输不当、燃气爆炸及暴恐袭击等时有发生,建筑结构在其服役期内遭受空爆荷载的概率逐渐增大。在进行结构抗爆分析时,抗爆设计规范普遍推荐采用无阻尼结构动力学体系,实现基于动力系数的等效静载抗爆分析。空爆荷载作用时长很短,可近似简化为三角形衰减荷载,这种简化可使不熟悉空爆荷载的结构设计人员完成抗爆计算。目前,民用建筑抗爆设计采用延性比等参数完成弹塑性抗爆分析,延性比为结构振动弹塑性变形最大值与弹性变形最大值的比。无阻尼自由振动体系没有能量耗散,是一种无休止的简谐振动。忽略阻尼作用,将放大结构振动各个阶段的位移幅值,而对延性比、动力系数等防爆设计参数的影响,还没有明确的理论结论。
认识到阻尼对结构振动响应存在影响,已开展了一些研究。在理论方面:Biggs采用等效单自由度(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SDOF)进行抗爆分析时,提及阻尼对塑性阶段结构振动存在一定影响;Gantes 等分析空爆作用结构弹塑性振动时,指出阻尼对结构响应前几个振动周期存在一些影响;Riedel 等认为对于空爆作用下结构失效的情况,阻尼可忽略不计;方秦等建立并求解了端部有阻尼支承的梁体空爆作用下的振动方程,表明空爆荷载作用时长越短,端部的阻尼支撑对梁体的抗力提高作用越显著;郭东等采用杜哈梅积分方法,求解了空爆作用下弹性阶段含阻尼体系的等效单自由度动力方程,表明阻尼对反弹阶段的弹性位移振动影响显著,建议按30%进行位移折减,但未解决阻尼参数对塑性阶段响应的影响;陈万祥等求解了含阻尼的柔性边界支承下浅梁的振动方程,认为边界阻尼对结构的破坏模式不会发生变化;董彬等通过数值方法分析了含阻尼体系的梁体振动,表明加设阻尼器能有效控制空爆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杜志鹏等将船体结构简化为梁模型,分析了水下爆炸船体鞭状运动的阻尼效应,结果表明不考虑阻尼效应将高估运动响应幅值。由空爆作用结构试验可知,阻尼对冲击波荷载结束后的自由振动阶段确实存在影响:Liu 等分析了尺寸0.15 m×0.15 m×1.7 m 的钢筋混凝土梁在近场空爆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实测位移显示,阻尼影响下结构在4~5 个振动周期后静止;Nassr 等完成了5 组工字型钢梁在远场空爆下的动力响应,4~6 个振动周期后结构静止;Zhang 等完成了50 kg炸药近场空爆作用下长2.5 m 钢管混凝土梁构件的振动效应,结果显示3~7 个振动周期后构件静止;Liu 等进行了尺寸0.22 m×0.3 m×2 m 的钢筋-玻璃纤维-混凝土梁构件在0.3~4 kg 当量炸药下近场空爆试验,发现梁体弹性振动、塑性振动、截面断裂3 种响应类型均在2~4 个振动周期后静止,塑性振动及截面断裂对应的阻尼明显偏大;Nagata 等、Syed 等、Ritchie 等、Shi 等和Foglar 等完成的结构空爆试验也充分说明阻尼对结构振动的显著影响。阻尼对空爆作用结构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强迫振动的影响、影响动力系数的程度、进而对抗爆设计的影响,试验上无法直接判别,也缺乏理论上的研究探索。
本文中,建立含阻尼的等效自由度体系振动模型,考虑空爆荷载作用时长与结构进入塑性振动时长的关系,将结构分为柔性结构、刚性结构、临界结构等3 种类型,进行各种类型下结构弹塑性振动方程的求解,结合延性比、动力系数等抗爆设计参数定义,以典型的阻尼比设计验算工况,对比现行抗爆设计规范的推荐公式,考查阻尼对动力系数的影响。
采用延性比的概念进行梁式及单向板结构空爆作用动力分析,且结构响应以弯曲振动分析为主时,等效单自由度方法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简易的计算流程,被广泛采用,如图1 所示。
图1 理想弹塑性的含阻尼等效单自由度体系Fig. 1 Elastic-perfectly plastic SDOF vibration system with damping
考虑阻尼参数的弹性阶段等效单自由度振动方程为:
式中:为弹性阶段等效结构质量,为弹性阶段等效结构阻尼,为等效结构刚度,为与等效结构相等的、真实结构在典型位置处的振动位移,Δ()为等效结构承受的随时间变化的等效空爆荷载。各等效系数分别为:
式中:为结构每延米的质量,为结构跨长,ξ 为结构阻尼比,为真实结构刚度,为弹性阶段质量变换系数,为弹性阶段荷载变换系数。空爆荷载持续时间非常短,可简化为等冲量的线性荷载,GB 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中,推荐采用等效空爆荷载:
式中:为空爆荷载作用时长,为冲击波超压峰值,为弹性阶段荷载变换系数或塑性阶段荷载变换系数。
设结构弹性位移最大值对应的时刻为,对应的振动速度为,此为结构进入塑性振动的区分点,将弹性参数替换为塑性参数后,结构塑性阶段方程为:
式中:为塑性阶段等效结构质量,为塑性阶段等效结构阻尼,为结构最大抗力。各等效系数分别为:
式中:为塑性阶段质量变换系数。
柔性结构指的是空爆荷载作用时长小于该结构振动从0 至最大弹性位移的时长,即<;类似地,刚性结构指的是>对应的结构,临界结构指的是=对应的结构。
求解空爆作用结构动力方程时,常采用杜哈梅积分方法,在求解过程中,会出现多次分部积分,计算过程复杂。根据微分方程理论:任意微分方程解答均可表示为通解与特解之和的形式,这个方法可一定程度简化本文动力方程的求解。
对于柔性结构,在弹性阶段且在荷载作用时长范围0≤≤,由初始位移和初始速度均为0,结合式(1)、(3)可求该强迫振动阶段解:
式中:ω 为无阻尼振动等效频率,ω为含阻尼振动等效频率,为超压峰值为静载时的结构位移。各参数计算公式为:
将代替代入式(6)~(7),即可得到强迫振动结束时的位移、速度。当空爆荷载消去,这个阶段结构外荷载为0、以位移及速度为初始条件的含阻尼弹性自由振动(即当<≤),可由式(1)、(3)求解:
式中:γ 为阻尼综合降低系数,θ、θ为结构时长参数。计算公式为:
根据理想弹塑性理论假设,结构完成弹性振动后结构达到最大的抗力,在塑性阶段该抗力保持不变,此时为外荷载为0、以位移及速度为初始条件的含阻尼塑性阶段自由振动。由式(4)可得:
在达到弹塑性位移最大值时,此时振动速度=0。令式(15)右为0,得出:
将式(16)对应的时刻代入式(14),得出结构弹塑性振动最大位移为:
代入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对应参数,即将式(5)中、及代入(17),可得:
式中:、分别为弹性、塑性阶段质量变换系数与荷载变换系数的比。即:
由结构弹塑性理论及抗爆设计规范,弹塑性阶段抗力动力系数和延性比β 分别为:
将式(11)、(18)代入式(20),且令:
则得到柔性结构延性比β 关于抗力动力系数的表达式:
根据定义及理论分析可知,刚性结构弹性阶段(0<≤)与柔性结构0<≤时段的振动方程相同,将代入式(6)~(7),可得时刻的位移和速度:
由定义可知,刚性结构从弹性振动进入塑性振动后,第1 个塑性响应阶段为外荷载不为0、以位移和速度为初始条件的含阻尼塑性阶段强迫振动,即在<<内,由式(4)求出其动力响应解答后,可得到时刻结构振动位移和速度分别为:
刚性结构振动>时,为无外荷载、位移和速度为初始条件的含阻尼塑性阶段自由振动,即当<≤时,该振动方程与柔性结构塑性阶段响应方程求解一致,将式(14)~(16)中用替换为后,便得出其解答,其中为:
同理,将式(5)中、和代入式(27)后,可将等效单自由体系转变为原结构参数。为精简篇幅、清晰显示延性比对应的参数关系,本文中省略该化简过程。令:
由式(20)、(23)和(27)可知,基于动力系数的延性比为:
根据临界状态定义可知,空爆荷载作用时长与结构完成弹性振动时长恰好相等,即=。在弹性阶段且在荷载作用时长范围0<<,由弹性振动式(23)~(24)可得:
振动时刻大于时,外荷载为0、以和为初始条件的含阻尼塑性阶段自由振动,即当<<时,与柔性结构塑性阶段振动一样,即利用式(18)、(20)、(23)~(24),且令:
可得临界结构基于动力系数的延性比:
由式(22)、(31)、(35)可以看出,将动力系数化解为关于阻尼比、延性比等参数的显性表达式难度很大,几乎不可能。因此,采用本文公式进行考虑阻尼的动力系数分析时,可根据结构类型的界定条件迭代计算。
GB 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中,推荐采用等效单自由振动动力系数计算方法。无阻尼、不含塑性参数的简化公式为:
为了校核本文公式的精准性,以式(36)为对比前提,以简支梁为结构选型,以文献[1]中推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允许延性比1~4 为计算范围,以文献[23]中推荐的空爆结构-荷载参数θ≤2.2 为参数范围;为了独立观察阻尼对动力系数的影响程度,选用典型的塑性参数,即弹性、塑性阶段等效质量系数与等效荷载系数之比、,由文献[5]取常数值0.78、0.66;在阻尼比为0.0001~0.1 时,选择5 种典型阻尼比,即0.000 1(接近无阻尼)、0.001(极小阻尼)、0.01(小阻尼,建筑钢构件可采用数值)、0.05(常用阻尼比,钢筋混凝土及砌体构件常采用数值)、0.1(较大阻尼,塑性阶段可能性数值)作为建筑物构件典型的阻尼比。共计20 种典型计算工况,见表1。
表1 典型工况Table 1 Typical calculation cases
为了查看动力系数与延性比、阻尼比的关系,考虑阻尼比后的20 种工况计算结果,与文献[1]中公式在延性比为1~4 时计算结果的比较,如图2 所示;各工况计算结果与文献[1]中公式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如图3(a)所示,与阻尼比为0.000 1 工况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如图3(b)所示。
图2 本文工况计算结果与文献公式的比较Fig. 2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from the calculation cases and from the code formula
图3 本文工况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Fig. 3 Relative errors of the calculation cases
延性比β=1 表示弹塑性抗爆设计退化为弹性设计,此时各阻尼比的动力系数曲线均为光滑曲线。延性比增加表示结构的塑性变形比例增加,随着β 从2 递增到4,动力系数对参数θ的斜率从0.8 至0.6 附近发生转折。相同延性比数值下,阻尼比越大,动力系数越小,阻尼比为0.000 1(接近无阻尼)、0.001(极小阻尼)、0.01(小阻尼)的差异非常小。相同阻尼比情况下,随着延性比β 的增加,相同θ对应的动力系数降低。规范计算公式与柔性结构、临界结构计算结果差异很小,与刚性结构动力系数计算结果差异较大。
由图2 可知,延性比β 为1 时:文献[1]中公式计算结果与阻尼比为0.0001~0.1 的计算结果差异均较小,低于阻尼比0.0001 的计算结果,最小为0.06%,最大为4.23%,平均为2.43%;文献[1]中公式计算结果位于阻尼比0.01 与0.05(常用阻尼比)之间,相差最小值为0.07%,最大值为2.63%,平均值为0.86%;阻尼比为0.1 时,差异变得显著,平均值为11.73%。可见,用文献[1]中公式进行弹性阶段抗爆设计具有很高计算精度和优势,可观察到增加5%以上的阻尼比,对抗爆设计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由图3(a)可知:延性比β 为2~4 时,文献[1]中公式计算结果与柔性结构、临界结构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差异很小,略低于阻尼比0.0001、0.001 的,略高于阻尼比0.01~0.1 的,其差异为0~4%,用文献[1]中公式进行柔性结构抗爆设计仍具有较高精度;而较大幅度低于本文刚性结构的计算结果,在阻尼比0.0001~0.1 下,延性比β=2 时最大差异为31.88%~14.52%,延性比β=3 时最大差异为38.83%~18.25 %,延性比β=4 时最大差异为41.49%~18.09%。这种差异与文献[1]中忽略阻尼比及塑性参数有关,也与文献[1]中拟合公式时选择的类型有关。
由图3(b)(以阻尼比0.0001 对应的动力系数为基准)可知:阻尼比为0.001 时,动力系数结果降低有限,其差异为−0.11%~−0.20%,基本可以忽略,说明结构阻尼比在0.001 以下,可按无阻尼进行结构抗爆设计;阻尼比为0.01 时,动力系数值略有降低,其差异为−1.49%~−2.08%,数值较小,在结构设计允许范围内,可忽略该阻尼比对结构的影响;阻尼比为0.05 时,动力系数值降低明显,平均值为−7.33%~−9.92%;阻尼比为0.1 时,对应的动力系数降低非常明显,动力系数值降低平均值为−13.42%~−19.43%;阻尼比大于0.05 时,临界结构的动力系数差异性明显低于柔性结构、刚性结构数值,即对于大多数抗爆结构,不应忽略此时的阻尼影响,可增设阻尼构造来降低抗爆设计的工程造价。
推导了空爆作用下柔性结构、刚性结构和临界结构等效静载动力系数的隐式函数表达式,通过典型计算工况,分析了阻尼比对动力系数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
(1) 阻尼比0.001、0.01 较阻尼比0.0001 的动力系数值降低幅度约0.20%、2.08%,即阻尼比小于0.01 时,数值差异性很小,即可忽略阻尼比小于0.01 对抗爆设计动力系数影响作用。
(2) 阻尼比0.05、0.1 较阻尼比0.0001 的动力系数值降低幅度约9.92%、19.43%,说明将抗空爆结构的阻尼比提高至0.05 以上,将产生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是一种良好的抗空爆设计手段。
(3) GB 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中,空爆动力系数计算公式忽略阻尼比、塑性参数,对完成弹性阶段抗爆设计具有很高计算精度和优势。当进行弹塑性抗爆设计时,规范中公式较适用于柔性结构、临界结构抗爆设计,且误差在4%以内。运用于刚性结构时,规范中公式均小于本文中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且阻尼比越小误差越大,延性比β=4 时相对差异值可达18.09%~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