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乡间的手艺人

2022-03-17 11:06张强勇
火花 2022年2期
关键词:手艺人陈皮老先生

张强勇

老家在资水中游,古称沙市,文脉流长,商业极繁荣。北宋进士章惇爬山涉水,来到沙市的资江边,写下了“瘴霭潜消瑞气和,梅峰千里阔烟萝。人逢杂堠虽云远,路在好山宁厌多……”这首题为《过石醋铺》的绝句一出,小镇竟然也跟着风光了起来,千百年来盛名不衰。及至后来水运发达,水上航母——毛板船应运而生,沙市更是成了资水中游的重要商埠,昔日码头商旅云集,江面桅杆如云,舳舻相继,非常繁华。辐射着周边十里八乡,南来北往的手艺人扎堆于此。只是他们与官家墨客有别,纸上的铅墨向来只留给达官显贵和文人雅士,似乎也只有如此,才能彰显一个地方的人杰地灵。而对于乡间手艺人,难登大雅之堂,不入府志之中。在官府和修志的人看来,乡间手艺人实在是没有可取之处,更多的是多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偶尔有几个手艺人能流传下来,也是忘了真名实姓,就是能记住,也是众多手艺人的混合体。他们就像开在乡野满山遍地的野菊花,散落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在世时尚能温衣饱食,故后也是被人遗忘了的。能流传下来,便是时光的恩宠。

以前乡下农村,家家户户都有手艺人。家里几兄弟,做父母的就要从小计议、从长计议。倘若是生得黝黑结实有力,一个学木匠一个学泥匠一个学石匠,不但自己有门手艺,更能相互照顾。乡下起屋,少不得木匠石匠泥匠。若是生得清秀,做父母的也要安排他们去学一门技艺,漆匠瓦匠剃头匠,体力不要多少,但都是能赚几个活络钱,用来盘家养口。

借助一门世人仰慕的手艺,就可以在乡村称师傅了,被世人打心眼里尊重。要是手艺做得好,为人又不差,还能在方圆带几个徒弟,那更是师傅爷。乡下人也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是,又有几个的崽女能把书读出来,能读成手艺养生的呢?乡下人家是不敢去奢望的。许多的人家就退而求其次,希望手艺师傅能选中自家孩子做个学徒,藉此盘生。大抵是送进学堂关个三五年,粗粗地认得了几个汉字和简单的算术,便和先生打个招呼,直言自家孩子愚笨,怕是误了先生的好名声,已经是认得了几个汉字,不会在家里争斗笠戴了。下期,就不来学校读书了。

做父母的说得合情合理,语气低沉,态度谦卑。做先生的听罢,也是由不得自己,一半是出于同情,一半是觉得孩子确实不是读书的料。便也在彼此的话语中,互道一声好,还不忘说着孩子有出息,能帮家里赚钱,能娶上媳妇,孩子便不再去学校。等到选了吉利的日子,做父母的便会安排孩子拜师的仪式,请来的师傅早已端坐在厅屋的正席,做父母的早就礼备三牲和束脩,做师傅的也准备好了弟子的学徒器具,徒弟正式向坐在上方的师傅行礼拜师,正式结成了师徒关系。在乡下,这远比学校的先生和学生更加隆重和受到尊重。

对于手艺和手艺人,有一个笼统的说法,就是九佬十八匠之说,九佬指的是劁猪佬、补锅佬、摸鱼佬、剃头佬、杀猪佬、磨刀佬、修脚佬、挑水佬、推车佬,十八匠则是金银铜铁锡石木雕画泥弹篾机织瓦染漆皮十八种手艺,这些手艺活囊盖了乡间职业。我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乡下度过,接触和认识了不同的手艺和手艺人。劁猪佬位列九佬十八匠之首,足见这门手艺容不得小觑。毫无例外地,我也就将之作为开篇和重要的内容。

劁猪人多是贫苦人家出身,自小就有一身蛮力,也是舍得出力气,当然也是能守得住寂寞、有耐心的。倘若是富贵人家的子弟,是绝少从事这一行当——在读书人家的眼中,在世家大族的眼中,这是对自己的祖先和自己身份的亵渎,往往会受到本家的排斥和疏远。劁猪佬是比较斯文的叫法,在我们乡下,更流行的口头语是“骟猪”,浅显易懂。后来慢慢地改称兽医,更是文雅了许多,这是社会的进步。

我要写的第一个手艺人,他的名字很特别,大名陈皮。陈皮是一剂中药。陈皮的父母给他取这个名字时,确实不知道陈皮还能做中药。我认识陈皮时,我还是一个正在上初中的懵懂少年,成绩在我们乡下却是出奇的好,陈皮一看到我,便喜欢抚摸着我的头,用一种充满着爱怜的眼神看着我;有时,还自言自语地说道,要是我的孩子有你那样聪明就好了。其实,我那时候是非常淘气顽皮,时不时地逃学,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喜欢刨根究底问出个所以然。大人们玩的打骨牌、推牌九、猜麻子芥子,甚至赌博、押宝,小小年纪,我都会。经常混迹在十里八乡,见识着很多的手艺,熟悉了很多的手艺人,也就听到了很多关于陈皮爷爷的陈年往事。

陈皮的爷爷是本家举人,一辈子都陶醉在自己的“四书五经”之中,对于《幼学琼林》《百家姓》《千字文》张口就来,只是穷其一生,在五十知天命之年迎来了人生的巅峰,那一年,老秀才考取了举人的功名,可以说是皓首穷经,终于摘去了套在老人头上秀才的名号。后来又被举荐为拔贡生。拔贡生本来是可以直接考进士的,但陈皮的爷爷始终没有考上进士,老先生就成了永远的拔贡生。本来也可以选为一县一府的教谕,但心情懊丧的老先生打消了做官的念头,恰好在那一年的冬季,老先生的小妾又生下了陈皮的父亲。老先生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研究学问和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上。他鼓动知县在县城办起了“资江书院”,联络县城绅士们捐助贫寒子弟读书。慢慢的,老先生有了名声,被人称为“沙市第一绅士”。老先生不但满腹经纶、一身仁德,而且字写得很好,县城的人都以求得老先生的字为荣。自此以后,老先生终于放下了书本,舍弃了功名,办起了书院,在家设了私塾,教授本族儿孙之辈读书写字。

老先生无疑是读书人的榜样,虽然在知天命之年才博取了举人这一功名,且在教授本族晚辈是极尽责任。后来,我们村里有数十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有的还出国留学,这虽是后话,但也是极好的例证,是老先生给村子里埋下了读书的种子。

可是,又该怎么说老先生的儿子,也就是陈皮的父亲呢?我的老爷爷经常和老先生一起下棋,一旦两位老人在谈及自家子孙时,本来还下得好好的棋子,就会在老先生的手里拧得叮当响,一盘好棋竟然会被老先生一手推倒,还一连地说着不下了不下了,连口沫洇子都会喷出来了似的。老先生至今恼恨的是庶出的儿子不爱读书。再怎样,毕竟自己是个读书人,老先生想自他开始应该把读书的香火续下去。稼穑可以不做,但书不能不读,读书才是永久的,可偏偏这个儿子不爱读书。老先生面对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是全然没有了一点做父亲的慈爱和做先生的斯文。不良不莠、好吃懒做、痴癫成性、辱没先人......老人的口中竟然会蹦出一连串言辞激烈的狠话。而我透过这些话语,似乎能感觉得到,老先生一边摸着棋子,一边在剧烈咳嗽,一边又是恨铁不成钢的复杂心情。更多的时候,对于老人来说,只能是深夜里的一声叹息。

陈皮的父亲还未出生时,也许命运已经注定是不桀不顺。陈皮的父亲又是老先生的小妾所生,乡下的大家族里庶出的儿子地位与嫡生的儿子地位有着天壤之别。当这个庶出的儿子终日被老先生锁在深宅大院与私塾先生一起摇头晃脑时,老先生看到了儿子“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思,心想着这孩子绝不是一块读书人的料。然后,老先生摇着头拄着拐杖走了。可这个庶出的儿子只要一碰到桌上的烈酒,就两眼发光,分不清天南地北老幼尊卑,拿起酒坛子仰起脖子就往里灌,放纵着自己的身躯,将身躯埋入了这消愁的烈酒之中。只是这个庶出的儿子是“文醉”,喝醉了也斯文不闹事,悄悄地把自己的身躯萎缩在举人府地墙边的某个角落里或者某棵古树下。这样的醉酒方式却也是让老先生稍感安慰,在老先生的心里,醉的方式也是沾了一个“文”字了,好歹没有辱没斯文。这个庶出的儿子也就是陈皮的父亲,在老先生望子成龙的期望之中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失望。

我常常在乡间行走,拜访受人尊重的老人,他们对同样的一件事或者同样的一个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也许是各自的立场不同,甚至和年龄、阅历都有着很大的关系。陈皮的父亲老了,大家都能接受他的行为举止。在春节或者其它特别的日子,老家乡村都有贴对联的风俗,也正是这位庶出的儿子大显身手之际,师承二蔡书帖,典雅俊爽,笔锋犀利,骨架分明,书写的对联被村民视为圭臬、墨宝,竟然都认可他是拔贡生的儿子。只是当老人们得知这位庶出的儿子将陈皮送去学了一门手艺,特别是跟了一个劁猪师父学劁猪时,村里的人都是摇头,纷纷说道,老先生家里怕是要断了文脉,不会再出读书人。老先生在得知这位庶出的儿子将他的孙子送去学了劁猪的手艺时,竟然一个字都没有说出口,只是还不到一个星期,陈皮正在帮师傅捉住猪仔小腿的时候,饱读诗书的老先生咽下了最后的一口气。

年轻的兽医陈皮长得很粗壮,虎背熊腰,饭量也是出奇的大,已经完全没有老人的书生气质和斯文气息,倒像是作田的田把式或是练拳的武把式,三七分头的西式发型梳得一丝不苟。在乡下村子转悠,也不会吆喝什么。但是我曾亲自见识了陈皮的手艺,那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那时我正读初三,老师在讲授《生理》课时,常常是将猪的生理构造做范例,我在课堂上就想着我家的猪,对猪的身体构造和器官也很好奇。春天的时候,我家的几头猪仔刚好发情,母亲说,要请骟猪的兽医骟了才养得壮。当陈皮斜垮着背包来我家,那天正好是周末,我看到陈皮把刀具放在母亲早已准备好的盆里,非常熟练地一脚踏进猪圈,迅速地提起一头猪仔的后腿,把吓得尖声嚎叫的小家伙往地上一摔,用右腿将猪仔稳稳地压住,利落地操起三角刀就往肉里扎,任凭猪们叫破天只当是在听唱歌。只见陈皮一刀下去,划开了卵泡,断了孽根,用手一挤捏,两只粉红的嫩嫩的圆溜溜的小蛋儿就挤出来了。从此以后,只要陈皮进了村子,便有公猪和母猪一起的嚎叫声此起彼伏响起。

年老了的陈皮依然喜欢走村串户,他自嘲说是去巡视自己的领地,他依然掌管着周边相邻十里八乡的劁猪行业。只是年老了的陈皮瘦了,驼了,皮肤倒是白了,下巴还留起了山羊须。如果是不认识或者远远地看上去,倒如乡下的私塾先生。他的上身是一件蓝印花的粗布对襟立领、手工粗线勾织的盘扣褂子,下穿一条蓝印花的直筒裤,脚上是一双老式粗布鞋。腰间依旧在皮带上斜斜地吊着一个袋子,有时也斜斜地背在肩上。

陈皮老了,不劁猪了,只是遇到熟悉的主顾,偶尔会帮人家阉鸡,阉鸡在我们乡下的大白话叫“线鸡”。老了的陈皮坐到板凳上,找主人要了围裙或是旧衣搭了膝盖,从另一个口袋里掏出工具:一副板弓,几把小刀,还有类似掏耳勺的细铁丝做成的钩链子和钩枪。他把小公鸡绑在板弓上,翅膀夹着,两腿缚着,然后将鸡翅下的小绒毛拔了,露出嫩嫩的红红的皮肉,拿小刀一划,刀口处用两根钩子钩住,向外撑开,一把钩枪伸进去,那钩枪带着细细的线绳,来回摩擦着。不一会儿,就从鸡肚子里扯出两个嫩黄的卵圆形的东西,摘掉。那钩枪好似一把银戟,直取军中首脑,只不过,陈皮的银戟是直取小鸡胸中的两粒卵子。他把小鸡从板弓上松开,小鸡一瘸一拐慢慢走开了,要是换成人的话估计早就痛晕过去了……下一只小鸡被捉过来,只三五分钟的时间,依然遭受着同样的命运。陈皮“线鸡”,倒是文质彬彬,从容不迫地一针一线缝下去,三五针即已到头,收针、打结、断线、松绑,看得出他大有意犹未尽之感。完了,陈皮还会向主人讨来一盆清水,要一坨香皂,将手洗得干干净净。

母亲说,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看到骟猪的来乡下了。他们就像乡下那混浊的空气,在这个世界上无影无踪,谁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身在何方,遇到了什么。时光匆匆,小时候常常可以见得到的衣着朴素、背着简单工具包、走村串乡的劁猪人,他们风尘仆仆行走于广袤的乡村大地。现在偶尔回想起来,永远只能留存在记忆之中了。

这是我要写的另外一个手艺人,他叫陈砣,也是我一个未出五服的本家。我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在我们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大家向来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只是突然间就出了一个有手艺的人,并且得到乡间百姓的认同,也是足以让大家津津乐道了。时隔多年,当我现在想起以前村子里的事来,虽然是旧事重提,但依然充满着细节和美好。有时却感觉到自己的记忆是不是真的如此细微,所有的片刻都未曾忘记?

我们这个家族一直以来都是耕种农家,没有出过生意人、手艺人。据说只是在我老爷爷的老爷爷那一代,竟然也是出了一个举人和一个太学生,但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没有留下一点与读书有关的功名和值得炫耀的只言片语,让我们想象的空间都没有。倒是他,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不会认的人,在我们乡村,竟然奇迹般地带出了一门手艺。

我记事时起,到了每年的冬季,有一种前顿后拖、先抑后扬的吆喝声就会出现在我的乡村,用汉字说出来,就是“补鼎底拱嘞,撸鼎锅……”

乡亲们一听到这样的声音,赶忙地将家里破了、烂了、坏了的铁锅、铁盆、洋瓷杯找出来,直接送到陈砣的家门前。只见陈砣带着他的三五个本家兄弟,在屋前的空阔地,支起锅子,生起炉火,抬好风箱。拉风箱的,补锅的,吆喝的,拿锅的,一派热闹腾腾的景象。

陈砣将一个搪瓷茶杯大小的砂罐放在火炉正中间,在砂罐周围填满焦炭,将一些散碎的铁块放入砂罐。另一个本家兄弟坐在一条矮板凳上,“呼哧呼哧”地拉着风箱,火就旺了,火炉就变得通体通红了,在寒冷的冬日天空下,远远望去,仿佛一个小太阳。炉中钢炭燃得通红,噼噼啪啪一阵声响,火苗上窜下跳,砂罐里的碎铁在高温中慢慢溶化成铁水。只见陈砣又往铁水里加点盐,用火钳夹着砂匙舀掉浮在上面的杂质,泛着光芒的铁水便在砂罐里翻滚起来。几个本家兄弟早就架好了锅子,陈砣左手持一手掌大小的皮片,往地灰上一盖,翻过来便盛满地灰,用大拇指在正中摁压成灰凹。右手拿住火钳夹住砂匙,舀一匙铁水,倒进灰凹里,又赶忙地用食指中指向外夹一支用纸或布做的捻子,然后五指合作,左手伸至锅底贴向漏眼压住,右手伸至锅中,用捻子将渗进来的铁水压平。铁水从漏眼里渗入锅内,捻子压住疤痕处,青烟袅袅,火焰腾腾。此时的陈砣神情专注,似乎“泰山崩于前”而不眨眼。然后用锤子敲平锅背,用砂布磨平锅里的疤子,一边吹灭捻子上的烟火,一边察看疤补得平不平。这是陈砣准备走村串户开始外出补锅的首发式,陈砣炼沸的第一匙铁水、修的第一个疤、补的第一口锅子,必定是在自己的家乡忙活着为乡亲们补锅,补好乡亲们的锅子,陈砣便会带着他的兄弟开始在周边的十里八乡补起锅来。

补锅是陈砣最风光最惬意的事情,陈砣和本家的几个兄弟肩挑补锅的担子,风尘仆仆地辗转于各个村落之间。从一个乡村去往另一个乡村,从一户农家去往另一户农家,他们走村串户,一路吆喝,然后选一个人口集中的地方烧炉补锅。一边补锅,一边和村人交谈,陈砣和本家的几个兄弟在颠沛流离之中,好客的农户就成了手艺人最好的栖身之所,也是最好的落脚点。

我的乡亲们说起陈砣,言语和眼神间流露着欣喜。原来陈砣年少失怙,大概是在十五六岁时,村里来了两个补锅匠。那几日,无人管教的陈砣跟在补锅匠的身边,吃睡在一起,白天帮着他们收锅送锅,晚上陪着补锅匠。里头为首的那个师父看到陈砣也灵泛,便也要陈砣跟着学了。在第二年的冬季,补锅匠又来了,在最后的一天,为首的师傅叫陈砣将家里坏了的锅子拿了来,让陈砣补锅,师傅等陈砣补好后,带着陈砣来到一处泥塘的岸边,用了一个稻草做的滚子沾上湿泥,朝着补疤处涂了涂。他指着整套崭新的补锅器具,对陈砣说,以后,你就到这周边乡村补锅吧,这套补锅的担子也给你。师傅说罢,便带着其他的几个徒弟离开了我的乡村。我们乡村新的补锅匠应运而生。虽说师承,却并无师承,往往是因为一场巧合,从事了这一行当。

我的一个叔叔也是跟着陈砣学会了补锅。他们在外人眼里是快乐的,总是一路唱着歌,像是田园牧歌,跟着几个本家兄弟一起挑着晃悠悠的担子,担子里永远有一瓶酒,悠游在乡村之间。在每个村庄歇脚补锅时,他们都能其乐融融地与人交谈,补锅的手艺成了陈砣和我叔叔他们一辈子最值得炫耀的东西,大家沉浸其中,累并快乐着。

叔叔在年老的时候,还和我说起补锅的一些陈年旧事,说是在以前,陈砣和几位本家兄弟挨家挨户地吆喝时,若是遇到了以前的熟客或者是师傅带了过来的,师傅就会说,又是在老地方补啊。如果看到的是年轻的媳妇,胆子大的便也会打趣地说道,原来是新娘子啊。话只说上那么一句,便也不敢多说了,虽然新娘子是不熟悉,或许新娘子的家人是熟悉的,万一被认作了图谋不轨,不但会挨骂甚至还会挨打。更重要的是这个村宅、这个院落补锅的生意就丢了,不会再让他们补锅了。破了行规,那才是大事情。当然,也有好事的。如果遇到的是还没找到婆家的女子,陈砣和他的本家兄弟的胆子便也大了起来。我现在想起来,倒也是很好笑的,我在想,陈砣的媳妇怕也是这样找上的吧。

不知何时,那些熟悉的场景消失了,让人心生欢喜的吆喝声暗哑了。大家看着破损的用具被丢弃时,在心疼之余,关于补锅的记忆却在慢慢发酵。那一声声拖长了音调的吆喝声,总会在乡村里喊响,这一声声的吆喝声,陪着补锅匠们走过春夏秋冬,走过岁月流长。趁着时光还没走远,我们现在听着这样的一种声音,依然会有一种悠长恰似从岁月深处悠然而来、萦绕耳际良久、然后穿越时光而去的韵味。

老家还有很多的手艺人,大多已经老了,他们如散落在星际不知名的小星星,不会有人去发现,却依然在发着微弱的光芒,修伞补鞋,织蓑衣錾碗刻碑;编竹篮箢箕箩筐竹席子;提着一口箱子上门理发的剃头匠;挑着一块磨刀石的磨刀师傅。他们都是有一门甚至多门手艺在身,他们还身怀着一套自己本门独有的叫卖声,那别致的吆喝,或是短促混浊,或是激昂亢越,或是曲调悠扬,或是一板一眼。还有的拖着腔儿,打着铁板儿,哐当哐当。这样的吆喝声传入乡亲们的耳朵里,便也是觉得亲切、温暖,仿佛回到了旧时光。

只是现在的年轻人,不管有没有手艺,也不去做那手艺了,也不去学手艺了,喜欢打点短工。与手艺人走村串户相比,短工来钱快,也来得多,又是在城市,即使不能享受城市的生活,也能看到城市里的人们是怎么生活。

这些散落在乡间的手艺人,我试图用大脑里的记忆来反刍,用思维与意识回复过去的事情。很多的时候,当我回忆过去,让我忍不住多次停顿下来,就像是在一根自来水管的里面有了细碎的石子,水流突然间停了下来,又突然间爆发了而顺畅;就像是一本旧书里的神秘符号和一个衰老的躯体上那醒目的印记。他们生在乡间,死在乡间,无论是生是死,他们都一直以一个手艺人的名义,散落在乡间。

猜你喜欢
手艺人陈皮老先生
卡西米罗·吉塞拉的诗
英国手艺人的视野
A new beginning 新的开始
陈皮很养生 但不宜久服
100万只猫
晨起痰多试试陈皮茯苓茶
举办展览
有我在,你怕啥
手艺人
年 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