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脑科学认知的海量阅读探索

2022-03-17 22:51:26项阳
江苏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灵通漫游大脑

【摘 要】海量阅读是一个人或民族实现文化传承、发展和创造的重要路径。脑科学通过给海量阅读教学形式的探索提供科学基础,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激发学生读书报效祖国的志向和决心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脑科学;海量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9-0057-05

【作者简介】项阳,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广东深圳,518000)驻校督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深圳市高层次人才。

【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指出,儿童的认知、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和其大脑密切相关。只有对儿童的大脑形成更深刻的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儿童成长原理,遵循儿童学习规律,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同样,就阅读教育而言,知脑而后育人,才会使阅读教育更具科学味道。

笔者在带领儿童阅读《小灵通漫游未来》+《阅读》杂志8篇文章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阅读速度固然重要,但阅读量比阅读速度更重要, 精神态度比阅读量还要重要。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写着著名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的一句话,道出了科学家们的心声: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奋斗,彻底揭露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笔者也深谙教育是一门科学的道理,依托现有脑科学成果,科学研究儿童,尝试为教育的新前沿发展寻求新思路,为新百年献礼。

【教学过程及评析】

一、走进科幻,交流整本书《小灵通漫游未来》

师:你们知道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用的手表是什么牌子的吗?知道是谁设计的吗?知道他为什么能设计出来吗?

生:我通过观看“丑小鸭魔法学校”这个公众号的小视频得知那款手表是国产的飞亚达品牌,总设计师是孙磊,他从小就喜欢读《小灵通漫游未来》,他的很多灵感都来自这本书。

师:对,这是一本能使人梦想成真的书,真是本神奇的书!神奇在哪?

生1:它的很多预测都变成现实了,比如手机电话、登上太空、人工器官等。

生2:书中描写了小灵通的三次穿越,而且小灵通的穿越方式一次比一次精彩。

生3:这本书成就了飞亚达总设计师孙磊叔叔,我想它可能也成就了其他人。

师:很好!这是本“游未来”的书,文中写到哪些未来?

生1:未来学校、未来医院、未来住宅、未来影院、未来银行、未来警局……

生2:未来交通、未来购物、未来饮食、未来通讯、未来媒体、未来美容美发……

生3:未来机器人、未来天空、未来海洋、未来城乡、未来太空、未来动植物、未来人类……

师:如果让我们画一幅思维导图,你会用哪个词表示最核心的部分或分类依据?

生1:“未来”,全书都是围绕想象未来发生的事情描述的。

生2:“人物”,我认为书中有几个主要角色,比如小灵通、小虎子、小燕子。

生3:这几个角色多数是在一起的,不好再进行分类。我想以“漫游”作为分类依据,他们在不同的漫游中坐着不同样式的车,车又载着他们去了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景象。

生4:我想用“科幻之书”这个词语,一边连已实现的想象事物,一边连未实现的想象事物。

师:这几种分类都很有创意,可以使我们从不同思路了解全书。我想叶永烈爷爷在构思这本书的时候,可能也在纸上画过各种思维导图。

师:这本书最早创作于60年前,现今,书中描述的事物有已被实现的,还有未被实现的。你最想让书中的哪些事尽快成真?

生1:我想像小虎子一样装个脑机接口,那样我的大脑就是一座图书馆了。

生2:我希望人可以不生病,人的寿命可以无限延长。

生3:但是,书上讲的老龄化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我们也要尽快提出解決方案。

生4:我想读书中的未来学校,这样就不用天天去上学了。

生5:我也不喜欢天天上学,我只希望通过一定的学习,可以拥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师:我也很喜欢这段畅想,如果我可以再办一所学校,一定是那种可以上三天玩两天的魔法学校。(板书:思维梳理 思辨明理)

以上是在笔者的引导之下,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思考和分享。学生的思维运作是不可见的,但经由言语表达,学生内隐的思维运作就可以实现外显化。人们在阅读的时候会用到一个叫视觉词形区的脑区,其位于大脑外左侧枕叶-颞叶沟处。视觉词形区与文字的解码密切相关,其在额叶、颞叶、顶叶和枕叶皮层的大脑区域分布网络中具有功能连通性,是连接语言和注意力系统的网关,是大脑语言网络的核心节点。当人们在阅读时,额叶的血流量增加,前额叶活化,工作记忆的容量增加,专注力和记忆力也随之提高。在本环节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性记忆复述、绘制思维导图、进行简单思辨等,不断提升学生视觉词形区的脑区能力。

二、走进科学,提升大脑的阅读效率

师:在昨天的阅读检测中,你们在三分钟之内读了多少面书?

生1:5面。

生2:10面。

生3:2面。

师:阅读的速度、阅读的容量、阅读的理解力是彼此息息相关的。接下来,我们通过做科学小游戏来提升一下我们的阅读能力。

师(出示绿球滚跑游戏):请你伸出两只手的食指,并使你的两食指跟随屏幕上滚动的绿球走动,眼睛也随着一起动。注意身体的其余部位保持不动。

师(学生尝试游戏1分钟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球跑得好像有规律,好像又没有规律。

生2:我的手和眼有时不能同步。

生3:这是在训练我们的反应力。

生4:这是在训练我们的专注力。

师:这是一个对眼部肌肉和大脑进行训练的游戏。一个人的眼部肌肉越发达、灵活,他的视幅就越宽广,阅读视野也就越开阔;一个人的大脑越灵活,他的阅读反应与理解能力就越强。

师:接下来,四个小组会开始玩不同形式的游戏,游戏时间均为三分钟。在游戏期间,你们要保证只专注于自己的游戏,不受其余小组的干扰。

师:第一小组,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小灵通四游未来,会有怎样的奇遇;第二小组,请你们全身放松,做一下静思。手不需要摆在桌子上,可以自由放在身体两侧或者腿上;第三小组,请你们观看这段猩猩看数字的游戏视频,猩猩能够快速地在乱序里从1找到9。我给你们每人一张数字卡片,请你们通过不断练习能快速地从1找到25;第四小组,请你们专注地盯着屏幕上的这两个小圆圈,随着这两个小圆圈的转动,你们会发现第三个小圆圈出现,这三个小圆圈会随着转动不断地变大变小,你们要确保出现在视线里的第三个小圆圈不消失。

现今,儿童频繁使用手机,导致他们的专注力涣散,对整页书的视幅缩减,从而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阅读连贯性和阅读理解力。而以上四种不同形式的游戏,实则是为了提升阅读有效性,对儿童大脑进行的锻炼。人在想象的时候,眼球会情不自禁地转动,脑海里会出现各种想象的画面。因此,在第一组游戏中,学生对句子和单词进行视觉想象的过程即学生调动已有认知,或同全新内容进行结合与创造的过程。根据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这一过程的运行可明显看到学生大脑的额叶、顶叶以及与语言相关区域的活动;第二组学生在静思的过程中,大脑会处于放松的状态,此举有助于舒缓学生阅读前紧张情绪。此外,静思还会通过作用于学生大脑的岛叶、海马和前额叶皮层,促进其专注力的提升和同情心的激发,而这又会对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理解力的提升产生辅助作用;笔者给第三组学生的数字卡片为舒尔特方格,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高强度的反应力、注意力;第四组游戏旨在通过平行法、远近法锻炼学生视幅,改善学生视力。在不同的游戏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均会经历放松、紧张、再放松的运动,这有助于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潜意识地提升脑力,从而为其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间接基础。

师:这本书我让你们留下最后一个部分不要读,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刚刚的小游戏是否让你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请你们争取在两分钟内把剩下的12页读完,从P216页“小灵通误入禁区”开始。请尝试从一目一行到一目三行,甚至到更多行。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大脑不喜欢按一成不变的方式进行学习。所以,学生的阅读节奏要不断变化,不能始终保持同一节奏。通常情况下,阅读可以按照“低速→高速→中速→超高速→高速”的节奏进行,这一节奏可以通过扩大学生视幅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力。

师:这本书的最后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生1:他们闯进了关外星人的地方。

生2:不应该说是“关”,因为那是专门给他们提供的保护场所。

師:对,这是小灵通在离开未来市前看到的最后神奇场景,此刻书也进入了尾声。通过阅读最后一个章节,你读懂些什么?

生:小灵通三游未来市,虽然每次都只有三天,但收获满满。

师:作者选择“三”是因为——

生:像“三生三世”那样,作者想表达无限多。

师:太棒了!这三次的离开场地分别是“图书馆”“历史博物馆”“美术馆”,作者的写作用意是什么?

生1:想强调历史与未来的关系!

生2:想强调文化不变!

师:说得真好,那么在三游未来的过程中,很多都在改变,还有什么不变?

生:小灵通、小虎子、小燕子之间的友情不变,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不变。

师:对,变的是人生活的环境,不变的是人与人的真诚。所以,无论未来变成什么样子,善良、合作与真诚都不会改变。

(板书:人脑改变 人心不变)

笔者利用大脑的可塑性原理,通过不断地对其进行刺激,促进阅读相关的大脑神经回路的创建。此时,学生进入了专注高效的阅读状态,与之前相比,他们的阅读速度普遍能提升3到5倍。

此外,读是输入,表达是输出,输出和输入同样重要。国际知名演讲家、阅读推动的作家苏珊·齐默尔曼和丹佛大学副教授克莉丝·哈钦斯指出,学生进行高效阅读的过程是多感官参与的过程,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过程是其结合已有经验做出解释的过程。因此,儿童的阅读效果可以通过输出,即口头表达做出检测。

三、走进奇幻,敲开海量阅读的大门

师:请你们用1分钟读完《阅读》杂志(2021年74期)中的《大书架和“故事”姥爷》和《跟着故事去“旅行”——〈吹牛爸爸的奇幻之旅〉导读》。

师(学生阅读完成后):猜一猜,为什么让你们读这两篇文章?

生:《大书架和“故事”姥爷》中提到了《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本书。

师:仅仅是因为这个吗?

生:这两篇文章和《小灵通漫游未来》都是科幻作品。此外还有《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和《吹牛爸爸的奇幻之旅》,都值得我们再去读。

师:是啊!中外知名作家写了很多这类科幻、奇幻的作品,有的是两百多年前写的,有的是最新创作的,但它们都代表着人类的大脑有无限的想象能力,当这些作者拿起笔创作时,科幻作品就成为推动科学进步、世界发展的预测书。(板书:科幻先行 科技创新)

激发儿童阅读兴趣的第一本书十分重要。科幻类作品具备丰富的故事情节,与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求知欲相匹配,适合作为激发儿童阅读兴趣的引擎。当儿童对一件事物感兴趣时,大脑会分泌快乐的多巴胺,这种奖励是令人愉悦的,会使儿童的阅读兴趣持续高涨。

四、走进名人,激发儿童爱国情怀

师:让我们用刚刚学到的阅读方法,在2分钟内快速读完《阅读》杂志(2021年Z9期)中“美文冲浪”板块的6篇文章,分别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朱德和母亲》《刘邓大军渡黄河》《马背上的小红军》《小萝卜头在狱中》《带着鬼子捉迷藏》。

师(学生阅读完成后):请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为这组文章概括一个主题。

生1:爱国。

生2: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生3:珍惜和平。

生4:感恩过去。

师:大家的概括都非常精炼!那么,谁来猜猜我让你们阅读这几篇文章的原因?

生1: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是无数英雄奋斗后的结果,老师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生2:小萝卜头、小红军和小强都是很可怜的孩子,但是他们都很勇敢、都热爱学习,我要向他们学习。

师:是啊,我们不仅不能忘记昨日的苦难,还要努力学习,为今天的祖国贡献出一份力量。科学家研究表明,如果人类多读书、读好书,人类就不仅仅是演化而是进化。

师:我们都知道叶永烈爷爷创作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了孙磊叔叔。其实叶永烈爷爷还创作过另一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书——《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成就了一位著名的基因研究科学家——尹烨。尹烨十分爱读书,很快能读完一本书;他也十分爱国,立志通过基因研究让人们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他还十分爱小孩,他曾说看到爱读书的孩子就像看到了世界未来的一道光。让我们一起来随他诵读《少年中国说》。(板书:珍惜和平 珍爱未来)

教师不仅要通过海量阅读提高儿童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应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注重默读与朗读的切换使用。脑科学研究表明,出声朗读时的脑区活跃度超过对一个问题进行思考时脑区的活跃程度。因此,语文课堂中的大声朗读、感情朗读都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朗读素材的选择要与教学目标结合,依然要回扣到主阅读材料《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此外,教师要用系统思维来构架阅读资源,要学会用儿童“曾听见”“曾看见”“曾关注”的资源加以引导,以阅读为手段实现“立德树人”的效果。

五、走进书海,让历史告诉未来

师:前面提到了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和叶永烈的《十万个为什么》,老师还推荐你们阅读如下书籍,愿你们在书海畅游,幸福成长,通过创造今天的历史去告诉明天的未来。(出示刘慈欣系列作品、罗尔德·达尔系列作品、尼尔·盖曼系列作品、尹烨《生命密码》)

师:最后,让我们共同朗读《小灵通漫游未来》中美术馆里的书法诗句作品。

师生(共同朗读):“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我更要三倍地赞美她的将来!”

2021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組织报告《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提出,我们应重新思考知识和学习如何在日益复杂、不确定和不稳定的世界里塑造人类的未来,这为未来30年的教育变革提出了新的审视与启示。我国“脑计划”虽然启动不久,尚不成熟,但其顺应教育的变革方向,为国家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可能。

(特别鸣谢:深圳市科爱脑科学研究院)

3406501908282

猜你喜欢
小灵通漫游大脑
小灵通做题
小灵通比身高
小灵通买书
小灵通握手
霹雳漫游堂
最强大脑
NASA漫游记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