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急救是一张展示城市文明的名片,当自己或身边人需要救助时120已成人们的首要选择。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提高院前急救团队整体水平优化院前出诊中电话指导,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判断病人病情,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打造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救治,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减少院前意外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急救 急救流程 急救医疗服务,急救团队效率
【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3--01
呼叫即急救的开始。院前电话指导即第一时间与病人沟通在急救流程中起着灵魂作用。它包括对患者地址的获取、患者现场情况、病情变化的评估、指导患者应对病情、安抚患者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情绪起伏、避免患者“再”损伤。院前急救是指发生在医院外正在或将要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由现场急救和安全送达两个环节组成。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对自身健康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据郑州市院前急救指挥中心统计2021年郑州市有效出车约17.05万次,救治病人14.02万余人次。市民急救知识普及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急救的认知及现场处理能力较低,当自己或身边人发生疾病大多数人更多依赖 120,大多数缺乏自救或急救的知识从而造成了抢救空档期。
1.院前电话指导对急救团队的影响
1.1缩短见到病人时间
在院前急救团队中如果把医护比作白衣天使那司机就是为天使插上翅膀的人[1]。院前急救体系受服务半径、交通条件、病情多样性等因素影响急救人员第一时间无法到达患者身边。[2]赶紧,快点,电话刚接通催促的声音已传了过来所以规范电话沟通语言,优化电话沟通技巧让司机第一时间确定患者位置缩短见到病人时间为接下来急救工作提供保障的同时从缩短到达病人身边时间上提高团队效率。
1.2提高团队救治效率
在院前急救团队中医生扮演者大脑的角色和其它角色一起直接服务于患者,是各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整体[3]“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作为指导者医生率先了解患者情况、率先做出病情指导、率先准备治疗措施。建立交流-协作-互补-监督的工作模式[4]从提高团队凝聚力从增加工作效率上提高团队效率。
1.3增加团队凝聚力
院前出诊受病人多样性环境复杂性及其它不可控制等因素影响。每一次出诊就像一次考试,病人能给我们打多少分?搭档能给自己打多少分?自己能给自己打多少分?醫生作为院前急救的领导带领着其他成员完成一次次有效救治完成了一次次答卷,家属的认可和感谢让我们身为团队的一份子而充满自豪感。
2.院前电话指导对患者的影响
2.1 有温度的服务预防投诉发生
良言一句三冬暖“您不用担心,我们120有最好的大夫,最好的救治设备。”一句简单的话就给病人家属一个踏实的感觉,稳定患者的情绪让我们的服务更加有温度。
2.2无缝隙抢救弥补空挡期
家里就一个人指导患者把门先打开;酒精中毒指导患者头偏向一侧;一氧化碳中毒搬运患者至通风良好地方;烫伤病人用自来水冲洗不要撕扯烫伤部位衣服;胸痛保持安静下休息;卒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创伤保护好现场避免患者二次受伤等等。科学有效的指导缓解患者病情、避免病情加重、弥补了抢救“空挡期”、急救任务无缝隙衔接的同时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我们技术更有深度。
“时间就是生命”与时间赛跑,为生命奔跑。医院-现场-医院急救人员奔波的背影正在为“急危重症患者”开启生命加速度,优化院前电话指导,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生命体征尽快送到医院,缩短院前停滞时间提高患者救治率。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院前急救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人民健康需求相适应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以人民健康为核心,人民需求为目标最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加强医疗知识宣传,随着人口老龄化增加让急救知识走进社区走进家庭,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提高城市居民整体急救水平。
参考文献:
[1] 本报记者 童娜. 为“白衣天使”插上翅膀的[N]. 经济日报. 2006-6-14.
[2] 全松梅,涂路琴,蔡榕. 出诊医师电话医疗指导对院前急救效果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 21(18): 72-73.
[3] 刘荣,王彬. 浅谈新形势下医护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J]. 兵团医学, 2016, 49(3): 67-69.
[4] 穆燕红,万憬,张艳,等. 医护配合缺陷的心理因素与对策[J]. 空军医学杂志, 2013.
[5] 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J]. 名医, 2020.
作者简介:李烨 1993年8月,男,汉,河南郑州,护士,职称:护师,学历:本科,单位:郑州市中心医院,研究方向:急救医学
165550052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