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智慧校园;新质态;价值逻辑;现实意蕴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4-0026-04
【作者简介】王洪恩,盐城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苏盐城,224002)主任,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融合教学。
“十三五”期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的冲击下,中小学校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均发生了质的变化。“智慧校园”推动着学校办学理念的更新、设施设备的迭代、技术手段的应用,日益呈现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发展新质态。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构建的“基于网络平台的集团一体化教研模式”,以网络教研为切口诠释了“智慧校园”新质态的价值逻辑和现实意蕴。
一、价值逻辑:突破教育发展瓶颈的外部动能
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指出:“学校的形態与其所处的时代是紧密相连的。我们现在的学校体系是跟工业化时代的大规模生产相符的设计思想。而这种设计思想在当前的智能时代和互联网社会,很多前提和基础都发生了变化,很多根基正在被智能技术所动摇。”尽管技术与教育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但实践已经证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是推动学校质态转型的外部动能。
(一)技术提供的可能性
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发展提供了什么支撑?这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首先厘清的问题。笔者以为,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平等交流。在互联网世界里人与人是平等的、平行的,因为平等,使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的全面交流、碰撞和生成成为可能,这是互联网的最大作用和改变,也正契合了教学民主、师生平等的教育需要。二是提供学习空间。互联网技术创造的网络空间使教育空间从现实走向虚拟,在“云”时代,每个人都置身于三种空间即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虚拟空间,虚拟空间的出现使教育形态重构、师生关系重建成为可能。三是实施全息刻画。人工智能的出现,拓宽了人们获取数据信息的渠道;其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不仅可以获得学习者的学习结果信息,还可以获得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的处理分析,可以精确判断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风格,并给出预测、规划和建议。
(二)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在信息社会,教育自身的发展也有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和追求,基于工业化思维的教育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当下,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着三个迫切需要破解的矛盾与问题。一是区域教育均衡化与学校办学优质化之间的矛盾,即如何在继续保持传统名校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区域教育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二是学校办学规模化与学生培养个性化之间的矛盾,即如何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背景下实施分众化教育,赋予“因材施教”以现实意义。三是教师教法单一化与学生学法多样化的矛盾,即如何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模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教育自身的问题,实质上是因为技术局限而呈现出的时代特征。只有成功破解上述几个主要矛盾,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才可能实现。
(三)智慧校园的创新性
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十三五”期间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最重要的举措,其作用是无可置疑和不容忽视的。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学校不仅实现了网络升级、空间覆盖、资源汇聚,更实现了办学质态的全新转型。笔者概括了基于智慧校园的学校质态新特征:拥有了没有围墙的教室、无处不在的课堂、多元互动的学习、即时获取的资源、释疑解惑的老师、人机协同的管理。学校质态的转型,不仅实现了教学教研的线下与线上混合、同步与异步协同、弹性与刚性并存,而且使学校开辟出了线上与线下融合的“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三种教学教研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更加全面、更加友好的平台支撑。
二、现实意蕴:实现办学品质进阶的内生动力
智能时代为形成一种有效率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一些长期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因有新型技术手段的融入而逐步得以破解。笔者通过深入剖析“基于网络平台的集团一体化教研模式”的构建过程、作用,试图从一个特定角度解析“智慧校园”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教育:从“一棵树”走向“一片林”
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区域内的学校在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是当地的传统名校和热点学校,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汇聚了优质的办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近年来,该校进一步提高办学目标站位,把促进区域教育均衡作为学校办学的使命担当,通过组建教育集团带动薄弱学校快速发展。在具体操作路径上,该校紧紧抓住智慧校园建设之契机,着力构建了“基于网络平台的集团一体化教研模式”,大力推动网络教研,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既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又提高了区域教研的质效,为区域教育从“栽活一棵树”走向“育好一片林”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教师发展:从“一群人”走向“所有人”
教师力量是支撑学校高位发展、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笔者以为,教师专业发展最主要靠机制和平台,最关键是给每一位教师发展的机会。但传统的教研往往局限于一所学校、一个教研组;即使教研部门组织一些区域性的线下教研,也会涉及教师的课务调整、交通出行等诸多问题,集中教研的效率和效益均难以提高。而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运用网络平台、微信群、QQ群等信息技术手段搭建的网络平台,则较好地解决了区域整体教研、即时在线教研的问题,使教研从线下被动的听讲式、汇报式转变为线上主动的互动式、展示式,整个教研过程可记录、可反馈、可追溯,让教师发展从“一群人”走向“所有人”,较好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育方式:从“每一个”走向“这一个”
传统的大规模教育培养与新时代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笔者观察到,在群体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往往是围绕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水平或“中位线”设定的,其原因是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但教育教学的真正价值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和成长最优化,也就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最核心的“因材施教”理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向每个人、联结每个人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这就意味着个性化学习时代已经来临,而教育教学的高质量一定是面向个体的。“面向每一个、培养这一个”将成为最紧迫的时代课题。对于学校而言,当下首要的任务是实现基于数据驱动的学校进化和教学转型,具体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给每一个学生、每一名教师生成“数字画像”,让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基于其独特的差异性;二是给每一个学生、每一名教师配备“在线导师”,让资源触手可及,交流无处不在。
三、策略建议:把握技术融合教育的发展动向
“十四五”期间,智慧校园建设将进入深度融合、创新应用、赋能教育的攻坚阶段,有效支撑“双减”政策落地以及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时代主题,也是衡量智慧校园建设质效的重要标尺。学校要准确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技术融合教育的方向,将技术要素渗透到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中,使技术应用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推进”入手。
(一)应用融合:推进“教、学、评”一致化
經过近几年的“智慧校园”建设,学校在教学、管理、教研、评价等方面都拥有了一些应用系统或平台,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应用系统、平台是互相独立的,难以形成基于“数据”的深层次应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到今天,“教、学、评”的一致性已经成为主要方向,学校要进一步整合和融通各类应用平台,形成横向互通和纵向延伸的“教、学、评”应用系统架构,实现“教”基于“学”、“学”基于“评”的应用目标。具体来说,应建设学校智慧教学系统,主要包括知识图谱呈现、智能推送资源、人机互动显示、学生表情识别、学习结果测评等应用模块,从而满足信息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准化评价等方面的需求。
(二)场景贯通:推进“前、中、后”一贯化
教学研究表明,教学与学习“两个闭环”的建立,对于教师有效的“教”与学生高效的“学”都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网络学习空间”等新型信息技术手段和应用平台的支持下,线上教学和学习场景已经被广泛接受并且应用。今后一个阶段,学校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基于信息技术手段将“课前、课中、课后”三种场景贯通融合,形成前后联系、双向支撑和因果相证的教学机制。学校可以建设用于课前、课后学习的“云课堂”(借助腾讯课堂、钉钉直播等平台),内容主要包括电子书包、学习资源、学习工具、互动反馈和学习评价等应用;再与交互式多媒体系统打通,形成一体化结构。课前阶段重在微课自学、在线测学,课中阶段重在问题导引、互动互学,课后阶段重在在线验教、个别辅导。
(三)职能协同:推进“家、校、社”一体化
教育的成功不仅仅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也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建立起较为有效的家校互动机制,但社会教育阵地、教育资源的融入还明显不足。学校可以将本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等场馆的数字资源接入自己的平台,也可以联合公安、司法、消防、国防、安监、卫生、交通、文旅等部门,建设面向家长和学生的综合教育平台,从而构建起“家、校、社”协同的育人机制。比如,由政府主导建设的“我的盐城”App包含了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电子图书、智慧旅游等几十个应用模块,资源十分丰富,用户也已经涵盖了全体市民。学校完全可以依托该平台整合出一个具有校本特色的“家、校、社”一体化应用系统。
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目标高远、内涵丰富,代表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当下,由于信息技术的融入,学校在课程设置、管理机制、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等诸多方面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只要我们时刻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准确把握技术进步的脉搏,技术的深度融入必将推动教育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
1257501186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