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审美艺术。它不仅引导和改造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而且注重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和道德境界,进一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文艺学肩负着培养“全才”的重要使命,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共鸣,不仅引导我们从艺术美学的角度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时也启示我们要利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的理论优势和深刻内涵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7.006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提升人格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它关注的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与充实。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一种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其价值追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异曲同工。这就启示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反思和思考,对其中的真、善、美进行深入探究,提取合理养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1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石: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是面向全人类社会实践的思想理论,概括人类精神实践的文艺必须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从唯物史观中的物质生产制约整个社会生活的这一基本立场出发,直接将艺术定义为一种意识形態形式。因此“当马克思的目光开始触及文艺领域时,他将其置于这一巨大的社会结构体系中并确定其地位,这一理论视角对于揭示艺术的思想本质、倡导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一定程度上将文艺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发挥至最大化。”
文艺思想理论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庞大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另一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的关键环节。马克思曾多次提及文艺这一重要概念,具体表现在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造性地阐释了意识形态,并将其作为“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代表了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体的物质利益。”文艺有其特殊性。作为人性最充分的体现,它一方面“可以满足个体情感的释放,使个体获得精神的解放,发挥真正的解放力量的作用。”正如亚里士多德曾说“文艺对情绪起净化作用,净化乃是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适度宣泄体内负面的激烈情绪继而恢复内心平静,保持身心健康,这种艺术对情绪的净化作用所产生的快感是积极的。”;另一方面它又能对人类及其行为方式进行超现实改造,使人的行为符合阶级意志,从而达到进一步控制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基于这一层面分析,文艺的功能、价值和意义,都离不开意识形态意义的构建且无一不呈现出意识形态的性质。
此外,文艺不仅是局限于认识角度的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故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分析文艺创造活动时也从来都不单是从认识角度出发,更多的是从实践角度出发,而且分析认识也必然是要结合实践根源到实践结果。早在1845年,在《费尔巴哈提纲》一文中,马克思就一再强调实践之于人以及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思维真理性的存在绝非单一理论问题,而是现实的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实践层面出发,将文艺创作划分一种主体是现实的人的一种生产劳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美的命题,这部著作里研究了各种感官和运动器官的发展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研究了劳动与分工对人的影响,它证明了“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自然,用人类的烙印来标记自然,同时也在不断地深刻地认识和改变自己。”与此同时,马克思还认为艺术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社会存在是由物质生活方式所决定的。而艺术则是由这种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所决定的精神产品,它反映了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我国的思想阵地面临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极其艰巨。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功能可以由文学艺术所承载。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艺教育固有的娱乐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二是文艺教育强大渗透作用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借助文艺载体更加充分的渗透于文艺作品之中,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三是文艺受众可以根据需要,理性而非盲目地选择性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视文艺的重要作用,切实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相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领域的重要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复归:现实的人
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实践的落脚点和着眼点,将人的自然价值与属性同社会价值与属性相连接,强调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满足内在精神需求,积极引导受教育者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能够权衡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个体。
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将文艺的美与求真、向善紧密结合,认为真善美是文艺创造的价值原则,马克思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提到“美与善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通常把善的东西也称赞为美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最高目标是为了使人获得情感、知识与意志的和谐发展,使理性道德贯穿于人的感觉与情感中。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产生了理论共振。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在说服并且教育人,引导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更好的体现其多样性、规律性和时代性。
“以人为本”的原则即教育者要从现实的人出发,以培养“全才”为立足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实现理论内化,通过内化作用自发地将教育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并为之努力,继而达到教育目的的基本准则。“以人为本”意味着要促进受教育者的政治社会化,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完整的人”。而文艺学在这一使命上发挥着重要优势。当代文化学者张荣桓曾对文艺进行过重新定义,他指出:“人格的养成和灵魂的铸就都离不开文艺这一重要载体,文艺是人的精神的养分。人类能够获得幸福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文艺的不断继承和革新,从文艺中吸取人类社会进步的养分,不断实现文明的跨越。”由此可见,文学艺术是人类科学的社会表现,是培养“完整的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学术界以文艺为切口,不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进行艺术化重构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促进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学的融合;充分挖掘且利用优秀文艺作品中的有效资源来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利用大众传媒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文艺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等,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美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艺术化的科学,同时具备两个重要属性,即科学性和艺术性。其价值的实现过程,离不开艺术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理论个性化和形式多样化的特征的环节无一不体现其艺术性。这些特征在外延上与藝术有诸多相似点,其本质也蕴含着相通之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严谨的社会科学的同时也具有极强艺术操作性,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情感性等具有审美、认识、教育等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环节都在不断运用和创造艺术,其各环节都遵循美的基本规律、渗透着美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应借助艺术载体实现与文学艺术的互融,即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艺术形式,借助文艺载体实现与理性与感性的互融,从而实现双赢。即让渗透型的隐性教育逐步取代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借助艺术的愉悦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让受教育者在艺术的感染下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从而产生内化作用力,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被动接受转变成自觉主动接受行为。苏联著名教育家、人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生不仅用理性,而且用心去感知周围的世界。他们深深地感受到语言的情感色彩。”只有将有说服力的理性语言与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才能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和吸收。只有通过生动的艺术手段表现出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寻找美的要素,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化能在帮助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上,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良好生态,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进步。而这个过程遵循美的标准,符合美的规律。总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必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的融合,坚持创新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过程中,艺术要求逐步渗透、落实和应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化、教育的有效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张世英在《美与真善》中指出“美的法则阻止了以人的欲望为首的感性事物因缺乏理性尊严而变得至高无上,而遵循理性法则的义务也不会使人因缺乏感性欲望而感到被迫实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艺术活动,但由于缺乏艺术美的元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往往失去灵活性,成为一种压抑自我的感性活动,严重影响受教育者人格的提升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要进一步增强受教育者对教育活动的接受度和获得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必须尊重美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价值共振为我们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艺术美学的角度来思考教育过程,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优势;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性和艺术性,真正从传统的默默无闻中遮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为在新认识的基础上,以更加开放合理的方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创新,不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适应人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从僵化的说教转变为愉快的生命活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03:116-128.
[2]谢立敏,宗立华.以文艺视角浅析思想政治教育[J].活力,2016,1(1):29-30.
[3]刘艳丽.论文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苏州大学,2014,02(10):104-107.
[4]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1-23.
[5]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16.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16.
[7]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文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87-188.
[8]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231.
[9]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论智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83.
[10]张世英.美与真善[J].丹桔.学海,2000,(1):14.
作者简介:王娇林(1998-),女,汉族,湖南娄底人,硕士,中南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86750190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