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若曦 单艳华
[摘要]科技社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实现科技自强自立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华口腔医学会通过设立科研基金项目、人才基金项目等方式促进口腔医学创新与发展。其中,西部临床科研基金项目是一个已连续设立十年,旨在积极推动西部口腔医学发展的专项科学研究项目。该文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座谈和系统分析方法,围绕该科研项目申报立项、实施过程、结题成果展开分析,阐释科技团体设立科研项目的必要性、管理模式及其在促进学科创新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技团体科研项目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N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2)010037-05
科技社团是科技工作者自愿组织、参加的从事科技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1],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依托力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遵循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对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培养成长机制研究,为科技人员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作用营造良好氛围”[2]。科技工作者是科技社团的核心主体和服务对象,坚持和加强团结科技工作者,切实增强凝聚力是科技社团的重要职责之一。因此,部分学会通过设立科研基金项目促进科技人才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学会设立科研基金项目与各级政府部门来源的纵向项目不同,学会立足行业发展的特性更加明显,更强调社会公益性和专业聚焦性,这也有别于企业来源的以研发为目的横向项目。
中华口腔医学会于1996年成立,是在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口腔医学科技社团,在发展过程中设立多种科研基金项目,其中,西部临床科研基金是专门面向我国西部地区设立的旨在促进西部口腔医学发展和人才成长的项目。本文通过总结该项目设立十年的情况、学会设立科研项目的意义、作用及项目管理模式,以期为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促进行业领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中华口腔医学会西部临床科研基金设立背景
中华口腔医学会积极发挥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我国口腔医学事业创新与发展,有效激发科研动力。在国家政策制度指导下,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搭建涵盖高端学术引领专项和地区口腔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基金项目平台,推动口腔医学科研团队开展科学研究,对于地区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科研项目申请负责人年龄、职称等方面合适的标准,为地区口腔科技工作者主持、参与更多的科研项目提供机会,为促进我国口腔医学科学全方位发展提升贡献力量。
西部地区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特殊,民族、宗教等社会因素复杂,两者相互影响构成了西部地区医学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3]。而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西部地区的医疗环境及条件亟待发展。为推动和促进我国西部口腔医疗水平的持续性发展和提高,全面提升当地口腔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防病治病的水平,中华口腔医学会设立“西部临床科研基金”项目。该项目2012年设立,专门面向我国西部地区口腔医学临床问题的科学研究,包括口腔医疗临床新技术、新疗法的推广应用研究和地区特色性口腔疾病的防治研究两方面。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取问卷调查和专家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向89位已结题的项目负责人发放问卷,覆盖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收回问卷87份,有效问卷87份,收回率为9775%。
2021年9月,中華口腔医学会在上海组织召开中西部口腔医学发展研讨会,会议回顾了西部临床科研基金十年情况,与会代表认真讨论了基金对西部地区口腔医学发展的作用,深入分析管理经验,为科技团体科研项目优化管理建言献策。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资助情况
中华口腔医学会西部临床科研基金项目面向贵州、青海、云南、广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重庆、四川和西藏等12个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项目申报,经过专家评审和指导,获得立项项目实施周期2年,资助额度5万元/项,每年组织一次项目的申报、评审和立项,由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口腔医学会限额推荐,立项项目数为10~12项。考虑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口腔医学现状,支持当地口腔医生开展具有实用推广价值的临床新技术、新疗法的应用研究,培育当地口腔医学骨干及其科研能力。中华口腔医学会2007年便开展“西部行”继续教育和健康宣教与帮扶等公益活动,覆盖省份逐年增加,受调查的87位项目负责人分布于上述地区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的覆盖面广,具有普遍性。
2012—2021年累计申请199项,立项111项,平均立项率5578%。学会投入总经费5292万元,其中拨付项目经费505万元,项目评审经费20万元,项目滚动支持经费42万元。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立项数量达15项,立项数量位居第一;陕西省立项数量为14项,位居第二。口腔颌面外科学和口腔正畸学科立项数量分别为20项和17项,在立项学科数量中位居前列,说明这两个学科在西部地区受关注度较高。
接受问卷调查的87人中,有8391%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为三级医院,说明三级医院立项竞争力较强,对项目实施有一定保障。其中综合医院口腔科/分院立项占比5862%,说明西部地区综合医院口腔科/分院更贴合基金申报要求,对学会自筹项目的支持需求更大。
考虑到西部地区项目研究实际情况和难处,项目周期内未完成预期研究的项目,允许项目负责人申请延期1年。经统计,当年结题率总体稳定在80%,2019年立项项目当年结题率较低,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2015年,对结题答辩优秀项目给予滚动支持,用于项目后续研究。共18项获得滚动支持,其中新疆地区获得项目滚动支持4项,数量最多。在管理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为更好地督促项目保质保量完成,设立导师指导制和中期飞行检查制,中期检查及结题均需经导师指导,提升了项目执行质量。经统计,获得滚动支持的18个项目中,有13项邀请了导师指导,导师指导环节是项目高质量完成的重要保证之一,其中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导师指导的项目获得结题优秀结果较多。
(二)西部基金在促进当地口腔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中华口腔医学会作为民政部登记、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的一级科技团体,团结广大口腔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促进我国口腔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推进口腔医学科技创新,促进口腔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口腔医学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与提高,为会员和口腔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口腔健康水平服务。学会着眼于我国西部地区口腔医学发展,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实行导师指导制度等多种方法促进当地口腔医学发展。利用学会“小同行”优势,以科研项目带动学术发展,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科研环境。
87个结题项目中,83个有成果产出,占比为954%。其中发表学术论文133篇,培养人才51人,撰写临床技术规范19项,开展发明专利12项。56个项目产出2种及以上成果类型,占比为6747%;27个项目产出1种成果类型,占比3253%,项目成果产出类型丰富。学术论文产出中,项目负责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的有53人,占文章发表数量的3985%;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文章的项目负责人71人,占文章发表数量的5338%;以其他作者身份发表或未发表文章的项目负责人9人;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数量最多,共103篇,占文章发表数量的6776%,其中SCI文章14篇,“中华”系列杂志5篇。
经统计,在项目研究的两年周期内产出成果较多,项目结题一年内项目产出成果基本完成,因此在项目管理中增加跟踪调研环节,在项目结题时和项目结题一年后分别收集项目成果,也进一步促进项目后续研究。
87位项目负责人自评价结果显示,4483%的项目促进了当地学科发展,2414%的项目提高了项目负责人科研能力,2184%的项目帮助项目负责人明确了研究方向,西部临床科研基金对学科发展促进和项目负责人成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7356%的项目在结题后进行后续研究,立项的研究课题具有可持续性和发展性。21个项目结题后曾获得其他项目资助,占2414%。其中1个项目获得国家级资助,12个项目获得省部级资助,该基金项目在促进研究水平提升上具有一定意义。
(三)项目管理经验
中华口腔医学会西部临床科研基金运行十年,对当地口腔医学和技术创新起到了较好促进作用,这与项目围绕设立宗旨,规范管理密不可分。管理过程中,遵循从中华口腔医学会到省级口腔医学会,再到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三级参与模式,通过项目申报、现场答辩、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及结题评审五个环节加强专家指导,答辩评审环节评审和指导并行,评审专家对每个项目的科学性、方案的合理性、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均给予详细指导。项目落实层面与项目负责人所在院校紧密联系,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立项单位均设置项目直管部门,为项目的有效执行和经费管理提供保障,超过70个项目的直管部门在院校科研处。超过50%的院校未收取项目管理费,95%的项目单位收取管理费的比例在10%以内。
在项目研究困难的调研中,病例收集困难程度最高,项目周期长主要是由于病例收集和调研困难造成规定项目周期内无法完成项目研究,今后在立项时建议病例收集数量合情合理,符合当地情况。
四、工作启示
科研项目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科研项目管理是项目质量的保障。在中华口腔医学会项目管理中,已探索形成了中华口腔医学会—省口腔医学会—医学院校的三级管理服务模式,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依托专家团队的导师指导项目负责人开展研究,形成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有效结合的模式[4]。科研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从而决定科研水平、效率和发展前景等问题,强调科技团体科研管理不能停留在“制度化”管理,而应转变思维方式和管理服务的理念,细化管理办法,落实管理服务流程,促进科研创新。科技团体科研项目应从科学管理、组织保障、专家指导、协同创新等方面提高管理质量,具体如下。
(一)完善管理制度,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科学管理
科学的管理体系是科研项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科研项目的完成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科研项目才能取得成功。在科技团体现有科研管理模式中,重视发挥省口腔医学会和口腔医学院校的服务支撑作用。针对项目立项阶段管理,而项目实施过程易受到忽视。实施过程是承接立项与验收的中间环节,是获取科研成果的途径,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效果。有效的过程管理是降低科研风险、提高科研项目绩效、控制科研成果质量的关键一环。
(二)提高项目承担单位组织保障力度
项目承担单位应建立全方位的科研咨询服务体系为科研人员提供项目申报、项目实施、预算执行、结题验收、成果保护及推广应用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咨询服务。在科研项目立项评审时,项目承担单位的组织保障能力应纳入评审指标,其是否能够为科研项目负责人提供配套的科研服务、给予充分的研究时间、协助解决研究中的问题都对项目是否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至关重要。
(三)发挥专家优势,提供全面项目指导
学会充分发挥“小同行”专家优势,有针对性地为项目分配导师,对项目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及成果产出给予指导,充分应用邮件、微信、线上等多种指导形式对项目进行指导。
(四)增强项目开展的开放性与活力,搭建跨学科、跨单位协同创新平台
科技团体拥有很多学科和专业的科研队伍,但目前人才与学科优势仍然难以充分发挥,科技团体应利用自身柔性特点促进科研合作与协同,增强研究的开放性和活力,从而促使创新性成果涌现。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是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 (2017—2025年) 》,深入推进“三减三健”健康口腔行动,结合当前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卫生工作现状而制定的。各地持续加强对促进健康口腔工作的重视,应不断完善协调机制,确定工作目标,结合西部地区口腔医学领域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中华口腔医学会在项目管理中探索形成了“三级管理服务+同行指导”的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有效结合的服务模式,西部临床科研基金项目以我国西部地区环境、医疗、文化特色为导向,十年来每年滚动立项,较好地实现了学术社团在促进地区科技水平提升中的作用,受到了西部地区口腔医生的好评,传递了政府重视西部地区发展的理念,提升西部口腔医学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营造了较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产生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为西部地区营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为西部地区口腔医学发展提供了助力,成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國,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助力器”。
参考文献
[1]陶功浩.科技社团学术创新能力建设探索[J].学会,2020(11):5-9.
[2]韩启德,张杰,徐文伟,等.发挥学会组织优势,赋能科技自立自强[J].科技导报,2021,39(16):14-18.
[3]昝加禄,昝旺.我国西部地区医学文化的基本特征[J].中国医药导报,2007(32):150-151.
[4]单艳华.医院科研管理中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协同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85-188.
339550190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