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型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以部编版教科书词频分析为例

2022-03-16 13:26蒋文静
基础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词条词频教科书

蒋文静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了该主题,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1],并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2]。毋庸置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一环。学校作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培育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场域,它是如何发挥教科书的作用型塑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且教科书在型塑这一意识中具有什么样的规律,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核心问题。为此,本文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科书(1)三科部编版教材是2012年启动,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历时五年,完成编审工作。在2017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部编版教材覆盖小学、初中所有年级。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2019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2022年将覆盖全国各省。本文以现行部编版语文教科书(其中小学十二册、初中六册,高中两册必修)、历史教科书(其中初中六册、高中两册必修)、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科书(其中小学十二册、初中六册、高中四册必修)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为研究对象,采取词频分析方法,较为直观、客观地将非定量的词频材料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词频进行定量的分析和判断,以揭示部编版三门教科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分析教科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规律。

一、教科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集体的共同体意识,主要包括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对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3],即个体对民族国家历史文化记忆、核心价值观念、身份的承认和认可,同时也包括对民族国家制度、政治团体、指导思想的认同和支持。“在绝大多数国家,形成公民群体和形成民族认同仍然是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4],作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教科书是根据国家特定历史阶段的知识、文化和社会,选择的信息符号组成的,内蕴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主流意识,是学生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的重要媒介,对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5],“立德”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树人”则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官方”渠道,而教科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工具,承载着铸牢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职责和使命,关乎着学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合格建设者的问题。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需要发挥教科书的作用,“通过编写教科书和组织教学来开展本国的‘民族构建’,推行以国家为单元的新型‘民族认同’”[6],以此厚植中华民族情感,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学生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复兴的共同理想中,强化时代赋予的责任,将各族学生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内容

教科书不同于一般的文本,其作为一种特殊的“出版物”,体现着国家事权。教科书通过文字、符号、图像等,传递和弘扬着国家的主流意志,使各民族学生在知识的传递中塑造中华民族认同。我国历来十分重视教科书对民族国家意识的教育。自1905年“废科举,兴新学”后,青少年教科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民国时期中小学教科书中就加入了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内容,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也沿袭了这一教育传统。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断,这为新时代学校教育指明了方向。由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通过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外在表征予以表达,以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为主的意识形态较强的教科书,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科书通过祖国山河、人物轶事等课文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历史教科书则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科书通过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培育着学生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可见,教科书中承载着的共同体意识内容,致力于强化各族学生对民族国家的理性认知,并使其在教科书的引导下逐步树立牢固、积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三)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科书不仅起到承载知识和传承文化的作用,更肩负着各族学生中华民族意识培育的重任。然而从我国各民族学生意识形成的现状看,诸多外部因素影响着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型塑。西方多元文化思潮和狭隘民族主义、极端意识的渗透,腐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消解着学生的中华民族意识,压缩了教科书塑造中华民族意识的空间;同时,西部边疆地区受地理位置、教育水平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形式欠佳,也容易造成部分学生的心理落差,间接弱化一些学生的中华民族意识。可见,多元文化思潮、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等影响着各族成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教科书承担着促进学生民族意识素养、传递主流意识的使命,是型塑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媒介,需要发挥其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将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导向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增强学生的“五个认同”,强化他们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最终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二、教科书型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阐释

教科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教科书型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向各族学生传递关于中华民族的知识,进而让学生能够清晰理性认识中华民族。根据教育规律和认知规律,教科书中的中华民族形象和概念往往建立在可识别的具象化的形态基础上,需要借助象征符号予以表征,经由符号建立系统性、连续性的集体记忆,并在集体记忆的深化中形成了对集体的价值认同。可见,符号作为“最小单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起点,构成了教科书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而以一定形式固定下来的象征符号,在教科书文本的不断重组中,展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过去、现在和未来共有的记忆,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形成的载体和框架,为系统性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理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理念提供媒介。为此,象征符号及其组合的叙事,构成了教科书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同样态的基础,基于此,各族学生逐步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体记忆,最终在学校教育的引导下获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完整认识。

(一)象征符号

象征符号是什么?顾名思义象征符号具有承载着象征意义传递和被认知的特性。象征是用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特殊意义的一种行为,即“用具体的媒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7],它是象征符号和象征意义的聚合,象征符号是象征意义的表层,可以通过直观的事物去感知,是象征意义的“物化”,其中包括长城、熊猫、国旗等有形物和传统节日、行为仪式等无形物。象征意义藉由象征符号表达背后深层意义,它需要借助象征符号的想象来认知事物。象征的符号和意义在形式上虽有不同,但是在符号所要表达的意义与抽象的意识方面是一致的,也就是形式上的异质,内容上的统一。“意义就是一个符号可以被另外符号解释的潜力,解释就是意义的实现。”[8]由象征符号同象征意义组成的符号象征系统,是“人类感知和理解世界的基础”[9]。

象征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是认知深化的前提,影响着学校如何塑造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维持其稳定性。因此,学校教育中象征符号的使用并非偶然,有其内在机理和逻辑的必然性,这些必然性决定着学校为什么和如何通过象征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科书是集象征符号于一体的知识载体,决定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理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多民族国家建构的意识标准,要通过教科书使之知识化,形成一套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并用这套话语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合理性”,以此增加学生对这一意识的认可性和接受度。

中华民族意识是一种集体认知,是对“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10]的客观反映,是一个抽象而复杂的概念,对其的感知和理解需要在符号和象征意义中进行。“不同的族群名称(如xx民族)一旦确立之后除了反映族群之间的实质性差别外,也会具有一定的固定形象(Image)和符号象征(Symbol)意义”[11],中华民族也如此,在其漫长的形成历程中,也产生一些固定的、具有代表性的象征符号,这些符号作为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基本构成单元,是中华民族意识的具象化表现。教科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呈现正是借助中华民族象征符号,如五星红旗、国徽、节日、人民英雄等象征符号,这套符号能承载和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和信息,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能为教育者所实施,促使教育客体从具体到抽象地建构学生的共同体意识。

(二)集体记忆

在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构建过程中,对集体历史记忆的追忆是十分重要的。记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和沉淀的,代表本民族国家的集体记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需要各民族成员拥有对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等延续性的认同,其中集体记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象征符号组成的集体知识是型塑集体记忆的基础,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条件。“在过去的大多数 (但不是全部) 时间内, 每个群体都把自己的整体性意识和特殊性意识建立在这样的集体知识的基础上”[12],学校是传播集体知识、培育中华民族意识的重要场所,它可以将“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当作知识进行传递并同时再制这些知识”[13],以重塑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象征符号系统的认知,“一个族群,常以共同的仪式来定期或不定期的强化集体记忆,或以建立永久性的实质纪念物来维持集体记忆”[14],历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的核心要素,两者是休戚相关的,共同作用于各民族共同心理和认同意识的锻造。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不仅囊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积累和沉淀,还包括党领导各民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发展史,以及在此过程中凝结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是立足于这些各民族共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记忆,我们才能在民族的代际传承中,维持各民族成员的中华民族意识。

作为“符号操作场所”[15]的学校,是型塑集体记忆的重要场所,其教学活动是塑造中华民族记忆的主要手段,学校可以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整合各学科教学资源,提供一套培育中华民族意识的知识体系,并在不同情境中,使教育主体“依据一定的共同体或社会的规范所作的解释或认知”[16],传递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的记忆,加深学生的接受度,增强学生的记忆深度,潜移默化地建构学生的集体记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一种高级的心理意志,是建立在符号和集体记忆体验基础上,产生的接纳和认同的情感内化,是在不断反思基础上形成的内在自觉意志,直接影响着各民族学生深层次价值判断及行为意向。施瓦茨(Schwartz)在分析价值观理论中指出价值观念是“令人向往的某些状态、对象、目标或行为,它超越具体情景而存在,可作为在一系列行为方式中进行判断和选择的标准”[17]。可见,价值观是经由个体在符号和集体记忆的情境体验后对情感的升华,是主体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某种行为的观念,它体现着个体对主流意识或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构成了个体深层心理结构的价值规范与精神信念,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着各族学生中华民族情感稳固和自觉行为的发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凝聚各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共同历史和共同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内容。因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教科书要在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历史等符号感知、象征意义理解,以及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理性,不断增强各族学生对国家、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将共同体意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法则和价值取向,自觉树立理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以抵制环境中的干扰因素,建立起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忠诚感和责任感,进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共识,真正将意识融于各民族成员的灵魂深处。

三、教科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呈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型塑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其“实质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18],主要内容体现为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五个方面。本着对这一意识的本质和内容的理解,研究结合教科书型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逻辑分析,以学段为经,以学科为纬,从中华民族“五个认同”的人、地、事符号入手,呈现教科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内容。

(一)小学教育:象征符号的“感受式进入”

小学阶段是建立学生认知和孵育感情的重要阶段,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只能通过国家具象化的象征物感知中华民族意识。从小学语文部编版教科书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选文看,在294篇课文中,有87篇课文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占29.59%,体现祖国山河类的选文22篇、政治类选文15篇、文化类选文26篇、价值观类选文24篇(2)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祖国山河类、民族关系和国家领导人物方面的政治类、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代文明方面的文化类及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方面的价值观类四个维度呈现。。从词频统计看,语文教科书中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词频出现了156次,其中“黄河”“北京”“五星红旗”“天安门”“长城”等国家的典型象征物出现27次,“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雷锋”等人物类符号出现30次,这些具象化的词条占部编版语文教科书总词频的36.54%。而体现多民族国家是统一整体的“祖国”“中华”“中国人”“中国”等出现了51次,体现各民族交往交流的“民族团结”“各民族”“傣族”“维吾尔族”“藏族”等词复现25次,体现中华文化类的“春节”“端午节”“民族舞蹈”“民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次出现22次,这类抽象符号出现频次较多,表述层次超越了具象化物,在理解和认知的难度上要高于具象化的词条,且这类词多分布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整体上看,小学语文12册教科书中,仅“祖国”“中国人”“中国人民”这3个词条复现大于10次,较高词频的复现主要侧重于透过象征符号,让学生在符号的感知中,培养其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情感。

由于小学阶段没有开设历史课程,许多与中华民族历史的相关内容,主要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体现。据统计发现,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出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词条共110条,词频268次,其中表现国家典型象征物“国旗”“国歌”“国徽”“天安门”出现了16次,中华民族为统一整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多民族国家”等词出现48次,各民族人民凝聚一体的“中国人民”“全国人民”“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人”和“中华儿女”等词出现49次,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春节”“汉字”等词出现50次,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振兴中华”“保卫祖国”等词复现31次。此外介绍少数民族情况的“各民族”“藏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词60次,并在介绍少数民族相关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词出现14次。以上统计词频中,复现10次以上的词条共有5条,出现频次共84次,复现5至10次的词条7条,出现频次33次,其余的词条复现皆低于5次(见表1)。从复现词条高的词频看,这些词条通过高复现率,在由点到面、由有形到无形中,强化了学生对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属性和中华文化相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在学习中逐渐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表1 部编版小学教科书中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词频和复现情况

(二)初中教育:集体记忆的“知识性深入”

初中阶段系统地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知识,需要借助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课程,以学生接受的方式,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情感。具体来看,从语文教科书中统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词频看,初中部编版语文6册144篇课文中,体现祖国山河类、政治类、文化类和价值观选文分别有21篇、5篇、9篇和16篇,教科书中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词条仅6条,共出现30次,其中“中华民族”(或“民族”)复现17次、“祖国”复现7次,“中国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各复现2次,“中国人民”和“中华文明”各出现1次。相教其他教科书而言,语文教科书有其独特性,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的传递中,往往“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教师需要梳理其‘隐在’的知识体系”[19]。

反观6册历史教科书的词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词条有29条,词频复现104次,指代中华民族的词条有11条,其中“中国人民”“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词条复现51次;指代56个民族中的“民族”词条有5条,其中“民族团结”“各民族”“各族人民”“各民族文化”“多民族国家”复现12次;指代中华民族组成部分中的少数民族词条有10条,其中“民族”“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维吾尔族”等出现37次;指代民族政策的词条有4条,“民族区域自治”出现2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各出现1次。历史教科书中相关词频复现,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中的灿烂辉煌记忆,逆境中的伤痛挫败记忆,及曲折中艰苦奋斗记忆,这些系统历史记忆的学习,能让学生感知到“民族共同体具有强大的向心力,伴随着荣辱与共的认同感”[20],激发其中华民族情感的生成。

表2 部编版初中教科书中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词频和复现情况

在三门教科书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共有23个单元 53课,梳理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词条61条,复现331次。在相关词频中大于等于5次的词条共有20条(如表3),其中“中华民族”一词出现的词频最高,共出现43次,剩余高频词中出现次数超过20次的有4条,分别是“祖国”“中国人民”“民族(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出现117次;词频超过10次的有“中华文化”“民族团结”“各族人民”“民族精神”,复现53次;其余复现次数小于10次的相关词条有11条,如“各民族”“中华儿女”等累计复现140次。在6册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相关词频统计中,表述中华民族是整体性的词频有287个,占总词数的73.72%;体现中华民族中不同民族的词频复现57次,占比例为17.22%,而体现民族政策的词频出现30次,占比为9.1%。通过以上词频统计发现,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始终秉持“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清晰的思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目标,不仅从政治属性展现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民族政策、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同时也从文化的视野阐释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和中华民族和谐统一,及各民族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这有助于增强中学生的“五个认同”意识,对塑造各民族学生共有的心理世界和情感认同,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支撑。

表3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高频词统计表

(三)高中教育:系统知识的“价值性转化”

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培养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阶段。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都要形成课程预设的价值观念。由此,价值观不能在学生头脑中自发形成,需要依托课程教育实现,并且每门课程都担负着培育学生价值观的重任。学校教育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同时也对人们在意识形态方面进行指引。从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2册教科书32课内容统计看,从中梳理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词条5条,复现次数9次。由于语文教科书人文性较强,直接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词频较少,但其主要通过课本中体现祖国山河的8篇选文、中华民族政治类的2篇选文、中华文化的4篇选文、民族价值观的4篇选文,聚焦高中生的“‘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三方面”[21],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意识。

而在高中历史必修两册教科书中,统计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词频共计223条,其中体现中华民族为统一整体的“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词出现86次;各民族人民凝聚一体的“中国人民”“全国人民”“全民族”等词条出现29次;中华民族历史中的族群“游牧民族”“女真族”“汉族”“鲜卑族”等词条复现76次;及体现民族关系及中华文化的“民族矛盾”“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等词复现32次。在相关词条梳理中发现,历史教科书中强调中华民族的一体和多元的词条复现次数最多,主要从词条背后呈现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两条脉络,将历史叙述与价值判断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和民族价值观。

在高中语文、历史和思想政治三门必修教科书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词频共出现633次,其中思想政治必修课中累计复现401次,占总词频的63.35%,可见,思政教科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词频占比重较大。部编版思政教科书编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中华民族认同。据统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科书中,“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词条复现84次,主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为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内容,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如表4)。《经济与社会》中涉及的词频相对较少,而《政治与法治》中复现的相关词频最多。《政治与法治》中的“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词条衔接的内容深化高中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及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权利和义务相关知识的认识,强化着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法治意识,培养着学生理性的公民`意识。除以上三本思想政治教科书之外,还需要发挥《哲学与文化》在文化价值上引领作用。通过《哲学与文化》中排名前五的词频可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等词条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增强学生中华文化的理性认识,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培育具有共同价值认同的未来公民有教育引导作用。

表4 部编版《思想政治》必修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词频统计

四、部编版教科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从三门教科书词频统计可以看出,新编教科书十分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的编排。中小学三门教科书中相关词频复现了1500多次。由此,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要遵循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据教科书,系统设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内容,使之系统化,抓住各学段学生的特征,进一步在课程教学中发挥其对各民族中小学生国家观和民族观的引导和型塑作用。

(一)序列承接:遵循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的层次性

学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不是随机、零散或简单地开展的,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规律性。为此,在意识形态的教学和培育中,要注重各学段教育的层次性,探寻不同学科相关词频及其内容的教育规律,做好教育内容序列承接一体化的教育设计。小学阶段需要通过创设轻松的故事情境、愉快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和领会中华民族象征符号中表达的意义,以孵育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感情;初中阶段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中,加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升华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情感;高中阶段要注重与初中阶段的知识衔接,并在核心价值观引导下,树立学生正确的国家和民族观念,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三门教科书教学中,需利用教科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逻辑,依据各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学规律,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学生在“知事懂事”“明理晓义”中认识中华民族符号、习得并操练集体记忆,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未来的实际行为中传承和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认知深化:把握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主体性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中华民族情感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是正确国家观和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学生的意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从学段看,小学与中学时期学生在认识态度以及身心发展方向经历从感性向理性发展过程,结合语文、历史和政治的课程标准看,三科都需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规律进行教育。从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看,可分为认知、情感和价值观三个层次。皮亚杰认为7-12岁儿童的认识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该阶段就要侧重符号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形成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知。初中阶段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逐步发展,对教科书中的知识、观念能进行判断并产生情感,这一阶段学生则需要在课程教育中引导其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和使命感。高中阶段学生的理性思维日趋成熟,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中应注重价值观的引导教育,领会语文教科书中内蕴的家国情怀、历史教科书中的民族历史发展规律及政治教科书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的中华民族认同。

(三)多科并举:探索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跨学科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贯穿于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才能形成多科协同育人的功效。部编版中小学教科书中关于“五个认同”的内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要点。要充分利用不同学科学习要点的作用,就需要我们探索深度的教育方式。跨学科性的教育方式融合了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能各尽所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目标具象化,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深度教育的有效方式。语文课程承担着打牢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使命,历史教科书承担着论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使命,政治教科书承担着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国族属性的使命,音乐和美术课程承担着培育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使命。跨学科育人打破了课程的边界,在坚持各尽所能和交叉论证中,构建一套逻辑严密、基础扎实、富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的教育话语,营造出一个富有民族精神和物质底蕴的意识教育的空间,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体系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多学科并举强化了学科协同育人的功效,能使学生从多角度、宽领域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历史意义等,在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深度认知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民族问题、积极实践等综合素养,增强各民族学生同属一个共同体的情感和归属感,进而铸牢共同体意识。

总而言之,人的意识不是天生和固化的,而是后天获知,可被环境所塑造的。在家庭、社会环境等外部条件中,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得以“社会化”的重要外部环境,对学生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影响极大。本文从象征符号、集体记忆和价值观的阐释中,遵循教科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发挥其主导作用,不断加强“五个认同”教育,进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凝聚各民族的思想基础。新时代,唯有让我国一代代的青少年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牢牢地将中华民族视为自己的政治和文化认同群体,我们才能真正在21世纪的国际风云变幻中经得起风浪的冲击,实现全体中国人共同繁荣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词条词频教科书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基于变长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维基词条编辑微过程挖掘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25年来中国修辞研究的关键词词频统计*——基于国家社科与教育部社科课题立项数据
2016年4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词频,一部隐秘的历史
大数据相关词条
以关键词词频法透视《大学图书馆学报》学术研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