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之我见

2022-03-16 08:29曹慧敏
课外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语段导图思维

曹慧敏

(甘肃省兰州市雁东路小学,甘肃 兰州 730030)

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外化的一种形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供了一定的指导。阅读和写作作为小学三四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既需要结合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转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学情,也需要教师更新教学方法进行指导。思维导图这把钥匙挖掘了学生大脑的潜能,也为发散性思维提供了样式。

一、阅读和写作的不同思维模式

思维导图,重在“思维”。何谓思维?它是“人类大脑对客观事物反映过程中的高级认识活动”。思维是思考,是思索,是对事物深度的探究性的认知,也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学生学习时为了获取知识,但缺少了“思维”的知识,只能停留在浅层,而缺少了思维力的学习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这与教学最终所要达到的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人的目标是相悖的。

阅读是现代社会人们获取知识、增长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也是一项认知活动,涵盖了“基本的视觉分析、字形加工、语音加工和语义通达”四个过程。学生阅读时借助眼、耳、口、脑对信息进行处理,获取信息,由此建构意义、体验情感,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对文本的解码。在阅读解码过程中,从最简单的字词到短语、句子,再到篇章的理解都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进入深层学习的关键。

文章以文字符号为媒介,或阐明作者的观点,或抒写人物的心情,不同于信马由缰地乱写,它是一种有组织的信息载体。从古至今,虽有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的文学样式,但每一种文学创作都有模式和规范,如杜甫七言律诗的沉郁顿挫,还有明清时期的八股文写作,外国文学中古典主义“三一律”原则。语言是思维的外在体现,它同样是发展思维的工具。

写话开启了学生小学阶段使用书面语表达自己想法的开端。它将对口头表达的训练逐渐转化为书面语言训练。中年段的习作是作文教学的起步,同样也是重要的过渡阶段。从信息论角度来看,思维是信息接收、贮存和输出的过程,而写作就是思维的输出和呈现。如写作说明文时,有序的阐述说明注重的是思维的条理性,写作议论文则培养的是思维的严密性。写作与阅读一样,是多种思维方法的集合与运用,是复杂多样的。相对文笔训练,写作本身就意味着思考,就是将脑中的思想条理化,所以写作中思维的训练更根本,也更重要。

二、阅读和习作需要创造性

独具见解的深度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是评判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课文理解是语文阅读学习的基础,但课标更“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的阅读方式也发生着大的改变。手机、电脑带来的“微阅读”正慢慢地消耗着他们对读书的热情。浮于表面的资讯阅读使知识的学习形成了“虚假的完整性”,学生的学习变得碎片化,缺少了独立而有深度的思考。思维长期处于浅层的认知阶段,反而形成了一种思维惰性。学生怕思考,懒得思考甚至是不思考。阅读中缺少挑战性和深刻体会,学生渐渐地对阅读产生了厌倦感。另外,现下的社会缺少了书香气,人心浮躁,很难沉下心去品读作品,学生的阅读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并不良好。阅读与写作脱离了课标中提到的“趣”,渐渐成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逃避点。

相对肤浅、零散、被动的浅层学习,深度学习不断挑战学生的思维,并在学生概括、推理、分析中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让思维不断地延伸向上,同时也更富有创造力。在这个普遍焦虑的时代,要想培养独立思考,拥有自己对事情的态度,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的人,需要深层的阅读和写作。

现今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大的变革。部编本教材从一年级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认字读书的兴趣,“认写分流,多认少写”使学生可以尽早地进入独立阅读的阶段,“1+X”阅读、海量阅读、整本书阅读,将课内与课外相连,更是对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范围提出了高要求,如何挖掘阅读和写作背后的思维规律,指导学生高效地读书,使读书和写作真实地发生成为教学的关键。读书应该要得其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阅读之初要“求所以入”,也就是弄清和把握读物本身的内容、知识或信息,但这不是根本,还要“求所以出”,即会读并有自己的想法。而“1”就是入的方法,“X”则是出的体现。如何抓住“1”,做到“X”,同时为写作提供样例,也是语文教学中需要着力尝试的。

调动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热情,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意识,积极参与课堂,是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重要体现。课堂不一定是热闹的,但一定是充满深思的。语文是紧随时代变化的,大语文观思想的树立拓宽了语文学科的教学范围,也不断挑战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如何把“教”落到实处,真正促进学生的“学”提出了更多的思考。从大脑的工作方式来看,它是“立体的、放射性的”,而“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是平面的、线性的”。作为语言学科的语文,知识点繁多,且复杂多变,系统知识的学习需要在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建构,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支架,帮助他们摘取更高的“果实”。

三、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思考

思维导图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思维辅助工具,同时也是现下很多课堂教学中都在努力去实践,借以实现高效课堂的学习方式。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对大脑进行研究时发现,大脑喜欢色彩、刺激、多样性、活力以及运动,对比较感兴趣的事物会更容易调动并记忆,由此提出了这一理论,并发表专著《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阐述了他的观点。

思维导图也可以被称为是一种思考策略,它将不可见、难以把握的思维,通过关键词和图画,运用线条和图形相连接,从而使大脑中的思维过程“可视化”,更加直观地实现了师生思维的互动。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的引用和普及,使它在哈佛、剑桥、牛津等大学成为学生提高学习的重要方式。它的风靡也带动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思维导图的教育开始在大中小学体系中适用,借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国对思维导图的学习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在多学科全面开花,教育者们也在各自的学科领域中不断地进行着尝试。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思维导图运用,虽有理论指导,但仍缺少切实可行的实践,所以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一)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背景

首先从大脑的结构来看,人的左右脑分别负责不同的活动,左脑擅长逻辑、语言、数字、顺序等,右脑则在颜色、维度、想象等方面发挥着功效。思维导图结合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将左右脑利用起来,变传统的线性教学为立体教学,更加贴合大脑的运作方式,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学会运用思维导图阅读和写作很重要。小学低年段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低年级的阅读和写话借助形象思维和图片、图画将文字图像化,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三年级之后进入中年段,对学生来说,这一阶段是一个阶梯,相对而言阅读和习作的难度加大,多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仅要在阅读的基础上“初步把握主要内容”,而且需要“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内容,体会感情,是语言形式向思想内容的转变,是对文本意义的建构,需要的是一种整体、直观、综合的感知。思维导图的绘制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和提炼发现文章中的细节,也为语文的积累和总结提供了好的学习手段。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是部编本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体现相关主题的课文组织起来构成了“内容主题”,为教学提供了一条明线,同时将需要学生掌握的语文学习策略、语文能力等“语文素养”作为“点”串联起另一条线索,“点”是“线”的要素,同样“线”的编织构成了“面”,只有把握住了“点”和“线”,才能掌握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从整个小学语文的课文编写来看,它是对语文素养的层层深入。对语文教师而言,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这种从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阶梯性编排为教师的“教”提供了抓手。教学时,采用思维导图,将每一册书、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所处的教学地位把握好,结合单元导语、课后习题、语文园地等进行统筹规划,可以帮助教师宏观地把握教材,掌握教学重难点,实现从单元备课到模块衔接的转变,更清晰明确地在“点”上着力,精准地指导学生。

(二)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的绘制是知识的绘制过程。它是学生思维的外化,同时也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把零散的、破碎的知识点整体化,在深入有效的探究中发展思维能力,实现会学、乐学。

语文教学中也对思维导图多有尝试:借助表格和图画梳理出课文的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在预习时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将枯燥的文字转化成有趣的图画,不同的色彩和线条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阅读探索的兴趣,也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中年段的阅读以语段阅读为主,语段阅读的过程其实是利用学生的内部语言理解重建材料的思维过程,所以习得语段阅读的方法,可以为之后的篇章学习打好基础。语段的建构具有逻辑性,也具有结构性,例如总分结构、并列结构、因果和转折结构。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从而清晰地呈现语段的框架。语段阅读是手段,而写作则是运用。利用语段阅读时掌握的结构、表达方法等可以更好地实现“读写”结合。写作前,借助思维导图,提纲挈领地把握住作文的主干,为学生完整而有序地表达思想提供了思路。

思维导图建构起了语文学习与思维发展的桥梁,它更有树状图、圆圈图、气泡图、流程图等多种呈现形式,而它的选用也需要根据阅读和习作的内容进行灵活选择。

从我自身所接触到的课文入手,大多数课文都可以使用思维导图。以说明文为例,从文章中摘取重要的话语画成简单的树状图,就可以迅速把握文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另外,以简单的树状图为蓝本,保持注意力集中,让学生的思绪自由地延伸,不断地对内容进行扩展、联想,就可以放飞他们的想象力,围绕中心图像创作出独特而充实的情节。

四、结语

思维导图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独创性写作。学生获得了探究文本的样式,加深了对文本的认识,也利用联想力和想象力拓展了思维,既能整合文本信息,又能以此为根拓展文本,将阅读和习作结合为一体,让学生的思维更加高效而有创造力,用真实的生命体验为语文的学习注入更多的人文性。

猜你喜欢
语段导图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