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琦琪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青年学子的心理健康,陆续出台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明确指出高校要强化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建设,设立心理发展辅导室、积极心理体验中心、团体活动室、综合素质训练室等,为开展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优质的实时实地服务。并应及时了解学生在人际交往、恋爱情感、集体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谈话、团体辅导等,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恋爱观。大学时期是青年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都会获得成长,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价值观都会逐渐形成,因此不论是在知识教育、实践活动中都应当延伸大学生的活动内容,心理教育也需要跟进,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近年来,高校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各大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上加强方法探索和教育改革,因此表达性艺术治疗、叙事疗法等新一代的咨询与治疗方法被广受关注和引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表达性艺术治疗指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采用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如舞蹈、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媒介,促使来访者探索内心世界,促进情感表达,改善情绪、认知功能,达到心理康复和人格完整的目的,常见的方法有绘画治疗、音乐治疗、沙盘游戏治疗、舞动治疗、心理剧疗法等[1]。
团体辅导是指在团体情境中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团体成员在活动中进行相互作用,探讨自我,改变和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困惑。在学校情境中,心理咨询工作不应只关系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咨询,更应加强对正常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团体辅导具有预防、发展和教育的功能,在团体中提供一个安全、保密的空间,给予学生机会进行自我分析,互相了解,学习人际交往技巧等。团体辅导创造一个类似真实的情景,成员在良好的团体气氛中,通过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发现和识别不良情绪或不适应的行为方式,改善自我认知,学习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从而将经验延伸到团体之外的现实生活。
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则是指在团体辅导中,突出非语言的沟通方式,融入舞动、绘画、音乐、戏剧、叙事等艺术形式,在人际互动中促使团体成员进行自我探索与自我完善。国内外研究结果均表明,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相较于传统的团体辅导模式,更易创造自由、安全、包容的治疗空间,更不易受到言语防御机制的干扰,艺术表达过程也具有疗愈的功能。表达性艺术治疗形式多样,在团体辅导的实际运用中,有的重点使用一种方式如戏剧治疗、音乐治疗、绘画治疗,有的两种或多种方式结合使用。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以团体辅导为干预形式,以艺术表达为介入方法,以“表达性艺术治疗与个人成长”为主题开展为期八次的团体辅导。每一次活动由暖身活动、主题活动、分享交流三个环节组成,使用音乐、绘画、心理剧、交互式团体沙盘游戏、OH卡故事续写等艺术形式开展辅导活动。
绘画本身就是较为自由的艺术形式,以图画、线条、色彩的方式,通过描绘、着色反映出不同的心理状况,让团体成员在过程中放松和疗愈,团体成员在绘画的过程中更加自由地表达和呈现自我。绘画治疗已经发展出越来越多的形式,目前开展绘画治疗团体辅导主要是运用自画像、“房树人”绘画或统合型房树人、主题绘画等。通过融入绘画疗法的团体辅导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进行自我探索,洞悉问题。在笔者进行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的实践中,采取自画像结合“贴标签”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由地画一幅自画像,并自画像的背面写上代表自己的词语;再在另一张纸写上形容团体成员的词语,并把写有他人印象的便笺纸贴在相对应的团体成员背上。不仅通过自画像分享探索自我形象,通过对比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还可以了解两者的差别,能够更深入浅出地向学生阐述“乔哈里窗”等的概念,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心理剧是一种典型的团体心理疗法,由奥地利精神科医生莫雷诺在1921年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与行为改善方法,从重视个体与生俱来的自发性与创造性的人文视角,着眼于促进个人内在潜力发展于当下有效修复过往创伤的运作模式,关注团体动力及整体性的高效组织方式,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咨询与治疗工作等领域。有高校在职业生涯训练也引入其中,如张卫宇等人以心理剧的方式对毕业生开展团体生涯辅导,学生通过编剧、导演、角色扮演等活动中了解职业信息,并不断反思、明晰职业观念,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调整。笔者在心理剧疗法的实际运用中,主要是在团体领导者的指导下,学生选择实际生活中的某个情境,主角演出自己主题相关的故事,辅角扮演其家庭成员、人际互动对象,利用替身、镜像等心理剧技术,通过表演帮助主角探索家庭、人际关系的结构和影响,体验当下的情感和人际互动方式,澄清内心真实感受。团体成员不再是坐在椅子上围成一圈来探讨生活和面临的问题,而是通过成员扮演剧本角色亲身演绎出来,较其他的团体辅导活动形式相比,更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学生在表演中尽情发挥,还能更好地让观看的人产生共鸣。
沙盘游戏疗法由多拉卡尔夫创立,并以荣格分析心理学原理为基础。团体沙盘游戏是由团体成员共同创作,借助水、沙子和沙具,运用双手在沙盘中创造作品的过程。团体成员通过在沙盘游戏中互动,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习惯性的人际互动模式,进而理解自己在团体中的感受和行为方式。笔者在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中采用的是国内教育专家高岚教授研发的交互式团体沙盘辅导,即在带领者的陪同下,成员在团体情境中,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及团体沙盘游戏过程中呈现的画面,促使个人在团体活动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使个体与团体的良好协作与支持性的发展过程。除了在团体辅导中使用沙盘疗法,在暖身活动中亦可借助沙盘的元素来进行互动交流。比如笔者在第一次团体辅导的暖身活动中,让团体成员选择一个沙具代表自己,并向其他成员进行自我介绍,不仅使团体成员互相熟悉,减少陌生感,增加新鲜感,同时能够给团体成员初步接触沙盘游戏疗法相关工具的机会,建立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的工作基础。
声音是人类最早的交流方式。音乐疗法就是运用节奏、旋律、和弦、声音等音乐或者音乐要素,促使来访者体验内心情感、释放内心压力,以达到促进交流和自我表达,最终促进团体和谐和人格完善的目的。团体辅导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聆听音乐,进行冥想放松等被动参与的方式;二是采用歌唱、演奏乐器或伴随音乐跳舞主动参与的方式。笔者在团体辅导中融入音乐治疗,让团体成员聆听民族打击乐曲《滚核桃》,感受音乐,并在教室内自由行走,感受音乐中情绪的变化。然后以身体打击乐对歌曲《这世界唯一的你》进行伴奏,一边伴奏,一边哼唱,随着歌词中“每一颗心都拥有自己的语言”等来提升自我的感受。另外,在心理剧也把音乐融入其中,团体成员在表演过程中可以使用简单的打击乐进行即兴音乐创作去表达各种情绪,在表演中感受、调整自我情绪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发现了表达性艺术的治愈作用。例如,在讲电话时涂鸦,开车散步时唱歌可以舒缓情绪;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发现自身感觉和想法在变化;在画画和涂鸦过程中从日常生活中的困扰解脱出来。这些都说明视觉艺术、音乐、文学、舞蹈及戏剧等方式,能够帮助人们去释放、表达、放松并且寻找内心深处真实的感受。因此,表达性艺术治疗不能仅仅停留在个体咨询的狭小空间里,更应该在团体辅导、心理教育课程等方面积极融合运用,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价值。
首先,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在音乐、舞蹈、沙盘游戏、绘画创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团体成员在创造过程中释放情绪情感、解决内在冲突、唤起个体创造力;引发成员在团体氛围中自主体验,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来表达和理解情自己和团体;使用非语言沟通方式,减少自我防御,使平时语言表达相对贫乏或不愿意主动交流的学生也能顺畅表达自我,将自己内心情感体验展现出来。
其次,与一对一面对面的个体咨询相比,气氛轻松、活跃的团体辅导方式与学生业已习惯的团学活动方式更相近,更能被学生所接受。先前的研究显示,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团体辅导或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兴趣和愿望,降低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陌生和焦虑,减少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抗拒情绪。
第三,对高校艺术教育也有启示作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中的艺术表达无须任何专业基础,更鼓励团体成员享受艺术表达的过程,高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覆盖更广的学生群体,在全校范围内为学生提供参与艺术体验、投入艺术创作、感受艺术熏陶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