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角下新中国会计监督制度研究

2022-03-16 22:14宣飞雨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会计法监督制度监督

宣飞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00)

新中国成立已有七十余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使得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崇洋媚外和对本国文化的不自信乃至否认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树立民族自信心,坚持“四个自信”,特别强调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1 中国会计监督制度发展

1.1 问题背景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四十余年,我国的会计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中国独创的《会计法》于1985年首次问津于世,会计监督这一概念作为规范会计行为主体的概念也被提出。会计监督这一概念极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独创精神,蕴藏着中国会计监督制度发展的深厚底蕴与底气。但是近年来我国会计研究领域存在越来越多地直接套用西方国家的理论成果,频繁引用西方会计监管的既有成果和案例,甚至提出的观念与西方会计理论有稍显不符的都会遭受质疑。这是对我国固有会计文化极度不自信的体现,也埋没了作为中国独创的会计监督的发展潜力。会计监督作为会计的第二大任务,其制度创设也应得到会计界的重视。会计监督制度的发展与演变更应该弘扬高度的应有自信。近年来,学者们对会计监督的实施目的、实施主体以及如何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探究。高一斌通过探究发现快速高效的会计监督运行机制能够有效保障监督制度的实施;刘国强认为政府监督能够有效缓解市场自发性等难题,当政府不作为时,就可能引发管理者谋取私利、财务舞弊等问题。朱荣、蔡利等认为会计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维护公司股东利益以及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等;张国清等通过市场环境、公司治理、经济效益等不同角度探究了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监督机制的作用。蓝澜等通过探究发现市场秩序是监督的核心,当经济有序运行时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以及经济效益。赵莎等认为政府是会计监督的重要主体,其应该完善相关监督制度,强化监督机制,并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通过研读相关文献可得,已有关于会计监督的文献大多是围绕其实施目的、实施主体以及如何运行等方面进行探究,较少有文献探究我国会计监督事业的发展进程,或剖析国外相关制度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及其对我国会计监督制度发展的影响等。因此,本文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制度发展进程中存有的问题,并将文化自信与会计监督事业的发展二者结合起来,以期能够全面认识树立自身会计监督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1.2 中国会计监督制度发展历程

会计监督这一概念是在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独创的,但国际会计界对于会计监督这一概念是否为中国独有表示还有待商榷。根据《中国现代会计手册》来看,1955年就有相关人士提出对财会进行监督的想法,最早有关针对会计监督进行探究的文献是上世纪50年代谢红在《工业会计》发表的“工业会计的会计监督工作”一文;1963年由娄尔行等人出版的《会计原理》一书将会计监督归纳到了会计工作的第二大任务中,同时对会计监督进行相关总结。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与挑战,1999年中国为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对《会计法》进行了重新修订,这其中就明确了会计监督在单位从原本的会计工作层面落实到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对此提出具体要求;而将会计监督这一理论制度具体落实到各个领域是基于2004年财政部官方文件出台的《固定资产》《预算》《存货》《成本预算》等。至此,会计监督的落实在我国新会计法实施中打开了新篇章,从法律层面为其提供了相应的制度保障。但是,由于在西方传统会计学中没有和会计监督相同的词,取而代之的是审计方面的专著,这让几十年来中国未能找寻到国际上可靠的理论支撑,故中国会计界对于会计监督的理解与认知始终也存有强烈的争议。

2 我国会计监督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以来,我国会计监督事业不断发展完善。我国会计核算方式也应该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更而优化,相应地,会计监督制度也应与时俱进。例如,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国营,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承包制,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制,最后是如今的中国特色现代国企制度这四个逐渐完善的阶段。会计事业也对应地由计划经济会计模式,转变到有计划商品经济会计模式,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形成,最后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完善。由此可见,会计监督也跟随时代的潮流不断地更新成长。

当前我国会计监督仍然存在的问题是,会计行业履行职责尤其是监督职责备受争议,相关法律保障还不够全面,会计监督人员在实行职权的时候容易遭受所在单位利益相关者的打击报复,国际上又缺乏对于“会计监督”这一词的准确的内涵界定,使得我国会计界对此也不知所措,提出的理论因缺乏国际理论支撑而不断在业内被推翻或引起争议,这就体现了我国在会计监督制度发展方面缺乏文化自信,过于依赖国外发展理论结论,从而可能导致这一领域发展极为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3 树立会计监督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3.1 西方会计监督机制弊端的显露

当前我国对于公司财会监督机制方面存在过度依赖国外现有理论的问题,然而一些西方国家的监督机制却存在明显的弊端,一些公司最终破产或惨败的结局也充分暴露了其存在不足之处。

3.1.1 美国安然事件

美国安然公司曾经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服务、能源与商品公司,但是在21世纪初却惨遭破产。缘由是在2001年初吉姆·切欧斯作为其投资者公开质疑安然公司盈利的真实性,因其公司利润由2000年5%的利润率到下降至2001年的2%,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仅7%左右,在表面辉煌的业务中背后却只有极低的投资回报率。切欧斯还注意到了安然公司相关文件所牵扯到的一系列公司,它们与安然公司都有一揽子暗箱操作。基于此,大众也开始真正关注安然公司的财务报表与资金流向。在其财务造假被逐步曝光后,安然公司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申请破产,并凭借其近500亿美元的破产资产成为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公司。

3.1.2 美国世通事件

1999年开始,世通企图收购电信商Sprint失败后,世通的收入和盈利增长速度就大幅下降,命运也急转直下,而原本扩张的电讯网络市场因扩张规模过大而情况不容乐观,在公司高速发展的阶段也欠下了高额债务,这些债务于2001年引起了证券监管机构的关注,在2001年的第一次内审中就发现世通公司关于电讯网络工程的巨额支出没有作为成本记录入账,而是将它看作资本支出进行会计处理,世通就是利用这种账目舞弊手段牟取了高达38亿美元的巨大数额私利,世通丑闻也昭然天下。

3.1.3 对丑闻事件的反思

由此可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知识体系中的监督机制,虽然有一定的监管作用,但是从整体上看相关专业知识还是处于碎片化状态,离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指导和监督人类经济社会会计监督理论还有一定的距离。无论是2001年美国爆发的安然事件还是之后的世通事件,其财务丑闻不仅暴露了严重的会计舞弊问题,背后更是从本质上反映了其会计监督与监管的疏漏,也揭露了美国一向以规则为导向的会计体系的重大缺陷。很快,美国在次年就颁布了萨班斯法案来回应这一事件,企图解决治理公司会计质量信息的问题。因此,我国从中不仅应该看到资本市场存在的弊端,加以借鉴,更应意识到树立本国自身会计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立足实情,当机立断的寻求解决方法,不要一味借鉴或参考,要有信心制定属于我国的萨班斯法案。

3.2 缺乏会计监督文化自信的负面影响

根据我国新修订的《会计法》,会计可分为核算和监督两大领域,对于维护经济社会高效、公平、公正发展的会计监督更是在经济活动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近代会计起源于清朝末年的鸦片战争之后,根据《银行薄记学》和《连环帐谱》记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复式记账法由日本传到了中国。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五四运动以来对西方学说文化的大量引进并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否定,建国后20世纪50年代对苏联的会计制度采取了照搬学习的态度,80年代改革开放后由于自身经验不足故对西方会计全面引进,这些都导致了近代以来我国会计文化特别是本身发展相对较晚的会计监督制度的发展严重滞后,使得我国会计学科文化自信的缺乏。直到目前为止,国际上也存在一些观点认为中国只是对国外的会计制度理论一味地借鉴,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适合本国的会计文化。

我国会计监督这一领域发展较晚,且这一领域本身稍有不慎就易带来许多争执与矛盾,譬如对于违反统一制度中规定的收支业务,但所在单位领导坚持要办理的或其他暗箱操作,会计人员将经常受到领导施加的压力甚至陷于冲突中,行使会计监督职能就变得十分微妙,这时就体现出拥有强有力的会计监督制度和法律保障的必要性。但《会计法》颁布后,由于个别模棱两可的条例依然会使会计人员陷入难以行使监督职责的困境中,如1985年设立的《会计法》第九条第二项表述,允许会计人员在服从领导人员办理违反统一制度规定业务的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举报其相关违规行为。这不仅和我国传统的办事伦理道德相违背,更会引发其与领导之间的矛盾。我国习惯性地将国外会计相关制度条文作为权威性、标准性,但是由于国际上无此类法律条文或经验可供参考,主要以审计来代替会计监督这一职责,这样一来,会计界缺乏参考的统一标准,不断争论、推翻过去的有关会计监督制度,至今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会计监督制度体系,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体现了由于对于会计文化自信的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4 我国会计监督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中国特色的会计监督体系

对会计监督文化自信的缺乏使得我国在对财务会计准则的制订时,明显过于直接地引用了西方的相关会计准则,并没有把我国的《会计法》中赋予会计的监督职能落实到财务会计准则中。这种盲目借鉴西方会计准则的行为使得我国《会计法》与会计监督准则逐渐脱离甚至让社会各界产生“空壳”的错觉,导致会计执法力度不够以及会计准则未能有效监督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真实性的两难境地。因此,我们要在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中,落实文化自信的口号,将文化自信的理论成果用以指导实践,充分利用1985年我国第一次修订《会计法》以来在理论和制度方面所形成的优势,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相关制度、法规的设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监督体系。在此基础上还要明确,我们所制定的每一准则都应与《会计法》中授予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两大职能高度匹配。

4.2 坚定中国特色的会计观

西方基于服务对象的视角将会计分为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而中国则从会计功能的视角把会计分为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其实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会计观。如果缺乏理论的自信,忽略会计本身所存有的监督职能,会引发企业等会计主体的监督现实问题。因此,我们要坚定我国特有的会计观,明确监督职能的重要性,从全局角度深入探究会计监督实务问题,精准赋予监督职能运用的广度与深度,将监督职能分散于实施主体的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形成社会整体认同的会计观,从而利于各主体明确会计监督的基本要求,提高信息质量,使得经济活动有序运行。

4.3 推动会计监督事业走向全球

回望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会计监督制度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会计监督这一概念饱含着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因此,我们首先需克服近百年来文化自卑心理以及对于西方文化的过度推崇和盲目崇拜现象,树立我们固有的会计文化自信;其次,要深入研究会计监督制度创设到打造细微之处的设计,从企业、政府等多个主体打造会计监管体系,提升披露信息质量;最后,我们也应不断加深会计监督文化自信,将中国会计监督文化更广泛、更深层、更持续地推向全世界,持续拓展、丰富会计监督的理论,引领并推动世界会计学的进步与发展,在全球舞台发挥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会计法监督制度监督
浅谈值班律师监督制度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会计法》修订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夯实监督之基
健全农村集体财务监督体系 夯实农村经济发展根基
浅谈新会计法实施后企业内部审计建设
现行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分析与完善
《会计法》修订工作正式启动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