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舒娉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在信息化的当下,世界之间的联系愈加的紧密,翻译作为一种对外交流语言发挥的作用已经愈发重大。伴随着教育部高教司对产学合作育人项目的持续开展,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受到了来自产业与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的推动,在国际形势渐趋复杂、对外交流合作亟待扩大的当下,翻译专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呼唤声也日益高涨,这也对高校翻译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唯有以“产学研”为落脚点,完善教学目标与体系,才能助推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翻译人才。
当前时代是科技的时代,高校翻译教学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很难紧跟新形势的需要,一些高校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和语言服务技术的利用程度还是不足,诸如教学资源库、虚拟同传实训平台、计算机辅助翻译等教学工具的实际利用效率不高。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在硬件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较多,然而与之相配套的设备更新与维护却没有加以重视。在翻译教学的实际过程当中,理论性翻译知识的讲解内容所占比重过多,知识内容与国外实际相联系的疏通讲解还是相对缺乏,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们对翻译结果的重视程度大于翻译过程,较为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亟待转化为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产学合作育人的大背景下,许多高校在进行翻译人才培养时都将校企融合作为有效途径之一,需要围绕学生这一中心,搭建产学合作的平台,推动校方与企业的多样化合作,共同完成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力量的互补和实践基地与翻译实验室的建设等等。但是在高校实际翻译教学中,企业的参与度并不高,固定的翻译实训基地也仅仅是部分高校有,容纳全部学生进行训练也不现实,一些高校不重视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大于内容,除了实现日常教学外,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的结合度较差,产学研各方面的优势共享和资源互补都难以实现。
此外,高校在设置翻译课程体系时过于关注对于学生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却没有给予学生跨文化交际和公共外交能力应有的重视,相应的课程安排都有中国文化概论、外语国家概况和跨文化交际等等,[1]这具体体现在一些院校对这些相关课程安排的缩减上。由于缺乏对于背景知识的积累与学习,学生很容易在翻译实践中丢失隐藏的文化背景信息,得出晦涩或错误的翻译,难以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形成坚实基础。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我国的高校翻译教学必须基于“产学研”视角开展教学改革实践,为了推动我国高校翻译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有必要将高校翻译专业改革实践切实落实。
高校翻译教学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于理工学科教学经验的借鉴,通过对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力度的强化来明确教学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面对着强劲的高校改革浪潮,故步自封和闭门造车已经不被允许,高校翻译专业与其他高校英语专业相比,凭借其较强的职业性与清晰的职业指向形成了改革优势,这是需要进行牢牢把握的。从高校翻译教学的角度来看,唯有将实际的实训指导与充分的技能训练进行结合、将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培养都纳入培养范畴,才能实现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在设置高校翻译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塑造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为基础培养其系统的翻译理论知识和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翻译批评与鉴赏能力,在实际教学中也可偏重于激发学生翻译兴趣、培养学生翻译意识和挖掘学生翻译潜力,明确翻译的基本要求与规范。[2]树立并贯彻翻译技能优于理论知识、探讨案例优于讲解技巧、应用翻译优于文学翻译的教学理念,不断培养并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日益发展的科技与市场需求的转变对高校翻译教学的目标提出了全新要求,扎实的口译和笔译能力是前提,还应当在实践的锻炼中实现对翻译工具与网络软件的灵活操作,逐渐熟知整个翻译流程,从而提高翻译职业素养。
所谓的“产学研一体化”指的是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就业导向的为满足行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一体化的内涵是指高校联合相关企业与科研机构,结合三者的功能、发挥三方的优势,将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销售合为一体来推动教学模式转变和教学水平提升,并培养社会和行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3]建设“政府+高校”的产学研协同机制以树立互惠互利的认知为基础,在政府提供的制度保障下,协调利用高校的技术优势和企业的资金优势,通过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为各方的信息、资源和人才流通构筑温床。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在建设“政府+高校”的产学研协同机制中的引领作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为指引实现对翻译专业方向的调整,在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专业特色,对实践平台给予持续性的建设与优化,对于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有利于在实际教学中营造实用的语言翻译环境,在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为今后毕业的走向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从而更好推进我国高校翻译教学的改革实践朝着良性发展。专业教师也应当实现对校企合作项目的全程参与,将发展教师的实践能力实现常态化。
开展高校翻译教学的直接目标是提升翻译能力,培养翻译人才时还应将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的比重进行扩大,这是基于“产学研”视角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实践的必然要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翻译课程体系应当立足于社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大一和大二通过以通识课程和语言技能的培养为主来夯实基础,从大三开起结合行业需求与区域发展开设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以提升学生实践翻译能力为着力点,让学生在对专业术语和双语表述的熟悉中逐步熟悉专业翻译。在进行高校翻译课程体系建设时,也应当注意改进翻译手段、革新翻译工具,充分加强对于各类网络资源和平台的运用程度。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互动的频率也很重要,共同答疑解惑,共同实现进步。将课外实践教学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并实现常态化,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运营,并将真实翻译案例与实际翻译项目纳入教学文本与教学材料,以便更好迎合翻译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
作为一个将知识与应用同等重视的专业,实施翻译教学需要以职业化为导向,将单调的书本知识与市场导向进行结合,通过第二课堂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主持相关课题中学生的参与程度,通过让学生完成翻译任务和熟悉翻译步骤能有效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科研项目与各级翻译专业竞赛,在实践中提升能力,举办多样化的英语赛事,如翻译竞赛和词汇竞赛等等,不仅能有效夯实学生翻译专业基础,还能帮助学生培养翻译专业意识。引导学校内翻译社团的建立,指派教师担任翻译导师,多多开展实践导向的翻译活动,从而通过对翻译教学方式的创新来实现翻译教学改革实践的推进。
跨学科的翻译专业是知识与应用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并不是对原有外语专业的简单翻版。[4]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实施的质量都是由师资队伍的好坏决定的,通过产学研联合改善师资队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业务水平提升。在加强实践锻炼方面,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培训,邀请翻译协会专家和翻译研究者举办讲座、座谈会,高校与企业联合建设师资队伍,既要将本校翻译专业教师选派到相关企业参与实践项目,鼓励他们参与到本地旅游、商业和外事等方面的口译和笔译活动当中去,又要邀请相关企业翻译工作者来校担任学生导师,加强交流与合作。在鼓励理论学习方面,加强与国内和国际知名高校的合作力度,选派访问学者、举办学术研讨班和学术交流会议,去到对外交流发达的地区与院校研修,鼓励教师多多参与翻译教学改革相关的国际与国内会议,多管齐下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