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义,李志红,张炳荣,王 平
(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1]。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241所高校的1869个本科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认证领域涵盖了机械、材料、计算机等21个专业。但是,工程教育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将OBE理念应用于工程教育改革中是一次创新性尝试。国内高校虽然将OBE引入了教学实践,但由于时间较短,严格来讲缺少整体把握。
OBE教育理念作为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之一,能否对其进行深入理解与有效实践将影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工作,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各个高校的办学定位不同、各个专业的优势与发展方向不同,OBE教育理念在各个高校院系中的实践肯定会有所区别,也不尽相同。
针对所在高校的办学定位、专业优势等,在现有学校和学院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调整和完善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使OBE教育理念贯穿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明晰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和具体责任人,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用于指导学院和专业的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理论意义;同时,通过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让教学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实验教师、学生工作人员等都能深刻理解OBE教育理念,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教学安排与实施以及学生管理等工作,形成有效闭环反馈,不断推进持续改进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并在实践呕血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使其更加合理,更具有系统性,将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
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需覆盖培养方案制定、专业生源质量调查、课程达成情况评价、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培养目标合理性和达成情况评价等多个方面。
高校招生部门虽然可以提供大学一年级新生的高考分数、志愿等信息,但新生对于专业的基础认知、喜爱程度等都没有统计,为了更好地了解专业生源质量信息,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数据用以进行学情分析,应制定《专业生源质量调查工作机制》。
专业生源质量调查工作每年进行一次,一般在新生入学后进行。专业结合自身实际,根据所要了解的具体信息,如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喜爱程度、高中获得奖励情况、擅长和不擅长的课程等,然后合理设计调查问卷,有序组织学生填写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予以实施,再通过持续改进工作形成有效闭环,为提高学生专业认可度提供解决思路,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课程是支持本科毕业要求达成的基本教学单元,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是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定期对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为了统一思想,减少教师个体差异造成的不良影响,应制定《本科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与实施办法》。
评价流程包括对课程对应指标点达成情况的评价,相比传统的课程归档而言,这部分工作更加深入,由此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有利于发现学生在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形成课程内部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评价机制中应明确评价责任人、评价方法、评价流程等。评价责任人一般为专业负责人,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具体执行者为任课教师;评价方法可以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进行选择,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有综合评分法[2]、标准测验法等。
为检验和判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标准,分析学生各项能力的长处和短板,为专业教育教学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需要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应制定《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工作一般由专门设立的评价组完成,组长一般为专业负责人,组员一般为专业骨干教师和相关教学管理人员。评价周期一般为2-4年,专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因为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评价主要是毕业要求对应指标点的最低值,而指标点的评价结果由对应支撑课程的评价结果转化而来,所以在进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前,专业任课教师应完成课程达成情况评价。评价组按照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与支撑课程的对应关系,征求任课教师意见后确定对应权重系数,进而完成毕业达成情况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特别是评价较低的课程/课程组反馈给授课教师,帮助其分析原因,寻求解决办法,在实施后分析效果,以此进行循环[3],不断提高课程和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
培养目标评价应包括合理性和达成情况评价两个方面。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是修订和完善培养目标的基础,重点关注培养目标与内外部需求的吻合度,包括全球化和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国家和地区发展变化、行业和用人单位发展变化、学校定位和专业教育发展变化、学生和家长的期望等,专业需面向各个相关利益方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问卷、走访等),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评价结果。为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需制定《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机制》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
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周期一般为2-4年,且应与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同步,其最常见的评价方式是对用人单位以及相关各方进行调查,跟踪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了解毕业生就业岗位状况及其适应岗位的情况,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以及毕业生对自身的评价,得出评价结果。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结果应通过持续改进机制应用于培养目标的修订工作。
通过以上机制的建设与实施,使OBE教育理念贯穿到日常教学与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提高所有教师、管理人员对于OBE理念的深度理解和高度共识,把持续改进工作做实、做细,才能不断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
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遵循正向设计原则,即从课程体系到毕业要求再到培养目标,并未考虑国家社会及教育发展需求、行业产业及职场需求,存在与实际脱节的问题,而践行OBE教育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考虑了以上这些因素,遵循逆向设计、正向实施的原则,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定位,针对人才需求分析和专业定位,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分解毕业要求指标点,依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指标点再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标准,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培养目标符合专业认证标准和专业规范,最终形成校内、校外双循环,保证工程教育质量。
目前,多数教学管理制度更多的是开环设计,虽然规定了负责人、周期、流程等,但流程更多的是在当次执行即结束,而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在原教学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修订和补充,充分体现持续改进思想,即当次执行后需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并在下一周期予以执行,再进行执行效果分析,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如此循环下去,实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使得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形成有效的闭环系统。
由于各个学校和专业的自身实际情况不同,OBE教育理念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与实践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进行参考,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创新设计,形成完整、合理、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并予以实施,最终实现OBE教育理念在教学实际中落地生根并形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