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星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100088)
工会是高校的重要组织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是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言人,又是高校民主管理的推进器及和谐高校建设的化解池。但是不少学者认为当下的高校工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以上作用均不能得到良好的体现。比如,高校工会的制度保障不健全,在开展工作和实施具体的项目时缺乏法理性依据。另外,高校工会的人才队伍和组织建设较为薄弱,工会队伍普遍年龄偏大,且兼职较多,工会干部也多为学校领导兼任,难以做到公平公正[1]。
笔者在实际参加高校工会活动中,也发现了其他一些发展困境。
高校工会活动都是以集体为对象,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在活动准备阶段,多是征求领导意见,之后制定服务计划,较少地按照教职工所需开展活动,所以在一些服务活动中会出现气氛尴尬,教职工不融入、不参与活动的情况。
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不利于教职工自身潜能的发掘。受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影响,高校工会的管理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教职工作为服务的接收者处在被动的位置。虽然他们是服务对象,但是并没有自决权,久而久之,参与工会活动就像学校的规定一样,要时刻遵守。教职工不能通过工会活动来实现自身潜能的发掘。而且,高校工会的管理方式非常行政化,逐渐丧失了独特性,与建立工会的初心渐行渐远。
高校工会服务的输送者大多都是兼职于工会,而且专业背景各异,对于工会职能和工作模式也都不是很了解。他们平时工作态度诚恳,认真负责,对于每项服务的执行都兢兢业业。但是由于本职工作的繁忙且工会专业知识的匮乏,工会活动的执行效果越来越不显著。服务呈现出重复化的特点,工会工作者并没有根据学校的发展阶段和教职工的自身需求做出服务方式和方法上面的调整,高校工会的发展进入停滞期。
社会工作是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工会与社会工作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工会是必要可行的。
高校工会代表广大教职工的正当利益,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以服务教职工为根本宗旨。社会工作旨在助人自助[2],同样重视服务对象的价值和权利,相信其潜能,帮助解决问题。因此,社会工作和工会在服务宗旨上具有很大的契合性,具备了介入基础。
一直以来,高校工会已在教职工中间建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直接或间接地开展着职工福利、帮扶困难、协调纠纷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搭建起一个保护教职工权益的良好平台。但是,随着高校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对各方面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显著提升,工会一味按照以前的路子发展,就陷入了瓶颈期,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3]。
社会工作的介入无疑为高校工会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工作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另外也拓展了工会功能和角色,更加适应“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发展。
社会工作的实务方法在高校工会的落地性很强。一方面,高校工会的群众基础扎实,成员都是朝夕相处的同事,彼此熟悉,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时可以避免成员间的隔阂,小组动力易被激发[4],保证活动效果和质量。另一方面,高校教职工的文化素养相对较高,学习能力强,对于社会工作这种西方舶来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高,教职工愿意参与社会工作活动。因此,将社会工作应用于高校工会,可以避免上述困境的发生,在工作方法上较大程度提升了专业性。
高校工会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密切,在高校中,工会与社会工作的发展相辅相成。笔者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从价值观、理论、方法三个层面对高校工会的服务应用提出对高校工会发展的完善建议。
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包括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和尊敬人。在高校工会工作中,服务输送者在敬业与尊重服务对象这两方面完全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社会工作者一样,高校工会的工作人员将敬业视为对专业和实践的根本态度。
从社会工作的视角看,高校工会工作者在服务执行过程中也有与社工的专业价值不契合的地方。比如,案主自决。社会工作的理念是助人自助。但大多高校工会工作者没有尊重服务对象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力,尤其在开展团建活动方面,不论是活动形式的确定,还是活动奖品的选择,每次都替活动的参与者做决定,犯了越俎代庖的错误。而且,几乎所有的工会活动都是面向全体员工开展的,没有考虑到每个人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依据每个人的需求,进行个别化的服务。这一点也违反了社会工作专业价值里的个别化原则。
因此,高校工会在开展服务时还需注意要贯彻服务对象自决和尊重个别化的价值理念。
人本管理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是高校工会在开展活动中参考较多的理论基础。其中,前者与社会工作中的人文主义理论较为契合,人文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一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高校工会服务正是通过工作、生活和健康方面对教职工的帮助,满足教职工个人需求,提供教职工学习机会,从而进一步提升教职工的工作技能和抗压能力。而后者,积极心理学理论,则与优势视角理论出发点一致[5],关注教职工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在服务中通过发掘教职工的自身能力,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特别是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而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下,增权理论在高校工会服务中体现得就不明显,这是服务开展不到位的地方,虽然高校工会工作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但事实上教职工却没有得到在服务中的主动权,甚至他们都没有在服务中发表意见的发言权。高校工会工作者应像社会工作者一样,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协助教职工维护权利,做出适应教职工需求的改变。
再者,对于给多数教职工带来困惑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可以引入社会工作中的沟通理论,帮助教职工消除沟通过程中的障碍,倡导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倾诉自己的压力,使同事间、教职工与领导间通过相互沟通解决问题。在高校工会活动中,可以多策划沟通交流类的静态沙龙,为教职工提供说出自己心声的平台。久而久之,大家就能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发掘出自身释压的潜能,同时,这种习惯也促进教职工的日常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团队氛围。
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分别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高校工会服务的开展运用的都是小组工作,以整个部门或全体教职工为服务对象,通过小组互动与方案活动达到个人的成长与组织目标的完成。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可以影响个人发生转变,通过观察并学习别人的长处优点,促进个人的成长。小组成员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与共同思考、团结协作,感受团队的力量,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同事间感情的培养。
对于高校工会而言,以小组工作的方式开展活动,既便于管理,又减少了人力投入成本,但是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就教职工个人而言,还是需要个别化的服务,即个案工作的开展。
另外,在社区工作方面,可以以整个高校作为一个社区,所有的教职工搭建起支持网络,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每个教职工对于学校的归属感。
社会工作在高校工会中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论和方法引入工会工作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工会发展的困境。随着政府的大力倡导,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高校应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在社工专业师生的合作下积极推动工会发展。工会建立的初心是十分美好的,数十年的发展中也为高校的教职工送去了很多温暖和帮助。希望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工会可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