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实验室开放体系探索与研究

2022-03-16 20:03张桂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应用型实验室专业

徐 静*,史 非,夏 英,张桂霞,赵 建

(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高等教育结构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1-2]。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发展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增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3]。因此,建立一种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和研究实验室开放体系,借鉴本专业通过工程认证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室开放及建设的改革,提出适合我校应用型大学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加强服务地方发展,促进学校转型和专业转型发展具有指导实践价值。

1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1.1 国家的号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国高等学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于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当前,高校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促进高等教育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不仅对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有帮助,而且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2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传统经济模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因此高等教育必然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3 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增长放缓,我国国际竞争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迫切需要谋出路、开辟新的领域,创新是动力,人才是最大的资本。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制造业崛起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成果支撑,是大学的使命和战略任务。但目前存在明显的困境是高校研究脱离实际,放弃了对学生应用、技能培训的传统优势。这是学校缺乏科学定位,没有将行业企业需求和地区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从就业市场反馈的情况可知,用人单位和企业对当下教育规格不认同,许多为应用型人才设置的岗位招聘不到匹配的人才,这说明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与社会整体的发展不协调。因此,当下如何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建立合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机制的深层次改革。

2 积极探索高分子专业实验室开放体系建立新模式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不断变化,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场所,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践技能二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因此,根据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优化出一套适合本专业特色的实验室管理及开放体制,实现实验室共享,使之成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和工程认证需要的人才培养重要基地。

2.1 转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教学理念

高校中不少教师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那种“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因此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树立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理念。

(1)树立建构主义理论,构筑开放的实验室环境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是开放实验室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树立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强调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强化了学生学习自主权的掌握。

(2)树立开放教育思想,倡导实验开放的教学理念。

开放教育具体到实验室教学即为开放实验,它将开放教育理念贯穿到实验室管理与教学中,包括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升级、实验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改革等环节,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搭建实验室共享平台,使得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学生。让学生在知识和应用之间形成良好互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

2.2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实验教学改革

(1)对实验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优化组合,使实验室的师资、硬件设施等得到更合理的调配。

将学院各专业的实验室进行整合,推进实验资源共享,形成了实验平台建设与管理模式,破除了过去按方向设置实验室的壁垒,构建开放实验室框架。具体方法如下:①对实验室整体布局进行调整,按仪器设备测试性能划分功能性实验室。②突出本专业加工为主的特点,按照工厂产出流程,对设备进行合理安排,使得学生能直观认识工厂生产过程。

(2)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资源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有效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不同专业交叉融合形成新的专业领域,这种渗透交叉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发展,其中实践教学学科交叉的特点尤为突出。借助纺织工程和无机材料两个省级特色专业实验室为依托,打破专业壁垒,做到设备仪器平台共享。学生在实验测试过程中与非本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沟通学习,既能提高其动手能力,也能开拓其发散思维,有利于探索出新的方法及工艺。具体方法如下:①不同学科的实验室相互开放,让更多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项目,才能更好地发挥仪器设备的效能。②学院对仪器设备进行统一购置及管理,避免仪器设备重复购置。③学院组织各专业实验教师定期进行沟通培训,走访参观。

2.3 加强实验室实验人员队伍建设

实验队伍的建设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关键因素,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层次、结构合理的实验队伍,是实验队伍建设的关键。

(1)完善实验室人员培训和进修制度。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定期安排实验教师进行短期进修学习,使得实验室工作人员充分熟悉仪器性能,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具有维护和开发扩展仪器性能的能力。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的实验技术队伍,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2)鼓励教师参与到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与科研,壮大实验室的技术力量。

目前实验室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实验室人员业务能力水平较弱、人员相对较少、队伍机构不合理。适当引导一部分教师投身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形成合理实验师资队伍,壮大实验室的技术力量,确保实验室技术队伍的稳定性。

2.4 建立一套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模式,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网络平台作为一种重要辅助教学手段,可有效解决当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建立仪器预约管理系统,所有实验申请预约在网络上完成。实验申请人员在网上观看仪器使用操作事项及操作视频,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具体方法如下:

(1)实验预约平台建设,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有效提高实验人员工作效率。

(2)教学互动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建设,可以查询仪器使用办法和注意事项;选择实验课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也可跟教师微信互动交流,为下一步进入实验室做充分准备。

(3)对仪器设备使用率进行数理统计,为实验室进行优化组合,合理调配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

2.5 健全开放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有效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是开放性实验室高校运行的保障。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制度,来明确责任和义务。以此保证实验室工作的有序进行,仪器设备的高效使用。具体方法如下:

(1)进一步完善开放实验室管理及使用规章制度,利用健全的制度,做到规范管理。

(2)构建实验教学检查与评价考核机制,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检查、考核,在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的同时,也需确保实验的使用成效。

3 结论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室开放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欲和实验创新的自主性,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和工程认证需要的人才,更好地践行高校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责任和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应用型实验室专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