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语口译课程“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

2022-03-16 18:45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朝鲜语口译课程思政

冯 倩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重庆 401120)

1 朝鲜语口译课程“课程思政”理论的必要性

1.1 课程思政理论是国家的政策导向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总书记的这一指示,为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融合发展提出了基本遵循,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一种根本任务、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也为外语教育指明了方向。

1.2 朝鲜语教学中存在思政不足的缺点

外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教学行为,是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口译教学是外语教学的最高层形式,我国对外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果,离不开口译事业的发展。但目前大部分外语专业都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更加注重对象国语言文化的输入,但相对忽视了本国语言文化及国家政策的理解。朝鲜语虽然是非通用语,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到目前为止,韩国语教程也多是以韩国的基本国情为内容载体,以口译教程为例,以韩国的政治、经济、历史、为文化载体进行学习。更多的是对中国学生的一种韩国文化的输入,中国文化的输出非常的少。

这就要求我们在朝鲜语口译教学中,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在学习知识练习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个人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课程思政的内容与全人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全人教育的理论着重强调全面挖掘个人潜力,实现人的整体发展超越基本技能,强调人生经验对于个体发展的意义,注重培养人文精神,提倡跨学科之间的互动,与知识的交流融合,注重价值理性。认为道德始终是全人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标。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在外语课程教学中实行全人教育理解实现口译教学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1.3 在外语类课程设置中,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关系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现阶段大学外语课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基本上落在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肩上,不仅没有充分发挥显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位,更没有达到外语课程等各类隐形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由于没有挖掘出高校外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没能与外语课程聚焦于实现协调同步、相得益彰。

1.4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学与育人没有很好的统筹

外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依旧存在“两张皮”现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孤岛”的问题。同时外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千篇一律。这些方法已经与现代大学生的认知行为模式不一致,导致学生未能提高身体素质,学习效率仍然较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是热衷于培养学生的外语技能和翻译技巧,忽视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造成了现在大部分大学生理想缺乏的现状。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大的责任是育人,教书育人才是教师真正的使命。

2 高校朝鲜语口译课程中“课程思政”策略的实施的目标

2.1 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治国理念、宏观政策

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口译教学中,导入思政理念,使学生关心国内外时事政治、了解大政方针和一些重要的宏观战略与对象国和其他重要国家的关系。以及我们国家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经历的坎坷和困难。从而体会到信息传播存在的主要障碍和应对的策略。从而引导学生在口译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维护国家尊严,维护民族尊严。因为口译的应用大部分是都是活跃在对外的经济外交和贸易方面等领域,这个时候每个口译人员都应该具有维护国家尊严、维护民族尊严的责任。在对外贸易的工作中,要培养一批思想过硬的,可以禁得住各种外来势力的译员队伍,是非常重要的。

2.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如今多元价值交织渗透的复杂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所谓的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之争尤为激烈,这就要求我们在知识和能力发展培养中,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全过程,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自觉和自信,唤醒青年一代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品德和人文素养。

3 高校朝鲜语口译课程中“课程思政”策略的实施方法

3.1 创新课程设计,融合思政元素

口译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相互融合的过程,需要发掘其中存在的思想政治资源,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文本设计。课程采用的教程是外研社出版的口译与技巧,教学不能完全照搬教材的所有内容,参考教程内容以人才培养知识为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为目的,重新设计课程。

3.2 结合具体事例,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思政教学是思政教育最直接的手段,做好课程设计之后,必须要选用合适发方法开展教学。不宜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翻转课堂、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课堂发表法等。在老师的设计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在不断讨论的过程,逐渐加上对思政内容的认识。以技巧部分为例,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法教学,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学生分成4个小组,结合口译课主题,利用习近平主席谈治国理政中9篇中韩文的语料库,分组寻找例句总结,轮流发言。学生在认领任务之后进行分工合作。

3.3 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

教师是授课的关键,要想提高学生的思政意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首先要提高一线授课教师的思政素养,教师要主动加强自身思政理论素养,应该多关注时事政治,增强自己的历史素养,坚定自己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倡导教师进行高校思政教学研习班学习,进行全面系统的政治理论的学习,从自身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在课堂上起到很好的传达作用。

3.4 开拓第二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考虑到时事的问题,口译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以时事政治和新闻热点开展思政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有些课程开展了线上教学,扩大了学生们的学习途径。要求学生们提前结伴,对上课要口译的视频提前发给学生们,但是文本不发,让她们提前利用时间进行自我学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上课的效率和效果。

指导学生拓展查找其他相关材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在学生总结习近平主席演讲中的经典名句时,引导学生查找这些经典的出处,同时结合目前的国际国内环境,让学生思考一些经典名句的具体含义。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思考和分析的思辨能力。

4 结论

朝鲜语专业“课程思政”顺应了思政育人的新时代号召。如何让学生在接受、理解韩国文化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用朝鲜语讲述中国故事,实现朝鲜语的教学育人,逐渐成为高校朝鲜语专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高校朝鲜语教师在传授外语知识的同时,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增强“课程思政”意识,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如今多元价值交织渗透的复杂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所谓的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之争尤为激烈,这就要求我们在知识和能力发展培养中,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全过程,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自觉和自信,唤醒青年一代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品德和人文素养。我们教师也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政理论的学习,关注时事政治,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勤学历史典籍,把这些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传播给我们的学生。

猜你喜欢
朝鲜语口译课程思政
朝鲜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关于朝鲜语“-이-”句式和汉语“是”字句的对比
如何办好散居地区朝鲜语广播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以多元人才观为引导,深化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