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概论》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2022-03-16 18:45程罗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遗传学遗传教学内容

程罗根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在农业、医学、畜牧业、林业、渔业、工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遗传学概论》是我校的博雅课程,面向全校的理科、文科、工科等专业的本科生开放,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因此本课程于2019年被遴选为我校的思政示范课程。

1 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所具备的优势

课程思政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专业知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施德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精神、发挥好课堂作用,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发展,做到真正的立德树人(李龙等,2021)。在《遗传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具备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1 课程内容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

遗传学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遗传育种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粮食、蔬菜、畜禽、水产品等的产量,而且改善了品质,为农、牧、渔业丰收,不断为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遗传工程技术在医学方面的成功应用,为疾病诊断、病因研究、疾病治疗和预防等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生物制药不仅提高了药物的靶向性,而且大大降低药品的价格,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遗传毒理学的研究明确了“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三致”(致突变、致肿瘤、致畸形)作用,为环境遗传毒物的检测、环境污染治理等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保护遗传学的研究为保护物种遗传多样性和保持物种进化潜力提供理论基础。

中国科学家在遗传学的学科发展、理论研究和成果应用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的遗传资源丰富,特别是在人类遗传学研究方面具有不可多得的资源,这些优势为四个自信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1.2 课程体系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切入点

遗传学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在其知识体系中蕴含大量的思政教育切入点。例如:(1)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具有非常丰富的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基因库,为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生物制药、农作物品质改良、遗传多样性保护等储备着丰富的基因资源,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依托;(2)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作物育种工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的杂交育种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杂交水稻的产量遥遥领先全世界,是创新探索、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极好例证;(3)“民以食为天”等传统文化、“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等优生思想以及描写自然、生态的瑰丽诗文,是文化自信的极好载体;(4)结晶牛胰岛素、炎黄一号、超级杂交水稻、鲤鲫鱼、小黑麦等是家国情怀、民族自信的实证;(5)我国有丰富的动植物遗传资源,大熊猫、华南虎、扬子鳄、朱鹮、中华水韭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我国是大豆原产国,必须确保其种质安全。保护好这些遗传资源体现的是使命担当,也是民族自豪和制度自信。

深入挖掘、提炼遗传学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将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充分融合,使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同步推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质量地达成人才培养目标(高小宽,2021)。

1.3 《遗传学概论》课程已有较好思政教育改革探索

本课程的前身是自1999年开设的《遗传与人类健康》的公共选修课程,2008年升级为博雅课程,更名为《遗传学概论》,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和积累,本课程已有较好的思政教育改革探索。(1)本课程梳理、整理了我国丰富的遗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素材;(2)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我国在遗传学研究与应用中的代表性成果,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爱国情操;(3)根据多年的教学资料积累和经验总结,并且融入课程思政的专业元素,编辑出版了《遗传学概论》教材,该教材被遴选为“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程罗根主编,2019),为本课程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 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2.1 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遗传学科涉及的领域广泛,遗传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遗传学概论》是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本科生课程,总共36学时。如何在这么少的课时内让学生了解遗传并从中受益,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达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关键。我们根据前期的教学评估和学生反馈的教学建议与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梳理、提炼和升华,去除一般说教性的、不太理想的素材,增添比较真切、理想的素材。在教学内容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以专业教育促进思政教育,以思政教育升华专业教育,二者并重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孟建宇等,2021)。

2.2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提升课程内容与素材

爱国主义教育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在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全面梳理已有例证和案例,有意识地展示中国人在遗传学研究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衬托中国对遗传学科和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和贡献,以活生生的事例来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例如在介绍我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并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优势时,突出我国是具有多民族的人口大国、人类基因资源丰富、历史上形成了稳定的庞大家族,具有从事人类遗传学研究不可多得的资源,由此会给学生带来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感。

2.3 以“脱贫攻坚”等成就为依托,强化制度自信与道路自信

新中国建立短短72年,中国成功使7亿人脱贫,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这一举世瞩目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遗传学的贡献。由于遗传学研究成果在育种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家禽家畜、水果、水产的产量,增强了其抗虫、抗病和抗逆能力,减少了农业生产损失。我国在遗传育种与品质改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这些方面的案例相信会给学生带来震撼性的自信感。

2.4 从中国遗传学研究的重大成就,展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我国很早就开始作物育种工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春秋时代有“桂实生桂,桐实生桐”,战国末期又有“种麦得麦,种稷得稷”的记载。东汉王充曾写道“万物生于土,各似本种”,并进一步指出“嘉禾异种……常无本根”,认识到了变异的现象。此后古书中还有“桔逾淮而北为枳”“牡丹岁取其变者以为新”等关于遗传与变异现象的描述(程罗根等,2018)。“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了绿色希望和金色收获,为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孟建宇等,2021)。我国科学家成功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计划、家蚕基因组计划等国际重大攻关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为解码生命奥秘、解决人类面临的困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2.5 从遗传学的专业思维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增强环保和健康意识

虽然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有多种,但是遗传和环境是其中的2个重要因素。据目前估计,每个人都至少携带5~6种遗传病基因,每个家庭都有出生遗传病患儿的风险,而且环境污染会增加人体的有害遗传变异。通过遗传病的危害、遗传与肿瘤、遗传与心脑血管疾病、遗传与畸形等案例介绍与分析,相信会使学生科学地认识优生优育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6 强调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

我国具有丰富的遗传学研究资源,在遗传学研究中也取得了骄人成就。但是我们也面临巨大挑战,在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方面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各国之间、同行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如何保护好我国特有的遗传资源,如何利用我国的遗传资源为国民经济服务,如何开发这些遗传资源造福人类,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本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就特定问题和突出问题,我们采用对比、引用外国先进经验的方式,使学生感觉到时代使命和任务所在,自觉地投身到国家建设以及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去。

猜你喜欢
遗传学遗传教学内容
非遗传承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医学遗传学PBL教学法应用初探
表遗传学几个重要问题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