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领域“唯分数”:成因、影响与治理∗

2022-03-16 17:30付八军
教育与考试 2022年1期
关键词:分数评价发展

付八军 陈 佳

“唯分数”作为“五唯”教育评价中的基础问题,一直以来因其复杂性与顽固性而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的绊脚石。这种以分数论高低、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对学生进行“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不仅异化了学生的学习目的、违背了学生的发展规律,更是当前基础教育生态优化的重要阻力。“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已有不少教育领域的专家通过不同平台发出了类似令人醍醐灌顶的提醒,不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对此引起重视,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1]

一、“唯分数”现象的成因

(一)科举文化的历史积淀

我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古代的科举考试最早可以追溯至隋朝,持续经历了一千三百余年的时间,直至1905 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后才被废除。被历代传诵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已经渗透在国人的文化心理之中,根深蒂固。这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即人们普遍认为通过考试是实现阶层流动、获取生存资本和社会声望乃至改变命运的主要通道。在竞争空前激烈的大规模科举考试中,历朝历代统治者均认识到了其对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使该功能发挥长久生命力,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围绕“追求至公”这一原则不断完善科举制度的举措,终将公平的重要性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2]科举制在如此演变中,不仅其稳定性与坚固性不断得到强化,且导致人们在绝对公平的考试制度的刺激下加剧了对考试结果的过分追求,这是当今社会在各类考试中强调分数重要性和追求考试绝对公平的重要历史文化影响之一。[3]在现今缺乏相对公正客观、公平有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以及高考升学被普遍认为是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有效途径的社会环境下,考试分数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大众承认与接受的评判标准,这与科举制中广大考生追求名次等级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二)教育评价方式单一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疆域辽阔,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区域间的差距使得除了统一纸笔测试之外采取其他多种测试的条件受到了限制,比较不同形式测试结果的公平性与科学性自然也受到限制。[4]此外,由于庞大的考生规模,现行单一的“唯分数”评价体系,即用考试科目总分对学生进行名次排序、按分录取的方式成本低、争议少、效率高。当功利化的考试评价逐渐占据教育评价的重要位置之后,分数在教育系统内的地位不断升高,“唯分数”逐渐成为学校评价制度的主要形式,甚至对整个教育评价产生内在深刻的影响。这一评价体系,把基础教育变为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所有学生被纳入同一条流水线进行标准化、同质化、批量化生产。在教育评价中这种以各类考试为主流地位的评价方式,产生的结果必然是一切用分数说话。一个分数决定了学生的入学、就业乃至整个人生轨迹;一个班级平均分排名决定了教师职称评定和资源分配;一个学校总成绩在该区域所处位置决定了学校获得政府资金投入的多少;一个城市状元数量影响着城市教育的声誉……分数成了考核学生、教师、学校、地区的唯一指标,唯独没有人关注到这背后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所付出的代价。

(三)社会用人机制的不合理

随着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录用的条件越发苛刻。受“能取得高学历的人必定能力强”的固化思维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招聘公告提出了应聘者需名校毕业甚至有海外求学经历的要求。某“985、211”毕业的高材生甚至是博士生找不到心仪工作,大学生毕业送外卖等新闻时常见诸报端,甚至已出现有用人单位不仅对求职者的毕业院校有要求,还追溯其整个求学经历中依次就读的学校。这种以学历出身筛选求职者的用人机制,不仅将能力强但学历较低的人拒之门外,还直接影响到学生与家长将“分数”与“升学”视为教育的唯一价值追求。在找工作越来越不易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对所谓的“重高率”“一本率”趋之若鹜,这根压力的接力棒最终传到学生手中,考一个好分数自然成了每一位学生最大的愿望。[5]

二、“唯分数”现象的影响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全国教育大会明确的新的育人目标。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除了智育外,德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同样不容忽视,唯有坚持“五育”并举,个体才能具备个性色彩及独特的生存价值。尽管学生的道德水平、实践能力及情感、心理等非智力因素,都很难通过简单地打一个分数来衡量,然而,当“唯分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行其道多年后,因其有操作性强、量化度高、显效性强等优点,至今让教育界“骑虎难下”,也因此带来了诸多问题。

(一)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唯分数”导致学校要考的科目才开设课程,导致教师要考的知识点才教,家长在课后不惜斥巨资让孩子加入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大军,学生更是为了分数疲于奔命,这不仅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使不少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疾病。2021 年的母亲节当天,成都四十九中一学生坠亡,经公安机关等部门全面调查,最终认定此次高坠为个人行为,而就在坠楼前,监控显示该男生在负一层的水泵房,持一把刀具多次割腕。类似事件近几年常见诸报端,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在还未完全绽放前已从枝头凋落,这不得不敲响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警钟。以分数作为标尺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使家长与老师看不到学生身上除了学习成绩以外的任何闪光点。后进生因长期得不到肯定而郁郁寡欢,长此以往使其在学不好与被批评的泥淖中越陷越深,影响其自信心的建立;中等生因处于班上中等位置而较少得到老师关注,他们存在感较低,自我暗示反正自己不是班上最差的,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理念而被动地执行着一系列的学习任务;优等生也在类似“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等口号的影响下,因需维持名列前茅的成绩排名而不得半刻的松懈,从而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二)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贯追求,是个体发展的理想境界,是教育活动始终坚持的方向。但全面发展并不等于门门功课考满分,它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掘自身更擅长或更感兴趣的知识领域,并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成长空间,而不是使学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刷题过程中成为只会考试的机器,这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6]“唯分数”造成了“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的功利化教学观,将学生限制于标准答案的框架中,致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单一化,创新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发展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自国际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于2005 年提出核心素养所应满足的条件后,已有多个国家与机构将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列为核心素养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7]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社会需要的早已不是只会做题考高分的应试技能。事实证明,“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具备的只是按部就班、机械记忆、单一思维等低级素养,当他们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后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时优势不大。而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是高级素养,是指个体能对已被接受的结论提出质疑与挑战,有表达思想的欲望与能力,有探究问题的兴趣与动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能通过有效沟通和使用各项技能灵活处理复杂多变的事务,最终获得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三)不利于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

将分数作为人才选拔的根本依据或至上标准,在形式上确实较好地做到了公平,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随着国家发展,社会条件、考试技术、公民认知等发生变化,公平的内涵、人们对公平的期待与判断也发生变化,试题的取样和难度设置、素材选取、评卷质量等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我国的高校招生以学生高考分数作为唯一的录取标准,在几万、几十万甚至近百万的考生中难免出现众多人处于同一分数的现象,在考生总分相同的情况下,高校不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而以优先科目的考分差异二次排序录取,故而“多考一分,干掉千人”等标语被赫然贴于教室墙上。事实上特定考试分数的细微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细微的分数差异推测考生的真实水平更是存在误差,不利于科学公平地选拔人才。[8]“唯分数”这种畸形的观念忽略了人的发展禀赋、环境等客观差异,它所维护的是考试绝对化、分数一刀切的形式公平,而非满足个体、教育与社会多元化发展需求的实质公平,它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无情地扼杀了人的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也忽略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素养多元化诉求的现实性。

三、“唯分数”现象的治理

(一)构建科学可行的综合评价体系

构建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是打造高质量教育的重要环节,不仅影响着办学导向和教育生态,更关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教学改革甚至社会风气等方方面面,是真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问题。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生态链上的任一环节,都需紧紧围绕该宗旨,教育评价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在评价学生时,认识到他们是丰富多彩、不可复制的个体,而不是冷冰冰的分数与排名,枯燥单调的指标无法代表一个个鲜活有朝气的生命。现行的以分数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的评价只涉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察,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等均被忽略,评价的结果是学生被简单粗暴地冠以“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之名。坚决克服“唯分数”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问题。[9]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依照该文件精神,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育质量评价必须全面和多元,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即便是关于学业的评价,也不能只片面追求量化的分数或等级的划分,而应更多地将目光注视到学生内隐的学习品质与综合素质的提高。[10]

综合素质评价不同于只关注学生智力、品德、体质、审美等单方面的考核,而是把各个方面看作一个整体,对个体进行整体风貌的分析判断,从而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11]从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转变至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内容进行评价,逐步改善从“招分”到“招人”的现象,最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人才评价新路径:一是在制度层面应使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校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的重要依据,对考生的升学起到关键性作用;[12]二是在思想认识层面不能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熟视无睹而单纯追求分数的提高,要将学生放置于成长环境中,促使其全面健康发展;三是在实施层面应采取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比如,对于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的考查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对于团结友爱、乐于奉献等难以量化的思想道德层面的内容采用日常观察、情境试验、描述性评语等方式,对于创造制作、公益劳动等内容采用达标性呈现即最低完成几课时的评价方法。改变单一评价模式,除了学校的引导,更需要家庭的理解、社会的接纳,当学校、家庭与社会能在观念上达成一致,包容多样的成长成才路径,并发挥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使每位学生发现自身闪光点,体会到学习与成长的乐趣。

(二)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应试教育”在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中依然盛行,它以“填鸭”式、灌输型的授课方式传递书本知识,学生在课后大搞题海战术,教师片面强调分数与名次的竞争。[13]在该模式的驱动下,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均围绕为提高分数而展开,即所教、所学皆以考试为中心,以升学为前提。但分数不应成为教育教学的唯一目标,这种只满足于让学生机械、被动地记住知识点,而不鼓励学生养成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学习,忽视了学生人格品质与精神发展的需求,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所提出的“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指示背道而驰。[14]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让学生挣脱沉重、压抑的学习环境,是教育改革应有的方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强调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它不会将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而是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适合个体的学习计划,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给予学生希望,从而激发自身潜能,形成主动发展、自主规划人生的良好循环。[15]

为走出“唯分数”的泥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需把德育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为引领学生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方向与保证。其次需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过去单一注重知识培养的局面,组织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参与的各类实践,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再次应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促进专业成长,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若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比作一艘航行在汪洋大海中的轮船,科学可行的综合评价体系好比为该船制定了一条最为安全可靠的航线,发展素质教育则能为该船穿越大海到达彼岸提供巨大的能量,而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帮助舵手保持正确航向,更能使船上的乘客在航行过程中倍感舒适与温馨。2016 年12月12 日,习近平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大会上讲道:“希望大家注重家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国的家训文化萌芽于先秦,发展于秦汉至六朝,成熟于隋朝,漫长的中国家文化发展历史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家庭教育的瑰宝。

“唯分数”现象愈演愈烈,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家庭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功利主义教育诉求,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产生了无限的焦虑,从而不顾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味向孩子索要学习成绩。从家庭层面走出“唯分数”的泥潭,需将家庭教育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各地教育部门等相关政府组织应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强化社会协同参与意识,增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站点,运用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由专业社工组织开展社区家庭教育公益培训。当父母形成了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不仅将看到孩子身上独一无二的禀赋,而且能学会尊重、理解、信任孩子,而不是仅关注孩子每次考试得了多少分。当学生获得了自由成长的空间,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健康的身心,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就会被激发出来,最终收获成长的快乐和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分数评价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分数的由来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算分数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