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德
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长期战略,更是一个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宏伟工程。经过新中国70 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 年的不懈奋斗,特别是经过“211 工程”和“985计划”,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质量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与先进水平国家的差距从“跟跑”向“并跑”过渡,局部领域已达到“领跑”水平。为进一步继承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经验,尤其是纠正“211 工程”“985计划”等重点工程建设引发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建设、低层次循环等问题。2015 年8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5 年10 月国务院印发该方案,并于2017 年1 月出台《实施办法》。此后,三部委又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双一流”高校均制订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全面启动了“双一流”建设。
当前,首轮“双一流”建设已经结束,各方正式进入深入盘点、全面总结阶段。在此过程中,梳理和回顾各高校首轮“双一流”建设实践经验,可发现一些共性特征。毫无疑问,这些特征既是对我国首轮“双一流”改革举措的系统总结,同时对于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2020”“2030”“本世纪中叶”三个时间节点明确标示了我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这是中国对于世界的庄重承诺,也成为各学校加快落实的重要鞭策。根据这样一个原则,各“双一流”大学联系自身实际,制订了学校中长期学科建设和学校建设总体发展目标。如北京大学提出,其近期目标是到2020 年,学校整体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主要办学指标与世界一流大学有可比性,若干学科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中期目标是到2030 年,学校整体水平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主要办学指标位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部分办学指标领先发展,一批学科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远期的愿景是到2048 年前后,学校成为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办学指标全面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主流学科全面位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在全球高等教育体系中居于领导地位,成为世界著名的学术殿堂[1]。清华大学则制订了一个“三个九年,分三步走”密切衔接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强调到2020 年,要有一批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到2030 年,更多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部分学科达到世界顶尖水平,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50 年前后,办学声誉获得世界公认,成为学术大师和各国优秀学子向往的高等学府,成为世界顶尖大学[2]。综合各校“双一流”发展规划,可发现多数学校多以“2020”“2030”“2050”为重要时间节点制订“双一流”三阶段战略,并且,与以往的学科发展规划相比,“双一流”的学科建设目标更加具体、明确,通过各个建设周期的中期考核、阶段性评估,使得上述目标可评估、可检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
加强学科建设的战略分析,彰显学科规划的战略思维,对诸如学科定位、发展路径、协同创新等方面进行科学谋划是首轮“双一流”建设的突出特征。北京大学在其建设方案中提出以“一级学科”“学科群”和“学科领域”为口径,按照“30+6+2”方式组织学科建设项目,制订了学科建设“三步走”建设方案。面向2020 年,重点建设数学与统计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地理学等30 个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学科群,推动部分学科/学科群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努力打造学科高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面向2030 年,以人文、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理学、信息与工程、医学等6 个综合交叉学科群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为下一步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向更长远的未来,北大提出布局和建设以“临床医学+X”“区域与国别研究”为代表的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学科布局的重大调整[3]。南京大学提出,将按照三层次构建“金字塔”式的学科生态布局。第一层次计划建设23 个学科,强调要保持优势文理学科的先发态势,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推动相关学科争先进位;第二层次重点组建理论创新与社会治理、文化传承与创新、数据服务与经济管理、数天基础与空间科学、物质科学与量子调控等9 个特色发展的学科群,努力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优势学科群;第三层次是依托9 个学科群,在哲学和文化传承创新、国家治理现代化、物质科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发展和生命健康、地球科学和宇宙探索等5 大关键领域形成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学科高峰[4]。浙江大学提出以“一流学科”“主干学科”“交叉学科”为抓手,实施“分层分类”的学科建设方略。强调“按照分类统筹、一流牵引、主干强身、交叉驱动、生态优化的思路,以分类分层建设统筹协调学科发展体系,以一流学科建设牵引构筑若干学科高峰,以主干学科建设强化提升学科整体实力,以交叉学科建设驱动引领学科创新突破,以体制机制建设支撑促进学科生态和谐”[5]。可以看到,各高校对于“双一流”建设重点、层次、布局等方面的系统谋划,不仅明晰了“双一流”建设的思路,明确了学科资源投放的方向,同时也进一步塑造了大学及其学科建设的传统与特色。
在构建系统化、层次化、类型化的学科发展战略过程中,各个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学科建设中若干矛盾关系的分析,突出了统筹协调导向。如北京大学提出,要正确处理好学科建设中“舍”与“得”“增”与“减”“大”与“强”的关系,以及“规模”“结构”与“质量”的关系[6]。中国人民大学提出,正确处理“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在“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关系问题上,要立足中国特色,着眼世界一流。不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思路和中国方案;同时,强调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瞄准世界一流、汇聚创新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全面展现中国大学的风格与气派。在“重点突破”与“全面提升”关系问题上,要聚力优势学科,着眼全面提升。在深入推进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等14 个全国领先学科为建设重点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学科体系,全面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和水平。在“事业发展”与“深化改革”问题上,要突出重视改善条件,着眼激发活力,强调通过深化以人才培养模式和人事制度为核心的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师生的创新创造活力[7]。清华大学提出,要加快学科内部结构调整,协调好学科“传统优势方向”和“新兴前沿方向”的关系,处理好原始创新“基础研究”与“高水平应用”研究的关系[8]。厦门大学则强调,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有效处理“外延”与“内涵”“速度”与“节奏”“目标”与“资源”等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和协调性[9]。以上的观点,反映出各高校经过“211 工程”“985 计划”等“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历程,对于学科建设过程不同要素、各种矛盾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认识上升到规律层面,这有利于各高校制订了更为切实的策略。
在“四为服务”方针指引下,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突出了进一步满足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在人才、科技、智力等方面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自觉意识。同济大学提出,要充分发挥同济大学学科优势与特点,积极参与脑科学、全球气候变化应对、量子信息、蛋白质、生殖发育、纳米科技等国家重大科学计划。围绕信息、能源、网络、深海、强光等制约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技术领域,围绕城镇化建设、环境修复、公共安全、绿色建筑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形成全链条的创新团队,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形成核心技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围绕干细胞、垃圾处理、新能源汽车等具有重大产业前景的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合作机制和模式,更好地服务国家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10]。上海交通大学强调,要进一步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紧贴国家与地方重大发展战略需求,按照“学科”“科研”“人才”“基地”四位一体的建设思路,谋划学科发展方向,凝练建设重点,创新发展机制。尤其强调“围绕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重型火箭、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电,组建科研大团队,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对接国家重大需求[11]。复旦大学提出,积极响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在学科前沿领域和科技战略制高点尽早布局,拓展学科前沿。通过理科、工科和医科优势学科,对接国家和上海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研究中心,积极成长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12]。清华大学明确,工程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要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统筹协调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基础研究,加强具有突破性、颠覆性的重大技术研究和创新,不断推动工科领域的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建成一批国际一流学科,扩大优势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13]。南开大学提出,主动对接京津冀和天津市产业发展需求。建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发展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院,部署新能源材料等研发平台,培育对接学科,服务京津冀和天津市产业发展需求[14]。厦门大学强调,要立足福建,辐射全国,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主动服务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区域重大需求,全面融入厦门“五大发展”示范市建设,助力厦门打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机械装备等千亿产业链[15]。进一步增强大学服务地方、国家和世界的能力是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长期性目标,从各高校制定的发展战略来看,不仅自觉地将服务社会作为自觉性行动,而且在其过程中彰显了自身的传统、特色和优势,这对于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千人一面”的格局,进一步培育大学学科核心竞争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学科群是由若干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多个学科的组合[16]。以学科群为重点促进学科间相互依赖、促进、移植是当前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特征[17]。学科群建设力求促进学科间尤其是文理工、文理、理工、文工之间的交叉、融合与渗透,这有利于相关学科的相互支撑、渗透,催生新兴学科,推进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多学科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整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学术资源共享,开拓学术思想促成跨学科创造性研究成果的产生;有利于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充分实现学科集约化发展[18]。
根据“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看,除了国防科技大学外,41 所一流大学共提及建设352 个学科群[19]。譬如,清华大学提出将现有48 个学科整合成土木水利、建筑、核科学技术与安全、计算机、机械、制造与航空、仪器与光学、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20 个学科群,并积极促进不同学科群之间相互支撑、协同发展[20]。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在“核心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参与学科的若干优势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总体目标下建设 5 个学科群,包括以土木工程为核心学科,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为主要参与学科,建设“土木建筑学科群”;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为核心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为主要参与学科,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以控制科学与技术为核心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为主要参与学科,建设“自动化与电气电子工程学科群”;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核心学科,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主要参与学科,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以机械工程为核心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主要参与学科,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学科群”。此外,为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突出学科特色,决定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核心学科,以光学工程、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主要参与学科建设一个名为“航天科学与工程”特色学科群[21]。同济大学提出,从一流学科建设的高度,以“学科群”为单位积极促进“学部”建设,通过“学部”来统筹重点建设资源,统筹学科方向,开展学科建设;力求以学科群为单位,在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寻找相似的学科群开展系统的对标分析;同时,通过强化学科集群,带动防灾减灾、交通、信息、制造、理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及新兴交叉等学科群的快速发展[22]。
在搭建学科群过程中,各大学进一步强调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采取措施鼓励交叉学科的发展。南京大学提出,要积极改革现有资源配置模式和评价机制,加大交叉研究力度,鼓励创新团队成员交叉流动,提升校内已有的跨学科交叉合作水平。逐步建立重要科研平台的国际评估机制,积极吸纳优秀外籍科研人员加入重点科研平台;创新合作机制,培育建立若干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际一流实验室的共建工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与科研基地,在理工融合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国家工程中心和省部级工程中心;同时建设交叉科学研究院,形成一批有特色的交叉研究成果[23]。四川大学强调,进一步打破学科和学院的壁垒,全面整合全校文理工医优势资源,积极整合全校文、理、工、医资源,重点建设高水平多学科交叉平台;建立以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需求为牵引的交叉学科管理机制,建立适应交叉学科平台发展规律的人员评聘、研究生招生、绩效评价、成果分享创新机制[24]。浙江大学提出,以竺可桢学院为试验田,探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组建多元化、交叉型的课程委员会,促进学科交叉和跨界知识融合,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建设产业相关的新兴工科专业和特色专业,推动理科向工科交叉延伸,着力培养“新工科”人才。此外,树立“大学科、大合作、大项目、大交叉”的观念,建设一批跨单位、跨学科、虚实结合的交叉研究机构,探索适应交叉学科生长和发展的新型研究机构组织和管理模式[25]。中国科技大学提出,集中建设力学与材料设计、量子信息与网络安全、医学物理与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大数据、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技术、信息计算与通信工程等 6 个交叉学科以及环境与生态学科群;以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建设科大“新医学”,以量子信息科学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交叉学部建设科大“新工科”[26]。同济大学提出,以人工智能研究院、绿色技术研究院、脑科学与脊髓中心、材料综合交叉研究中心、光学功能材料与器件、智能建造与机器人、智能经济等交叉学科平台为重点,建设校内国际一流的基础学科研究实验中心,围绕同济优势特色及新兴学科,积极争取建设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27]。
近年来,众多“双一流”高校努力倡导“四个回归”,贯彻“以本为本”,积极探索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南京大学近年来摸索形成了以个性化培养、自主性选择、多元化发展为特征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新方案。该方案将本科培养过程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和“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同时,不断寻求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的“四个融通”。多年来,“三三制”培养一批又一批符合国家需要、推动科技进步、引领社会发展、适应国际竞争的本科优秀创新创业人才[28]。复旦大学积极推进“通识教育—拔尖培养—多元选择”有机结合的复旦教育教学改革,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生教育体系,构建通识与多元选择有机结合的“2+X”培养体系,通过设立本科荣誉项目、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完善第二学位和第二专业教学方案、扩大学生转专业机会等,不断努力满足各类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到 2020 年,形成基本覆盖全校文理医工各主要专业的本科“荣誉课程”,建立国际一流水准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29]。清华大学以“中国特色、清华风格、时代特征”为着眼点构建新型本科生通识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不断提升通识教育水平和课程质量。学校以“新雅书院”为建设重点,在部分院系推广两年期通识教育体系。此外,学校尝试建立通识教育责任体系,在教学委员会下设立通识教育委员会,统筹协调全校通识教育工作;建设通识教育课程基地,负责全校通识课程组的建设[30]。
2018 年6 月,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此后,本科教育建设的国家行动进一步展开。2019 年4 月29 日,教育部、科技部等部委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启动大会。会议强调,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建设),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即“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教师”“卓越法治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2.0 版本。“六卓越一拔尖”计划不仅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更是新时代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打造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战略举措[31]。某种意义上,“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是“四新”建设的总抓手,“四新”建设则是“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的总目标,通过计划2.0 的实施,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引导高校全面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起来、让管理严起来,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教育部推出三项核心任务:一是面向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全面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即在2019-2021 年内要建设10000 个左右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 个左右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二是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建设一万多门国家级本科课程,还有上万门省级一流课程,包括五大类金课(线上金课、线下金课、混合式金课、虚拟金课、社会实践金课)、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三是基础学科的拔尖人才培养。三年建设260 个左右国家基地,其中理科190 个,文科60 个,医科10 个左右。集中最好的学生,选配最好的师资,给予最好的保障,用最好的教学去培养未来的科研领军人才。总体上,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为抓手,一场遍及全国高校的“质量革命”正在全部展开,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大发展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行动,其影响无疑长远而深刻[32]。
在首轮“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动教学、科研国际化,建设“全球性大学”正在成为各高校自觉的行动。上海交通大学提出,通过实施“全球战略”,建设国际化校园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与全球影响力。经过不断开拓奋进,该校在国际合作办学不断取得佳绩,譬如,密西根学院成为首家获得海斯克尔国际合作奖的中国教育机构,巴黎高科学院获得了 CTI(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和 EUR-ACE(欧洲工程教育)认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多年保持亚洲第一。学校相继建立“上海交大-耶鲁大学生物统计联合中心”“上海交大-悉尼大学转化医学联合研究中心”,并与哈佛-麻省理工 Broad 研究所共建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33]。哈尔滨工业大学强调,抓住“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发展契机,发挥我校对俄对乌合作“领头羊”的作用,组织以技术引进为主的科技合作,不断深化面向欧美的高水平科技交流,搭建国际科技合作联盟,支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话语权和国际优势资源汇聚能力[34]。复旦大学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国际智库中心建设力度,推动智库国际交流,发挥智库公共外交功能,以“一带一路”和美国、欧洲、东南亚、南亚、俄罗斯中亚等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构建智库国际网络;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在精准医学与健康、微纳电子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人工智能、能源与环境等国家战略领域,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交叉研究中心,加快推进原创药物、微纳电子等方向国际联合研究机构的建设,通过组织和承担一系列国家、上海重大科研项目、平台项目,以任务为导向,引领学科前沿发展方向,产出一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聚焦国家和上海战略需要,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及国家级科研平台、已获批准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教育部创新引智基地,整合提升并共建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35]。清华大学强调“加强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吸引海外优质生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化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制定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的发展战略”“建设国际化校园,促进中外学生交流融合”等五个方面加大学科国际化水平。具体措施包括积极拓展高层次国际人才培养项目,推进与世界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国际组织等开展合作培养,大力推进苏世民书院、清华 -伯克利深圳学院、全球创新学院(GIX)、中意创新设计基地等建设和发展。此外,学校牢牢抓住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把“全球胜任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在课程体系中体现、设计、实施“全球胜任力”培养环节;完善国际项目与课程体系,建设新型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学校提出,在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全球性跨学科、跨文化、跨学界交叉研究中心,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和国家级重大问题研究;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创新驱动”等发展战略,加强发展中国家研究、区域问题研究,拓展针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科研合作,促进与周边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深入合作;汇集具有全球视野的顶尖学者,加强与国际智库的交流合作,研究中国经验和模式[36]。
“新时代”大学学科建设的七大特征,既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同时也充分吸取了国外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先进经验,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认识的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进一步完善我国学科建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大学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能力建设,戒除学科建设的短期效应和急功近利,新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必将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里程碑”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