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撬动高中生文学写作的支点

2022-03-16 17:07:00白云霞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教师

孙 亮 白云霞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文学写作实践承担着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任务。事实上,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学阅读教学和高考备考中,对文学写作的教学实践重视不够。

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还是“诗歌除外”,没有过多限制,可是当下的作文教学,教师依然急功近利,只注重技巧和套路的应试作文教学,关注提升学生整体的作文得分,对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文学写作训练有畏难情绪,更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文学写作的指导,对文学类写作重视不足。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要成为作家,但每个学生都应当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每个学生都需要真实地自我表达。语文教师可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来助力学生的文学写作活动。

一、开展经典阅读,培养文学兴趣

文学经典是作者对人生、社会等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随着时代的发展,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阅读经典,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情感,可以发展批判性思维,提升思辨品质,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有效整合和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如图书馆、阅览室、校园书店、班级书屋等,广泛开展文学经典阅读活动,帮助学生精心挑选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文学经典阅读书目,指导学生多读经典名著,以培养学生对文学浓厚的兴趣,构建人文精神家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既要读精短的小说、散文、诗歌及戏剧经典,也要多读整本、整套的各类体裁和题材的优秀文学著作,并养成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坚持积累写作素材。可以通过每周一次的阅读讨论会、读书心得分享会、文学名著阅读成果展示会等活动,让阅读细致化,常态化。这样,通过阅读一些高品质的书籍,长期坚持,学生就会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和体验,在人文经典中汲取养分,获得陶冶,自然就会有创作冲动和实践能力。

二、结合阅读教学,创设写作情境

教师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将文学写作与“阅读鉴赏”结合起来。在文学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从文学的角度阅读文学文本,要用文学的方法鉴赏文学作品,将文学阅读课上出“语文味”“文学味”。同时,要积极指导和帮助学生从文学阅读到文学写作的有效迁移,以读带写,把阅读和写作对接起来,通过对阅读文本的仿写、续写、扩写和改写等练习,培养学生文学写作的意识,提高学生文学写作的能力。

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的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尝试创作对联、诗词等来对廉颇、蔺相如、烛之武、荆轲等人物进行评价;在《氓》《采薇》等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以“氓”的口吻创作四言诗,或者为《氓》中那个被抛弃的女主人补写结局,或者把《氓》《采薇》两首诗整合改编成一个合理的故事;在教《故都的秋》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秋天进行描写,在课堂上进行写景片段写作;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鸿门宴》《孔雀东南飞》等篇目进行课本剧的改编创作,先“写”,后“演”,再“评”,等等。

传统的课堂以学生生成“说”的言语产品为主,而当教师的理念发生变化,时刻注意把阅读和写作、鉴赏与创作相结合的时候,语文课堂上学生生成的“写”的言语产品就比较多。当这些言语产品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一定的成果,学生就会产生写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会保持写作的热情和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就会产生“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效果。

三、研读名著片段,鼓励名篇仿写

在文学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研读文学经典,精选文学经典,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品读,带着模仿学习去读,带着质疑批评去读,带着创新创造去读,体悟经典作品思想的精髓和语言形式的精妙。

文学写作不同于一般的写作,它的要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心明确,文从字顺,而是对语言、审美、情感和思想综合感悟的创造性表达。将名著阅读与文学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细致地名篇名著阅读学习,探讨名篇写作方式方法,研习名著精彩片段,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学生模仿喜欢的文章体例,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创作,既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使学生的阅读活动获得了实际效果,真正体悟到文学经典的艺术魅力。

例如,在研读苏轼的“一词二赋”后,有学生创作了《念奴娇·黄河中山桥》《吾校附中赋》《金城兰州赋》,其中《金城兰州赋》开头部分是这样写的:“居陇地,望秦川,邻蒙藏,隔巴蜀。两山逶迤,大河穿腾。喻陇地名珠,号水果之乡。南望兰山,昔霍名将威震,五泉并涌;北观白塔,故元旧朝遗迹,傍山而出。中有大河,传秦陇文明,承华夏精粹。一桥飞横,连两岸繁华;水车低鸣,诉悠悠昔今。”学生的习作,必然不能和文豪大家的作品相提并论,但他们乐于体验、勤于实践的热情,对自己见解无惧无畏地真实表达,不加任何掩饰地坦诚发挥,值得肯定。

将阅读与写作、研习与创作有机结合,学生在文学阅读中有所触动和启发,自然就会有感而发,有话要说,必然会提高文学写作的积极性。长期坚持,多读多写,读懂写活,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主要的途径。

四、教师写作示范,激发学生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积极主动、适时创作,来带动学生的文学写作。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例如,有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现场创作,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有教师讲到朱自清先生写月色下的荷塘,无一字写月,而处处有月,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然后要求学生以“月”和“家”为要素创作诗歌,教师也即兴创作了一首小诗:

那一层淡淡的云/遮掩了你神采的眼/清泠泠流水一般/在我的心田弥漫,弥漫/你漫过凛冽的朔风/你漫过冷寂的草滩/你漫过贫瘠的荒原/不,那不是朔风/不是草滩/不是荒原/那是父亲满布沟壑的脸庞/那是母亲经风干枯的眼/沟沟壑壑是我浅浅的湾/干枯的眼是滋润我的泉。

教师现场朗读即兴创作,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老师充满激情地积极参与,用自己灵感的火苗去燎起学生创作的热情,会逐渐改变他们对写作的认识,让他们体验到写作的快乐。教师积极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文学写作会让学生乐此不疲。

总之,没有文学写作的写作教学是残缺的。借助文学阅读带动文学写作,发挥想象,表达情感,以人为本,唤起人文关怀,同时也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对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和进一步感悟。文学阅读过程中学习文学写作,是学生体验文学语言,丰富情感,促进思考,培养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过程。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教师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我们需要文学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创作心得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
我与文学三十年
小说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