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的互文性现象分析

2022-03-16 15:17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新视野互文性体裁

胡 波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8)

0 引言

当前,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是各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在语言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大学英语读写教学往往只注重词汇和语法层面的讲解,而忽略了文本中存在的互文性现象,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薄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较为浅显。事实上,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运用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的知识,也需要了解相关的文学、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背景知识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互文性理论认为,文本间存在着或显性或隐性的密切联系。想要有效教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教师应当灵活借助教材,将文本引入到宏观、动态的认知语境中,深入挖掘文本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鉴于此,互文性理论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 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也称“文本间性”,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心理分析学家、符号学家,女性主义者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其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提出。克里斯蒂娃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1]。因为任何一个文本都有其所属的文化体系,同时又与世界上别的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这一概念面世以来,来自各领域的诸多学者纷纷对其进行了探讨和阐释。Genette认为“互文性”是指两篇或几篇文本共存所产生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一个文本在另一个文本中的实际存在[2]。Bazerman将“互文性”定义为文本或话语所具有的与前文本、当前文本及将来文本之间的显性及隐形关系[3]。中国学者李玉平则认为,“互文性”是指文本与其他文本,文本与其身份、意义、主体以及社会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4]。以上阐述侧重点虽各不相同,但都无一例外地认同某一特定文本同其它类似文本间的相互联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互文性”划分为不同类型。Kristeva将语篇中的互文现象分为:物质互文性,结构互文性和语篇功能互文性[1]。辛斌将“互文性”分为具体互文性和体裁互文性[5]。从以上分类可以发现,互文性不仅体现在语篇的词、句等微观方面,还体现在语篇的语域和功能等宏观方面。

2 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的互文性现象分析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以下简称《新视野》)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专为大学英语基础教学阶段设计的系列教材。该套教材选材富有时代气息,选篇主题多样,注重思想性和趣味性。本文拟以该套教材为例,从语言互文性、文化互文性、体裁互文性和媒体互文性四个方面分析“互文性”现象在读写教材中的体现和相应的教学思路。

2.1 语言互文性

语言互文性是指某一特定文本的某些词句或段落表达与其他文本间存在相关性,故而对当前文本的深度理解需牵涉与之相关的一个或几个互文本。语言层面常见的互文手段包括引用,仿拟,用典等,通过挪用其他语篇本身所携带的为人熟知的思想意识来服务于自身的交际意图,从而使当前文本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引用(quotation)是一种将前文本话语直接用于当前文本的互文类型[6],如引用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凸显文本主题。在《新视野1》第五单元TextA Cliff Young,an unlikely hero一文中,作者讲述了澳大利亚一位61岁的老农夫Cliff Young,只穿了双胶鞋便去参加里程数为875公里的超级马拉松比赛,观众和其他选手都不相信Cliff能完成比赛,可是Cliff却心无旁骛地一直坚持跑,最终他以5天15小时4分的成绩跑完了全程并取得第一名的佳绩。比赛结束后Cliff Young还一直坚持跑步,并且多次参加了各类长跑赛事。作者在最后一段引用广为流传的英语谚语“where there’s a w ill,there’s a way!”,借用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传递深刻的道理: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勇气,普通人也能取得非凡的成就。借此,文本中所讲述的故事得到了升华,也让读者深刻理解了文本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

仿拟(Parody)是对人们所熟知的某个谚语、名言、民间俗语等进行模仿和改写,在加深读者的理解的同时达到别出心裁、令人印象深刻的效果。例如,《新视野1》第六单元Text A To work or not to work—That is the question就是仿拟的典型例子。读者在看到这一标题时自然会联想到莎士比亚著名戏剧《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名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哈姆雷特内心的这句独白反映了他在面对父亲猝然离世、母亲改嫁和叔父谋权篡位时进退维艰,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挣扎。文章通过仿拟这一名句来表达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工作还是学业?”这一两难抉择,进而表明自己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看法。

用典(allusion)则是指在特定文本中运用原型形象、神话故事、宗教故事、典故或民间传说等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新视野2》第六单元探讨了“less ismore”(少即是多,或极简主义)这一极富哲理性的主题,在Text A Door closer,areyou?一文中,作者探讨了面对两个难以取舍的抉择时人们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对于生活阅历尚少的大学生来说,要理解单元话题和课文内容会有较大困难,因此作者在开篇引用“破釜沉舟”这一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为文章注入新的活力,将读者带入到巨鹿之战中项羽的处境中,引发读者思考在面临艰难抉择时该如何取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并利用好文本中潜藏的此类语言互文性,帮助学生摆脱对文本内容的定式理解,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意蕴和其独特的语言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文化互文性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语言和文化两者相辅相成。[7-8]任何一个文本都深深根植于它所属的文化体系中,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信息,且文本间也常存在文化互文性关系,对于非目标语国家的学习者来说,在阅读这些文本时会有一定的理解障碍。英语学习本身具有跨文化属性,大学英语读写教材中的文本涵盖的主题往往较为广泛,且常指涉多重文化因素,单纯依靠词汇、语法等知识无法全面、客观地理解文本内涵。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因素,引导学生以多元化的视角看待个人、社会和世界,借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的思辨力。[9-11]

在《新视野2》第三单元TextA Journey through Odyssey years一文中,作者介绍了“奥德赛岁月”这一概念并探讨了这一阶段给人们带来的影响。要深入理解“奥德赛岁月”这一概念和身处这一阶段的年轻人所经历的艰难而迷茫的探索期,就需要学生先了解《荷马史诗》第二部《奥德赛》中主人公奥德修斯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冒险历程。《新视野2》第四单元Text B Saving the date探讨了大学生约会这一话题,在谈及约会由谁来买单时,文中提到“go Dutch”(AA制,各付各的账,该表达源于16-17世纪的荷兰,因彼时海上商品贸易和早期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各类商人汇聚此地,且流动性较强,故各付各的账、互不相欠便成了最好的选择)这一表达,其中文含义很好理解。然而,仅仅知道中文含义还不足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该表达背后所牵涉的文化和历史因素,并借此引导学生从文化对比视角辩证地总结和思考不同社会背景下的dating culture。

2.3 体裁互文性

体裁互文性是指在一个语篇中不同风格、语域或体裁的混合交融[6]。传统的大学英语读写教学往往过度强调词法和句法的学习,很多学生在理解单个句子的时候往往驾轻就熟,但一旦面对整篇文章时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无法从宏观上整体把握。这也是很多学生精于做语法、词汇选择题而不擅长篇章阅读理解的原因。因此教师在文本讲授时应有体裁互文性意识,先关联文本体裁,总结概括同一体裁文本间的共性和同一体裁在不同文本和主题中所呈现出的不同,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文本组织结构和中心思想,继而再深入学习文本中的观点和语言等细节

例如,《新视野1》第一单元开篇TextA Toward abrighter future for all是一篇典型的应用文,是大学校长欢迎新生入学的演讲致辞。日常学习中学生对演讲稿的了解往往较少,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取和补充相同体裁的文本,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所做的题为“M y Education,M y Future”的开学演讲视频,两者的结构组织和主题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对比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两个演讲稿间的共性,继而给出话题鼓励学生围绕给定话题自主完成一篇演讲稿的撰写。《新视野1》第二单元TextA A child’s clutter awaits an adult’s return 和第五单元 Text A Cliff Young,an unlikely hero同为记叙文,但前者以空间为主线,而后者则以时间为主线进行写作,教师可以利用两个文本,顺势引导学生对记叙文这一体裁进行对比式和探索式学习,从而强化学生对该体裁文本的掌握。

2.4 媒体互文性

媒体互文性是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通过诸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介创造互文性的效果。[12-13]教材无论经过怎样的精心设计也只能做到图文并茂,无法生动、立体地向学生呈现和文本相关的信息全貌。当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推陈出新,诸如微课、慕课,在线写作、批改和翻转课堂等形式日渐普及,这就要求教师要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类丰富资源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积极参与、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讲授《新视野3》第三单元 Text A Audrey Hepburn—A true angel in this world中奥黛丽·赫本和TextBA life in film中斯皮尔伯格的生平故事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两位名人的相关照片、纪录片,两人的演讲、受访视频,以及两人参与过的电影等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两位名人的生平故事,再结合课文内容和观点,直观而立体地帮助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

3 结语

语言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单向进程,而是一个多元、立体、跨学科交融的,牵涉文化、历史、情感、和意识形态的复合系统。而根据“互文性”理论,文本世界犹如一个复杂交错的庞大网络系统,各文本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文性”理论为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洞察语言现象,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其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潜藏的“互文性”现象,同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互文意识。

猜你喜欢
新视野互文性体裁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后冥王星时代“新视野”要去哪儿?
“新视野”邂逅冥王星
“新视野”号抵达太阳系新大陆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