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自信视域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的几点思考

2022-03-16 13:41
科教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图书馆传统大学生

李 君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进入了新时代,文化自信被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支撑。

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化和学术中心,更要发挥好应有的作用,正确引领新一代年轻人。培养大学生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经典作品,感受民族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在潜移默化之中自觉认同民族文化,逐渐产生对这种文化的热爱,才有底气和自信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1 新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的必要性

地方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影响之下,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同时,受课时所限,传统文化课程开设较少,忽略了对学生人文情操的陶冶,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近年来,全民阅读活动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地方高校图书馆也开展了各种以建设书香校园为宗旨的大学生阅读推广活动,但是短期内无法改变学生们的阅读习惯,整个校园仍缺乏经典阅读的氛围。

地方院校知名度不高,生源大部分来自省内,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客观上讲,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同学学习之余花在阅读上的时间有限。进入大学后,由于前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使在大学里拥有充足的课余闲暇时间,他们却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专业的学习,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而忽视了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同时,现代的大学生日趋功利化,需要什么就去读什么书,唯恐读了与自己的利益或追求关系不大的书而耽误了时间和金钱。各种考级或考证与求职或者出国留学相关的辅导书籍在学生族中受到欢迎。年轻的大学生们往往比较盲目,喜欢跟随潮流,极易受到网络宣传和炒作的影响,他们的阅读书单上选择的往往是一些商业气息较浓的畅销书籍。互联网时代,以网络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网络小说受到年轻大学生们的青睐。同学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智能手机浏览感兴趣的网络文学作品。但是,这种方便快捷的阅读方式加上快餐式的网络文学内容使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到的是越来越庸俗的流行文化。长此以往,个人的品位如何得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得到提高?令人担忧。个别盛行的流行文化,在资本的操控下,以逐利为目的,经由网络、电视、电影等媒介,宣扬的是拜金、享乐、挥霍和奢靡等种种消极甚至是负面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年轻单纯的大学生们更需要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诱惑,摒弃糟粕,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新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社会中,对中华民族在思维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儒家从形成之始就将‘仁’作为其主要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仁’又成了其道德体系中的核心内容。”[3]“仁”内涵丰富,核心是爱人。一个人要有“仁爱”之心,不仅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要有“仁爱”之情,对待他人也要有“爱人”之情。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个人才能拥有宽厚博大的胸怀。从古至今,无数“志士仁人”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宁折不屈,将生死置之度外;慷慨赴义,杀身成仁。儒家的传统是崇尚道德,“仁”是道德之源,也是儒家的行为准则和处世态度。

儒家学说“尚德崇义”,强调“以德为先”,十分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儒家崇德的思想借由儒家经典广为传播,在今天仍有启发性和适用性。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其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正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更要专注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强化道德自律意识,以促进个人身心的健康成长。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碰撞交织,光怪陆离,复杂多变,大学生年轻阅历浅,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能保持定力,脚踏实地,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儒家经典的阅读推广,旨在从内在的人性道德修养入手,启迪和帮助大学生们锤炼品德修为,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重任。儒学以成德为首务。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有高远的志向,但是如果不以德行为根基,没有仁爱之心,即使熟练掌握了知识技能,也不会拥有完美圆满的人生。“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4]高校承担着育人成才的重任,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铸造灵魂。因此需要对年轻的大学生加以精心的引导和栽培,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遵循“以德为先”的原则,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真正的良才。知识技术的力量再强大,如果没有了道德的约束,后果不堪设想,只会带来毁灭和灾难。地方高校实用主义的气氛较浓,学校出于就业率等方面的考量,在对大学生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上有所忽视和欠缺,而这正是推广经典阅读的意义所在。推广经典阅读,旨在帮助广大学生了解和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从而最终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广经典阅读,更有其深层次的含义:新时代的年轻人有新的使命和担当,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如何正确地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吗?只有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传统文化,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辩证地对待各种外来文化,才有足够的自信坚守传统,兼容并蓄,见贤思齐,学会包容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不妄自菲薄也不崇洋媚外。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才有底气坦然面对历史与未来,自己与他人;才有勇气捍卫民族尊严,以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复兴中华文明,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贡献力量。

3 新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的几点建议

中国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多元的文化和思想交替碰撞,共存共荣,造就了中国文化的长盛不衰。五千年的历史流传下来的大量史学经典之作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读史,不仅可以知兴替,辨是非,更能以史为镜,知古鉴今。只有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千年沧桑史,我们才会心存敬畏之心,心怀爱国之情。阅读传统经典,在与古人心意相通的刹那,我们不由得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在汲取经验和养分的同时,才会重新认识、审视和认同已流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高度认同了我们自身的文化,我们才有足够的自信,在面对各种外来文化侵略时,不卑不亢,坚定所走的道路。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研究传统文化并非一日之功。一方面大部分学生从小缺乏经典文化的熏陶,只是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一些皮毛。另一方面,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文的普及也增加了现代学生阅读和理解古文的难度,在阅读时会觉得有的传统经典文献实在晦涩难懂,便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自然也无法直面传统文化、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地方高校有别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规模小、底子薄,重理轻文,以工科为主,缺乏深厚的人文积淀;有限的经费更多地被投入到学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在此情形之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更应担起重任,进一步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以经典阅读推广为契机,激发年轻一代阅读经典的热情,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培育当代年轻人的文化自信。

3.1 充分利用自身的馆藏资源进行经典阅读的推广

地方高校图书馆依托现有的馆藏资源,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的宣传力度:可以利用微信、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或者VR虚拟技术宣扬传统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让年轻的大学生们深度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导读活动如“经典阅读分享会”“好书推荐”等让更多的年轻大学生们深入了解馆藏的优质文献资源,引导他们重视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阅读,为提升自身的阅读品味和鉴赏能力、增强文化自信打下基础。当代的大学生们思维活跃,求新求变,所以经典阅读的推广方式要符合大学生们的思维活动特点,在传统的基础上,适度融入时尚、创新的内容,才容易被他们认可和接纳。也可以尝试在大学生中招募“阅读推广大使”,以榜样的力量,引发大家的共鸣。再经由学生们自觉地对外传播和分享,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形成良性互动。

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时代,即使有了更多的传播途径和方式,仍然是“内容为王”。优质的内容才能契合读者的需求,帮助读者扩大知识面、提升思想境界,长久地吸引读者。另外,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加强与读者服务、文献采访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和沟通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优质的内容加上优质的服务将有助于积累用户的忠诚度,推动阅读推广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3.2 与相关二级学院教师合作推广经典阅读,创建品牌

经典阅读推广人的水平和素质会对阅读推广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图书馆可以考虑与相关的二级学院开展合作,聘请有较高古典文化修养的人文专业老师作为阅读推广引导者。在这些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图书馆坚持定期举办经典阅读精品活动,通过开设一系列讲座、播放名家讲坛、举办传统文化展览等方式,打造经典阅读推广品牌,构建良好的阅读氛围,让更多的读者爱上经典。同时,把图书馆的品牌活动与学校的其他相关活动相结合,吸引师生们的广泛参与,以此进一步提升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利用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资源优势,构建阅读推广与教育教学联动机制,提高大学生阅读水平。”[5]当然,品牌的创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提升和维系品牌的知名度更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良好的品牌效应才能促使少数带动多数,促进共同阅读,共同分享,助力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为成为终身的阅读者打下基础。近几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和《国家宝藏》等传承经典的节目热播,唤醒了大众的国学热,让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这些成功的精品节目不仅开拓了我们推广经典阅读的思路,也让我们意识到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基石,是我们的“根”和“魂”,现代文化都是从传统文化衍生而来,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它的影响不会消失。作为现代人,我们更有信心和责任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4 结语

总之,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在新时代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中,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真正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同时更应清醒地认识到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短期之内无法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文化育人,润物细无声,建设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书香校园任重而道远,仅依靠蹭热点和跟风等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长远的眼光、合理的规划和长期的坚持。

猜你喜欢
图书馆传统大学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图书馆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
去图书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