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梦竺,曹 丹,王 娟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6)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尤为关键。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一分子,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科专业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优势,要明确创新创业方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效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路径。[1-2]本文从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文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探讨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思路。
科技文化是学校文化构成中的重要部分,要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科技文化创新先行。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建设、制度建设、科技团队建设、区域融合建设,培育科技创新文化,激发全校师生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3]
1.1.1 层次性
教师和学生是高职院校中两个主要科技创新人才团体,他们在创新体系中有着不同的特征。教师是科技创新的领头兵,是科技创新团队的主力军,激发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尤为重要,而学生是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创新能力更为突出。因此应该根据不同层次有区别地展开校园创新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从人出发,尽最大可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1.1.2 专业多样性
高校教学主要采取分专业实施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也不例外,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专业、学科之间又有关联性,通过专业建设、课程调整、实践优化和完善,突出优势专业,统筹不同学科,汇集技术骨干和先进实验设备,实现校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不同专业的交流碰撞中带动科技创新能力的长远发展。
1.1.3 开放性和灵活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越来越突出,高职院校要保持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流动性,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出发点,积极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建立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四方联动机制,共同挖掘创新文化的内在价值,根据市场需求,深度合作,资源共享,灵活有效地进行科技创新文化的整体建设。[4]
1.2.1 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不浓
科技创新的观念性,主要包括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创新价值观等等。在高职院校,培育科技创新文化氛围有利于技能性人才的创新思想和观念的萌芽与生长,其实质是一种内在的文化熏陶和外在的素质培养,有利于培养技能性人才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技创新文化理念、信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人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积极贯彻落实科技创新工作,但是很多时候在认识方面上存在偏差,很多教师开始重视科学研究,但忽略了创新,并没有深入了解企业并且缺少为企业提供服务的相关课题,缺乏研究课题的创新点。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网络带给校园文化的信息和资源良莠不齐,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成才意识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心理压力比较突出,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培育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
1.2.2 科技创新的制度不完善
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着很多体制问题,如没有形成支撑和引导文化发展的科技研发体系,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监管模式,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创新人才的作用未得以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开放机制、激励机制不完善,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只追求科研的数量,而不关注科研的质量。虽然政府和企业会投入纵横向的科技经费支持,但经费获得能力有限,造成科技创新效率很难有大的提高。[5]
1.2.3 创新科研团队建设参差不齐
虽然各高职院校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鼓励支持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成立不少优秀的科技团队,但也出现了许多临时拼凑和包装的科技团队。这些团队往往仓促建立,稳定性差、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缺乏特色,人员之间交流较少,跨学科之间合作较少,阻碍了科研创新成果的形成。很多院校缺少科学合理的政策和相应的科学评价体系统一管理和评价创新科研团队,缺乏过程管理、盲目追求成果形式,成果中人员排序不合理,这都容易导致科技人员急功近利,待遇不公等现象出现,最终会影响整个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6]
1.2.4 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对接不畅
在很多高职院校,在业绩考核科技研究人员或科研项目时,以论文发表篇数、科研成果数目等为主要依据,因此科研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市场需求缺乏足够的重视,过少考虑成果有无实际应用价值等,最后造成很多科研成果在高新技术运用创新上存在不足,高质量的创新成果比较少。这会导致创新和转化衔接不够紧密,存在成果与市场脱节现象,很难被社会企业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因此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问题较为突出,市场并未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力量。
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能够激发师生们强烈的创新热情,培育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提高创造能力。在高职院校,有目标、有方向的建设科技创新文化,以“寓教于乐”的建设理念,形成“探索、交流、创新、包容”的价值观念,实现科技创新文化活动的协同发展。在政府层面,政府要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进行资源融合;学校层面,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协同教育创新,以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来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师资队伍建设,要重视教学实践结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营造适合科技创新发展的文化环境;教师层面,树立创新意识,加大投入科技研究力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互动启发、开放创新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课程培养体系;学生层面,增强和塑造学生的科技创新强国的理念,提倡和引导学生参加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等创新活动,融入创新方法与创新思路,自主解决贴近生产实际中的问题难点,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在寓教于乐的科技文化培育中营造自由、宽松、多元的文化氛围。[7]
2.2.1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应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建立专门的科技人才管理部门,健全科技管理工作的网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院校、系两级管理,构建院校科技体系,进一步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凝聚人才,增加科技专项投入.做好相关配套经费支持,加大研究资助范围和力度,理顺投入渠道,保障投入主体,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竞争。拓展科技交流领域,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加国内外科技交流活动,汲取他人宝贵经验,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有较强的适应性,科技成果主要以应用为主,对于探索性强、风险性高、创新性强的项目要通过合理的遴选机制来保障研究成果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有利于实现成果转化,形成有效的科技成果推广机制。[8]
2.2.2 健全科技创新人员考评和激励机制
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思维,面向未来的前瞻性谋划,完善与健全科技评价机制。对于教师,高职院校应坚持科研成果和教学质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评价的分类指导,建立不同类型不同标准的评价体系。对科技创新团队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色,分层、分类评价,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敢于批评,做到全面合理评价。
2.2.3 创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信息公开机制
高职院校和地方政府以及高新企业联合办学,形成科研平台和校企合作平台共享,及时向社会发布平台设备信息、课题、研究成果等有关的科研信息,进行数据共享,促进实现推广并转化科研成果。
教师层面上,要建立一个团队结构合理、成员知识互补,形成梯队建设的队伍,团队要有核心人才,号召和组织团队成员明确研究方向,交流学习、分工合作、共同前进,重视对团队后备力量、骨干力量的挖掘和培养,在团结、包容、互助、和谐的氛围下激发团队的创新活力,组建一批跨学科、跨部门的多学科交叉、开放式、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创新团队;学生层面上,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营造自由、积极向上、多元的创新氛围,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交流的互动关系,寓教于乐,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学校应积极通过创新创业项目、技能比赛等活动,师生共建科技创新团队,在老师与前辈的引导下,启发思维、主动探究、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9]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获得各级政府支持,创建大学科技园,同企业有效合作,吸引校外的研发工作人员,鼓励教师参与到科技园工作当中,整合校内及校外的各种资源,研制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科研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更好地推进地方经济建设。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健全有效的制度体系,创立多元的创新团队,建设高效的科技园等,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必将取得与时俱进的科技创新文化培育建设成效。[10]